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丹霞、雅丹、彩丘、风城,高考地理地质地貌过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流水地貌类型在我国的分布特征 一篇文章读懂:丹霞、雅丹、彩丘、风城,高考地理地质地貌过程

一篇文章读懂:丹霞、雅丹、彩丘、风城,高考地理地质地貌过程

2023-11-25 0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狂风及其席卷着的沙石、偶发性暴雨和洪流、白天的烈日烘烤与夜晚温度的骤降,这几种来自不同时空的要素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纠缠在一起,啃噬着这里的泥土与岩石,塑造出大量极具神秘感的地貌景观干旱丹霞、雅丹、彩丘和风城。

人类在不同时期赋予了这些地貌以不同的名称,而后却陷入了分类的谜团。这四类景观果然各具特点吗?它们有可能源出一处吗?

乌尔禾魔鬼城是由赭红与灰绿相间的白垩纪水平砂岩和泥岩在间歇洪流冲刷和强劲风力吹蚀下形成的风城地貌。这里正对着西北方由成吉思汗山与哈拉阿拉特山夹峙形成的峡谷风口,在西北风的吹蚀下,整座风城呈西北-东南走向,但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暴雨和洪水所留下的痕迹。面对这幅静止的画面,我们仿佛能听到狂风在岩石之间呼啸旋磨的尖利声响。摄影/李翔

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几种独特的地貌非常引人注目,它们大都有红黄色系的暖色调,全都突兀在干燥而辽阔的天空下,瑰丽、华美和神秘的外观是它们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在全民旅游的今天,这几种地貌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们无不被地方政府当作吸引旅游者的法宝。然而,由于它们在形态和色彩方面有十分相近的地方,所以人们往往把它们彼此混淆,张冠李戴。这几种地貌就是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彩色丘陵(或称“彩丘”)和风蚀城堡(或称“风城”)。

干旱区的丹霞地貌也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但是,岩石上的植被往往覆盖得不多。由于没有了植被的保护,红色的岩层暴露在空气中,因而经常受到风化作用的剥蚀,这使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永远呈现出新鲜的红色。我国的丹霞地貌主要有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分布区,西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则主要集中在甘肃和新疆两个省区之内。摄影/宋举浦

我们最常看到的误解是:彩色丘陵被当成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城堡又常被认为是雅丹地貌;雅丹地貌、风蚀城堡有时又被说成是丹霞地貌……此外,构成这几种地貌的物质,不论是岩石还是尚未变成岩石的河湖沉积泥沙,其实都是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里形成的,但是人们在面对这些地貌时,往往把它们的沉积层误认为是“很久以前这里是汪洋大海”的证据。如此等等,误导了旅游者和求知途中的青年学生,大有必要加以说明。

丹霞、彩丘都发育在红层上丹霞地貌是一种以广东丹霞山的地名来命名的地貌。

丹霞地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陡崖坡,即所谓“赤壁丹崖”(有学者认为“丹崖”的高度应大于10米,才能显现出丹霞地貌的“崖”的气势;“丹崖”的坡度则应大于55°,才能称得上陡崖坡)。二是物质基础必须是红色的陆相碎屑岩,这里的红色是相对的,不论这种红色夹杂着多少种其他颜色:褐、紫、橙、褐黄、灰紫、白、灰、绿、黄、黑……只要宏观上仍以红色为主,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就可以了;陆相是说这些岩石是在内陆河湖盆地沉积而成;碎屑岩是指那些由大小不等的沙石颗粒构成的岩石,如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在中国南方,形成丹霞地貌的这种红层被称为“丹霞层”。

这是一处红层的新鲜断面,红白相间的地层赋予了它成为彩丘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为时尚早,这里的地层似乎刚刚断裂,只在山脚下堆积了一些崩塌的碎屑物,于是有了“顶平、身陡、麓缓”的丹霞形态。这可被认为是“彩丘式丹霞”。摄影/汤世光

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誉。成年期的丹霞地貌区大多呈峰林-峰丛状,山石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为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彩丘的概念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丘陵状的形态;二是岩层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布地点有甘肃张掖彩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五彩滩和五彩城等。

彩丘以斑斓的色彩和波状起伏的组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颇受游人青睐的地貌景观。例如张掖临泽彩丘,发育在白垩系褐红色泥岩夹黄色、黄绿色、蓝灰色、灰白色、浅红色的泥岩、页岩及粉砂岩等杂色岩之上。尽管岩石形成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历史,但成岩作用较弱,非常容易风化。

