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古代没有普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活字印刷术为什么得不到推广 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古代没有普及?

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古代没有普及?

2024-05-28 20: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按:《语言探秘》出版了一些时间,有读者来信要求我放上一些样章,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提议。然而我的书是对话体(林贵思博士和小狗罗奇的对话),连贯性较强,章节拆分比较困难。找了一阵,就放上这一段吧,用计算与统计的思维探讨活字印刷在古代难以普及的谜题。希望读者们多多拍砖。

林贵思:我想到了一个严肃的话题,那就是咱们的活字印刷术。

罗奇:活字印刷,怎么扯到印刷上了?我知道,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的骄傲呀!

林:在四大发明里面,我觉得这个是最费解的。你看,火药、造纸和指南针都得到了后世的产业化应用,不谈世界,至少在古代中国实用价值巨大。而活字印刷,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只是相当小众的一门技艺,没有对文字载体的文化文明传播与普及做出重大贡献。

罗:啊!不会吧。那中国古代的书都是怎么印刷的?没有用活字印刷吗?

林:中国古代的书啊,基本靠手抄呀!甲骨文还靠刻。用刀石刻在骨头上太费劲了,也有笔墨写在木板、竹片上的。当然贵族才能用得起昂贵的锦帛。两三千年前,能掌握书面语的人很少,文盲率是很高的。直到公元1世纪末,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等低廉的材料制成轻盈的纸,写书、搬书、读书才比较轻松。

罗:这个我们前面也聊过,古埃及的纸草好像更早一些。说不定蔡伦是受了启发呢?

林:这种可能性咱们按下不表,等考古发现吧。纸便宜了,好用了,读书人才能多起来。教育的成本,很多都在这基本的笔墨纸砚上,买不起书怎么读书。我只是感慨一下,东汉以后的中国,由于造纸的成本下降,文盲率得以下降,中华文明能得到更好的传承、普及与发展。

罗:哦,这时候还没有印刷术吧。全靠手抄,不得累死!从有纸到印刷,还要多少年呀?

林:说来悲剧,印刷术真是姗姗来迟。直到唐代传播佛经之时,才批量地用刻满字的整块木板来印刷。这几乎用了八百年的时间。

罗:天呢!这么久!

林:奇怪。其实很久之前,就有印章了。雕版印刷只是相当于刻了个大印章嘛!居然要花费七八百年时间才实现。

罗:活字印刷呢?我记得好像是宋代叫毕昇的人发明的。

林:是的,活字印刷倒没等太久。我们来看看《梦溪笔谈》的记录吧。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引自沈约《梦溪笔谈》)

罗:我看着眼花,能不能帮我翻译一下啊?

林:好吧,那就简单地说说。意思是,以刻印章的方式,用胶泥来刻成一个个的字,用火烧一下,就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然后根据书页的内容,在一个铁板上排列为方阵,刷上油墨就可印刷。如果只印几本书,并不比手抄或雕版印刷更快。但是如果印刷数量大,可以做两块铁板,一块在反复印刷,另一块在排版。两块铁板交互使用,书就一页一页地印出来了。

罗:这个办法很巧妙哎!不是一个很好的印刷方法吗?为什么没能推广呢?

林:别急,后面一半说,每一个汉字都有好几个泥印,像“之、也”这样的常用字,备有20多个印。不用的时候,这些泥印按照韵来排列,储存在木格中。如果遇到罕见字,则立刻用泥雕刻一个,烧一下即可。

罗:这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呀。不过,“韵”是什么意思?

林:“韵”就是问题所在。“韵”的意思大致相当于今天说的韵母。每个字的读音有韵母,唐宋时期,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声韵之学。此时汉字字音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对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