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认的“隐身之父”,臭鼬工厂的二代目,F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克·里奇 美国公认的“隐身之父”,臭鼬工厂的二代目,F

美国公认的“隐身之父”,臭鼬工厂的二代目,F

2024-07-11 1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91年1月美军在伊拉克实施了著名的“沙漠风暴”行动,也就是在这次行动中世人第一次见到了一款类似“外星飞碟”般的飞行器,这就是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说对地攻击机更为准确)。在整个作战行动中,F-117一共出动1300多架次,总飞行时间6900小时,摧毁了大约1600个高价值目标,其摧毁量占到了美军所有空中任务的40%以上,并且没有一架战机因敌方攻击或事故损失的。

F-117

这款全身没有一点“弧度”设计的“夜鹰”彻底将伊拉克军队装备苏式防空系统击溃,由此开始世界各国才清楚到认识到未来的战机是个什么样子。而这款战机的设计者本杰明·罗伯特·里奇(Benjamin Robert Rich)也因此被人熟知,此后他也被美国人尊称为“隐身之父”。

本·里奇和他的夜鹰

本·里奇是美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任职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是著名飞机设计师、有“风之子”称号的凯利·约翰逊的得力助手,在其职业生涯中参与过诸如F-104、U-2“黑寡妇”、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等机型的研制工作。在凯利退休之后,洛克希德高级项目开发部臭鼬工厂的主管工作就是由本·里奇接任的,这款“改变游戏规则”的外星装备F-117隐身战机的设计基本上完全由其一人承担并且冒了很大的风险才得以成功的,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估计F-117很可能不会被制造出来。

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本·里奇颠沛流离的少年时代

1925年6月本杰明·罗伯特·里奇出生于菲律宾的马尼拉市,其父是当地一家英国木材厂的主管(英裔),母亲是一位法国语言学家,当时的家境还算殷实。不过到了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为躲避战火本·里奇一家人来到了美国。少年时代本·里奇的愿望是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因为举家逃离导致家道中落,在美国为了糊口他不得不辍学养家。

年轻时代的本·里奇

在美国机器商店的工作让他爱上的机械,战后本·里奇终于踏入了大学的校门,但此时他早已放弃医生的梦想,在加州大学期间他主修机械工程,后来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了航空热动学硕士,设计飞机开始成为他的理想。

面包与飞机的选择

在战后美国经济衰退,就业机会非常少,毕业后的本·里奇费尽心力进入到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任职,但是收入却很微薄。在此期间他作为机械设计和热力学专家为飞机设计进气道,同时还独立开发了镍铬合金加热系统,解决了高空战机机身冻结的难题,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F-104、C-130、F-90等机型上,也算是小有成绩。

本·里奇

但是由于入不敷出,在洛克希德工作四年之后,他的岳父希望他能够辞职来继承自己的面包店,经过再三的权衡,本·里奇不愿意一辈子只当一个面包工,设计和制造飞机才是值得自己投入一生的事业。

成为“臭鼬工厂”一员

自己选择的路即使不能养家也要坚持下去,命运也不会一直捉弄一个奋发图强的天才。在他决定留下后不久,臭鼬工厂的创始人凯利·约翰逊注意到了这个专注于飞机进气道的家伙,在自己的U-2飞机研发受阻的情况下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高级项目研发部。

本·里奇

1954年12月本·里奇正式成为臭鼬工厂的一员,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U-2进气道的问题。不得不说凯利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仅用几周时间困扰U-2的问题就被这位年轻人全部解决,在此之后本·里奇开始独立领导团队研究如何使用液氢来作为燃料为飞机提供动力的课题。

U-2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凯利·约翰逊和本·里奇关系开始变得亲密起来,二人经常在办公室内就飞机设计问题讨论至深夜,显然他已经成为了凯利心中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臭鼬工厂的二代目(火影忍者里战力最高的忍者称号,借用一下)。

在F-117问世之前,本·里奇曾参与了多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新型战机设计工作,其中的XF-90战机在进气道方面的设计几乎是由本·里奇一人包办的,不过该机最终没有竞标成功。

