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济南二安指的是哪两位 黄河时评

黄河时评

2024-01-23 0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1月4日上午,2023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在大明湖畔启幕。人们以“二安”之名相聚于此,游园打卡,吟诗诵词,感受着这座城市清明盎然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生动的文化底蕴。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二安”。他们从济南走出,以其品格风骨和诗词成就成为中华文化的两颗璀璨明珠。济南的“二安”元素十分丰富,比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有藕神祠和稼轩祠,百脉泉公园有李清照纪念馆,四风闸有辛弃疾故居,济南图书馆有 “二安”文献中心……毫无疑问,“二安”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主题之一。在济南,“二安”文化景观,随处可见、时常可见,但是人人都知道,对于“二安”,这座城市还需要一场盛大的纪念。

这场纪念里,我们当然会重温“二安”诗词,也会领略宋代风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寻找并建立起一种亲密且坚固的文化连接。诗词不只是用来吟诵的,而是我们进入历史的一种方式。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的这几句词,向后来者展示了一幅闲适恬静但又活泼有趣的日暮景象。这是今天的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但借着一首词,可以想象近一千年前的人与事,理解命运的起伏不定。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中,辛弃疾没有一个字在倾诉战场的残酷,而是如题目那般尽显有志之士的壮烈雄心。不说并不意味着不被理解,读毕,每一个有社会阅历的成年人都会在澎湃之余,感受到辛弃疾的遗憾和无奈。

两位文学家的诗词里,有人生,也有历史,斐然文采不是对学识的炫耀,而是对生活见微知著,对家国忧心牵挂。我们纪念“二安”,便是纪念这慷慨宏大的情怀,眼见细埃微尘,心有高山大川。我们纪念“二安”,还是纪念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他们之前与他们之后,各种文体相继奔赴巅峰,这背后是书写工具的发明,是印刷术的更新迭代,是教育的下沉与普及,是知识一点点打破人与人的壁垒进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当我们站在大明湖畔诗词打擂行飞花令时,你来我往的无数佳句所串起的就是这段漫长的文化发展史。我们纪念“二安”,当然还是因为我们理解“二安”,并知道如何弘扬“二安”,他们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于无声处建立起城市的精神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的文化生活。时至当下,我们希望用节日的方式来纪念“二安”,为之赋予新的意义、添注新的活力。

2023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便是一场期待中的盛大纪念。“二安”留下的诗词正是历史的一段路标,在今天布置好清晰可行的文化地图。蹴鞠、投壶、汉服、花钗……古代济南与当代济南就这样以“二安”之名,在深秋的大明湖畔相约相聚。这一切并不违和,而是热闹至极。我们熟悉时间的路线,知晓文化的节点,明白事物的发展,为这场纪念铺垫已久,当时隔千百年的游戏和服饰出现在眼前时,不是震惊地发出疑问,而是坦然地欣赏和赞美。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2023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的人群里有许多小孩子。他们玩游戏、背诗词,对距离遥远的两位文学家和他们彼时的生活并不陌生。这些孩子认真地参与每一项活动,打卡集章,一步步完成这趟欢乐且厚重的文化之旅。可以想象,他们长大以后,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难忘的童年文化记忆,当他们再说起“二安”时,绝对不会只说“二安”,还会提及一个热闹的节日,谈论一场盛大的纪念。

相约不止今朝,相聚不止此时。通过这样的一个节日,“二安”与我们的城市关联更深,与我们的生活相融更密。

评论员:江丹 摄影:黄中明 编辑:周全 校对:王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