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济宁的繁华印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济宁的别名是什么 “运河之都”济宁的繁华印记

“运河之都”济宁的繁华印记

2024-03-19 1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面谈到大运河上的“运河之心”戴村坝和“大运河上的都江堰”南旺分水龙王庙,京杭大运河过了南旺,很快就到了济宁市区。

济宁因水而兴,其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济水安宁”而得。京杭大运河贯通济宁是在元朝,初始的河道和现在也有较大差异,尤其是自济宁到东平段。元朝挖掘的河道初始“自济宁开河至安民山,导汶水入洸,与泗沂会”。明朝时期又修筑南旺枢纽,河道又有变化。

济宁市境内河道有230公里,是京杭大运河依然通航的最北端(去年,东平湖也开始通航),但古运河和现代的大运河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梁济运河还是济宁市区的老运河河道都今非昔比,而被称为“运河之都”的济宁,也慢慢淡出了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的地位。

大运河在济州城内(济宁主城区范围)依然保留着古运河的河道,运河之滨的运河人家还能看到昔日运河留下的繁华印记,诸如竹竿巷、太白楼、大闸口南街、东大寺等文物遗存,又有和老运河息息相关的太白湖(北湖)、运河老街等再现运河繁华的新建景点,而其中最为辉煌的则是元明清时期在济宁设置的河道总督衙门,这可是和京城的吏部、兵部等六大部同级,却唯一不在京城的正二品署衙,也是济宁作为运河之都最为靠谱的实证。

河道总督衙门‍

在京杭大运河申遗的事,以及今年国家文物局大遗址十四五规划中,关注大运河的人再次发现了“河道总督署遗址”的名字。河道总督衙门遗址位于济宁市博物馆对过的道门口街(古槐路)。

济宁在明清时期是大运河上最大的码头之一,而河道总督衙门作为相当于水利部的大部,结构相当庞大,内设72个衙门,是济宁最为运河之都最有力的证据,

河道总督衙门历经600余年,先后有188任河道总督,其中著名的禁毒英雄林则徐曾在此任职164天,治河名臣潘季训四次任职。只是清末随着衙门的解除,现在只有地层遗址,古建筑已经不见了。

据说济宁要复建河道总督衙门,不知道现在正在建设中的济州古城是否有它的痕迹。

太白楼‍

自河道总督衙门遗址沿着古槐路南行,不远就到了与老运河并行的太白楼中路,河畔北岸有太白广场和太白楼,这是济宁市区运河之滨保留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太白楼原为贺兰氏酒楼,济宁市唐代诗仙李白寓居最久的地方之一,因它常在酒楼饮酒赋诗,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兴人沈光过济宁时,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明清时期或许沾了李白的光,太白楼名声更大,乾隆爷曾经五次莅临太白楼,也因此太白楼成了济宁千年的文化地标。

竹竿巷、东大寺‍

自太白楼东行不远,老运河在大闸口来了一个大拐弯。就在这个拐角处的西南临河有条著名的巷子——竹竿巷,还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东大寺。

竹竿巷仅有千米左右,但它包括了纸坊街、汉石桥街、纸店街以及清平巷、打绳巷、永丰巷和大闸口河南街、东大寺、小闸瓮城等一大片临河街区。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商埠码头特有的商贸中心,因当时家家户户均经营竹器而得名。现在的竹竿巷是运河古城保存原运河风貌最好的街区,也是活着的运河老街。

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寺为标准的龙首式建筑群,中轴线上主要有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等建筑。清真寺的建筑布局严密,结构合理,工艺精湛,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太白湖‍

沿着老运河继续南行,过内环高架路之后,这里就到了一片神奇的区域,京杭大运河的三条河道“老运河、洸府河、梁济运河”纵横交错,终于微山湖的南阳湖。但是在注入南阳湖之前这里形成了一大片风光旖旎的湿地——太白湖湿地公园。

太白湖原名北湖,是微山湖最北端的水域,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在济宁生活23年而改名为太白湖的。太白湖花红柳绿,生态宜人,是济宁重点打造的生态公园,景区内有北湖阁、骑行步道、廊桥、湖心岛、游船等众多景点,现在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运河之都济宁,因运河而兴,如今和大运河相关的众多遗存和故事得以延续和发掘,如已经建成的济州老街和正在建设中的济州古城。济宁,曾经运河之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沿着老运河徜徉,或许不经意之间,就有一座运河文化悠久的气息在弥漫。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