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例赏鉴统编版必修上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涉江采芙蓉诗歌情感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例赏鉴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例赏鉴统编版必修上册

2024-06-13 1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涉江采芙蓉》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文学常识。2.赏析《涉江采芙蓉》的意境、情感、写法。3.结合相同题材的诗歌对比赏析。4.理解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深入理解文人情感。【教学重难点】1.赏析《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意境、情感、写法。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及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扩写改写法【课堂实录】一、且听老师诉离情师:“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这个世界不停在上演的剧情:与朋友别,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与爱人别,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父母别,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与儿女别,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古人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在我们的生命中,一直饱蘸着离别的泪光。而古人可能对离别比我们有着更深的理解,在那样一个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时间与空间给他们带来了多么刻骨的思念,又给我们留下多么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写离别的短诗,体味这种离情惊人的悲剧美。二、且由翻译辨主角1.教师美读全诗。2.翻译全诗。师:虽说诗文不提倡翻译,但如果文字不通,也会妨碍我们正确而深入地走进诗歌。请一位同学对照注解帮我们翻译一下整首诗。生:我渡过江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上有好多的芳草。我采了这些芳草要送给谁?我所思念的人正行走在远方的路上。我回头看我的故乡,长长的路无边无际。我们感情如此深厚,却分隔两地,我们将忧伤地度过余生。师:“遗”与“顾”何意?生:“遗”有“赠给”之意。“顾”有“回头看”之意。师:那么从翻译来看,诗中的主角是什么人?生:应该是游子。生:还有思妇。3.补充男女主角。师:我发现大家把主人公一致翻译为“我”。其实,诗中每句话的主语都省略了,这样就带来了极大的模糊性、多义性,那么老师想请大家猜一下哪是男主角的活动?哪是女主角的活动?生:“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是女主角的活动。“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男主角的活动。“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两人共同的心理活动。生:“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也可能是男主角的心理活动。生:也有可能前四句是游子的想象,五六句是思妇的想象。生:也有可能是只有男主角或只有女主角,而其他的文字则是他们对爱人的想象猜测,这样虚实结合更能体现两地思念的情意。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全写家中妻儿的活动,而这些全部来自作者的想象,作者以这种想象虚实的形式来表达思乡之情。(生鼓掌。)师:是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表达两地思念的诗歌中很常见。情到痴绝处,处处都是所念之人的身影,我们一起分角色美读一下。4.分角色美读。(女生读前四句,男生读五、六句,七、八句男女生齐读。)三、且随想象入诗境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翻译,已经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去传达你们所理解的忧伤,但这首诗看似短小,实则饱含深情,言浅情深。那么这份忧伤究竟有多婉转深情呢?同学们跟老师来穿越一下,让我们回到东汉,当一回游子思妇。师:我们先一起设想一下思妇,讨论一下:女主角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采芙蓉?江边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女主角的情感有没有变化波折?生:她很孤独,思念远方的心上人。生:她是在自己被思念折磨得难以忍受的时候,来江边排遣心情的。生:江南也有采莲旧俗,《荷塘月色》里就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句子。女主角大概是想在热闹的日子里沾一点喜气。师:那江边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生:江边很热闹,女孩子、男孩子借着这个机会在采花相赠,互诉衷肠。师:是啊,这真是一个让人微笑多情的季节。那么,女主角的情感有没有变化波折?生:江边长满了好看的草,这让女主角心情为之一亮。生:我觉得她的心情还是忧伤的,热闹的风景正反衬了自己的孤独。师:她为什么采“芙蓉”?生:“芙蓉”即莲花, “莲”与“念”谐音,表明她内心的思念之情。生:古人好像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也应该是一种类似于送定情信物的习俗。师:今人赠豪车、钻戒,古人则摘花折柳送人,这是古人的浪漫。南朝诗人陆凯曾有诗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用梅花来传递思友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亦有“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写女子摘下美丽的枝条,却因为心上人在远方而无法送达,以致呆立庭院之中,任花香漫延,任孤独漫延。那么想象一下本诗女主角摘花前后的心理活动怎样?生:她的心情有变化,当她看到花草时,忍不住去采摘,有那么一刻她是欣喜的,她可能想起了过去某个摘花送人的甜蜜时刻。但当女子采了花,欣喜地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没有赠送的人,她的心上人在遥远的他乡,于是她的心情一下又冷到了极点。师:嗯,可能她原本想要排遣的愁绪就更深了。这水边热闹的人群成了她孤独的映衬,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生:莲花无人可送,也意味着相思没有着落,她应该很失落。