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阳符家屯村有多少户 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走进陈家屯村,您就会看到许多“仿古工艺”的招牌。所谓的仿古工艺,其实就是祖传金银器制作工艺。解放前陈家屯这样的小村子就有银匠制作者数家,铁匠好几家。并且银匠制作在方圆几十里较有名气,铁匠曾创出“宝葫芦”品牌。洛阳太仓毛笔在解放前直到60年代在全国都较有名气。太仓毛笔的配套工具,铜笔帽在解放前后几乎均有陈家屯村提供。据长辈讲,当时只要一打仗过后。全村都会去战场上捡炮壳。打笔帽的原材料就是炮壳。因村中各家各户均制作笔帽,当时是兴极一时。解放后全村几乎家家都制作镀银器及银器。主要是小孩子帽子上带的和镯子,排锁等。制作后包装好,送关林批发市场批发。文革时停滞。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几乎全村人均制作金银器。银镯子、戒指,排锁等。随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进入九十年代后许多产品滞销。全村就剩几家还在生产。随着九十年代文物产业的升温。陈家屯人开始制作仿古金银器,经数年的努力,逼真程度达到了以假乱真。广东的老板来陈家屯进货后,拿到国外、港澳,都以出土文物的价格销售。曾引起国家公安部的重视,想着肯定是盗墓所得。但来到陈家屯后,发现陈家屯的金银器仿古工艺太绝了。陈家屯人确实没盗墓。随后外村及附近村庄许多人都到陈家屯村拜师学艺。有些凭次技艺。成为了千万富翁。陈家屯村是洛阳仿古金银器的发源地,陈家屯金银器制作工艺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村仍有十数家从事该技艺。

陈家屯村在清代、民国陈氏家族中有多人从事医学,可谓“医学世家”。家谱记载五代祖学易公之子万年公皇恩授登仕郎。公精于医道外科,活人甚众,无论贫富,请无不至,从不索谢。万年公之子文焕,公亦精于外科,看病恳切,亦如其父。文焕之子继述,亦接续行医。文焕之侄继元亦精于医术,活人甚众,为世所重。继元之子登鼎,能继父志,善通医道于小儿,四方来请无不至,其术可谓世业。

(1909年陈家屯村民众送给象庄秦氏妇科名医秦明甫的“杏林春茂”匾。现藏洛阳匾额博物馆精品馆。陈文立、陈继经、继尧、继舜、继耿,陈廷柱,陈登云、登義、登爵、登祥、登位、登魁、登泰、登赢、登方、登远、登禄、登富等人为送匾人。)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经卢氏、洛宁、宜阳三县,到洛阳合着涧水、瀍水东流,再向东到偃师县与伊河会合,向北经巩义,注入黄河。老辈人讲,洛河每年能全程行船的季节也就半年,当时村中的货船向东可到偃师、孝义、黑石关、巩县各地,向西到宜阳、洛宁。洛河水运把洛阳附近各县的土特产全运到陇海路沿线的各站去,预备装上火车向外埠运销。因村中紧邻驿路官道,在陇海线没有开通时,货物通过官道运往各地。陇海铁路开通后,白马寺火车站货场也是重要的一站。关于行船的记载如家族门旗上书“握权柄于九江八河,震威灵至三门七碛”,“横挽狂澜瑞呈河伯,直平激浪祥徵波臣”(波臣,典故见于«庄子外物»,意思是水中的臣子,古人设想江河湖海也是一个等级王国,有君有臣。)关于官道,家族门旗上书“中州河南府洛阳县正东路陈家屯村门旗”正东路就是驿路,官道。当时离洛阳老城二十里。家谱中记载“洛阳东二十里陈家屯”。

清代及民国,洛河丰水季节,从巩义回郭镇等地的柿饼、小米、煤及土特产等都经过水路,到陈家屯附近卸货,洛宁等地的木材等货物也放船顺流直下。村东头大王庙附近,主要是回郭镇的煤从巩义运来后,停放在村东头。附近村庄和本村的许多人,都用驴车拉煤到洛阳老城卖。当时老城人也是一次只买2箩头,烧完再买。村西头河滩主要是南边洛河上游山区的核桃、柿饼、木材、药材等集散地。再通过陆运卖到洛东周边各乡,或通过火车上站运往外地。我村系码头地带,因客商来往较多,我村街道上较为繁华。村里到处都是小门面,卖馒头、火烧的比比皆是。

