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阙遗址考古发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阳城门楼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阙遗址考古发掘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阙遗址考古发掘

2024-07-14 1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西阙遗址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1-01-1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韩建华、屈昆杰、石自

    为配合洛阳隋唐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根据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考古工作计划安排,2010年对应天门遗址区开展考古勘察和全面的考古发掘。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东都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东都城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郭城等组成。宫城和皇城建于地势较高的郭城西北隅。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南垣的正门,处在隋唐洛阳城的轴线上,是隋唐东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它南对皇城的端门和郭城的定鼎门,北对宫城的玄武门、龙光门等,位置十分重要。始建于隋大业元年,由宇文恺规划设计的,唐宋年间相继沿用。应天门隋称则天门,隋末王世充称帝洛阳时称顺天门。唐初,高祖因其奢侈,武德四年焚毁该城门。高宗显庆元年由田仁汪主持修复,麟德二年修成,仍称则天门。唐中宗神龙元年为避武后尊号改为应天门,曾一度称神龙门,寻复为应天门。昭宗天祐二年改称五凤楼,后一直延用至宋。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据文献载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国第八次遗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文献记载,应天门有重观,叫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一百二十尺。    应天门遗址位于今洛阳市都城博物馆与洛阳日报社之间,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间穿过。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曾经在定鼎南路及以东区域进行过四次大规模的考古勘察与发掘,取得了较为全面祥实的科学资料。定鼎南路以西区域因被现代建筑所占压,仅进行过一次局部的勘察与试掘。随着“洛阳隋唐城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项目”考古工作的展开,洛阳市文物局对长期占压应天门西阙的现代建筑进行了拆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月至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和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应天门西阙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应天门西阙遗址东部被紧邻定鼎南路的一排二层小楼占压破坏,西部就是高出现代地面残存的西阙遗址。发掘区内的地层堆积相对简单,总体情况是现代层和元代至近代扰层下就是应天门西阙废弃堆积层,其下就是保存最好、沿用至废弃的西阙遗址,其下有隋唐层,然后是生土。    发掘揭露出的遗迹主要有朵楼、阙楼、廊庑和宫城南墙。依据夯土叠压打破关系,可将应天门西阙遗址分为三期。    一期应天门西阙(夯1)由朵楼、阙楼、朵楼与墩台间的廊庑、朵楼与阙楼间的廊庑,以及宫城南墙等遗迹组成。南部被二期增补夯土(夯2)、西部被三期增补夯土(夯3)叠压打破。    一期应天门西阙遗迹保存状况较差,大部分地方夯土仅残存基础底部一至二层。西侧紧贴夯3部分保存较好,夯土残高1.5至3米。西阙通体夯筑,夯土红褐色,质硬纯净,夯层明显,层厚8-10厘米。夯窝密集,均为圜底圆夯。底层夯土中夹铺有河卵石。    朵楼在发掘区北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残长18.6米,南北宽15.4米,东北角压在定鼎路下未能发掘。夯土残存高度5.3米。    以朵楼为中心,向西为宫城南墙基础,向东为连接朵楼与墩台的廊庑基础,简称东廊庑;向南为连接朵楼与阙的廊庑及阙楼基础,简称南廊庑。    阙楼基础平面呈方形,西部被三期增补夯土(夯3)打破,东西残长14.2米,南北宽15.3米。    东廊庑,东连墩台,西接朵楼。仅发现其与朵楼相接的西南角部分。    南廊庑,呈南北向,北连朵楼,南接阙楼基础。南北长7.4米,西侧被三期增补夯土(夯3)打破,东西残宽9.4米。    宫城南墙,呈东西向。位于朵楼西侧,与朵楼同体夯筑,南侧被三期增补夯土(夯3)叠压,北侧破坏较甚。城墙南北残宽12米,在其南侧发现有包砖。包砖分内外两层,内层残存四层,外侧残存三层,顺向平砌。城墙北侧的马道因破坏未发现痕迹。    二期应天门西阙是在夯1南侧增补而形成。增补夯土(夯2)平面呈L形,向南、向西增补。夯土质硬纯净,黄白色土,夯层明显,层略厚,约厚9厘米。西侧被三期增补夯土(夯3)打破,与夯3相接处形成三出形状。夯2南侧破坏形成断崖,残存东西宽27.6米,南北长16.8米,残高4.5米。依据夯土形状,推断二期应天门西阙为双向三出阙形制。    三期应天门西阙是在一、二期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增补夯土(夯3)位于夯1、夯2西侧,遗迹相对保存较好、保存规模最大。三期应天门西阙由朵楼、阙楼、朵楼与墩台间的廊庑、朵楼与阙楼间的廊庑、宫城南墙、永定柱坑、紝木、包边石、石散水等遗迹组成。    三期增补夯土(夯3)平面呈L形,向南、向西增补。夯土红褐色,较杂,夹杂大量砖瓦碎块、瓷片、红烧土颗粒、白灰墙皮等。夯土质坚硬,夯层明显,层厚7-11厘米。增补夯土东西宽7.7米,南北长43.8米,残高3米(以当时地面为准)。东侧与夯1和夯2相接处,形成三处明显的拐折。西侧阙楼三出位置夯土也形成明显的拐折,拐折处有向东倾斜的柱洞痕迹,断面呈圆形。

 

 

