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角】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泰山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地理视角】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地理视角】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2024-07-15 05: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们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地质公园已经拥有130多年的地质研究历史,曾被30届国际地质大会和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选定为野外地质考察路线。

诸多重要的地学问题,如古老的科马提岩、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多期次的侵入岩、经典的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新构造运动与泰山的形成等,至今仍然是学术界研究与探讨的核心问题。

彩石溪

泰山众多重要而典型的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地球近30亿年的演化历史,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典型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地学博物馆。

从20多亿年前的太古代起,经过古泰山形成期—海陆演变期—今泰山形成期,形成了今天的泰山轮廓,并为泰山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古泰山形成期,太古宙泰山区域为一个巨大的沉降带和海槽,泥质砂岩和基性火山岩堆积其上 。距今24亿年前的泰山运动,岩层褶皱隆起、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各种变质岩、混合岩和花岗岩,形成了泰山基底,并作为鲁中古陆核的一部分,露出海面。

奇观

宝瓶崖

海陆演变期,距今5.41亿年的古生代初期,随华北地区的大幅度沉降,在泰山古老变质岩剥蚀面上沉积了一层厚的海相地层,即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和页岩。距今4亿年中奥陶世末的加里东运动,使古泰山缓慢上升再次成为陆地。早石炭世后,周围地区时海时陆,至海西运动古泰山持续上升,进人大陆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泰山地区基本上属丘陵地形。

今泰山形成时期,距今1亿年左右的中生代末燕山运动时,在泰山南麓产生NE走向的泰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不断遭受风化剥蚀,古老变质岩重新出露地表,形成今日泰山之雏形。

泰山的形成,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个地质历史阶段的改造,新构造运动则对泰山的山势和地形起伏起着控制作用,造就了泰山拔地通天的雄伟山姿。

扇子崖

现今的泰山山势和地貌特征是在新构造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在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下,继续抬升,泰前断裂活动达到高潮,并在泰山南坡形成中天门断裂和云步桥断裂,造成泰山南坡的三大台阶式的雄伟险峻山体。

阜虎石

云桥飞瀑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拔起于神州大陆的东方,具有通天拔地、雄风盖世的气派。从泰城仰望岱顶,在不到10km的水平距离内,高差达1400m。

玉皇顶

并且,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下,泰山南坡的侵烛、切割作用强烈,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绝壁陡崖(老平台、黄石崖)、深沟峡谷(傲来峰)、倒石堆(后石坞)等随处可见。

瞻鲁台

加上三大阶梯式的山体形态,不仅使泰山在整体气势上雄伟庄重,而且在自然景观上也是步步有景。如龙潭飞瀑、天柱峰等,在岱顶则形成为世人称赞的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和黄河金带)。

旭日东升

桃花峪

泰山众多独特的微型地质地貌景观,如醉心石、仙人桥、拱北石、扇子崖等,在被赋予文化的内涵后,成为地质遗迹与文化景观的有机统一体。

仙人桥

拱北石

醉心石

岱顶作为泰山地质公园的核心,不仅是泰山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精华所在,而且浓缩了众多典型的地质遗迹,成为珍贵的地质遗迹、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

岱庙秋韵——秋叶

泰山的自然特征造就了泰山在古今人们的心目中顶天立地、至高无上的观念,成为古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神山、圣山,留下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诗经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月观峰

孔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 。先人宏大而精巧的构思,使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合二为一 ,成为世界上首例入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世界名山。

南天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