金屯寺佛骨的传说

洛东郊陈家屯村紧邻洛河,现今白马寺附近的的洛河系改道后的洛河,洛河故道要再向南。隋末,李密的农民起义军在巩县大败王世充之后,乘胜进军金墉城。故当地群众至今仍称汉魏洛阳故城为李密城。当时为了战马饮水方便,引了一条水沟穿城而过。随后洛河涨水后改道,从汉魏故城穿城而过。近年来考古界也得出结论:现在的洛河,其走向与隋代所开凿的通济渠的走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今洛河就是古代的通济渠,是人工开挖的运河,而非天然河道。枣园村系一古渡口,陈家屯村位于枣园村西,与古寨紧邻。古寨西紧邻洛河有一古寺院—金屯寺,创建年代失考。元末洛阳连年战乱,河洛地区原住民非死即迁。在明朝初年,陈家屯村先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洛。围绕古寺院而居。随着陈氏子孙繁衍,陈姓人口占村中大半,随后就把该村定名为陈家屯村。

经过战乱,金屯寺已破败不堪,在大约一百年后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在清理古寺院倒塌房屋时,村民发现了佛界圣物—一具佛骨。传说佛骨可以治病,村民们就把一架佛骨哄抢,拿回家中治病用。妇女血疾,小儿诸症,只要刮些佛骨冲服,即可痊愈。在金屯寺发现佛骨的消息不胫而走,惊动了官府,并且惊动了福王。官府要来查办,村民都害怕了,急忙把佛骨埋入地下。佛骨乃灵物,入土后既消失,可以重新收到一块。官府来查办时,未发现传说中的佛骨。佛骨一事也就作罢。陈氏一先人,把一段佛骨放入土墙内,保留了下来。如遇到妇女难产等病,只要刮些佛骨服用,就会痊愈。异常灵验。官府听说后又来查办,先人就带佛骨出走,到了京都齐华门安家。在北京落脚。在清代陈家屯北京支还多次来洛上坟祭祖,屡访桑梓。现存陈家屯村陈氏家谱系清代乾隆58年所续。因家谱史属也,不能牵强附会,故家谱中记载该支,但未入陈氏家谱, “以待文献”。

2、 镇河神兽与铜地铁帮的传说

在陈家屯村东头有一似狮非狮的石雕,屹立在洛河边,关于此石雕传说系金屯寺山门前石狮,为什么就一个呢?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正月村中社火到河对岸金钟寺赶集,回来时,雌性狮子迷路了,遇到金钟寺门前的狮子,问你们是哪里的,对方说:金钟寺的,她听错了,想着是金屯寺的,就跟人家走了。到了金钟寺看人家香火比金屯寺旺,就留在金钟寺了,所以说金钟寺门前有三只狮子,而金屯寺仅存一只。其实此石雕不是狮子,而是古代用于镇水的镇河神兽,走访洛河两岸,可能仅存这一只。在50年代修建堤坝时,在枣园村东曾有一只同样的石兽,修堤时埋在了堤里。

陈家屯村在古代水患肆虐时,几百年来从未被淹没过。官府在洪水时视察水患,都会在陈家屯村落脚。曾被知府大人命名为“铜地铁帮”。陈家屯村还有一奇怪现象,自古村中水自东向西流。人称“倒流水”。

村东头大王庙在民国时已败落了,仅留有地基和两棵龙柏。周围杂草丛生,但大王面遗址处却永远是不毛之地,从不长草。每年村中人都要到遗址前祭祀。关于龙柏,听长辈讲直径有二尺多粗,四季常青。河对岸邻村的人说,你们村的柏树太好看了,从我们这边看,就像两条盘旋的蛟龙。不过80年代因村里保护古木意识淡薄,两棵几百年的古树被毁,实乃可惜。

村中的陈氏宗祠,重修于中华帝国元年,逢年过节,是家族祭祀先祖的地方,平时是村里的私塾。村里的孩子都在祠堂大殿里上学。晚清家族中陈登第中秀才,他是我们家族中最后一个秀才。家谱中记载,二百年间家族中中秀才者十几位,也算耕读传家。陈登第及其儿子“八先”一直在宗祠中任教。听老人讲他们上学主要讲授四书五经。同时结合地方实际讲地方史。如讲到白马寺寺院时,老先生就教他们“佛入中国,首座寺院,有俩徒弟,竺腾法兰”等。同时家族中重视书法教育。每年过年,老先生要挨家挨户看书写的对联并点评。从现存民国时的家谱可窥见老先生的书法功底。八九十年代我村的书法名家较多,近年来衰败了许多。宗祠中最吸引人的是刚进大门的两个一米高的门墩,门墩乌黑发亮,并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当时修建宗祠也是集全族之力,任何一个建筑构建都十分讲究,所用椽子比白马寺寺院大殿还粗。很可惜,精美的东西,村里人喜欢,文物盗贼更喜欢,1986年村子搬迁时门墩失盗,至今下落不明。祠堂也在90年代坍塌,仅存修宗祠纪念碑。

