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备用!常见岩浆岩的描述实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浅灰色花岗岩描述 收藏备用!常见岩浆岩的描述实例

收藏备用!常见岩浆岩的描述实例

2024-07-12 2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岩石经受透闪石化及轻微蛇纹石化。透闪石化发育说明岩浆演化进入晚期,交代溶液的成分是富Si和Ca的。

定名:统计薄片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换算成100%,按相对含量并投影。

即定名为弱蛇纹石化中粒二辉橄榄岩。

02辉长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b11.1)

岩石新鲜面深灰色,风化面暗褐色。中粒辉长结构,颗粒均匀,颗粒直径2~5mm。

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和黑云母。

辉石:呈绿黑色,呈近于短柱状的颗粒,有时可见解理,含量40%。

斜长石:呈长板状,白色至灰色,玻璃光泽,含量约50%。

橄榄石:呈黄绿色、暗绿色,断口油脂光泽,含量7%。

黑云母:呈黑褐色,片状,具珍珠光泽,含量3%左右。

定名:深灰色中粒含橄榄石辉长岩。

(2)薄片描述

岩石中主要矿物是辉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等,具辉长结构。

辉石:短柱状,半自形,粒径2~3mm,单偏光下微带淡绿或淡褐黄色调。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90°,柱状切面见一组解理,最高干涉色Ⅱ级绿,Ng∧c=38°~44°,具简单双晶及聚片双晶,部分辉石内部具席列构造,含量40%。按消光角判断为普通辉石(Ng∧c>43°)及透辉石(Ng∧c=38°~40°)。

紫苏辉石:他形-半自形粒状-短柱状,具多色性,Ng—淡绿色,Np—淡玫瑰红,可见两组正交解理,二轴晶(-),短柱状面平行消光,最高干涉色I级橙红,含量5%。

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大小为2~3.7mm,无色透明,正低突起,具完全解理,聚片双晶发育,用卡钠联晶法测得长石牌号An≈56,为拉长石,含量45%。

橄榄石:他形粒状,正高突起,有不规则裂纹,最高干涉色Ⅲ级蓝绿,部分与辉石构成反应边结构,含量5%。

黑云母:片状,一组完全解理,多色性及吸收性强,Ng—绿褐色,Np—淡黄色,平行消光,最高干涉色II级红,含量3%。

角闪石:绿黄-褐绿,多色性明显,两组完全解理,夹角56°,含量1%。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正方形,可呈现包裹体出现,含量少许。

磷灰石:无色透明,正中突起,干涉色Ⅰ级灰,可呈包裹体,含量少许。

结构特征: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平均粒径2~3m。普通辉石与斜长石粒径近等,同为半自形,含量相近,构成典型的辉长结构,局部具反应边结构,辉石构成了橄榄石的反应边,显微均一构造。

矿物生成顺序:橄榄石→紫苏辉石→单斜辉石与拉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磁铁矿。

岩石定名:深灰色中粒含橄榄石辉长岩。

03辉绿岩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b21.1)

岩石呈暗绿色,辉绿结构,颗粒直径1~4mm。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辉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副矿物为磁铁矿。

辉石:呈绿黑色,呈他形粒状的颗粒,有时可见解理,粒径1~3mm,含量45%。

斜长石:灰白色至蓝灰色,自形长板状,玻璃光泽,硬度大于小刀,粒径2~4mm,含量约50%。

角闪石:呈黑绿色,长柱状,玻璃光泽,粒径1~2mm,含量5%

岩石具有弱的钠黝帘石化,使岩石呈暗绿色。

定名:暗绿色辉绿岩。

(2)薄片描述

岩石中主要矿物为辉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等。具辉绿结构。

斜长石:无色透明,自形板状,粒径2~5mm,正低突起,具完全解理,有聚片双晶、卡钠复合双晶。局部斜长石周围被蚀变为绿帘石、绿泥石等矿物组合,含量55%。

普通辉石:无色,他形粒状,粒径1~3mm,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90°,最高干涉色II级蓝,消光角Ng∧c=40°,沿解理缝或周围具绿泥石化,含量30%。

