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首位入中国籍的外国人,曾是毛主席的医生,逝后葬于三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德irace 马海德:首位入中国籍的外国人,曾是毛主席的医生,逝后葬于三处

马海德:首位入中国籍的外国人,曾是毛主席的医生,逝后葬于三处

2023-04-02 1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马海德先生晚年照片

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不仅致力于研究麻风病在中国的传播,还曾担任过毛主席的保健医生。

马海德这一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还迎娶了延安的“第一美人”为妻。

马海德早年随父母从黎巴嫩移民到美国,在美国打拼和创业。

马海德的原名为沙菲克·乔治·海德姆,马海德是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的姓名。

1933年,马海德在日内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

至此之后,马海德一直致力于研究东半球的流行病。

当时的中国长期处在战火之中,医学各方面都没有安定的环境发展,伴随而来的还有很多流行疾病,其中就有麻风病。

右边马海德先生图左为友人埃德加斯诺

为了考察这种疾病,马海德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前往中国,第一站就来到了上海。

起初,马海德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方国家的报道之中。

而那时在西方,中国的形象并不好,所以马海德并没有过多的期待,他原计划是采集够样本和数据,待上一年,就差不多可以返回美国继续做研究。

马海德来到中国之后,他不仅看到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还看到了反革命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残暴。

本着医生救死扶伤的基本原则,他决定留下来帮助中国的工人和百姓治疗疾病和改善医疗条件。

后来在上海,马海德结识了宋庆龄女士,宋庆龄还介绍了许多外国的进步青年给他认识。

马海德先生晚年与宋庆龄同志的照片

从那时候起,马海德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存在,马海德没想到,在当时残破的中国环境之下,还有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政党,在艰难的环境下不停地呐喊。

马海德觉得这是中国唯一的希望。

于是他开始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对中国革命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马海德在中国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动力,那就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帮助中国革命。

1936年初,党中央想邀请,品行端正的外国记者和医生前来延安考察,希望能够实事求是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做报道。

于是在宋庆龄的推荐下,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二人就前往了延安。

马海德先生行医时的照片

1936年6月,马海德来到延安,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们。周恩来还发话:“你们可以随意参观,随意采访”。

马海德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的热情,对外国友人也没有戒备。

后来马海德和记者朋友一起去了甘肃,见证了红军三个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在红军的多次行动中,马海德医生和朋友也都一起参加。

1937年1月马海德回到延安,回来之后,马海德就开始投入了医疗事业当中。

当时马海德访问延安群众和红军的时候,他发现少数民族里姓马的人特别多,于是给自己也起了个姓马的名字,马海德这个名字就是这样诞生了。

有了中文名,一下就拉近了和中国人民的关系。10月份,记者朋友完成了对延安的访问,先回了北京。

马海德先生在延安时的照片

本来此次考察结束,马海德本应该回到上海,然后期满后回到祖国,可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就是留下来帮助中国共产党。

这里离战场和革命领导人最近,他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来医治和帮助他们。

正是这一决定,开启了马海德同志人生的新篇章。

留下来之后,马海德先是走访了苏区的所有医院,整理出一份向详细的医疗报告。

在报告中,马海德指出了医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医疗水平需要提升的地方。

毛主席很欣赏马海德同志,任命他为革命卫生顾问。1937年2月,马海德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马海德在延安时,部队所到之处,有需要他的地方,他都在。除了医治伤患,还为毛主席提供保健方案,并且协助陕甘宁地区,建立战地医院。

宋庆龄女士来洛杉矶托儿所看望的照片

为了能够更快地融入共产党和当地的人民,马海德还在不停地学习中文,他不仅懂得普通话,还能说几句方言。

与此同时,作为外国友人,马海德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撰写了许多文章宣传共产党。

马海德还经常提供,陕甘宁地区的情况给宋庆龄,通过宋庆龄之手,为共产党争取到了许多海外支援。

当时延安洛杉矶托儿所,就收到了许多海外人士寄来的婴幼儿用品和玩具。

红军们也收到了大量的医疗器械补给,这正是马海德与宋庆龄女士的杰出贡献。

这位洋人医生在党内获得了一致好评,不仅党内人士喜爱他,连老百姓都十分喜欢。

由于整个苏区的医生始终都比较少,伤患的战士也比较多,马医生从来都没有清闲过。

马海德先生和毛主席在延安的年照片

不仅如此,还经常做一些分外的事,例如帮人修表,或者修个钢笔等一些他会做的事。西方来的东西,坏了自然找西方人修,听起来蛮有趣。

在马医生的指导下,毛主席也开始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还有时常跟着马医生一起运动。

常年的熬夜和东征西战,使毛主席的身体也落下多许多病根子,时不时地腿疼,经常困扰着毛主席,马医生就教给了毛主席一套锻炼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这样看来,遇见马医生真的是共产党人幸运之事。

