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南西部沙漠防治措施 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

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

#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和发育是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的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即通过在沙面接种蓝藻、地衣、藓类等隐花植物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已成为干旱沙区防治土壤侵蚀和退化、恢复土壤功能最有效的生物策略之一。目前,中国在生物土壤结皮的筛选、纯化、培育、扩繁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新社记者:多年来,中国一直积极向世界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如今海外推广效果如何?

  张志山: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时间较早,经过长期治理,成效显著。多年来,中国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积极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可。

  中国举办了多期各种形式的国际荒漠化防治培训班、研修班,向多国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就与经验、防治实用技术及其应用、生态建设与荒漠化治理实践案例等,培养了一批批海外学员,培训成果得到普遍认同。以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为例,2000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委托沙坡头站先后开展了20余期的国际培训班,培训5000多人次技术人员,为国际防沙治沙培养了中坚力量。

  同时,中国的治沙团队也积极走向国外,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开展荒漠化治理。例如,中国团队在蒙古国建立了野外观测站进行生态保护,中国的草方格也在当地广泛使用;中国帮助肯尼亚、马里等非洲国家建立了防护体系等。

  在“咸海危机”的处理中,也有中国治沙团队的身影。咸海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水湖,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由于过度开垦、无节制灌溉等,咸海水体大幅萎缩,沙漠化和盐渍化问题极为严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环境灾难”。

  中国科学家曾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协助当地开展荒漠化治理:建设气象和水质自动观测站点,为咸海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当地的芦苇、菖蒲等物种,编制“草方格”来防沙固沙;选育当地的耐盐碱植物,开展生态修复实验……不过,咸海的生态修复与治理还需要流域内各国推动区域间实质性合作,提升应对危机能力。

  中新社记者:国际合作治沙有何现实意义?

  张志山: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挑战之一,荒漠化防治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拥有同一个家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同样适用。

  荒漠化问题涉及范围广、程度复杂,荒漠化防治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国际合作是其必然趋势。各国、各地区之间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治沙,裨益不小:最为直观的是沙漠、荒漠面积的减小,以及荒漠化的标志——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减少;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荒漠化治理也改善了人居环境,可以促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新社记者:今后中国将如何发挥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造福各国民众?

  张志山:中国未来在向海外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

  “技术本土化”: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生态环境、立地条件不尽相同,未来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者将更加“走出去”,到各国、各地区,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培育当地的治沙物种,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当地的荒漠化治理措施。

  “设备现代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荒漠化治理(尤其是大规模、大面积)已不再适用过去的“人海战术”。中国一直在积极为海外分享、提供先进的防沙治沙设备,从而减少当地的人力成本,提高治沙效率。

  “技术产业化”:不少防沙治沙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如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中国会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便于海外国家掌握利用,这一举措也会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造福当地民众。(完)

  受访者简介:

  张志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发表SCI论文15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2本,授权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