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泽泻俗名 王晓伟: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王晓伟: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2023-11-27 2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引发内耳功能障碍

5、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根据临床一些特殊表现又分为

◆不全型或顿挫型(无疱型):患者仅出现神经痛,局部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主要见于免疫力相对较强的个体。

◆大疱型带状疱疹:水疱表现为大疱状。

◆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含红细胞。

◆坏疽型带状疱疹:水疱中心出现坏死,呈褐色结痂,痂下为溃疡,愈后有疤痕。多见于老年人或免疫力较低下的患者。

◆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局部发疹后数日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小水疱,类似水痘样皮疹,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伴发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诊断

▲群集性水疱

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中间皮肤正常。

▲单侧性分布

很少超过正中线

▲带状排列

沿着神经分布

▲神经痛

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

◆局部治疗:保护病变皮肤、保持干燥,减少不良刺激,禁止瘙抓,药膏涂抹(抗病毒、止痛、激素)。

◆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

2、神经营养药:Vit.B1、 Vit.B12

3、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

5、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

◆神经阻滞疗法

重度疼痛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用直接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于病变范围及治疗反应。总的原则应当是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解析带状疱疹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疮病诸侯》。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此症“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火带疮"、"蛇丹"。《外科启玄》称为:"蜘蛛疮"。

内治

1、肝经郁热证

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病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

治法:清泄肝火,解毒止痛。

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

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生地、泽泻、当归、甘草、元胡、川楝子、僵蚕等。

2.脾虚湿蕴证

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病机:脾虚不运,湿重热轻,则皮损色淡,疱壁绵软,疼痛不显;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均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

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等。

3.气滞血瘀证

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 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 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

病机:多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方药:柴胡、川芎、陈皮、芍药、枳壳、甘草、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

外治

针刺

1、选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

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2、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

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卧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三棱针在疱疹周围刺络出血,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罐内可吸拔出黄水和瘀血,每日一次,快者一般3-5次即可痊愈,而且不留顽固性的神经痛。

刺血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

耳穴压丸

主穴:相应部位、耳尖、肺、风溪、肝、胰、胆

配穴:急性发病、病情严重者,加耳背沟;疼痛剧烈加神门、皮质下。(肝胆火旺,外感风邪。)

操作:取所有主穴,并随诊选取配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按压手法以对压或直压的手法,易用强刺激,耳尖用放血方法,急性期(一周内)两侧同取,缓解期和后遗症期双耳交替进行,2-3天1换,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2天。

艾灸(疏利肝胆,祛邪排毒。)

操作:取肩贞、肝俞、外关、血海、曲泉、太冲、侠溪、阿是穴,按照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施灸者点燃艾条,火头的一段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cm,手持艾条左右或旋转移动,移动范围3cm左右,一般施灸20-30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7次一疗程,每此方法最适宜急性期。

施灸时注意避免艾灰掉落灼伤皮肤。

日常护理

1、尽量穿宽松的棉质的衣服,减少衣服对局部皮肤的摩擦,以防水泡破裂,造成糜烂面,甚至继发细菌感染。

2、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应尽量避免搔抓,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外擦,以达到收敛皮疹的作用。

3、患者在结痂未脱落前,禁搓澡、泡澡、蒸桑拿等,以防搓破疱疹引起继发感染。会阴部有结痂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止感染发生。

对于发生于三叉神经区的疱疹,应注意病人眼睛的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次—2次,并点眼药水或涂眼膏。

4、饮食要注意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如海鲜、辣椒、酒、葱、姜、蒜以及牛羊肉等等食物,可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牛奶、豆浆等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5、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避免生气、上火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患者抵抗力的下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甚至加重带状疱疹的疼痛,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饮食调理

1、带状疱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带状疱疹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2、带状疱疹禁止食用辛辣温热食物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

3、带状疱疹患者少吃酸涩收敛的食物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

4、禁烟酒。

疾病预防

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3、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4、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5、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专家介绍

中医科 王晓伟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西院区 中医科主任。 擅长运用中医辨证及现代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中药汤剂、中药贴敷、中药熏蒸等综合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各类内科疾病开展有效的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胃痛、呃逆、便秘、失眠、更年期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老年慢性疾病等有独特的诊疗方法。

温馨

提醒

若有进一步检查问诊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约,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1、下载"慧医"APP,通过预约挂号便捷就诊平台进行线上预约;

2、登陆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西院区官网http://www.qdslyyxyq.cn/,点击"专家介绍"栏右侧"预约挂号";

4、现场预约:院区配备自助挂号机,市民可前往进行预约挂号。

● 体检治疗一条龙,西院区优质服务为您私人订制

● 别拿痔疮不当事,一招“痔”胜少烦恼

● 七旬老妇体内脱落鹅蛋大“异物” 妇产科微创修复解病痛

● 多院区联动、多学科协同 共同护航“糖足”透析患者

供稿:中医科

编辑、排版:宣传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