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洪堡大学图片 德国的教育

德国的教育

2024-01-14 1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200年前,普鲁士国王曾经说:“没有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教育办亡国了”。

今天,我们在谈到世界教育和科研中心的时候,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是哈佛,耶鲁。然而在100多年前,甚至在纳粹德国的时候,世界教育和科研中心,却是在德国。这不得不归功于一位叫做洪堡的普鲁士官员。

德国教育可以说是西方世界中的一个另类,在美国,最优秀的大学是私立大学,而在德国则反之,公立大学大行其道。德国教育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得益于“洪堡传统”——政府充分尊重和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

洪堡教育改革的根本思想是基于新人文主义。作为启蒙运动和德国唯心主义的精神传人和代表人物,他坚定地相信人的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然本性发展个人的所有天赋和能力(Entfaltung a11er Krafte)。他从启蒙运动和德国唯心主义的人类形象出发,要求教育摈弃所有追求特殊化的片面性,而应发展人的个性。哲学家费希特和神学家施莱尔马赫的理论认为教育制定的目的是把全民教育、新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统一起来,反对教育的功利化,强调教育的非目的性(zweckfreie Bildung)。受其影响,洪堡极力反对启蒙主义功利性的一面,旗帜鲜明地要求教育和课程不要围绕某个专业,反对教育把人的各种能力割裂开来,使受教育者只能发展一种能力,变成畸形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开发,成为“完人”。关于这个思想,洪堡有一段名言:

确实存在某种必须普及的知识,而且还有某种谁也不能缺少的对信念和个性的培育。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的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而互按照他的状况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和经纪人。如果给他讲授为此所需的课程,则他以后会轻而易举地获得他职业所需的特殊能力,而且一直保留着这样一种自由,即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行,而这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

简言之,教育不同于训练,教育机构与训练场所之间有天壤之别。基于这追求整体性的人文思想,洪堡认为,所有学校是一个整体,从小学开始到大学结束,当中作为连接部分和桥梁的则是高级中学。他说:“从哲学角度来看,只有三个阶段的教学: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在他看来,从根本上,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都是为大学教育做准备的。一些办学目的不清的学校,如介于国民学校和高级中学之间的市民学校之类的教育机构,被洪堡断然取缔。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保存下来的都是“有研究性质的学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洪堡的努力下,独具德国特色的文理中学(Gymnasium)在德国出现,洪堡也被视为文理中学的创始人。但文理中学的具体实施,则是在洪堡离职以后,由他人具体完成的。而且,关于大学是什么的问题,洪堡的看法极具新人文主义的色彩:“听大学讲座本身其实只是偶然的;真正所需要的是,年轻人在学校和进入社会生活之间有几年能专心致志地在一个汇集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地方进行科学的思考”,所以大学也不应该再是学校,因为在那里不应该再有教师和学生之分,而只有“受到指导的研究者”(即大学生)和“独立的研究者”(即教授)。

除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之外,洪堡还采取了一些其他具体的措施,来对旧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在普鲁士的小学和教师进修学校推广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罗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的教育方法。他还制定了统一的教育法律和法规,把普鲁士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机构置于统一的规则之下,使全国的教育界逐渐同步发展;他把各种学校进行分类,“一切所谓的不合格学校必须停办;不经宗教和教育代表团考核的人不能主管学校”。在学校中引入各种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家考试(staatliche Prufungen),规定进入大学学习之前,文理高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结业考试(Abitur),把这种考试作为上大学的必由之路。洪堡引入了学年的概念,此外他还引入了周学时的概念:他要求各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作出规定,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对教师则要求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涉及教师的方面,洪堡把教师(包括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都纳入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凡是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这样一来,教师免去了失业等危机感,可以安心地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在国家机关谋取职位者必须参加由国家考试机构制定、安排的考试。鉴于等级制度已经严重妨碍社会的进步,洪堡要求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教育改革废除等级特权,消除等级差别。教育机构的先决条件是科研自由和教学自由。洪堡的改革卓有成效,普鲁士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活力。1810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正是普鲁士战败,德国政治上处于最危险的时期。国家负担着沉重的战争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但就在如此困难情况下,国家仍在极端贫困中拨给洪堡一笔15万塔勒的巨款,并且把富丽堂皇的海因利希王子宫划归洪堡组建柏林大学使用,给柏林大学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国家每年拨巨款给这所大学。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全面的人,并不是成为某个学派的大本营。为此,柏林大学并不围于某种学派,对于各种学派、各种学说兼收并蓄。在聘请教师时,对待各种观点的学者都敞开大门,各种学派的思想都受到欢迎,大学(Universitat)真正成了“包罗万象的”(universal)。在洪堡聘请的柏林大学的师资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闪亮的名字:哲学家费希特,基督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法学家萨维格尼,医学专家胡夫兰德,古典语文学家弗·奥·沃尔夫,历史学家尼布尔,农学家塔埃尔,化学家克拉普罗特,等等。柏林大学内,德国学术界各方面的顶尖级学者济济一堂,学术水准自然迅速攀升。柏林大学成了德国大学的典范,在19世纪直至纳粹上台,柏林大学一直是德国声誉最高的学府之一,而且迅速脐身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之列,成为世界级的科学研究中心。

可以说,正因为洪堡的教育理念的实施,使得普鲁士在短短几十年成为欧洲强国,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丹麦,法国这样的欧洲强国,为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而到了20世纪初,约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他们的革新给世界带来了改变。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这样的伟大的科学巨匠都是在德国的大学体制下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今天,虽然德国大学的声望并没有一些美国或者英国的大学声望高,但传承着洪堡的教育传统,德国一直坚持着其教育理念,为德国乃至世界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正如200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说:“没有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教育办亡国了”。事实上,在历史上,真正的强国,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

责任编辑:梁秀珍_0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