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归纳】关于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整理!附中国十二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拔的知识点 【专题归纳】关于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整理!附中国十二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专题归纳】关于河流地貌的知识点整理!附中国十二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2024-07-02 2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V”型河谷的发育

①河流侵蚀作用:河流发育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原因:流速快,能量集中),使河谷加深和延长。

②河谷形态:深、狭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2)槽型河谷的发育

①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向下侵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加强(原因:河流落差变小),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河谷拓宽

②河谷形态:弯、宽、浅,横剖面呈槽型。

3.河流堆积地貌及其特点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见下表):

4.河流与聚落

①河流可以为聚落提供充足的水源。

②河流做为交通运输要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④山区地区,一般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要加高和加固河堤。聚落一般要沿河成线状分布。

知识拓展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例] (2019·益阳模拟)河流阶地主要分为基岩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完全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基岩阶地,也叫侵蚀阶地;完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的阶地叫做堆积阶地;下部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的阶地叫做基座阶地。下图示意黄河中游某河段河谷横剖面,该河段西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阶地T1、T2、T3、T4。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属于基岩阶地的是(  )

A.T1 B.T2 C.T3 D.T4

(2)据图判断,黄河该河段(  )

A.流向是自北向南

B.流向是自西向东

C.东岸是曲流凹岸

D.西岸是曲流凹岸

(3)河流下切作用最弱的时期是(  )

A.T1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3形成时期 D.T4形成时期

[解析] 第(1)题,据材料知,基岩阶地也称侵蚀阶地,指阶地表面由河流侵蚀而成,完全由基岩构成。据图可知,T4阶地仅覆盖薄层黄土,黄土不是冲积物,而是风积物,未发现砾石层,为侵蚀阶地即基岩阶地。T2和T3阶地存在砾石层,为基座阶地。T1阶地完全由砾石层覆盖,为堆积阶地。第(2)题,黄河中游整体流向为自北向南,但具体到某一河段则不一定符合。据图无法判断该段河流流向;只能依据两岸阶地分布不对称的特点,发现河流西岸存在阶地分布而东岸没有,由此推断河流西岸为凸岸,东岸为凹岸。凸岸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不利于阶地的形成和发育。第(3)题,河流下切作用强,就可能切穿基岩,形成基座阶地或基岩阶地。而堆积阶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流水的侧蚀和堆积作用。由此可见河流下切作用最弱的时期也就是T1形成时期。

[答案] (1)D (2)C (3)A

[增分指导]

全面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

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

(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

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影响因素:

必要条件 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区域差异 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

(1)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

(2)河曲地貌:一般出现在地形平缓、侧蚀作用强的区域。但山区的河曲地貌形成过程如下:平缓侧蚀河曲,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高差增大下蚀作用加强,深切形成“V”形河曲。

(3)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4)河流阶地地貌

形成 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是在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地或平原(河漫滩或河床)。构造运动或气候剧变的上升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原来的谷地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特点 先形成的阶地地势高,年代早,新形成的阶地地势低,年代新;只发生侵蚀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完全由沉积物堆积形成的阶地则为堆积阶地

(5)三角洲地貌

①成因:位于河流入海口,因河床展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海水顶托、泥沙堆积而成。

②面积大小变化原因:

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6)其他地貌: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冲积扇;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的沙洲(或冲积岛)。

中国十二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一、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黑龙江最古老的名字叫“黑水”。东北是我国著名的黑土地,江水在黑色的河床中流淌,远远望去乌黑一片,故名。又因为“乌黑的江水”在弯曲的河床中奔流不息,矫若游龙,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黑龙江”。

二、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过此地,毛主席后来还写下了豪迈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古称丽水,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中段,因古代盛产金沙而得名。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

三、扬子江在我国本来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仪征、扬州一带,但在西文里,“扬子江”却是整条长江的称呼。

“扬子江”之名始见于隋代,指的是长江下游今仪征、扬州一带。近代,长江下游的扬子江沿岸是中国的繁华之地,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最先到达此地。对西方传教士而言,长江就是“扬子江”,翻译成西文时他们便把长江译成了Yangzi River。因此在外语中“扬子江”指的是整条长江。

四、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它沉淀了上海的历史,见证了上海的风云,哺育了上海的繁华,与上海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上海在战国时代曾是楚国属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带就是他的封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当时是一片荒凉之地,有一条河从这里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泛滥成灾,人们深受其害。相传黄歇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泻入东海。从此沿江两岸的人们安居乐业,这条江便称作了“黄歇浦”,也称“黄浦江”。浦,原指水边之地,引申指水流。

五、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经杭州市,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而入东海。

秦代曾在今杭州西置钱唐县。唐代以“唐”为国号,乃加“土”为“塘”。钱塘江因流经钱塘县而得名。

六、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当年志愿军就是跨过此江入朝作战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鸭绿江因为江水的颜色而得名。鸭绿江流域森林茂密,两岸崇山峻岭,江水清澈碧绿,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透亮,绿得醉人。先人们形象地拿雄鸭颈毛上的亮绿作比,于是把此江称为鸭绿江。

七、怒江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国际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从云南流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

不是。一般认为,“怒江”之名最早来源于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怒族。怒语中称怒江为“阿怒恩梅”,意为“怒人之江”。

八、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因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而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历史记忆。

永定河过去是一条水患不断的河流,几乎年年都要发洪闹灾,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原名“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卢沟桥以下沿河两岸修筑长堤以防水患,康熙帝还下令改河名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远安定”。河水虽然后来泛滥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却流传了下来。

九、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自南而北纵贯江西全省。

赣江是长江的八大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其源有两支,东支称贡水,为赣江正流,西支为章水。章水、贡水在赣州汇合后曲折北流,自此始称赣江。“赣江”原作“贑江”,“贑”即“章”“贡”二字合并而成。这就是赣江名称的由来。

十、漓江,奇峰夹岸,碧水潆洄,蓝天白云倒映于江中,景色犹如锦绣画廊,是世界著名的风景胜地。

漓江,一称漓水,位于广西东北部,同湘江上游的灵渠(湘桂运河)相通。“漓江”的“漓”意思是“离”。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从灵渠出五里之后,水分两派,一派向南流而曰漓水,一派向北流而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

十一、青衣江,它发源于四川省宝兴县北,最后在乐山市的乐山大佛前汇入大渡河。你知道这条江为何名“青衣”吗?

青衣江古称青衣水,《水经注》卷十四云:“青衣水出青衣县西……县故青衣国。”这句话的意思是:青衣江与古代的青衣县名称,均源于上古时代的青衣国国名。远古时代的青衣国,是青衣羌人建立的国家,也称“青衣羌国”。青衣羌族据称是因族人崇拜青色的服饰而得名。可见,“青衣”二字说到底是源于“青衣羌族”的族名。

十二、灞河,唐代长安东有一条河叫灞河,灞河上有一座桥叫灞桥。灞河两岸杨柳依依,出京东行几乎都需经过这里,当时人们送别亲友常在此处“折柳留恋”,故而“灞桥折柳”成了唐诗中著名的典故。

灞河位于西安市的东郊,发源于秦岭,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向西扩张,几十个西戎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称霸西戎后,为了昭显武功,把秦都城外的滋水改名为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而成“灞水”,再后来人们又逐渐改称其为“灞河”。

推荐关注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及时看到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为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 请四连点击: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