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浏览器基于ie内核的设置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排行榜

浏览器市占率排行榜全球榜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市占率排行榜中国榜-快科技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如果按照浏览器内核来看, Chromium内核的市场占有率无疑是最大的,一家独大。对于淘汰已久的IE浏览器,似乎不甘归于尘土,死不瞑目,依然为祸人间。相比全球占比率不足0.5%,IE在中国的占用率要高多了,达2%,看似好像不高。实际情况是还有不少 不直接接入互联网的内网系统(如国企),并没有统计到,而这些客户往往是猿类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国产浏览器在国内市场还是不错的,不过他们基本都是基于开源浏览器内核开发的,如IE内核(Trident )、Chrome内核、Webkit内核。大多都是双核心架构,既保障了兼容性(IE内核),又兼具现代化高性能(Chromium/Webkit),集众家之长,日常使用还是可以的,就是内核升级都比较慢。

📢推荐使用Edge、谷歌浏览器,有非常强大的开发者调试工具。

浏览器内核

浏览器是面向用户的客户端程序,市面上的浏览器程序五花八门,特别是国内的各种 高速浏览器。然而浏览器最重要的核心是 浏览器内核,他决定了网页内容的呈现(渲染),内核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渲染引擎:负责网页HTML、CSS、图像等内容的解析、GUI渲染。 JavaScript引擎:负责JavaScript代码的解析执行,实现页面动态交互。

当前主流的 5款浏览器内核及浏览器: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IE/Edge:IE是历史久远的浏览器,起源于上世纪的1994年,一直都是和微软的操作系统Windows捆绑发行,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IE在2000年初期在与Netscape的竞争中获胜,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浏览器,在最巅峰的2003年,达到95%的市场占有率。可后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才被反超。微软的IE浏览器浏览器更新至IE11后,伴随着Windows10系统的上市,迁移到了全新的浏览器Edge。Edge的内核开始是EdgeHTML,市场反映不怎么样,后来自我革命,拥抱开源,采用了 Chromium作为内核。 Safari:Safari自2003年面世,就一直是苹果公司产品自带的浏览器,使用的是苹果主导研发和开源的 Webkit引擎。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均是从KDE的KHTML及KJS引擎衍生而来。 Webkit2发布于2010年,它实现了元件的抽象化,提高了元件的重复利用效率,提供了更加干净的网页渲染和更高效的渲染效率。 Chrome:Chrome诞生于2008年,其开源版的浏览器核心项目为 Chromium(/ˈkroʊmiəm/ 化学铬元素),内核最开始是出生自 Webkit。2013年,由于 Webkit2和 Chromium一些架构设计上的分歧,谷歌联手Opera发布了Blink 渲染引擎,结合V8 JS引擎,成为了新的独立内核Blink。 Firefox:火狐的内核 Gecko也是开源引擎,由原网景公司的人员创办的Mozilla基金会公司主导。火狐的JS引擎历经SpiderMonkey、TraceMonkey到现在的JaegerMonkey。其中JaegerMonkey部分技术借鉴了V8、JSCore和Webkit,算是集众家之长。 Opera:Opera创始于1995年,由挪威Opera Software ASA公司发布,2016年被奇虎360和昆仑万维收购。Opera在2013年V12版本之前使用的是自己公司开发的 Presto引擎,之后同谷歌发布了 Blink作为Opera浏览器的内核。

©️版权申明:版权所有@安木夕,本文内容仅供学习,欢迎指正、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编辑地址-语雀 ;

Original: https://www.cnblogs.com/anding/p/16906967.htmlAuthor: 安木夕Title: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相关阅读 Title: python的广播机制详解

更多python教程请到友情连接: 菜鸟教程https://www.piaodoo.com

初中毕业读什么技校 http://cntkd.net

茂名一技http://www.enechn.com

ppt制作教程步骤 http://www.tpyjn.cn

兴化论坛http://www.yimoge.cn

电白论坛 http://www.fcdzs.com

为什么会有广播机制

python语言在设计的时候,就就考虑到用于两个运算的 矩阵或 向量维度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们有矩阵 A,让矩阵每个元素都加1,直接使用A+1,就可以完成目的。这其中就用到了python的广播机制,所以在很多python的第三方库中,都支持广播机制,例如 Numpy、 pytorch。

在矩阵或向量相关运算中的广播机制 1、一般的运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 矩阵A,一个 矩阵B,它们的 + – * 运算,就是一一对应元素的操作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2、一个矩阵一个向量的情况

矩阵 A ∈ R 3 × 3 A\in R^{3\times 3} A∈R3×3 与向量 b ∈ R 1 × 3 b\in R^{1\times 3} b∈R1×3 的运算,向量 b ∈ R 1 × 3 b\in R^{1\times 3} b∈R1×3会根据矩阵A的维度,扩展自身的维度, [ 1 × 3 ] → [ 3 × 3 ] [1\times 3]\to[3 \times 3] [1×3]→[3×3], 第一个维度大小是1,所以就会向列的方向扩展,即复制多个行。如图所示。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同样,如果向量 b ∈ R 3 × 1 b\in R^{3\times 1} b∈R3×1 ,就会向行扩展,即复制多个列。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3、两个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的size相同,那就没话说了,运算之后也还是向量,只有在两个向量size不相同的时候才有广播。向量 a ∈ R 3 × 1 a\in R^{3\times 1} a∈R3×1 向量 b ∈ R 1 × 3 b\in R^{1\times 3} b∈R1×3 或者向量 b ∈ R 3 b\in R^{3} b∈R3,两者的size就不一样了。向量a会向维度大小为1的方向扩张,b也是这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使用numpy的时候,

py;

构造一个向量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10) # (10,None)

a是只有一个维度的。不管你是旋转还是转置,它都不会变化。要想实现广播,就要给a增加一个维度

;import numpy as npa = np.arange(10)a = np.expand_dims(a,1) # (10,1)

4、矩阵乘法的广播机制

有哪常用些浏览器/内核? 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的广播机制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广播机制内容请搜索菜鸟教程www.piaodoo.com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菜鸟教程www.piaodoo.com!

Original: https://blog.csdn.net/liming89/article/details/122858239Author: liming89Title: python的广播机制详解

原创文章受到原创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ohngo689.com/358657/

转载文章受原作者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