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95%收入投入研发,产品仍在吃AMD授权老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光cpu和amd 海光信息:95%收入投入研发,产品仍在吃AMD授权老本

海光信息:95%收入投入研发,产品仍在吃AMD授权老本

2023-12-06 05: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海光信息:95%收入投入研发,产品仍在吃AMD授权老本

营业收入的95%都投入了研发,但技术还是在吃AMD授权的老本。正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在冲刺科创板。

根据安排,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7月26日启动招股,公司本次拟发行新股3亿股。初步询价时间为2022年7月29日;预计发行日期2022年8月3日。

根据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海光信息在获得AMD授权之下,目前有海光一号、海光二号和深算一号等产品。不过从公司披露内容来看,虽然各种产品系列花样繁出,但最高仍是支持32核,与目前业内前沿的128核芯片产品相差甚远。

产品迭代迟缓的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可谓巨量,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5.39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5.35%。

海光信息表示,公司自行实现了后续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开发,但目前从其底层架构参数来看,已经明显落后。

综合来看,海光信息虽然拿到AMD授权,但架构基于第一代AMD,制程为14nm,处理器核心部分并没有创新设计,只是做了一些集成修改的微小变化。相比较,Intel、AMD等主流处理器更新迭代,都是通过处理器架构设计优化和制程工艺升级来实现性能提升的。

如此巨额研发投入之下,产品却仍在AMD授权之下吃老本,海光信息符合“科创”的本意吗?

靠科创还是靠授权?

海光信息成立于2016年,属于中科曙光子公司,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6.499亿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32.1%。

海光信息表示,基于x86指令框架、“类CUDA”计算环境和国际先进处理器设计技术,公司大力发展满足中国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公司对海光通用处理器和海光协处理器的微体系结构进行持续研发和优化,不断提升高端处理器性能”。

近年来公司在研发投入上砸下海量资金。2019-2021年,海光信息累计研发投入为35.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95.35%。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分别为6.89亿元、5.576亿元和8.4亿元,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分别为79.71%、51.18%和53.02%,研发支出资本化占比较高,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较大。

截至招股书披露,公司对海光一号、海光二号、深算一号实现销售和商业化应用,多款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然而从其披露的产品具体信息来看,海光CPU产品规划为海光7000系列、海光5000系列和海光3000系列。

其中,海光7000系列产品最多集成32个处理器核心,最大支持8个内存通道和128个PCIe接口。这是海光目前最高端的产品,其他海光5000系列产品最多集成16个处理器核心,最大支持4个内存通道和64个PCIe接口,海光3000系列产品则最多集成8个处理器核心,最大支持2个内存通道和32个PCIe 接口。

根据公司招股书中称,“三个系列产品技术设计同源,处理器核心等具有相似的技术特征”。但其实,这也反映了公司技术突破存在难度。

展开全文

从技术根源来看,公司技术源于AMD的技术授权。然而,海光信息从AMD获得了高端处理器的技术授权及相关技术支持后,公司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实体清单”,AMD 不再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海光信息在风险提示中表示,未来,若出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合资子公司无法持续运营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继续使用AMD相关授权技术,将会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之下,从产品到技术却没有明显进展,海光信息的“科创”成色值得深思。而且,如出现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现有技术被其他新技术替代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相关无形资产减值较大的风险。

严重依赖大客户

从招股来看,海光信息大客户依赖和关联交易较为严重。

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79亿元、10.22亿元和23.1亿元,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9.12%、92.21%和91.23%,客户集中度非常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近三年营收中,关联销售合计占比分别为87.39%、55.83%和65.95%。 截至2022年1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21亿元,来自关联方的在手订单金额为 12.74 亿元,占在手订单总金额的 60.48%。

对此,海光信息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一旦上述主要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且公司未能及时拓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