F-104

XF-90虽然失败了,但相应的设计理念被本·里奇拿到了F-104战机之上,在几番修改之后F-104最终成功拿下订单,这款战机也成为了当时机动性能最好的飞机之一。

到了臭鼬工厂开发A-12、SR-71“黑鸟”时,本·里奇承担了该机的空气动力学、空调和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凯利想打造一款世界上飞得最快的侦察机,速度高达马赫数3.2,但J-58变循环涡轮冲压发动机的推力是够了,可当飞机速度达到2.5倍音速时由于进气量过大、速度过快,发动机涵道内会形成乱流影响空气进入,这就大大降低了这台发动机的效率。

SR-71

为此,本·里奇在“黑鸟”的进气道上设计了一个可伸缩的椎体,这个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发动机所需的稳定空气流量,在高超音速飞行时还能通过调整激波锥位置为冲压模式下的发动机提供足够量的空气。而作为热力学专家,“黑鸟”高速飞行时机体产生的高温也同样是困扰臭鼬工厂的难题,本·里奇发挥自己的特长,建议采用低质量、高强度的钛合金来作为结构材料,除此之外机身则要被涂成深蓝色,这样可以增加机身内部的热量散发同时也可以在夜间充当伪装色。

SR-71

SR-71“黑鸟”其实也是臭鼬工厂在隐身战机方面的首次尝试,在该机的很多设计上都能看出臭鼬工厂为隐身做出的特殊设计,包括特殊的蒙皮、内收的尾翼、独特的机身等等。

本·里奇与SR-71

在本·里奇《我在洛克希德的回忆录》当中提到,设计SR-71侦察机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疲惫、最困难、最令人不安的一段经历,因为凯利和他经常因为一些设计问题争论不休,加之凯利这个人脾气暴躁,本·里奇在工作时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了,付出总是有回报的,“黑鸟”的问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在其服役期间乃至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导弹能够追得上它(高超声速导弹除外)。

“无望的钻石”在本·里奇手里发出光芒

拥有了这些飞机设计经验并作出了大量的贡献之后,本·里奇在1975年凯利·约翰逊退休后正式成为臭鼬工厂的第二代掌舵人。二代目主持工作自然要有一个创新,他从接管臭鼬工厂之后就将此后的飞机设计工作从凯利时代注重速度和高度的理念中转换为全力发展隐身技术。

F-117也就是在此时诞生的,并成为本·里奇职业生涯中最让人敬佩的作品。在接管臭鼬工厂六个月后,雷达专家Denys Overholser将自己从图书馆里找到的一本书介绍给了本·里奇,这是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也有人称其为隐身战机理论之父)在1962年发表《衍射物理理论中的边缘法则研究》中对隐形技术的理论分析的书,书中的内容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利用该理论加上自己的独特设计最终本·里奇生设计出了一款造型与当时所有的飞机都迥然不同的飞行器,与其他流线型的设计不同,这款飞机的机身几乎全部都是棱角分明的平面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雷达反射强度。但作为飞机来说,没有弧度的设计用凯利给它起的名字“绝望的钻石”就可以知道它有多么的不靠谱。

凯利·约翰逊虽然退休了,但是他一直都在担任臭鼬工厂的高级顾问,面对本·里奇这样一款产品,凯利很是愤怒,要求其立即停止开发工作,在他认为导弹将今后战争的主要威胁,提高飞行速度才是战机的发展之路,而这款隐身战机的设计不但在速度和机动性上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能不能飞起来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不止自己的导师反对,连当时洛克希德·马丁的总裁拉里·基奇对于本的设计也持怀疑态度,他曾对本·里奇说:“公司需要的是项目、是利润,不是梦想”!

自己的引路人和老板都不看好的产品如果是一般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是要将其放弃的,但本·里奇似乎对隐身战机着了魔,他坚信在未来隐身战机才是“改变游戏规则”的装备。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写的:我从不怀疑隐身的能力,它也将在未来为臭鼬工厂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财富。

不过在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并未邀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参与当时的隐身飞机设计工作,当本·里奇听说这次竞标的时候,军方的招标已经结束。为此本·里奇特意找到DARPA负责人协商,愿意在没有DARPA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自行开发类似的产品。

于是,在众人反对和没有军方正式招标的情况下,本·里奇的“海弗兰”项目在自己搞到的100万美元启动资金中诞生了,他本人亲任总设计师一职。军方要求本·里奇需要在14个月的时间里拿出两架原型机进行测试,这100万的资金显然难以成事,于是他开始动用自己的权力,截留其他设计的硬件和资金来全力保障“海弗兰”项目。