透辉石:无色,他形粒状,粒径1~3mm,两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黄,消光角Ng∧c=38°,含量10%。

橄榄石:他形粒状,正高突起,有不规则裂纹,最高干涉色Ⅲ级蓝绿,部分与辉石构成反应边结构,含量1%。

角闪石:绿黄-褐绿,多色性明显,两组完全解理,含量3%。

磁铁矿:黑色,不透明,自形粒状,含量少许。

磷灰石:无色透明,正中突起,干涉色Ⅰ级灰,可呈包裹体,含量少许。

斜长石结晶较好,呈自形状,辉石结构较差,呈他形粒状,表现了辉绿结构特征。岩石具有弱的蚀变,主要为斜长石的钠黝帘石化和辉石的绿泥石化。根据矿物的特征分析,岩石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长石→普通辉石→透辉石→角闪石→磷灰石和磁铁矿,之后为绿泥石等蚀变矿物。

定名:根据结构特征和矿物组合及含量,综合命名为:暗绿色辉绿岩。

04玄武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b33.1)

岩石呈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基质为隐晶质。

橄榄石:已蚀变为伊丁石,呈褐红色,他形粒状,粒度0.5~2mm,不规则分布在岩石之中,含量5%左右。

辉石:呈蓝绿色,他形粒状的颗粒,粒径1~2mm,部分已绿泥石化,含量6%。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长板状,玻璃光泽,粒径1~3mm,含量约15%。

基质:为灰黑色,隐晶质,成分肉眼不易区别,含量74%左右。

定名:灰黑色伊丁石玄武岩。

(2)薄片描述

岩石具斑状结构,基质具间隐间粒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基质主要由斜长石、辉石等矿物和隐晶质物质组成,次生矿物为伊丁石、绿泥石。

橄榄石:他形粒状,粒度0.5~3mm,正高突起,最高干涉色Ⅲ级蓝绿,橄榄石蚀变强烈,沿裂理发生伊丁石化,仅有部分残留,大部分颗粒均已伊丁石化,并在伊丁石外围形成铁质边缘,含量10%。

普通辉石:无色,他形粒状,粒径0.6~2mm,两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绿,沿解理缝或周围具弱绿泥石化,含量10%。

斜长石:无色透明,自形板状,粒径1.1~3mm,正低突起,具完全解理,有聚片双晶、卡钠复合双晶,具有不均匀的钠黝帘石化,含量15%。

基质:普通辉石粒径0.02~0.2mm,含量20%;斜长石粒径0.1~0.3mm,含量35%。岩中斜长石呈自形板状,杂乱分布,之中充填有他形粒状辉石和显微隐晶质物质,后者含量10%左右。组成间隐间粒结构。

岩石次生变化明显,主要为橄榄石的伊丁石化、斜长石的钠黝帘石化和辉石的绿泥石化。根据矿物的特征分析,岩石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长石→辉石→磁铁矿,之后为绿泥石绿帘石、伊丁石等蚀变矿物。

定名:根据结构特征和矿物组合及含量,综合命名为:灰黑色伊丁石玄武岩。

05闪长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c11.1)

岩石呈灰白色。具细粒结构,斑杂构造,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石英。

角闪石:黑绿色,长柱状,硬度大于小刀,粒径1~3mm,含量35%左右。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粒状,粒径1~2mm,有时见解理,含量60%左右。

石英:无色,粒状,断口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粒径2mm左右,含量2%。

黑云母:黑褐色,片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3%左右。常包含辉石或形成反应边结构。

岩石中局部暗色矿物富集,黑云母及角闪石富集,呈团块状分布不均匀。

定名:灰白色闪长岩

(2)薄片描述

岩石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矿物为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石英、黑云母,副矿物为磷灰石、磁铁矿、榍石。

