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洛八办:抗战烽火中的洛阳印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洛丹南林简介 【红色记忆】洛八办:抗战烽火中的洛阳印记

【红色记忆】洛八办:抗战烽火中的洛阳印记

2023-10-24 18: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老城区九都东路上有一座清代庭院式建筑,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纪念馆。

置身其中,一砖一瓦、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都向我们讲述着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澎湃的战争岁月。

诞生于民族危难之时

近日,记者到洛八办纪念馆采访,正巧遇到瀍河区外语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前来参观。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

据洛八办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洛八办占地面积4388平方米,房屋129间,由东、中、西三座南北向三进院落组成。馆内现有馆藏文物近千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2件(套)。

洛八办的诞生与抗日战争有着密切联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携手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8年春,华北沦陷后,日军又相继占领了豫北和晋南。面对危急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在洛阳建立八路军办事处,考虑一旦豫西沦陷,可以在桐柏山、伏牛山及豫皖地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7月,中共中央选派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负责建立洛八办的筹备工作。当年10月,刘向三率领50余名工作人员,从延安来到洛阳。当时洛阳是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时任司令长官程潜不同意在洛阳设立一个共产党的办事机构。经再三协商,刘向三留下十几人在此设立了通讯处。1939年1月,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经他同意才将通讯处正式改为驻洛办事处,也就是八路军驻洛办事处。

抗战统战工作最前沿

洛八办诞生于国家危难之时,自成立起,便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一是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二是交通护送工作,三是开展统战和情报工作。这些工作均要冒很大的风险。

以交通护送工作为例,洛八办建立后就成为联系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交通枢纽,是我方过往人员的落脚点和物资的中转站。三年多时间内,经洛八办转送的我党、我军人员约70批1400余人,为根据地筹集、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在统战方面,洛八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得不提对卫立煌的统战工作。1939年1月,刘少奇化名“胡服”首次来到洛八办,了解到卫立煌是一位主张抗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刘少奇认为,做好卫立煌的统战工作尤为重要。

随后,洛八办积极按照上级指示,做好卫立煌等国民党高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使卫立煌等人对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有了全面的了解,开始对我党采取合作态度。洛八办能经受住两次反共高潮坚持到1942年2月撤离,与洛八办坚持抗战、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特别是对卫立煌的统战工作是分不开的。

抗战精神永不磨灭

1941年12月,蒋介石以“中条山战役”失利为由撤销了卫立煌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之职,改由反共态度坚决的蒋鼎文接任。

蒋鼎文一上任,即令洛八办撤销,否则就强行改编,洛八办已无法开展工作。1942年1月底,洛八办请示中央后决定撤离。2月1日,大部分人员乘火车撤往西安办事处。在工作人员匆匆撤离时,一些不便携带的物品被藏进了洛八办南院的一口水井里。1971年夏,市民在这口井的井底意外发现许多抗战时期的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发掘,共清理出抗战文物120余件,其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等10枚徽章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回顾洛八办的光辉历史,它在抗战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9月,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洛八办纪念馆成功入选,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如今,洛八办纪念馆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他们循着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足迹,来这里聆听抗战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河洛大地上的红色基因永不褪色。(日报记者 孙小蕊 实习生 王前 通讯员 王丹 文/图)

原标题:《【红色记忆】洛八办:抗战烽火中的洛阳印记》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