严格来说,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是在同一类岩层上发育起来的,这类岩层被学者们称为“红层”。

张掖既有丹霞又有彩丘,这两种地貌给张掖的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张掖的彩色丘陵面积广大而且色彩斑斓,曾一度被认为是丹霞地貌,有广告语曰:“金张掖彩丹霞。”直到近两年,才有学者提出“彩丘是否是一种与丹霞相区别的地貌”的论题。摄影/王金

红层一般发育在地质时期内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所以其岩石的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盆地边缘往往堆积着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盆地中心则渐变为洪、冲积砾岩,砂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砂,粉砂岩或泥质岩。相对来说,从盆地边缘往中心,所形成沉积岩的硬度会越来越小。根据目前的研究,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砂砾岩和砂岩的红层地区,而相对软弱的粉砂质和泥质岩则发育着红层丘陵,后者由于没有赤壁丹崖,所以一般不认为是丹霞地貌。发育彩丘的红层大多是这种粉砂岩或泥质岩,只不过是多了几种色彩的软弱红层而已。

大部分学者认为,红层中的红色主要是由于氢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等高价铁离子的颜色,三价铁离子能够这样富集起来,需要沉积时处于氧化环境中并具有很强的淋溶作用。因此,红层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应当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或亚热带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或干湿季气候。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红层也能在湿润条件下形成。红层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有可能经历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因而不论是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都会发生不均一的物理化学变化。比如由于高价氧化铁的富集程度不同,岩层的颜色会呈现出从褐红、紫红、绛红、粉红直到橙色和黄色的渐变;如果沉积的某个阶段或某个地段为还原环境时,还会出现灰绿色或灰白色的岩石夹层。

雅丹、风城其实没啥关系

雅丹地貌是一种比较软弱的湖泊沉积泥沙被风力侵蚀而成的平行槽垄地貌,维语称作“雅尔当”,意思是“陡峻的土丘”。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两层意思:一是在形态上,雅丹是一种基本平行分布的槽垄,即一条沟槽,一条垄脊,相间分布;二是形成雅丹的物质基础是尚未成岩的湖泊沉积物。

雅丹分布区往往是在不久前干涸的干旱区咸水湖盆,沉积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盐分,这些盐分即成为泥沙的胶结物。由于气候干燥,来水减少,湖泊萎缩干涸,强大的风力裹着沙粒吹蚀地面,在湖泊沉积物上面侵蚀出一条条的沟槽,沟槽间就残留下与之平行的长长的垄状高地。因此,这些槽垄的走向也反映了当地的盛行风向。

远望雅丹地貌,好像是戈壁滩上千帆竞发,那些其实都是陡峭的土梁,有的土梁长达百米甚至千米,有的被分割成为孤立的土丘。有的雅丹地貌酷似土长城、古城堡,有的状如远洋巨轮或长列的火车,有的则像亭台楼阁或动物造型,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给人以神秘莫测、奇妙无穷之感。

雅丹土丘有时被称作“风蚀城堡”,这只是看重了其形态的要素,其实,风蚀城堡是另一类地貌类型的名称,人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认为风蚀城堡就是雅丹地貌的一种类型。

这是新疆哈密魔鬼城的卫星影像(NASA),这张图显示出河流与风城地貌之间的位置关系。雅丹一定不会发育在河岸边的,而风城地貌往往发育在河流的阶地上,在平面上的格局主要受地质构造和水系的干支流控制(比如发育在河流的阶地上),在排列上没有明显的方向感。

风蚀城堡是一种多种因素形成的风蚀残丘地貌,因酷似古城石堡而得名。说其是多种因素形成,是因为其物质基础可能是多种岩石,但一般是相对较软的砂砾岩;风蚀城堡也是由不同的外动力作用形成,而不单纯是风力。这里的大风比较常见,气流在山间穿撞,发出种种尖厉的怪啸,故往往被称为“魔鬼城”。如新疆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魔鬼城、奇台魔鬼城以及哈密五堡魔鬼城。

“魔鬼城”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就是因为其间的地貌给人以光怪陆离的感觉,这是新疆奇台魔鬼城里的一块怪石,再坚硬的岩石也不得不屈服于肆虐的风沙。摄影/郝沛