斜长石:无色,自形板状,粒状,粒径0.5~2mm,部分风化后显浑浊板柱状,一组解理正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斜消光,Np∧a=8°,具聚片双晶、卡钠复合双晶,环带状构造常见,主要为中长石,含量65%。

角闪石:黄绿,强多色性,Ng—深绿色,Nm—黄绿色,Np—淡绿色,长条状,横切面六边形及菱形、自形,两组完全解理,夹角56°,粒径0.7~2.2mm,正中突起,最高干涉色Ⅱ级蓝,平行消光、斜消光,Ng∧c=18°,含量20%。

石英:透明洁净,他形粒状,粒径0.2~1mm,无解理,正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白,含量6%。

黑云母:不规则片状,分布角闪石边部,与石英共生,吸收性明显,Ng、Nm—深褐色,Np—淡褐色,极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Ⅱ级绿,含量4%。

磷灰石:无色透明,细粒自形,无解理,正中突起,平行消光,干涉色Ⅰ级灰,粒径0.1mm,含量少许。

榍石:褐色,粒状,正极高突起,粒径0.1mm,高级白干涉色,含量少许。

磁铁矿:粒状,黑色不透明,含量少许。

根据矿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晶程度分析,矿物结晶顺序为:角闪石→斜长石→磷灰石→榍石→黑云母→石英→磁铁矿。

定名:根据矿物间的相对含量,结合手标本特征,定名为灰白色细粒闪长岩。

06闪长玢岩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c23.2)

岩石呈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基质为隐晶质或微晶质。

斜长石:呈灰白色,宽板状,自形-半自形,由单晶或聚斑组成,粒度3~5mm,含量20%左右。

角闪石:呈灰黑色,长柱状,粒度3~4mm,含量10%左右。

基质:黄褐色,隐晶质、微晶质,瓷状断口,含量70%左右。

定名:据岩石的长石的聚斑结构和斑晶成分及基质特征,初步定名为黄褐色安山玢岩。

(2)薄片描述

岩石具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微晶质。斑晶主要由斜长石及角闪石组成,基质由长石等微晶和隐晶质物质组成,具隐晶质-微晶结构。

斜长石:中部较浑浊,边部较新鲜,由3~5个长石晶体组成聚斑,聚斑边缘由长石晶体形态呈锯齿状,单个晶体呈自形板状。正低突起,粒度2~5mm,干涉色Ⅰ级灰,具卡钠复合双晶,有时具环带构造,中部由绢云母、高岭土等蚀变矿物组成,含量30%左右。

角闪石:自形-他形长柱状,粒度3~4mm。黄褐色,多色性强,Ng—黄褐色,Np—淡黄色,含量8%左右。

基质主要由微晶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粒径0.1~0.15mm,斜长石及角闪石杂乱分布,在角闪石和斜长石之间分布少量的隐晶质物质,含量62%。

岩石蚀变主要为斜长石的绢云母化、高岭土化,以及岩石的碳酸盐化,形成方解石细脉或局部出现方解石颗粒。

定名:根据岩石的结构特征及矿物组合,定名为黄褐色闪长玢岩。

07安山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c31.2)

岩石呈灰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

斜长石:呈灰白色,宽板状,自形,具有明显的两个粒级,粒度1~2mm和3~5mm,较细小的长石呈交织结构,含量13%左右。

角闪石:呈灰黑色,长柱状,粒度3~5mm,含量7%左右。

基质:紫红色,隐晶质,致密,瓷状断口,含量80%左右。

定名:据岩石的结构和斑晶成分,初步定名为灰紫色角闪石安山岩。

(2)薄片描述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具熔蚀、暗化边结构,斑晶主要为由斜长石及角闪石组成,含量20%;基质由长石和隐晶质玻璃质物质组成,具玻晶交织结构,即安山结构。

斜长石:表明浑浊,半自形板状,可见熔蚀现象。正低突起,粒度1~5mm,干涉色Ⅰ级灰,卡钠复合双晶,以⊥[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测得Np′∧(010)=33°,斜长石牌号An=52,为拉长石。蚀变较强,表面分布绢云母、高岭土、碳酸盐矿物等,含量12%左右。