他不仅无条件地帮助中国革命,还能在海内外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真实一面,使海内外的有志人士纷纷到访延安寻找真相,不管是医生还是记者,他们都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马海德与妻子周苏菲的照片

在延安,马海德医生还收获了爱情,这也许就是上天注定的吧。

1939年,一个寒冬的夜里,急促地敲声把马医生吓醒了。

一个女学生高烧不退,马医生拿着医药箱就出了门。

这个女孩就是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周苏菲。

这次为苏菲治病,使得马海德和她相识,而在后来的相处中,苏菲的美丽优雅深深吸引着马海德。

很快,在革命友人的见证下,二人坠入爱河,并且结了婚。还有了一个儿子周幼马。

这下,马海德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婿。

马海德一家三口的照片

其实马海德在刚来到延安不久的时候,就跟周恩来同志提出过想要加入中国国籍的事,奈何当时被时局所限,这一事情最终被耽搁下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才想起来加入中国国籍这个事。

周恩来说话算话,第一个就批准了马海德的入籍申请。

就这样,马海德成为了第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当然,中国人民早就把他当成了中国的一分子了。

马海德这些年接诊过无数病人,他在延安待了10年之久,仅仅在1944年到1947年这三年之间,接诊的病人就有4万多人。

包括当时周恩来骑马时,不小心给胳膊摔伤,也是马海德同其他医生一起帮助救治的。

马麻风病患者的照片

1949年10月1日,马海德还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此时的马海德,已经在中国待了整整16年了。

早年在延安就和中央领导班子结下了深厚友谊,马海德的生活作风都受到领导人们的影响,从不接受特殊待遇。

并且也不接受他人把他列为外国人,因为他是中国人,有着中国国籍和中国家庭。

1950年,马海德被党中央任命为卫生部门的顾问,协助和创建中国卫生部门。

马海德致力于帮助中国消除皮肤疾病和交叉感染性疾病,最主要的就是在世界大范围波及的麻风病。

马海德先生走访病人的照片

这种病起初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不治之症。

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得了这种病的人皮肤和神经都会产生变化,神经系统会变得粗大,皮肤有的都会溃烂,严重的人整个五官都会变得扭曲,根本认不出是自己熟悉的人。

麻风病在过去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不仅极难治疗,而且致死率和传播率都比较高。

那时,人们只要听说有得这种病的,那一户人家在其他人眼中,就像是“瘟神”,一家得了病,整个村子都会被封起来,令人闻风丧胆。

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马海德协助建立了皮肤性病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传播疾病,性病和麻风病。

这两大盛行的疾病当时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其他还有一些传播博性质的疾病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马海德先生晚年视察病人的照片

马海德跟随医疗组人员,走遍祖国山河,考察和研究疾病盛行的城市。

他在各地走访、开会研讨,教给人们一些安全措施。

从1954年到1964年,马海德一直在走访中国的北方游牧民族,和全国疾病比较盛行的地区。

经过马海德多年的付出,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降低。

马海德不仅使得麻风病在中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时还在国际上对外输出中国在传染病领域的成就。

到了70年代,马海德医生开始致力于中外医学合作交流的工作。

此举一方面是想让中国的医疗同世界接轨,另一方面希望在医学领域上消除偏见,互相交流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流性疾病的成果。

藏族人们为马海德先生献哈达的照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海德走访了十几个国家,为中国募集了数以千万计的医疗援助。

与此同时,马海德还引进国外的治疗麻风疾病的先进技术,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帮助中国进一步提升流行疾病的研究水平。

到了1986年,一款新型的麻风病疫治疗药品,在中国得到了推广,并且效果显著,使国内的每一个病人都得到了救治的希望。

马海德这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卫生事业做贡献,即便自己晚年已然是疾病缠身,并且无药可医治,也没有停下脚步。

晚年的马海德,因为前列腺癌症,先后做了8次手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马海德先生晚年坚持出席会议的照片

但是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继续完成在中国未了的事业。

1987年,马海德还参加麻风病的相关会议。1988年5月刚刚从医院回到家中,就马不停蹄地飞往加拿大,为加拿大麻风病防治基金会捐款。

此时马海德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5个月之后,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留着异国血液的中国革命战友,与世长辞。

据马海德的家人回忆,马海德游离在清醒和昏迷之际,还在挂念麻风病的患者的事情。

他担心那些病人受到歧视,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还有未完成的基金会的事业。

马海德先生在八宝山的墓地

按照马海德的遗嘱,他的骨灰要分成三份,一份埋葬在遥远的美国家乡,一份留在奋斗过的革命圣地延安。

另一份要与八宝山的革命战士们一起长眠,这一切都按照马海德遗愿完成。

在马海德和老一代医疗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医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麻风病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

马海德生前心心所念的事业,后继者们都已经做到。感谢马海德先生这一生的努力和坚持,您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