上述风蚀城堡一般由倾角不大的侏罗纪、白垩纪砂砾岩构成,在干旱区强烈的风化作用、风沙侵蚀、偶然的暴雨和间歇性洪水冲刷等外动力作用下,岩石遭受剥蚀,逐步形成分离的城堡状山块、孤峰和残丘。现代看到的风蚀城堡区都处于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力是对残留山块进行改造的主要作用力,但在夏季,短暂的暴雨和间歇性洪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侵蚀动力。

雅丹、丹霞有本质差别

雅丹地貌中的土垄或土丘在形态上与丹霞地貌和风蚀城堡均有些相似,但是雅丹与后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形成丹霞和风蚀城堡的物质是岩石,也就是说,河湖相的砂砾碎屑沉积物历时久远,经过了成岩作用,已经变成较为坚硬的岩石了,而形成雅丹的物质则是形成时代很近的、较松软的、由盐胶结的河湖泥沙;丹霞和风蚀城堡在平面上的格局主要受地质构造和水系的干支流控制,在排列上没有明显的方向感,而雅丹则受盛行风向控制,规则排列;雅丹的高度在同一个区域往往比较一致,相对高度一般在30米以下,而风蚀城堡或丹霞地貌的高度差别则比较大,比如哈密的魔鬼城,低矮的风蚀残丘只有一两米高,而城堡状山丘有的可高达50到上百米。

这是密集的雅丹群的卫星影像(NASA),这张图显示出雅丹与风向的关系,呼啸的大风在大地上吹刮出一道道沟,从高空上看像是被硬刷子刷过一般。

此外,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偏红色的碎屑岩,而形成雅丹的河湖沉积一般是灰黄色的土状物,我们看到的雅丹照片往往是在日出之后或日落之前拍摄的,或者是摄影师在镜头上加了偏光镜,所以颜色看上去很红,实地看到的雅丹并没有这么红,而是土黄色的。

如果我们进入雅丹群,所看到的将是一条条高度一致、排列整齐的土墙,在雅丹群的边缘,这土墙就开始像断线的项链了雅丹是大风的杰作,的确名不虚传。摄影/王金

地貌类型的区别取决于该地貌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的外动力。这四种地貌中,只有雅丹所在的区域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区域,其他三类地貌都生成在第四纪以来地壳不断上升的区域。因此,这四种地貌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物质基础和主要风化作用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1:材料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 2021年10月20日,日本的阿苏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3 500米。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指出阿苏火山喷发波及的地球内部圈层及判断依据。

(3)分别说出图中①③④⑥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简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答案:(1)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地幔和地壳。判断依据: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①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地壳运动,⑥为风化、侵蚀作用。

(4)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地表环境不断演化。

例题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新疆博尔塔拉怪石峪被称为“天然造型花岗岩博物馆”。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王教授指导下,对怪石峪进行了以“花岗岩探秘”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图一示意怪石峪蜂窝状洞穴景观,图二示意花岗岩风化过程。

(1)研学小组发现博尔塔拉怪石峪花岗岩大量出露地表。阐述怪石峪花岗岩出露地表的地质过程。(4分)

(2)研学小组查阅的相关资料表明: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因热胀冷缩作用,常常产生不同方向的裂隙,使其更易遭受外力作用破坏。分析花岗岩裂隙存在使其更易遭受外力作用破坏的原因。(4分)

(3)研学小组发现怪石峪迎风的花岗岩表面分布着形态各异的蜂窝状洞穴。说明怪石峪蜂窝状洞穴的形成原因。(4分)

答案:(1)地质时期,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花岗岩;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或上覆岩层及风化产物被侵蚀、搬运),花岗岩层出露地表。

(2)裂隙的存在破坏了花岗岩的完整性,多个方向的裂隙使花岗岩出现多个角部及棱边,更易被风化、侵蚀;岩石中的裂隙是水溶液、气体和生物活动的通道和场所,可以促进风化作用。

(3)怪石峪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等原因,花岗岩裂隙发育(花岗岩上不同位置软硬不同,抗侵蚀能力不同);当地风力强劲,沿裂隙(及岩石较软处)侵蚀,携带的砂粒对岩石进行磨蚀,形成蜂窝状洞穴。

例题3: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图一)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二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图二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

(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猴子”的形成过程。

(3)与A、C两类岩石相比,B岩石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答案:(1)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

(2)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作用)棱角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猴子”。

(3)常含有化石,有层理构造。

例题4: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博客中写到: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七个……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简述“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