角闪石:自形-他形长柱状,粒径2~4mm。黄褐色,多色性强,Ng—黄褐色,Np—淡黄色,Z∧Ng=15°,边缘多具暗化边,部分颗粒熔蚀较强,成港湾状边缘,含量8%左右。

基质主要为大致平行排列的斜长石微晶及其间充填的玻璃质,构成安山结构,含量约80%。斜长石为板条状,粒径0.15~0.2mm,蚀变轻微,正低突起,以微晶法测得Np′∧a=5°,An35,为中长石,斜长石微晶近定向排列,含量约30%。隐晶质基质,分布于微晶斜长石之间,原岩为玻璃质,大部分已脱玻化成为隐晶质集合体。另外岩石分布有少量暗红色赤铁矿,含量45%左右。

岩石蚀变主要为斜长石的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及碳酸盐化,以及斑晶的溶蚀和暗化边特征。

定名:根据岩石呈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具安山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角闪石、斜长石,属中性岩类,定名为紫红色角闪安山岩。

08花岗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f11.1)

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副矿物为磁铁矿。

石英:无色、略发暗的白色,油脂光泽,他形粒状,不规则粒状,无解理,硬度大于小刀,粒径2~4mm,含量25%左右。

钾长石:浅肉红色,板状,具完全解理,解理面具玻璃光泽,对光晃动可见卡式双晶,硬度大于小刀,粒度3~8mm,含量50%左右。

斜长石:灰白色,板状,解理面具玻璃光泽,对光晃动可见聚片双晶,小刀难刻划,粒度2~3mm,含量15%。

黑云母:深黑褐色,聚片柱状,用小刀易揭成薄片,珍珠光泽,有弹性,粒度1~2.5mm,含量9%。

磁铁矿:黑色,立方体,含量1%左右。

定名:根据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组合矿物,结合结构特征,初步定名为浅褐色中粗粒不等粒黑云母花岗岩。

(2)薄片描述

具中粗粒花岗结构。主要矿物是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黑云母;副矿物为磷灰石、锆石、磁铁矿等。

钾长石:无色透明,半自形粒状,粒径2.5~6.0mm,表面常风化成高岭土,负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具格子状双晶者为微斜长石,具条纹构造者为条纹长石,局部可见长石的出溶现象,呈现出文象结构。含量48%。

斜长石:无色,自形板状,粒度1~2.5mm,以正突起为主,干涉色Ⅰ级灰,两组完全解理,可见卡钠复合双晶、钠长石双晶。斜长石牌号An5~20,为更长石。含量20%。

石英:无色透明,洁净,他形粒状,粒度2~4mm,无解理,干涉色Ⅰ级灰,正低突起,含量23%。

黑云母:黄褐色,片状,粒度1.2~2.5mm,一组完全解理,多色性极强,干涉色被本色覆盖,平行消光,含量7%。

磷灰石:无色,自形六方柱状,正中突起,干涉色Ⅰ级灰,含量少许。

锆石:无色,自形粒状,正高突起,干涉色Ⅲ级红,含量少许。

磁铁矿:不透明,立方体,含量少许。

定名:岩石具中细粒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黑云母较自形,但因被熔蚀而使晶形不完整,更长石呈半自形柱粒状,微斜长石和石英呈他形不规则粒状。主要矿物成分的统计含量及换算:Q(石英)=25%;A(碱性长石-微斜长石)=53%;P(斜长石-更长石)=22%,Q+A+P=100%。在QAP图中投影在3a区,即正长花岗岩。结合结构(中细粒花岗结构)和次要矿物(黑云母含量7%),定名为浅褐色中细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

09花岗闪长岩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a13.1)