到了1977年,尽管本·里奇的“海弗兰”没有参加DARPA的最初竞赛,但是后来者居上,两架原型机在内华达州沙漠测试中穿越了雷达防御系统的探测而没有被发现后,其性能让军方十分满意,虽然这两架原型机在后续测试中先后坠毁,不过取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已经可以让本·里奇有足够的资本继续开发F-117了。

“海弗兰”项目之后,1978年军方正式下单洛克希德,本·里奇向隐身战机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了军方和公司的支持,这款“无望的钻石”开始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当然了,毕竟是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全隐身战机,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大都处于摸索阶段,为了保证F-117的顶级隐身能力,这款战机几乎牺牲了一切可以牺牲的性能,载弹能力只有两枚制导炸弹、航速最快仅为马赫数0.9、没有雷达、独特的气动布局也让它基本上没有什么机动性能等等。但它唯一的优点在今天仍然让F-22、F-35望尘莫及,有消息称至今仍在飞行的F-117只要稍加技术改造其隐身能力仍然大大超越了在役的第五代战斗机。

但是要注意这款战机的设计是在80年代,大多数国家还在讨论如何提高机动性、飞行速度的时候,本·里奇已经考虑“改变游戏的玩法”了。隐身概念的提出和实践相对于其他国家至少提前了20年左右。

同时F-117的研制和交付时间在那时也是非常快的,从军方下单到形成初始战斗力仅用时28个月,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订单59架战机的生产工作。在成本方面F-117主要注重隐身性能,至于其他的硬件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战斗机的配件拼装的,发动机使用的是现成的F404、飞控系统用F-16的、座舱显示器是F-18的、起落架是F-5的、导航系统是B-52的、其他的部件也有来自F-15战机上的。从项目立项到全部成军,F-117的总开发成本不到20亿美元,单价采购成本为4260万美元,性能不错的F-117其实相对于其他现代战斗机来说是非常便宜的。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本·里奇臭鼬工厂的成本控制能力(他还有哈佛商学院管理学硕士的学位),既给军方省了钱也让洛克希德赚到了利润,最为关键的是,洛克希德公司从此拥有了隐身战机的开发经验,为后续竞标五代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先天优势。

F-117在一段时间内曾是美军的“杀手锏”武器,尽管到了后来因为除隐身性能之外的能力备受诟病,但不得不说它的出现找到了军用航空器设计的新方向。而本·里奇也凭借该款战机获得了美国航空协会颁发的科利尔奖,甚至连曾经疯狂反对他的凯利·约翰逊也不得不对其发出由衷的赞赏。

当然了,本·里奇在臭鼬工厂期间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在与诺斯罗普公司竞标隐身轰炸机合同(后来的B-2“幽灵”)时,因为他坚持不愿意在飞机设计、制造价格上作假以及对飞机的性能做出承诺,最终导致洛克希德失去了这份大单。在他看来,诺斯罗普的报价和承诺的性能完全是在虚张声势,以当时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事实上本·里奇的预测是正确的。诺斯罗普在B-2轰炸机研制上的花费大大超出了实际预算,原计划每架7.37亿美元的B-2最终在服役时价格高达21亿美元,这直接导致该公司的信誉和成本管理能力在军方那里大打折扣。从后来YF-23的竞标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军方对于诺斯罗普公司的产品报价始终有顾忌,最终这份第五代战斗机的订单还是交给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22战斗机。

本·里奇于1991年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退休,由他开创的隐身技术在后来成为洛克希德的摇钱树,人们所熟知的第五代战斗机F-22、F-35皆出自臭鼬工厂。

1995年1月本·里奇因病去世,很多非美国人认为他的这个“隐身之父”的名号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主要就是由苏联科学家的那篇论文引发的争议。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篇论文发表于1962年,在本·里奇未得到它的十多年时间里,这篇论文只是论文而已,概念提出但没有人去实践也只能算是一张无用的纸而已,本人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隐身之父”!

不考虑国籍与否,就在创造性思维这方面,凯利·约翰逊、本·里奇等这类人才是现如今我们值得崇拜的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