(2)图b与图a比较,指出其明显变化并说明变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

答案:(1)海浪不断的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崖壁上形成了许多洞穴,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在外力作用下“拱桥(门)”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石柱的数量减少)一根石柱已成碎石。

原因: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的根基,导致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例题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年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米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1)指出形成摩拉基圆石的地质作用类型及判断依据。(6分)

(2)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6分)

(3)指出形成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地质作用类型,并说明其形成机理。(8分)

(4)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4分)

答案:(1)沉积作用。围绕着贝壳、珊瑚碎片等核心物质的钙和碳酸盐不断结晶,层层凝聚,经过长期的堆积,形成圆石。

(2)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3)风化作用。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

(4)圆石遭受风化、侵蚀或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

例题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而寻找的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以此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且又广泛分布,它便可以作为特定地层的标志。于是,地质学家能在标准地质剖面上寻找到一个特征明显、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物种首次出现的位置,将此点位作为划分地层界线的“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江山“金钉子”是浙江省第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江山市已投入1 000多万元完成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内停车场、科考游步道、永久标志碑、科普长廊、解说标识牌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可视性,已成为江山市市民游玩的又一新去处。

(1)判断构成江山“金钉子”地层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述江山“金钉子”地层景观的形成过程。(8分)

(3)简析能够成为“金钉子”的理想地层的要求。(8分)

(4)简述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浙江省江山市确立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1)沉积岩。理由: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层中含有化石。

(2)寒武纪时,该地区为远古海洋,海洋接受沉积,形成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成为高地(山地丘陵);在外力作用下,岩层裸露,形成图示地层景观。

(3)有足够的沉积厚度;连续沉积;具备丰富多样、保存完好的化石;无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交通相对便利,易于学者对地层的研究。

(4)促进古地层研究,有利于了解地球及其演化史;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生态孤岛—梵净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2018年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 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古生物学名词,指孑遗物种,亦称古特有种或“残遗种”,是指过去分布比较广泛,而现在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 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珙桐林。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梵净山高大山体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1)海底受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碳酸盐岩;地壳抬升,碳酸盐岩出露地表;上覆岩层(碳酸盐岩)被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变质岩不易被侵蚀,周围碳酸盐岩被侵蚀掉后,形成高大山体。(8分)

(2)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变质岩山体难以溶蚀,地表水丰富;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土层深厚,发育较好。因此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6 分)

例题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都由花岗岩组成,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雪山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迹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 359米,相对高度1 951米),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近年来,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塔状尖峰和冰原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甲示意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图乙示意菲茨罗伊峰景观和岩石节理结构。

(1)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雪山塔状尖峰形成的过程。(6分)

(2)分析菲茨罗伊峰常年“云雾”缭绕的原因。(4分)

(3)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6分)

(4)分析巴塔哥尼亚冰原地区游客的增加对当地的影响。(6分)

答案:(1)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节理(裂隙);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节理(裂隙)发育明显,节理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

(2)西风带来的水汽受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作用,在山峰附近容易凝结成“云雾”;山峰附近风力大,吹起地表积雪。

(3)垂直高差大,地势陡峭;山顶附近气流紊乱,天气变化复杂;山地降水丰富,雪崩多发;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4)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对外交流;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影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污染水源,加速冰川融化。

蛇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8)。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

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2分);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2分);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2分),形成“嵌入式”河曲。

例题10:(2021·山东枣庄市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2020年7月,去四川南充研学旅行的某高中学生发现嘉陵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359°的巨大曲流,滩险流急,河曲深嵌峡谷之中。青居曲流是嘉陵江嵌入式河曲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

材料二 下图示意青居曲流位置与地形。

(1)试说明青居嵌入式曲流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1)古嘉陵江自北向南流到青居镇附近,遇到丘陵阻挡,向右发生偏转,沿地势较低处绕过丘陵形成“Ω”状河曲;后来地壳抬升,河流流速加快,下蚀作用增强,由于岩层岩性较软,形成两岸壁立的嵌入式曲流。

辫状水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 m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1示意雅鲁藏布江,图2为“沙江”景观。

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答案:洪水期含沙量大;洪水流出山口,河谷比较开阔,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宽阔的河道沙洲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牛轭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是黄河水系图,人们常说“黄河九曲十八弯”,在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多见曲流。

