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湿地十年蜕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珠湖里有什么花草 海珠湿地十年蜕变

海珠湿地十年蜕变

2024-07-12 2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河涌清澈见底,游鱼往来翕忽,果树枝头缀满金黄饱满的龙眼、黄皮,大人在岸边忙活着耕作,小朋友结伴在河涌边戏水……几十年过去,广州海珠区小洲村村民梁应昌依旧对这番场景历历在目。数十年间,被称为广州“南肺”的万亩果园经历过枝繁叶茂,也曾因城市化进程濒临消失。直至十年前,广州大胆探索“只征不转”政策,决心修复这个伤痕累累的绿色家园。

如今,当年的万亩果园早已摇身一变成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质从过去的劣V类提升到III类;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比周边平均水平低约20%;发现两个昆虫新物种并以“海珠”命名,9个新纪录种都是在中国首次发现并记录的;鸟类在十年内从72种上升到187种。

十载春秋犹如白驹过隙

这场湿地保育行动

终于向世人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广州“南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为城央不可或缺的绿色瑰宝

一起来看看吧!

 探索“只征不转”新路径 

万亩果园迎新生

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有一片得天独厚的福地,珠江的径流与潮汐相互作用,为这里带来了充足的养分。海珠人世代的辛勤耕作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农耕文明,盛产的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番石榴等岭南佳果曾远销海外,因此这里被称为“万亩果园”。

  到了上世纪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亩果园逐渐被蚕食,水不清了、树不绿了、鱼不见了、鸟飞走了,附近村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每家分到的土地只有两三亩,种果的收入不高,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果树没人打理,荒地越来越多。”梁应昌回忆道,和很多同乡一样,长大后他做过装修、进过工厂、当过保安,偶尔抽空打理果树。

  在城市的繁华中,能保留一片碧水绿地极其不易,于是在2012年,广州决心治理和修复万亩果园。然而,万亩果园整体征地面积超过一万亩,覆盖8个集体经济联合社,涉及9900户农民,征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保障被征地群众的利益,广州探索性地提出“只征不转”的政策,即由政府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通过立法确保其土地用途和土地现状不变,继续保留其农用地性质,并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保护起来,禁止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商业开发建设活动;湿地所在的村社可得到10%的留用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满足群众的长远利益需求。

  40天、11044亩、8个村、11382户、34146人……万亩果园征地行动取得惊人成效,也反映出修复万亩果园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大多数村民都支持征地,大家都希望果园能变回以前的样子。”梁应昌说。2012年9月29日,海珠湿地一期正式开园,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迎来新生。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两个新物种面世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恢复中心研究员胡慧建至今仍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到海珠湿地时所看到的场景:“有的树很小,刚刚种下不久,水面比较单调,水里没有什么生物。”

  由于对鸟类生存环境认识不足,早期的海珠湿地甚少能见到鸟类的身影,但胡慧建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海珠湿地具备鸟类的生存条件。“我在水里看到一些螺,不要小看小小的螺,螺对水是有要求的,它的存在代表这边的水和环境是可改造的,水质不错。”此外,海珠湖的浮游生物也为鸟类提供了食物保障。

  为了吸引更多鸟类的回归,胡慧建和团队在海珠湿地开展了长达数年的改造计划,第一步就是先种树。胡慧建解释道,海珠湿地的前身万亩果园主要种植龙眼、荔枝和黄皮,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8月成熟,9月至次年4月无法为鸟类提供食物,因此建议补种橘子树、梨树等在春冬也能开花结果的果树,帮助鸟类过冬。

  由于河湖水位较深,不利于水鸟捕鱼,胡慧建团队又提出在水面植入人工浮岛,让水鸟在深水也能有站立的地方。同时,他们引入野鸭和大雁,向其它鸟类发出安全和食物信号。“因为有野鸭存在,证明这个地方没有天敌,总体安全。”胡慧建表示,改造的头两年,海珠湿地的鸟类数目实现翻倍增长。