岩石呈浅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

石英:无色,粒状,粒度1~2mm,局部聚集成3~4mm的聚晶状,含量约为20%。

斜长石:主要为酸性或中性斜长石,灰白色,板状、粒状,粒度3~5mm,见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45%。

钾长石:灰白色,板状,粒度2~5mm,含量小于20%。

黑云母:黑色,片状,解理发育,含量10%左右。

角闪石:黑色、墨绿色,柱状,粒度3~5mm,解理面呈玻璃光泽,含量5%。

定名:据岩石中含斜长石和暗色矿物比一般花岗岩多,颜色稍深,呈灰绿色或暗灰色等特征,定名为浅灰色中粒花岗闪长岩。

(2)薄片描述

岩石具半自形中粒结构,矿物粒度在2~3mm之间,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斜长石:半自形长板状,粒度2~4mm,正低突起、干涉色Ⅰ级灰、负延性,聚片双晶和环带结构发育,可见蠕虫结构,用垂直[010]晶带最大消光角法测得Np′∧(010)=13°,为An=30的更中长石,含量45%。钾长石:半自形-他形,粒度2~4mm,个别颗粒较粗大,可达8.5mm,具条纹构造,正条纹,较规则,为条纹长石,少量具格子状双晶为微斜长石,含量20%。

石英:干净透明,不规则他形粒状,粒度1~2mm,部分颗粒具波状消光,含量20%。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深褐-浅黄色,多色性明显,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10%左右。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柱状,深绿-黄绿色,多色性明显,含量5%。

榍石:多呈晶形完好的菱形或信封状晶体,极正高突起,干涉色高级白,含量少许。

磷灰石:自形,六方柱状,横切面正六边形,全消光,纵切面长条状,干涉色Ⅰ级灰,平行消光,含量少许。

磁铁矿:不规则状,不透明,含量少许。

次生变化不明显,仅在斜长石中有微弱的绢云母化。

定名:据岩石以斜长石为主,石英20%左右,暗色矿物较高等特征,定名为浅灰色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10流纹岩类

(1)手标本描述(标本号:If31.2)

岩石呈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斑晶成分为石英、正长石、透长石。

石英:为不规则浑圆粒状,无色,粒度1~2mm,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含量约10%。

正长石:为灰白色,自形板状,玻璃光泽,两组解理发育,粒度2~3mm,含量约5%。

透长石:为自形粒状,无色透明,玻璃光泽,可见解理,粒度1~2.5mm,含量约8%。

基质为浅紫色,隐晶质或玻璃质,由粉红和白色条带相间分布,具有拉长的气孔和斑晶的定向排列,局部见杏仁构造。

定名:紫红色流纹岩。

(2)薄片描述

具斑状结构,斑晶为透长石、正长石和石英,基质由红褐色玻璃质,以及石英和长石的微晶集合体组成,玻璃质结构、微晶结构,流纹状构造。

石英:无色透明,洁净,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度0.5~2.2mm,负低突起,无解理,干涉色Ⅰ级灰白,常被溶蚀成港湾状,含量15%。

透长石:无色透明,表明干净,多呈正方形、长方形,自形粒状,粒度0.5~1.5mm,一组解理,干涉色Ⅰ级灰,具有卡式双晶,有时可见溶蚀现象形成的圆滑不规则港湾状,含量10%。

正长石:无色透明,表面可见高岭土化,多呈板状,自形粒状,粒度1~2mm,一组解理,干涉色Ⅰ级灰,具有卡式双晶及巴温诺双晶,含量10%。

基质由玻璃质和微晶条纹组成。玻璃质,浅红褐色,均质体全消光;微晶条纹由石英、长石微晶组成,粒度0.1~0.25mm。另外基质中可见磁铁矿微晶和气孔构造等特征,基质含量65%。

岩石蚀变较弱,仅见正长石的高岭土化,斑状结构,气孔构造、流纹构造,并出现高温矿物,基质具玻璃质,反映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定名:紫红色流纹岩。

文章来源于网络,本文仅作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如不慎侵权请联系矿小云。感谢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