材料二 下图示意曲流和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1)结合图3,简述图2甘肃玛曲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为了畅通河道,利于防洪和航运,许多河流都采用了在弯曲河段狭窄处开挖引河的裁弯取直工程。甘肃省玛曲县海拔在3 500~3 800米。黄河玛曲段曲流众多,在此补充的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誉为“天然蓄水池”。

(2)黄河玛曲段虽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请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乙和图丙分析,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甘肃玛曲地势低平,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形成河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河流变得更加弯曲;上、下河曲发展可导致相邻两河曲的凹岸逐渐接近而形成狭颈,狭颈两端水位差较大,有时可能被漫滩洪水自然冲决,河道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第(2)题,人工裁弯取直的目的是使河流排水更顺畅,增强河道的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黄河玛曲河段人口稀少,以畜牧业为主,洪水造成的损失少;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航运价值低;位于黄河的水源涵养区,裁弯取直后蓄水、调节能力减弱,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答案:(1)甘肃玛曲地势低平,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形成河曲;由于流水的惯性,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由于流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

(2)人口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洪水造成损失少,航运价值低;处于黄河水源涵养区,裁弯取直后蓄水、调节能力减弱。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

01发现

1972年,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在太行山考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砂岩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02分布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赞皇县太行山深山区的嶂石岩景区。此外,嶂石岩地貌在太行山其它许多地方都有分布,人造天河“红旗渠”就是建在嶂石岩地貌之上。除了太行山脉,山西的中条山也有分布,但基本上都在河北、山西、河南这一带。

03形成

嶂石岩地貌特殊的形态与构成它的岩石性质有关。嶂石岩地貌是一种三明治形的三叠结构,表面层主要为长满植物的黄土层;下面是厚的含有铁质的红色石英砂岩层,主要由二氧化硅所构成,相对较硬;最底层为比较薄,比较软的泥岩或砂质泥岩。

在嶂石岩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750毫米,并且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并多暴雨。在暴雨作用下,下层泥岩或砂质泥岩,很容易剥蚀、倒空。结果造成上面红色石英砂岩层崩塌。再加上下面流水的下切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嶂石岩地貌。

04特点

“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①丹崖长墙连续不断、②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③“Ω”形嶂谷相连成套、④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⑤沟谷垂直自始至终。它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有本质上的区别。“嶂石岩地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形成与演化模式,丰富了地貌学的内容,开拓了应用地貌学研究领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主要由在水平方向上绵延可达数千米的岩墙峭壁构成,岩墙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部分地区岩墙上方覆盖数百米高的灰白色石灰岩层,在两者之间常形成宽广的平台。图a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图b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

(1)简述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形成条件。(6分)

答案: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岩性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强;(3分)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流水侵蚀较弱,岩石棱角分明。(3分)

解析:嶂石岩岩墙呈棱角分明块状结构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岩石的抗蚀能力及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可知,嶂石岩岩墙主要由石英砂岩构成,石英砂岩岩性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嶂石岩地貌广泛发育于太行山中南段断裂带,可知该地降水少,流水侵蚀较弱。所以岩石棱角不易受外力侵蚀掉,棱角分明。

(2)推断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答案:构成嶂石岩地貌的石英砂岩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2分)随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出露地表;(2分)气候的冷暖变化和干湿交替使山地风化和侵蚀强烈,由于岩墙组成岩石岩性差异,岩石重力崩塌加剧,流水使地表物质迁移,共同塑造了嶂石岩地貌。(4分)

解析: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从岩石形成、地貌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信息“岩墙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下层为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呈阶梯状”可知,构成嶂石岩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以及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这些岩石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随着太行山断裂抬升,石英砂岩、页岩和泥岩出露地表;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被侵蚀掉,上层石英砂岩在外力侵蚀和重力作用下崩塌,塑造了阶梯状嶂石岩地貌。

(3)分析石灰岩层和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宽广平台的原因。(8分)

答案: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2分)太行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温度变化大,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面积大,岩壁后退快;(2分)太行山抬升时间早,石灰岩受侵蚀时间更长;(2分)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其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2分)

解析:石灰岩层和石英砂岩层之间常形成宽广平台可从内外力作用以及岩石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与石英砂岩相比,石灰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石灰岩层覆盖在石英砂岩层上方,在风化、流水侵蚀作用下,岩壁很快向后退,受侵蚀时间较长;石英砂岩岩性坚硬,且被石灰岩覆盖,岩壁受侵蚀、后退速度较慢,顶部逐渐暴露,形成宽广的平台。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始于红层盆地的抬升,在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

