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队一号:美总统神秘专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军陆战队一号造价 陆战队一号:美总统神秘专机

陆战队一号:美总统神秘专机

2023-11-25 1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与总统结缘

1997年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由沃尔夫冈·彼德森(Wolfgang Petersen)执导,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的惊险动作大片《空军一号》( AIR  FORCE  ONE)上映后,美国总统的坐机呼号“空军一号”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事实上按照美国空军的规定,只有美国总统乘坐的那架飞机才是“空军一号”,只要报出“空军一号”的呼号,那么所有的航空管制机构就会采取相应的航空管制措施以确保总统坐机的安全。而一般人的理解,“空军一号”就是那几架专供美国总统使用的高级飞机。虽然这一认识并不很确切,但毕竟知道了“空军一号”,如果你问起“陆战队一号”(MARINE  ONE)的话,恐怕能答上来就没几个人了。

其实,“陆战队一号”和“空军一号”一样都是美国总统的坐机呼号,只不过“空军一号”是固定翼飞机,而“陆战队一号”则是直升机。在现实生活中,美国总统乘坐“陆战队一号”的机会远远超过“空军一号”,但是“空军一号”却借着同名电影大片的东风妇孺尽知,而“陆战队一号”却依然默默无闻,甚至在某些国内媒体上还把总统直升机的呼号误为“海军一号”。

“陆战队一号”的呼号的确名副其实,因为美国总统所使用的直升机确实是属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而不是空军,也不是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能和总统结缘还是源于一段巧合的故事。那是1957年9月7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罗德岛的避暑胜地度假,突然发生紧急情况需要总统立即赶回白宫处理,在通常情况下,从罗德岛回白宫,先是要乘火车到“空军一号”停机处,再乘“空军一号”飞到安德鲁空军基地降落,最后换乘汽车到白宫,整个路程总共至少需要2小时。由于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要求总统尽快赶回白宫,正好总统助手发现罗德岛上有1架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的HUS—1“海蝙蝠”直升机,艾森豪威尔便立即乘坐这架直升机仅花了37分钟就赶到了“空军一号”停机处,比乘火车整整快了近一半时间。艾森豪威尔也在无意之中成为乘坐直升机的第一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回到白宫后对直升机的便捷与迅速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想到既然直升机迅速飞到“空军一号”停机处能节约大量时间,那么如果直升机还能从安德鲁空军基地直接飞回白宫不就可以再节约大量时间了吗?于是总统的海军顾问立即指示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就直升机在白宫南草坪起降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测试,结果试验表明,白宫南草坪完全可以满足直升机起降要求,于是由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派出直升机接送总统往返于白宫和安德鲁空军基地便成为了惯例。而如果总统要乘直升机到其他地方,则再由陆战队或陆军派出直升机提供服务。自然这样临时指派直升机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到1976年,美国政府才正式决定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成为向美国总统和其他政府要员提供直升机运输服务的惟一的直升机专机中队。

夜鹰中队

说来绰号夜鹰中队的陆战队第1直升机中队与总统有着机缘巧合的渊源,但最终能成为总统直升机专机中队,主要还是靠自身也是在直升机飞行领域一支极富盛名的部队,夜鹰中队在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直升机部队中有着很多项第一:陆战队第一个直升机中队、陆战队第一个担负直升机试验和评估的中队……第1直升机中队于1947年12月1日在匡蒂科陆战队航空站正式成立,不过成立之初规模非常渺小,全中队总共只有7名军官和3名士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直升机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第1直升机中队也迅速扩充发展,主要承担进行直升机战术探索试验、试飞新型直升机、与直升机厂商一起研究直升机改进等等,到50年代后期,第1直升机中队已经成为陆战队航空兵直升机部队中负责直升机性能与相关技术、战术发展试验与评估重任,并在飞行技术上牢牢把持住领头羊的地位。

领受了总统直升机专机服务的任务之后,夜鹰中队的任务日渐繁重与多样,因此编制也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成为美军所有直升机中队(包括空军、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和陆战队航空兵)中编制最为庞大的,下辖行动计划、行政飞行、试验评估、安全警卫、维修保养、医务保障、通信和后勤等8个分队,编制总人数超过1500人。