陈家屯村陈氏宗派歌:守善化九学,万文继登朝,宗本有所啟,传之得大道。荣庆兆毓立,秉鸣樊际超,保邦志长振,方正永可照。

(我国佛教第一座古刹白马寺大门前,有一对神态端庄的石马,把寺院点缀得更

为古朴典雅。在游人心目中,这对雕琢细致的石马,一定是东汉建寺时或者隋唐修寺

时的遗物,其实不然。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匆匆迁往洛阳。国府主席林森、

元老张继喜好文物古迹,在洛期间,常微服游览,在东大街古玩店观赏各种出土文物

,同时结识了洛阳金石家郭翰岑先生和上海''时事新报''驻洛阳记者杨依平。当国民政

府还都南京时,张继以拾元大洋交给杨,要他转交郭翰岑先生,并望他协助郭将石马

凹(离白马寺不远)北宋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一对石马移至白马寺。经过郭和白马

寺主持德浩和尚等人的努力,这对雕琢典雅的石马才竖立在寺院的大门前。

这对石马所在地石马凹建国前一直是陈家屯村的私地。许多老坟现在还在那地方。)

(同治七年1868年洛阳已修建有铁路,陈家屯村地契中已出现“铁路占去地”字样。可能这张地契是洛阳早起修建铁路的最早文字实物证据。把中国修建铁路的历史提前了好多年。)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个媳妇能值一百六十块大洋。村里遗留的卖身契。)

( 建国初我村烈士,陈朝凡。)

陈家屯村校友参加35中校友聚会合影。

陈家屯村民的职业,大半是种田为活,农闲时以船为生,同时还有银匠和铁匠。自耕自食,克勤克俭。村里也有所谓的地主。其实地主家也是上辈子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就是地多些,自己家忙不过来,雇过长工罢了。平时地主自己吃粗粮,因长工要干活,长工还吃些细粮。到年终按约定分粮食给长工。地主也很清贫。没有书上所说的剥削穷人。一些人赌博或吸鸦片把家给弄破产了,妻儿有些都卖了。地主也是按市场行情购买了他们的地。建国后成了挨批斗的把柄。

爷爷讲解放前我家有近十亩田,并且都是能浇的水浇地。田里有水车井。我家属于自耕自给的农人,只要年岁好,田里的收获好,便可以过简单的生活。当时没有化肥和农药。地里太贫瘠了,就把黑豆炒一炒,上到地里。或从城墙上扒下来些壮土上到地里。一亩地也就打小麦一百多斤。农闲时,曾祖是当地有名的泥水匠,能盖硬支架房屋。领了一帮人在方圆左近盖房子。平时吃在外面,省了家里的。家里人口又少。生活还算殷实。略微有些积蓄。祖辈们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终年为生活的温饱而劳动者。

(洛东二十里枣园村名曰瓜岩渡,其西里许名曰陈家屯。居斯屯者,数十宇,强半皆陈氏焉。陈氏自洪洞徙洛卜居斯屯约四百余年,谱牒失传故。

太高祖守玉公以上 ,始祖冢者俱无考。嵩每欲修一篇以传永久,第讳字无考,灍之可也,而代次莫记,欲书某公为某代,几世几代可从得乎,当以此语于族众。而族叔肖如公曰:余所以延之数十年之久而未敢此举者,亦是故也。诚如是,而现传讳字可再任其佚乎。转转反侧,寤寐思之,向之无传无谱故也,今尚有谱无传者日久不且再无传乎。于是忘其固陋,多方考证,草创此编。姑一迁冢之祖为一世祖,其二世即吾太高祖守玉公也。子三分三门,长门祖善福子四。化龙化霖化英化耀分四支;二门祖善録子三化凤化鸣其三即吾曾祖讳化翔公也分三支;三门祖善奇子二化 化文分二支。而化霖之子四,长九功徙汝南乏嗣,次九福三九俊徙府城东北十里忠孝铺,余皆聚族於屯焉。)

