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西泰和县的六乡与七十都在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泰和县基本情况 古代江西泰和县的六乡与七十都在哪里?

古代江西泰和县的六乡与七十都在哪里?

2024-01-26 2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唐代:武德五年(622)置南平州,领泰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泰和为州治。武德八年,废州,并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入太和县(改泰和为太),属吉州。

贞观元年(627),吉州属江南道。五年,西昌因兵祸,县治复徙安丰旧治。显庆时,析太和复置永新县。

开元二i^一年(733),吉州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泰和属庐陵郡。

乾元三年(760)(—说贞元三年),县治移白下驿西(今实验小学内),属吉州。

7、五代十国:南唐时(937-943),周矩倡筑槎滩、碉石二陂,灌高行(今禾市)、信实(今螺溪)两乡田地。

南唐保大元年(943),析太和地置龙泉场,后升为县(今遂川县)。

8、宋代:熙宁四年(1071),分太和之诚信乡置万安县。

元祐七年(1092),割县境高行乡三堡肃永新县。

德祐元年(1275)二月,文天祥在樟塘募兵抗元,三月,元军攻占县城。七月,文天祥收复太和。元:元贞元年(1295),太和县升为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

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陈友谅军攻占太和。

至正二十五年(1365),常遇春平定太和。

9、明代: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为泰和县(改太为泰),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自宋淳熙年间起设坊、乡、里、巷,全县划分为若干个乡,乡分为里;泰和城内则为坊,坊下为巷。此后历宋元两朝二百余年皆沿袭未改,但准确的区划已不可考。

泰和县六乡七十都分布图

三、明代泰和县分六乡七十都

明初,坊改为厢,乡分为都,都再分图(图又称里)。全县共划分为6个乡,从东至西依次为:仁善乡、仙槎乡、云亭乡、千秋乡、信实乡和高行乡。划分乡的依据主要是水系流域,赣江及其几条支流分别流经 6个乡,每个乡在整体上构成一个紧凑的自然地理单元,河道则成为村落联系的自然网络。6个乡再分为 70个都,按数字顺序排列命名,一都位于最东边的仁善河的上游,而七十都属于最西边的高行乡。县城位于四十五都,城内则分为东西两厢。每个都下辖若干个图(里),全县共有大约250个图。这种行政区划制度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除有少数图的增减外,皆沿袭未变。今大致位置对比如下:

鄉 今大致位置 都 图(里)

仁善鄉 苑前镇万合镇

一都 洞源 書院坑夢岡

二都 耐源 洞口 大湖石盪

三都 古城 柳溪 梅山勲源戴坊洲下下澤

四都 紳溪 龍塘 村頭洲頭南溪

五都 後凍 官田 嶺下姆村西港

六都 鍾步 龍陂 郭家嶺下

七都 堵下 桑園 C蒼源)西塘石虎塘

八都 梅岡 乾岡 菰塘

仙槎鄉 小龙镇中龙乡灌溪镇冠朝镇

九都 鵲渡清水洲大蓬飯嶺竹山

十都 寧村石岡長逕

十一都 羅坑(今冠朝罗溪)丹塘

十二都 桃源(寺下)

十三都 灣頭覩碑(堵陂)

十四都 灌塘灌上

十五都 碧山(陂山)坳下南門(臈門,曾属十六都) 

十六都 前溪田心

十七都 王山古坪

十八都 石陂紫岡、雲亭鄉上圯乡水槎乡沙村镇上模乡

老营盘镇冠朝镇

三十都 儒口

三^^一都冠朝山田王家園

三十二都 龍陂月岡

三十三都 中村桃裡橫岡大源

三十四都 陽村雲逕

三十五都 大瑞東嶺

三十六都 村西南塘

千秋鄉 澄江镇塘洲镇沿溪镇马市镇苏溪镇

三十七都 隴口銅陵菖蒲田(今蒲田)

三十八都 珠林(今横塘)江口珠木金灘岡下坑

三十九都 水南下睦希顏巷

四十都 小塘洲羅團洲泉山

四十一都 橫乾(片村名,包括今康家、刘家等)樟橋東暘夏溪(今下村)

四十二都 淘金

四十三都 源塘水抱富洲

四十四都 山東浮潭大嶺下湖溪(湖頭)

四十五都 東西廂(即縣城)

四十六都 西原黃家垠梁家巷

四十七都 瀲溪鐵溪

四十八都 栗園黃泥巷長陂南港

五十六都 月池桃源(桃園)文溪石獅嶺南圳破塘口簪源

五十七都 濠頭後塘猪源龍門

五十八都 黃岡華門

五十九都 南溪(南坑)洲上雙溪(今马市上山头、下山头)西塘

六十都 胡躭上鄉長溪陕邊曾村(今占村)車田江南金灘嚴家坊

六十一都 蜀口洲南富髙坪浩溪棲龍水坑長邊塘銅庄仙橋劉家岡馬

坳頭雷岡馬跡塘石塘髙霄橫排田心龕溪灌溪(觀坑)上岡侃城.