师:品得很好,短短 20 个字,一个被思念折磨得心情起起落落的女子形象如此生动鲜活。请同学们再读这几句诗,用我们的声音传达出这婉曲的情感。注意:“涉江采芙蓉”句缓缓读,有欲摆脱之感;“兰泽多芳草”句声音上扬,读出淡淡的欣喜;“采之欲遗谁”有找寻之意,可配以动作;“所思在远道”,有很深的失落。下面我们再设想一下男主角。师:男主角为什么在路上?他为什么要望旧乡?怎么望的?望的结果是什么?心情有无变化?生:男主角可能是去做官,可能是当兵戍边,也可能是为了谋生。生:他也可能是因为遭到贬谪。生:也有可能因为战乱不得已分开。师:的确如此,古人有太多的理由离开自己温暖的小家。他为什么而望呢?生:因为思念而望。他离家太远了。师:古人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以远望当作归乡吧!生:他可能因为前途未卜而忍不住回望。他应该走得很缓慢,似乎有无限的重压。生:也许他只是为了告别吧。从后文来看,他好像回不来了,以这种方式告别。师:真是让人伤感的告别,《古诗十九首》中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后会无期,怎不沉痛!请男同学来读此句。注意:“还顾望旧乡”句要读出搜寻之意以及无限沉重之感;“长路漫浩浩”句要读出痛苦、痛哭之感。四、且借背景传悲情1. 讨论《古诗十九首》的背景及情感。师:刚才我们感受了男女主人公深深的孤独与痛苦,请看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请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忧伤终老”,去做官、戍边、谋生,总还是可以回来的,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团圆呢?(生七嘴八舌讨论。)生:有没有可能是身份地位的差别让他们没有办法在一起?比如说,女方是地位低贱的歌女,或者说,男方是一无所有的寒士。生:也许他们像陆游和唐婉一样遭到了家庭的反对。(生笑。)生:他们所处的时代太乱,有可能一走就是永别。师:大家脑补了各种情节,很有意思,这也正是读诗歌的妙处。但诗歌是一种提纯后的精炼情感,它不等同于现实生活,我们不能以读小说的猎奇心态去编造故事,而应回归本源寻找最合理的解释。到底诗人在什么时代写下这首诗?知人论世必不可少。谁能具体说说自己对作品写作时代的了解?生:此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无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师:文人与时代关系密切。东汉末年你了解多少?生:东汉是我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代之一,战争多。生:东汉末年政治极为混乱、黑暗,外戚、宦官、官僚斗个不停。师:是的,在那个时代,下层百姓无辜无罪者死亡枕藉。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上层社会其实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像阮籍,经常信马由缰地到处走,当识途的老马都找不到路时,他就会大哭而归。师:阮籍虽不在东汉末年,但也相隔不太远。所以读这两句,你能读到什么情感?生:很绝望。人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对于明天,没有答案。师:是的,诗中的悲剧没有解药,我们不知道男女主角什么时候能见面,正如《边城》中所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这份恨因为时代,因为战乱,因为死亡,因为很多很多不可逆料的因素重重叠叠,以致无穷,诗中充溢了悲剧感与绝望感。2.横向牵引《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深入理解其悲剧意识。师:要深入理解这种悲剧感,我们可以再读《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一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诗中“生别离”一词尤觉惨怛人心。“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便是“生别离”,永远活在希望之中,又永远处在失望当中;远方的那个人就在那里,但却可望而不可即。3. “她”或“他”寓意的泛化。师:想知道《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吗?曾有很多人作出过考证推测,如下(投影):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 “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师:由此可见,《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可能不是普通文人,这些人不可能只是困在游子思妇的儿女情长之中,就像屈原的“香草美人”的传统一样,诗中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他”或“她”也可有象征寓托之妙,你们如何理解?生:远方的那个“她”或“他”可能是理想、追求。因为政治极为混乱,所以有抱负的人难以找到出路。生:可能是圣主明君。师:就像李白《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中的“美人”,是圣主的象征。生:是清明太平的时代。生:能否看作已逝去的青春?或者说,一切不可触摸的美好,都是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她”?师:说得深得我心!由此看,这种悲叹有更普适的意义,可以泛化理解。曾有人说,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可谓《古诗十九首》之注脚,涵盖了几乎所有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想想才高八斗的曹植,无路可走的阮籍,困兽犹斗的鲍照,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交织于心,他们的悲凉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五、且写小诗抒己情师:请同学们把你读这首诗的感觉融入自己的文字中,来写首小诗,抒发女主角、男主角,或者是旁观者的忧伤!示例:(以旁观者的身份)你站在开满芙蓉的河畔 /泪光中的背影有着梦一般的真实 /多想你转转身 /让我擦干你眼角的绝望 /你的忧伤像河水 /蜿蜒成长长的叹息 /叫我如何不心伤生:以女主角的身份—— 你可知一朵花的思念/如此哀伤/花开的欣喜/花落的无望/只为那游子遥远的一望生:以男主角的身份—— 梦,那么远/隔着妻子的泪光/老母的烛光/我行走在路上/梦,那么远/隔着城头变幻的旗子/战袍丛生的虱子/我行走在路上(生鼓掌。)师:一份忧伤穿越了千年的风霜,让我们感受到离乱之人永恒的绝望,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离别,离别童年,离别心爱的朋友,离别美好的一切。生命就是在这与一个个“她”或“他”离别的桥段中被书写,那就让我们在这忧伤的诗歌里学会珍惜, “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是最好的解药。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