村中自古耕读传家,重文倡义。村里人除了信奉河大王外,还信奉关老爷。村西头有金屯寺吕祖洞(现有万善同归碑存世)及村东头还有道教小庙两座。清代直到民国,村中社火都有正月十三到关林朝拜关帝冢习俗。听老人讲过,清代某年,为了朝拜关帝冢,村中做了充足的准备。从邻近借来十匹清一色的白马。到关林朝拜关公。到了关林附近,门旗一打,众人一看是“大王社”,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其余社火团体都震住了,通通给大王社让道,出了头道社的风头。从现存门旗“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国衣冠拜冕旒”、“英雄几见称夫子,豪杰于斯乃圣人。”仍能看到当年的气派。

洛阳县第三区陈屯乡人民政府。

大约在清代晚期,村中已有戏班,民国及建国后十年达到鼎盛,六七十年代曾活跃于洛东、偃师佃庄、龙虎滩等地,曾到陕西省演出过。八十年代后随着民间戏剧艺术的不景气,走出了历史的舞台。目前仅留存下来几十套民国年间戏衣及道具。历史上曾到洛阳各厂矿慰问演出,收到纪念品许多。因保管不善,已销毁殆尽。仅存偃师佃庄村所赠蓝色“为农业丰收而歌唱”长条一副。解放前后偃师市佃庄村和河头村曾有对戏习俗。因两村仅一路之隔,每年春节前后,两村就会排鼓擂起,向对方示威,并与骂社火相似,民间编些顺口溜,对骂。如“搭不起台子,參门楼;置不起挠镲,拍(一种大碗)给楼”等。曾出现过炽热化程度,因两村各不相让,两个村的姑娘过年都不准往娘家串门子。每年陈家屯曲剧团都被佃庄村所请,田村曲剧团被河头村所请。甚至几天几夜不刹戏。每到过年对戏时期,陈家屯村在外地、外省的村人,都会回来助威。运用各种关系请河南省、洛阳市及当地名角来村中剧团唱戏,为得是能胜戏。否则一年之中整个村里的人都窝火。洛阳周边很多名角都到陈家屯剧团来壮过台。可能这才是中国农村最真实的民俗。

在陈家屯村东头有一似狮非狮的石雕,屹立在洛河边,关于此石雕传说系金屯寺山门前石狮,为什么就一个呢?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正月村中社火到河对岸金钟寺赶集,回来时,雌性狮子迷路了,遇到金钟寺门前的狮子,问你们是哪里的,对方说:金钟寺的,她听错了,想着是金屯寺的,就跟人家走了。到了金钟寺看人家香火比金屯寺旺,就留在金钟寺了,所以说金钟寺门前有三只狮子,而金屯寺仅存一只。千百年来,陈家屯人把此石雕视为能镇水的镇河神兽,保护村庄免受水患。据文物专家考证,此石狮为唐代遗存,走访洛河两岸,可能仅存这一只。陈家屯村在古代水患肆虐时,几百年来从未被淹没过。官府在洪水时视察水患,都会在陈家屯村落脚。曾被明代福王命名为“铜地铁帮”。

陈屯社火,是陈家屯村同乐社社火的简称,起源于明代,据清代乾隆年间陈氏家谱记载,陈氏先祖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洛卜居于此地,繁衍生息六百余年。陈家屯村南邻洛河,北靠洛阳古驿路,其东里许系洛阳枣园古渡,村北2里系陇海铁路。因村子所在位置地质构造特殊,从未被洛河水患殃及,曾被福王封为“铁底铜帮”,自古乃水陆便利之所。陈家屯村先人自古耕读传家,尚文重艺。在洛河上游修建水库之前,洛河水运发达。陈家屯村船队鼎盛时有船70余条,进行水运商贸。村中自古信仰河大王的灵和关羽的义。村东头原有大王庙一座,每年正月初一村中就组织社火到大王庙进行社火表演以娱神,祈求船只在运行过程中顺水顺风、一路平安。每年农历十三到关林朝关爷塚,在日常为人处世中讲求义。村中结社较早,陈家屯村在清代、民国及解放后直到70年代村中仍保留有剧团,在洛阳东郊名气较大。解放前洛河南岸佃庄村与河头村每年都有对戏习俗,每年陈家屯村剧团为佃庄村所请,现在在60岁以上的佃庄村和我村人中,一提到对戏仍津津乐道。因村中自古有戏剧表演基础,陈家屯社火在周边也早有名气。村中流传村中社火每次出去表演均不用排练,“现蒸现卖”。民国以前,陈家屯社火