信實鄉 南溪乡螺溪镇石山乡

四十九都 濰江黃塘洲下村沙瀾

五十都 仰江匡原讓牛

五十一都 義禾漆田螺江舍背西岡

五十二都 爵譽轉江秋嶺

五十三都 南岡市路邊洲下村

五十四都 甘竹花樹下霄嶺

五十五都 南逕祿岡南園南溪塘西夏潭羅步田陽岡(或屬五十四都)舉

岡(或屬五十四都).

禾市镇桥头镇碧溪镇

六十四都 安平清水瀘源瀘灘嚴庄荷木坳洪岡寨梅塘寨鄉界彬里

六十五都 禾溪官陂郭渡黃漕

六十六都 早禾市沙里門陂

六十七都 社溪渡頭津洞凰岡

六十八都 麻陂沙坑湖洲

六十九都 牛牧二石坦(太湖)

七十都 碧江洲院頭固岡.

注:

1、大致位置仅供参考,与目前的乡镇辖境并非完全对应;

2、 以上所列为县志所载的明清时期所有的图(里),并非全是明初已有,也非清末仍有;

3、 部分地名参照《泰和地名志》1986年版进行了考证。

——————————————————

四川古蔺高篱笆王氏族谱(道光版)手抄本《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太原郡三槐堂王氏族谱》湖南王氏源流考淮南王氏志略湖南氏族志寻亲信息:仁怀文政穿山硐三槐王氏概况古蔺水口大湾王氏(王象支)概况瑯邪三槐余姚(王阳明)家族谱明朝贵州王氏军政官员录姚江秘图山王氏(王守仁)家族世系图四川古代王氏军政官员名录王阳明世系考索王姓入赣传奇重庆市王氏宗支派别录关于坛厂王氏始祖入黔时间的探讨王阳明家族世系脉络,川黔王氏必看!黔北王氏家族(一)高笠王氏外迁史:茅坝回龙穴支概况高笠王氏外迁仁怀茅坝两河口回龙穴支系的基本情况高笠王氏字派对照表(修订中)遵义民国中将王光汉自传上虞王姓探源遵义杨柳街王氏家族世系概略高笠王氏与羊耳寨王氏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仁怀茅坝龙井后槽三槐王氏家谱(2014版)高笠—穿山洞—坛厂王氏家族世系及字派对照表江阴王氏概略贵州巡抚王学益与江西安福王氏源流衡阳三湖王氏巴綦王氏族谱概要余姚秘图山王氏世系琅琊世系:王守仁家族舟山小柯梅王氏与王守仁明代调北征南王氏家族派别录《坛厂王氏族谱》顺治版及嘉庆版的梳理与简析四川宜宾的王氏家族贵州水城珠树堂王氏贵州安南卫明代王氏世袭官员名录贵州威清卫明代王氏世袭官员名录明代贵州平越卫王氏家族世袭名录三槐世泽余姚王氏湖北浠水县伯武王氏淮南王氏志略湖南氏族志——王氏浙江上虞《达溪虹桥王氏宗谱》(卷一、二)《余姚上塘王氏宗谱》(渊源图、统宗图)概要太原郡三槐堂王氏家族派别录坛厂王氏二世祖王昂落业初探贵州桐梓元田坝王氏家族简介贵州仁怀坛厂王氏简介贵州仁怀坛厂王氏始祖王汝荐入黔初考明代播州战役之王氏人员信息明代四川:四十五个王氏将军家族世系明代湖广黄州卫武职王氏世系概况西南王氏“八大房”孝感《王氏族谱》考巴渝王氏百支百派日本人这样评说王阳明的先祖麻城三槐王氏的来源湖广黄州府赤膊龙王氏家族概况浙江台州临海章安王氏家族四川古蔺石屏长龙村王家山、龙山镇杨坪王氏家族简介贵州仁怀姓氏源流概略遵义马蹄镇姓氏源流概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