其中的行动计划分队负责制定和协调飞行计划,是整个中队的指挥中枢。行政飞行分队则是夜鹰中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为总统提供直升机运输服务的单位。分队共有20架直升机,12架VH-3D“海王”和8架VH-60N“黑鹰”,这里直升机型号的英文代号也有讲究,V表示要人贵宾(VIP),而H就是直升机(HELICOPTER)。每架“海王”机组为3人,正驾驶、副驾驶和机长,可载14名乘客。每架“黑鹰”机组则为4人,除正驾驶、副驾驶和机长外还多了一名无线电员,可载11名乘客。由于“黑鹰”比“海王”稍小,所以通常如果总统到海外出访要带直升机的话,都是带“黑鹰”,因为“黑鹰”只要2小时就能装进C-5大型运输机,而“海王”虽然也能装进C-5,但是装载时间就要长达12小时。1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就把“陆战队一号”也带到中国,当然也是“黑鹰”了。总统每次乘坐夜鹰中队直升机的话,也只有1架能有此殊荣,而只有总统乘坐的才能叫作“陆战队一号”。尽管每次总统只乘坐1架,但是所有这20架直升机都得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以便随时出动,因此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是非常惊人的。该分队20架直升机顶部全部漆成白色,特别显眼醒目,所以被戏称为“白边”分队。

在夜鹰中队的8个分队里惟一和总统接送任务毫无关系的就是试验评估分队,这也是夜鹰中队的传统任务。目前该分队装备20架CH-46E“海上骑士”和CH-53E“海上种马”,承担陆战队直升机最新装备机型、技术和战术的试验评估,该分队直升机顶部被漆成绿色,于是相对与行政分队的白顶,自然也就被戏称为“绿边”分队了。

目前夜鹰中队在陆战队直升机中队里的地位非常特殊,是惟一一个拥有两个基地(安纳科斯蒂亚和匡蒂科)的直升机中队,也是惟一一个三头管理的直升机中队。所谓三头管理是指凡是涉及到总统的飞行任务全部由白宫军事办公室指挥中心来指挥管理,与陆战队有关的其他飞行任务服从于陆战队负责航空事务的副参谋长的指挥,而试验评估分队的有关试验评估情况则向陆战队作战试验与发展司令部报告。

陆战队一号机长

毫不夸张地说,“陆战队一号”的机长也是新闻人物,美国甚至世界性的电视新闻里经常可以看到美国乘坐总统的“陆战队一号”在白宫南草坪徐徐着陆,舱门打开,舷梯放下,身着陆战队兰色军礼服的“陆战队一号”机长军容严整地走下舷梯,以立正姿势肃立在舷梯旁,然后才是总统走出舱门,向公众挥手致意,当总统步下舷梯时,机长必定是一个标准的敬礼,而总统往往是潇洒地举手还礼,毕竟美国总统还是三军最高统帅啊!镜头里,“陆战队一号”机长更多是礼仪性的表现,而事实上他们同时还是陆战队里技术最过硬,经验最丰富的直升机机长,到底是要给总统开直升机的啊,来不得半点马虎。

“陆战队一号”机长的选拔任命也与众不同,首先是从整个陆战队直升机机长中精选出来的佼佼者,还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心理、体能和政治多方面的考核审查,才能进入夜鹰中队。进了夜鹰中队也不是马上就能为总统服务,必须先到与总统任务毫无关系的“绿边”分队工作,只有取得了夜鹰中队自己特别颁发的“最终安全飞行证书”后才能进入“白边”分队。在“白边”分队后还得接受系统严格的训练,通过了直升机公司工程代表和老牌“陆战队一号”机长双重主考的书面、口头和实践操作测试之后,才能真正成为“白边”分队的机长,注意还不是“陆战队一号”机长!新机长通常是执行接送副总统、国会议员、外国贵宾等其他要人的任务,要想成为最高荣誉“陆战队一号”机长还得过一关。在“白边”分队有个传统,这个“陆战队一号”机长可不是由上级任命,而是由已经成为“陆战队一号”机长们在“白边”分队干过至少一年要人服务,而且两种机型都会驾驶的机长中集体提名,在所有参与竞争的候选机长里进行日常表现、基本军事素质、飞行技术和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量化评估,最后由“陆战队一号”机长们在得分最高的3人中以投票方式选出一名正式候选人,报夜鹰中队中队长,由中队长进行最后的审批,如果中队长不同意,则由机长们再重新选过。

当上“陆战队一号”机长也不轻松,因为这一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值勤时间又没个定数,所以夜鹰中队规定,“陆战队一号”机长最多只能干一年,老机长卸任后还是回到“白边”分队继续为其他政府要人服务。由于“陆战队一号”必须是24小时待命,所以“陆战队一号”配备4名机长,又是只干一年的时间限制,使得“陆战队一号”机长的流动相当大,几乎每个季度就有1人替换,如此循环往复。

正因为成为“陆战队一号”机长如此艰难,当上“陆战队一号”机长又如此荣耀,因此能成为“陆战队一号”机长几乎是每个陆战队直升机飞行员的梦想与追求。

如果您对美国海军陆战队有兴趣,想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更多情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由著名军事历史作者周明(笔名光亭,深度军事公号主笔)和李魏撰写的《美利坚之矛: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将全方位详尽地介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地位任务、组织编制、训练教育、武器装备和战史征程进行深入的诠释和详尽的介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