陈家屯社火主要包括社旗、排鼓、挠阁、老汉背妻等。从现存资料及清代道具来看,其鼎盛时期不晚于清代中期,陈家屯社火因历史悠久,名声远播,在周边很有声望。

陈家屯排鼓:陈家屯排鼓是洛阳地区传统“架子”鼓的一个代表,当今洛阳“架子”鼓正被洛阳“花鼓”所代替。传统“架子”鼓马步蹲档,姿势夸张、粗放,声音洪大、鼓点紧凑而有节律。一旦上鼓则势如破竹,龙腾虎跃。中间悠鼓则如龙潜虎伏。充满阳刚之气,几路下来则浑身大汗,主鼓者则是以男子为主。近年来洛阳地区正流行着一种“花鼓”,多由女性主鼓,打鼓中舞蹈动作较多,姿势优美,动作多样、细腻,鼓点阴柔十足,阳刚欠缺。这是河洛地区流传的两种套路。陈家屯排鼓鼓歌优美,套路多样。有十路鼓曲组成,还有“撞挠镲”、“排鼓搅”“交槌”等特色鼓点。陈家屯排鼓因历史悠久,名声远播,在周边很有声望。自古乃本村相传,不传外村。解放后因村中主事与竹园村主事交好,才将陈屯排鼓传给竹园村。为感谢陈家屯村传授鼓艺,每年正月十五竹园村都来陈家屯村谢师,出于礼节,本村会在正月十六到竹园村进行回谢,两村每年进行联欢。90年代后又传分金沟村,三村联欢,场面宏大。每年镇里组织文艺演出,只要出社,三村就会并社,与其余社火进行对社。

陈家屯挠阁:又叫做背装。是一种融入体育、舞蹈、绘画、音乐、表演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挠阁系两人一组,从村中3-5岁小孩中挑选出貌相较好且体重不能太重者,予以化妆,然后穿戴好戏衣头饰,用白布条捆束在挠阁架上。然后利用上下架子的对接后安放在下面大人的铁架子上。下面的挠家需找壮实的成年人,否则体力上是吃不消的。下面的挠家也要化好妆,穿好戏衣、头饰、胡子。一般都是一些戏曲故事,如“寇准背靴”“肖恩打渔”等。如“肖恩打渔”下面的人打扮成船夫,拿一船桨,上面的小孩则拿一鱼竿,提一帽篮。陈家屯挠阁因村中有剧团,一般化的妆都是一绝。现在表演的戏衣有较多都仍是民国时的道具。因置办一件戏衣不容易,在戏衣内面都还写着捐款购买人的姓名。目前陈家屯挠阁铁架子均系清代遗存。

挠阁表演是一种群体艺术表演,一般出四垛挠阁就得需要近二百多人。一般上庄时一垛需要4个人,另外两个人拿防护叉保护上面儿童安全。一垛挠阁另外需4年轻人拿梢子棍保证路面平整及人身安全,打场子用。锣鼓队需要100余人。因为与挠阁表演配套的音乐系排鼓搅,大鼓和小鼓交叉表演。若锣鼓气势不到位是玩不出激情的。

伴随着排鼓搅激昂的鼓点,上面小孩舞动水袖、扇子等物,一个个犹如天外来客,一般若没见过挠阁表演,还认为上面是假人呢。下面大人按照祖传的一套跑阵套路,相互间穿梭。时而劈叉,时而打彩脚,个个犹如蛟龙出水,令人目不暇接。陈家屯挠阁世代村内相传,祖上规矩不能传授外村,目前每次上庄仍不让外人参观。

解放前挠阁演出每年正月十三都到关林去朝关帝。一般从洛阳城东门开始上庄,走东大街,一路表演,西门出,随后出西门后下装,到关林朝拜关公。陈家屯挠阁一直未间断过演出,每年都参加白马寺镇民间文艺汇演,并多次代表白马寺镇到洛阳市郊区区委门口演出及一拖广场演出,引起轰动。

