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流浪地球电影海报手绘 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2024-07-14 1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主人公约等于电影里的刘启。这位主人公出生在地球刚刚停止自传时,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所以小说里不可能出现儿时的主人公和父亲、姥爷一起看星空的情节。

2电影中,刘启的母亲身患绝症,父亲刘培强为了让儿子和岳父同时有机会进入地下城,放弃了妻子的治疗,这也是刘氏父子间最重要的一个心结。

在小说中,刘启的母亲是被渗入地下城的岩浆烧死的(类似于电影中杭州地下城的覆灭)。当政府发现岩浆渗入时,其实还有较长的撤离时间,但由于地下城升降梯的运载量很小,全城居民又多达36万,大家只能选择排队进入升降梯逃生。联合政府发布的危急法规定:危急情况下,逃生机会优先分配给年龄更小的人(这也解释了小刘启及其监护人为什么可以不抽签就进入地下城)。

3

电影中,刘培强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牺牲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父亲是在执行任务中意外牺牲的。当时父亲正在参与清除地球航线上小行星的行动,一块小行星碎片击中了他的单座微型飞船。那块小行星碎片和飞船的相对速度高达一百公里每秒,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

4

按照刘慈欣的设想,在“太阳随时都会爆炸”的大背景下,“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5

小说中,爷爷年事已高,地球不断恶化的环境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刺激,“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脱了一层皮。”

6电影中,妹妹(无血缘关系)韩朵朵是刘启最后的亲人,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是没有的。小说中,爷爷和母亲相继离世,父亲又在太空工作,陪伴在主人公身边的是他的妻子——日本女孩山彬加代子。两人结婚生子,但没有相互扶持走完一生。加代子后来参加了反叛军,并最终在澳洲战役中阵亡。

7电影中,木星给地球制造了一个堪称灭顶之灾的危机。小说中,木星并没有给“流浪地球”计划制造什么麻烦,人类反而要利用木星引力给地球加速,离开太阳系(电影结尾画外音中也提到了这一设计)。

8电影中,刘培强所在的空间站隐藏着承载人类最后希望的“火种计划”

小说中人类的科技水平明显高于电影,可以造出像纽约或上海那么大的宇宙飞船,但仍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在“流浪地球”计划的路线图上,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当时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达。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

9电影沿用了小说中“联合政府”的概念。小说中,联合政府最终被反叛军推翻了。

“太阳即将爆炸”的预言是“流浪地球”计划的起点,然而“太阳何时爆炸?”的疑虑一直在民间流传。

小说中,就在《我的太阳》的歌声中,太阳爆炸(氦闪)了(此时地球已经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幸存。小说结尾时,“流浪地球”计划仍在正常进行中。和电影中的描绘一致,地球还有约2500年的路程要走)。

10

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中国遭到北约军队全面入侵。在中方军队节节败退之时,中方宇航员驾驶飞船冲向太阳,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磁暴,致使地球上的通讯全部中断。回到最原始的作战方式后,中方军队最终击败了北约军队。

11电影中,地球最后的希望在于点燃木星,而当时地球和木星的距离为七万公里,超出了洲际导弹的射程。

另外,小说中的地球拥有太空舰队的保卫,太空舰队的巡航范围为一百五十万公里。也就是说,小说中是不可能出现“想点燃木星,但够不着”这种尴尬局面的。

12

小说中在反叛军攻陷地球控制室后,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本来可以战斗到底的,但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量聚变的物质将烧穿地球,或蒸发全部海洋,所以我们决定投降。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同样的台词,放在小说的情境中,暴露的是人性的弱点,是浩瀚宇宙中人类无法摆脱的苦难。

13

小说中,小学入学时,参观地球发动机,甚至环游世界,了解“流浪地球”计划对生态的改变是一门必修课。

从孩子到成年人,“流浪地球”计划是所有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人类对它的原理以及要付出的代价心知肚明。

14电影临近结尾处,韩朵朵在动员全球救援人员的广播中说过一句话:“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打动了无数救援人员,促成了最后的营救。小说中也有类似的台词。

此时的背景是,地球在加速过程中再一次到达近日点,“太阳随时会爆炸”的流言四起,民众一片恐慌。

在这种末日危机面前谈论希望,其实恰恰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这时的“希望”是一种心理安慰,让人类在地狱门前不至于发疯。

15相比电影,小说的情节性不强,但时间跨度较大。电影中基本只展现了低温、洪水、木星引力等少数科幻奇观。小说对各种科幻奇观的描写更加丰富多样。

在地球与木星交会那一段,刘慈欣也有比较详尽的描写:“这时警报尖叫起来,木星产生的引力潮汐正在向内陆推进,后来得知,这次大潮百多米高的巨浪再次横扫了整个大陆。在跑进地下城的密封门时,我最后看了一眼仍占据半个天空的木星,发现木星的云海中有一道明显的划痕,后来知道,那是地球引力作用在木星表面的痕迹,我们的星球也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这时,木星巨大的引力正在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