【环崖丹霞】

特点:顶平、环崖、麓缓

流水溯源侵蚀

形成

【侧蚀型环崖丹霞】形成模式

(1)【自由曲流】↓

(2)【深切曲流】↓

(3)【抬升-差异剥蚀】↓

(4)【环形绝壁形成】↓

雅丹地貌

孕育期(Prenatal Stage) 构造作用使地表开始抬升。雅丹体的表面平坦,流水沿裂隙(节理)开始侵蚀地表;幼年期(Embryonic Stage) 流水和风力作用不断加宽、加深已经形成的侵蚀沟槽,逐渐显现雅丹雏形;青年期(Adolescent Stage) 进一步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垄岗状雅丹体,酷似出海的舰队,是雅丹发育的鼎盛时期;壮年期(Mature Stage) 垄岗状雅丹继续被侵蚀,纵向的沟槽将其切割成为毗邻的小型雅丹体,以连体塔状、塔状和柱状雅丹为主;老年期(Recession Stage) 不断的侵蚀作用使雅丹体开始变低、变小并逐步消亡,以稀少、孤立的雅丹体为主;消亡期(Decline Stage) 最终雅丹体坍塌而为残丘状,大部分地区形成新的戈壁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在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强劲的西北风不断剥蚀出露的沉积地层,形成雅丹地貌。后来,该地区气候转暖,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下图示意鸭湖地区的位置和水上雅丹景观。

(1)分析柴达木盆地的形成过程。

(2)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由此可推测,柴达木盆地的形成过程:随着地壳抬升,柴达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势升高,使得柴达木盆地与海洋分离开来,演变为湖泊;地壳继续抬升,柴达木盆地断裂下陷,形成柴达木盆地;周围山地抬升之后,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降水减少,气候变得干旱,蒸发加强,湖泊逐步演变为陆地。第(2)题,由海洋演变为湖泊之后,该区地势较低,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沉积物,结合材料,由于地壳抬升,古湖地形封闭,周围群山环绕,气候变干旱,之后古湖干涸,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暴露于地表的湖泊沉积物,在风力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陆上雅丹地貌。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转暖,冰川融水增多,汇入鸭湖的水量增加,导致鸭湖的水位上升,原来形成的雅丹地貌部分被水淹没,部分位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

答案:(1)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柴达木盆地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山脉隆起,柴达木盆地断裂下陷;周围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降水少,蒸发强,湖泊逐步变成陆地。

(2)古湖时期,该区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地形闭塞,气候愈加干旱;古湖干涸,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在风力和流水侵蚀(外力)作用下形成陆上雅丹地貌;气候转暖,冰川融水增多,汇入鸭湖,部分雅丹地貌浸泡在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区曾经是一片大海,大量含钙的碳酸盐类物质在此不断沉积,形成一定厚度的碳酸盐岩地层。

后来,地壳运动使地层抬升成为陆地,碳酸盐岩地层露出水面,直接经受外力侵蚀。由于碳酸盐类岩石为可溶性岩,降水夹杂着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在压力的作用下,不断对碳酸盐类岩进行溶蚀,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就塑造出不同的喀斯特岩溶景观类型,如峰林、峰丛、溶洞等。

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后者经电解析出氢离子,与灰岩中的碳酸根离子作用形成游离态的溶解物质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并随水流失,其反应式如下:

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当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碳酸含量亦减少,碳酸钙将发生沉淀。如此反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绚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

溶沟与石芽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流动,通过溶蚀和侵蚀等作用,产生很多凹槽,称为

溶沟,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称石芽。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充沛,水的溶蚀性强,石芽在强烈的岩溶作用下生成一种特殊形态,形体高达,石芽之间的溶沟很深,沟坡垂直,坡壁上刻有平行垂直的凹槽,即石林。

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落水洞

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即在潜水面以上。

溶洞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塌陷。

坡生谷与天生桥

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盐溶喀斯特”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盐溶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盐岩地层中。盐岩是由蒸发海水或湖泊作用沉淀而成的一种沉积岩,主要成分是石盐,通常也混有其他类型的沉积岩。2019年5月,地质学家在距离拜城县城西北23千米处的山区,发现了一处全国罕见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态为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盐岩天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60米,深约50米,内部分布着近一百座尖锐挺拔的盐石林、石柱。距离天坑约1千米的一处峭壁上有一个盐溶溶洞,溶洞面积大约500平方米,分布有盐钟乳、盐柱、盐峰林等形态。新疆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科学家曾经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1)说出新疆拜城县“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过程。(8分)