挠阁是中原地区一个传统民间节目,并非原创,她是山西文化传播到中原的一个文化符号。现在河洛地区按家谱查找,几乎均来自山西洪洞县。挠阁是社火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目前挠阁是在洛阳地区就有嵩县旧县西店村背装(挠阁)、李楼三官庙挠阁、白马寺陈家屯挠阁等。挠阁现在流传较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解放后曾一度被认为属“四旧”范围。1958年大炼钢铁,挠阁架子是铁架,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许多挠阁架也就资援钢产量了。到了改革开放后后,许多挠阁也就失传了。陈家屯挠阁架也是东躲西藏,几经坎坷,才得以保留下来。“挠阁”是北方方言,“挠”意为“抬起、举高”之意;“阁”指的是孩子。在陈家屯每年春节,都会有挠阁表演,解放前是用于娱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现在已演变成一种习俗。陈家屯挠阁系村中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翻阅家谱等文献资料,均无明确时间记载。从现存清代道具来看,其在清代中叶已经存在。一代代传承下来。

排鼓搅:是与挠阁表演配套的一曲鼓歌。是小鼓与大鼓相互交叉演奏,声音悠扬,时如山崩地裂,时如阳春白雪。是河洛地区鼓曲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社旗:是社火的灵魂、脸面。有社无旗则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今天能看到的社火表演一般均不注重社旗。陈家屯社旗经历了大清、民国,建国后破四旧幸免遇难,保存至今。在洛阳地区是不多见的。陈家屯紧邻洛河,在水路兴盛发达时期,村里有70余条货船,社旗本是村里“大王社”(河大王)之物。是各条船集资制得,这在当时许多村庄是不具备置旗这种财力的。现存“中州河南府洛阳县正东路陈家屯村门旗”两面。正东路就是驿路,官道。当时离洛阳老城二十里。家谱中记载“洛阳东二十里陈家屯”。朝拜关公对子旗四面。上书“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国衣冠拜冕旒”、“英雄几见称夫子,豪杰于斯乃圣人”。以及清代大王旗8面。“握权柄于九江八河,震威灵至三门七碛”,“横挽狂澜瑞呈河伯,直平激浪祥徵波臣”“保四海竹头木屑,佑五湖桧楫松舟” “浩浩神功恩澄秋水,洋洋圣德洽庆春台。”所存旗帜是清代关公信俗和河神信俗的历史实物,旗帜内容是关公信俗和河神信俗的重要文字资料。是社火的仪仗形式。

老汉背妻:是陈家屯社火的又一绝活。与猪八戒背媳妇相似。相传为解放前某年。村中船队到了巩义回锅镇。见当地有人玩此社火,引进我村。当时第一代头像,就是按当时引进人的模样制得。三十年前,第一代头像老毁,先后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葫芦头像,沿用至今。本社火是一个白胡子老头背一个漂亮媳妇,媳妇不愿意,用扇子敲老头脑袋,老头脑袋及眼睛还会转圈。其实是一个人表演,老婆腿是稻草做的,穿上鞋子和裤子是看不出来的。表演者一手拿扇,另一只胳膊则在控制老头脑袋转圈和眨眼,外面看的胳膊其实也是假的。一般人很难看出来,想着是两个人表演呢。本社火看似简单,却有一秘不传人的东西,就是老汉架子的捆绑是秘不外传的,一般情况下,若无指点,很容易出错误。

社火的组织:古语说得好“能领千军,不领一社”,社火难领,难就难在其组织形式上,她属于一种民间组织,组织涣散,主要靠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威信来组织大家,或者说以某种道德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现存清代地亩册表明陈氏祖冢社有社地,是当时社火的重要经济支柱。同住一个村庄,以往若遇到红白大事,不靠村中某些人的帮忙,那是件很没面子或很难进行下去的事情。而大多数情况下社火的领导者都是村中的“事中人”,若他的面子都不给,那么在村中是很难混下去的。所以迫于某种压力,再忙或者什么事,只要村中出社,那些就得靠边站,一切以社火为主。若不然家里遇到什么事情,是没人去帮忙的。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冲击,社火原始的组织形式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只有极少数村实现了市场化运作,而更多的民间社火组织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论证后认为,陈家屯社火历史悠久,是一个保存较完整的社火模式,历经漫长岁月其表演一直未间断,目前清代社旗、道具、戏衣保留完好。从其整个表演形式、道具及场面,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河洛地区原生态社火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形式,对研究河洛地区水域文化及社火团队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陈家屯社火流传较广,现在已发展到三个村,且三村因此结盟,这对研究民俗有重要意义。2012年陈屯社火被评为洛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将被蚕食殆尽,就像这棵古树,周边土壤不再,又像这轮落日,或许终究将消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