    在增补夯土(夯3)发现有柱洞和紝木。柱洞南北向共六排,每排少则两个柱洞,多则达24个柱洞。柱洞平面形状各异,多为圆形,也有圆角方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柱洞尺寸也各不相同,方形边长13—32厘米不等,圆形直径18—30之间。所有发现的柱洞均向东倾斜,倾斜角71—86度不等。每排柱洞均等距离分布,南北间距1.5米。经对个别柱洞进行钻探可知柱洞底部均垫有石块或砖。紝木分上下二层,层间距为1.47米。上层紝木呈东北-西南走向,多数紝木已朽,仅残存紝木洞,极少数还保存部分紝木木头残痕。紝木洞多为圆角方形。下层紝木呈西北-东南走向,残存多数为紝木洞,断面均为圆形,径  厘米。有些洞中有木头腐朽的木灰,个别洞壁上残留紝木上的红漆皮痕迹。此与《营造法式》上所载:“(城)每筑高五尺,横用紝木一条,长一丈至一丈二尺,径五寸至七寸”吻合。    在增补夯土(夯3)西侧包边石内侧紧贴夯土处发现柱坑七个,柱坑多数平面呈方形,个别坑平面呈圆形。坑底多垫有础石,础石呈方形。坑壁保存较好的柱坑,柱子的形状还清晰可辨。多数坑壁均经大火烧过,呈砖红色,坑内有很多木炭、木灰。有些坑壁有红漆痕迹。柱坑间距3.74米。    朵楼  是在一期朵楼西侧增补夯3形成,平面长方形,东西长18.5 米,南北宽   米。增补夯土东西长7.6米,南北宽5米。朵楼的西南角距南北廊西边长4米。朵楼与南北廊庑相接的外侧拐角处残存角柱痕迹,斜向内倾,柱洞呈圆形。    南北廊庑  是在一、二期夯土西侧增补夯3形成,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北连朵楼,南接阙楼。增补夯土南北长20 米 ,东西残宽5.8米。                 阙楼  是在一、二期夯土西侧、北侧呈L形增补夯3形成,平面呈曲尺形,夯土南侧被破坏形成断崖。南廊与阙楼相接处的增补夯3西边向西加宽60厘米,形成第一拐角,向南6.1米,又向西加宽30厘米,形成第二拐角,再向南7 米,又向西加宽20厘米,形成第三拐角,再向南2.8 米,夯3呈直角向西折。增补夯土东西残宽21.6 米,南北长 18米。     在增补夯土(夯3)西侧发现有包边石。包边石集中在阙楼夯3西侧和北侧。包边石随增补夯土(夯3)三出曲折而曲折。南廊西侧包边石宽1.2米,南北残长12米,北侧被元代砖瓦窑破坏。包边石最外侧仅残存一块方形石头,石面上有榫窝,石头外侧20厘米经过打磨,非常光滑规整,显然是旧物利用。里侧紧贴夯土是一排平铺石头,北端改为长条砖平铺。阙楼西侧、北侧包边石相对保存较好,包边石保存南北三排,最外侧一排制作规整,外露的20厘米经过打磨,两石块相接处用铁细腰相连,铁细腰不存,两边凹槽有明显被撬痕迹。铁细腰坑长23厘米,宽 10厘米。石块长方形,大小不一,长1.0—1.5米,宽0.5—0.7米。内侧两排石块加工粗糙,多不规整,石块间有碎石填缝。    石铺散水位于包边石外侧,顺着包边石走向而平铺。散水宽为2.1米。石铺散水外凸的五个直角拐角与包边石向外凸的五个直角拐角相对应。两个对应的拐角用龟背石相连,龟背石长49-97厘米,宽48.5厘米。与包边石拐角相接的龟背石呈90度的燕尾形,散水拐角则呈90度的箭角。龟背石两侧均用三角石,其余皆用长方形或方形石块铺砌,石块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大小不一,最小的10×20厘米,最大的0.59×1.06米。整个散水石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板石,上面刻痕较细而平,散水石最外边用宽10-13厘米、长23-81厘米的条石做散水包边,个别地方板石直接铺在最外边,板石上面外侧相当于包边石宽的地方刻一细槽,做成假包边石。另外,包边石上面规整,其它面嵌入地表以下较粗,且不规整。    发掘出土大量的建筑材料、瓷器、钱币,其中大多数为隋唐至宋时期,建筑材料有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还有铜质泡钉和门环等,瓷器以白瓷为主,主要为碗、盘等。结合东阙的考古资料,初步推断应天门西阙始建于隋,在唐代至宋代被长期使用。应天门西阙一期应该是隋代始建的形制,阙应该是方形基础,二期西阙规模加大,出现双向三出阙,三期是西阙规模最大,为双向三出阙,建筑外侧砌石质包边和石铺散水,使用至宋代晚期。在发掘中遗迹的废弃层厚达40厘米,板瓦经大火烧成砖红色,也有烧板结和烧镏的。显然西阙系大火焚烧所致废弃。    至此,应天门遗址经过五次大规模发掘,终于揭开了其神秘面纱。每次发掘都有新的收获。经过五次发掘,使我们对应天门的建筑形制、结构和历史沿革等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综合历次发掘对应天门的认识,可以得出应天门是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南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的庞大的建筑群体。整体平面呈倒凹字形,城门是一门三道,阙楼是双向三出。    应天门遗址历经多次考古发掘,终于弄清了其建筑形制、规模和平面布局,为隋唐都城考古又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资料。应天门的城阙形制无论在城阙发展史上,还是在建筑发展史上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天门的建筑形制对后代都城的规划、建设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