(2)分析盐溶溶洞内盐钟乳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3)分析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发现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1)古老的塔里木盆地在地壳的抬升作用下,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湖泊;再后来的地质年代,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气候趋于干旱,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湖泊急剧萎缩,湖泊盐度不断增大至大量盐分析出;与此同时,周围山地岩石风化产物被外力作用搬运到湖中沉积,最终形成了以石盐为主,夹杂有其他类型沉积岩的盐岩地层;最后,随着地壳的抬升,该地区盐岩地层出露地表,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

(2)物质条件:长期从溶洞壁或顶部渗出的高浓度卤水(矿化度大的水或含有大量盐分的水);溶洞内气候条件:空气干热。

(3)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规模较小,隐蔽性强;石盐易溶于水,盐溶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形成较快,受外界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存留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被人们发现的几率)。

01穿洞

02峰林和峰丛

峰丛和峰林的主要区别是:不同阶段的地貌形态。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称峰丛。它是峰林地形的早期发育阶段。峰丛顶部多呈圆锥状,通常大面积的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峰丛与溶蚀洼地组合在一起。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区地貌形态。

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其相对高度为100~200m,高者达300m,坡度大于45°,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峰丛是一种山峰基部相连的峰林,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型的马鞍地形。相对高度一般为200~300m,而高的可达600m以上。峰丛之间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很发育。

峰丛与峰林的主要区别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比例大于上部分开部分,而峰林则相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1:峰丛洼地由石峰和封闭洼地组成。峰顶高程(即峰顶海拔)与洼地深度关系密切,图甲示意A.B.C三类不同洼地深度的对应峰顶高程。七百弄乡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七百弄峰丛洼地是典型的深洼地,立体结构独特、洼底形态种类多样,其中甘房弄洼地深度为530米,洼地面积约2.35平方千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弄”,在距洼底高500米附近的洞穴内,发现有藻类、蜓类等古海洋生物化石。洼底常见一组组人为开发的同心圆梯田,当地人称为“龙卷地”(图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说出A.B.C三类峰丛“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的关系,并分析峰顶与洼底高差和地壳抬升高度的关系。

(2)简述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的地质过程。

(3)分析当地人工开发“龙卷地”的原因。

答案:(1)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地壳抬升高度越大,峰顶高程随之增大;地表向下侵蚀越强,洼地越深,峰顶与洼地高差越大。

(2)在古海洋环境时期,石灰岩大量沉积;紧靠云贵高原,地质史上地壳强烈抬升;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岩体坍塌,形成洼地。

(3)该地峰丛洼地多,土地资源短缺;地处斜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可耕地面积较小;开发龙卷地多层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石灰岩广布,地表水缺乏,地块大致沿等高线分布,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 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案:地表分布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岩石多裂隙发育;该地夏季炎热多雨,雨水沿裂隙侵蚀、溶蚀,长时间作用形成峰丛地貌。

03钟乳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6分)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6分)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4分)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4分)

答案:(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

04天坑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溶洞和暗河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的暗河长度甚至可以长达几十或者上百千米,形成巨大的地下暗河网络。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随着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的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在地表保留部分形态,形成天坑、天生桥、 坡立谷、峰林等景观。所以,“天坑”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到后期的产物,比如我国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就是著名的天坑景观,我国著名的望远镜FAST就是坐落在一个天坑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题1: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下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

(1)描述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6分)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6分)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1)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

(2)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地下暗河);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

(3)地表崎岖(起伏不平);土壤易受侵蚀,可耕地少;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季节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

例题2:天坑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不断溶解,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贯通地表所形成的。下图为贵州省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中岩层都是软硬程度相同的石灰岩层。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天坑所属的地貌类型及形成条件。

(2)试推断图中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

答案:(1)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

(2)原有石灰岩受地壳抬升作用隆起;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切,地表水渗漏,地下河发育,石灰岩受流水溶蚀(或侵蚀)形成溶洞;受外力作用影响,洞穴顶部坍塌形成天坑。

例题3:2016年11月,陕西省在汉中发现了超大规模天坑群。这是我国亚热带岩溶区发现分布最北的天坑群。下图为塌陷型天坑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图描述塌陷型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

答案:石灰岩先经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形成了溶洞,后来溶洞上方岩层多次塌陷露出地面形成天坑。

更多资料资源,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