  如今,随着生存环境的进一步完善,鸟类数目不仅成倍增长,还出现不少“新成员”。今年初,海珠湿地举办第三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参赛队伍共发现3种海珠湿地从未记录过的鸟种——高山短翅莺、白喉短翅鸫及鹰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是在海珠湿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红喉歌鸲。

  鸟类的回归令人欣慰,昆虫的研究则更加让人惊喜。2021年,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员团队正式对外发布在海珠湿地发现的一个昆虫新物种,命名为“海珠斯萤叶甲”。2022年2月18日举办的2022年世界湿地日广东分会场主题活动上,海珠湿地正式对外发布又一昆虫新物种,系该物种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命名为“海珠珐轴甲”。

  截至目前,海珠湿地的维管束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87种,昆虫种类从66种增加到738种,鱼类从36种增加到60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海珠湿地在十年间实现生物种类的成倍增长,为广州带来无可比拟的生态效益。“随着海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它会形成扩散现象,海珠湿地作为中转站,将生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有需要的地方,提升广州整体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和生态质量。”胡慧建说。

 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绿水变“金”山

今年是梁应昌在海珠湿地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他兴致勃勃地介绍他在湿地里留下的痕迹。“这条桥是我去买材料回来亲手钉的,之前没有桥的时候,这里要踩着竹竿过河。”梁应昌指着河道中间搭起的小木桥说道。道路两侧的木栅栏、随处可见的趣味木雕、路边的木桌木椅……梁应昌均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海珠湿地建设初期,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桥梁,聘请了当地原住民参与湿地保护建设,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增收创收。2014年,村里的生产队邀请梁应昌应聘,凭借从小跟着父母打理果树积累的丰富经验,梁应昌成为了海珠湿地的一名员工。“当时我在一个公园的停车场当保安,日晒雨淋,非常辛苦,这里不仅离家近,工作也比较稳定。”梁应昌说道。

  每天早晨不到7时,梁应昌骑着电动车从家出发,海珠湿地的1700亩果林由梁应昌和他的17位同样来自附近村的同事一起打理。除草、剪枝、打虫、摘果,每一个步骤他们早已烂熟于心。梁应昌说,自己是个“坐不住的人”,每天都喜欢骑着电动车巡查果林,这1700亩的土地,八年间他已丈量过千万遍,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就立刻拍照上报。对梁应昌而言,海珠湿地就是自己的根、自己的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梁应昌对海珠湿地的深厚感情,恰恰是许多当地村民的缩影。他们在这里出生长大,见证万亩果园的兴盛和衰落,又经历海珠湿地的崛起和腾飞,对这片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所幸,海珠湿地的建设步伐无一不带着人文关怀,从最初的“只征不转”,到招揽村民参与湿地保护,人们的所思所盼始终被建设者们放在心上。“海珠湿地对我好,我也想对海珠湿地好,如果有机会,退休后我还想继续在这里工作。”梁应昌感慨道。

  海珠湿地的惠民价值还体现在教育方面。海珠湿地通过创办全国示范性自然教育学校,整合社会资源,打通“政企研学用”闭环,实施进校园、进企业和进社区的三进战略,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的鲜活案例,累计联合200多所学校、100多家企业、60多家教育机构,年均开展“公民科学家”等自然教育课程及品牌活动400多场次,参与者160多万人次。

  海珠湿地尚有无限的生态价值待开发,也意味着无限的经济价值将在这里被实现。如今,海珠湿地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拓展湿地辐射空间,汇聚高新产业周边集聚,形成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落户的“虹吸效应”,汇聚26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总投资867亿元。今年5月发布的《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将琶洲以南的环海珠湿地纳入“城市新中轴”范围,通过连片提升消费地标、景观节点,把城市新中轴拓展为时尚消费地标集聚地。接下来,海珠湿地还将朝着“国际重要湿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过去十年

海珠湿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发展

未来十年

海珠湿地缓缓铺开全新篇章

更多绚烂成就正待书写

♀️♀️♀️

来源:新快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