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游记(27) 巴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画家热罗姆 法国游记(27) 巴黎

法国游记(27) 巴黎

#法国游记(27) 巴黎|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雕塑《米洛的维纳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油画《蒙娜丽莎》。上一篇游记带朋友们看了《米洛的维纳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下面的重点自然是油画《蒙娜丽莎》。

油画《蒙娜丽莎》在卢浮宫二楼德农馆的意大利13-15世纪展区6号厅。我们跟着小杨导游来到了意大利绘画馆。先看一些意大利的世界名画。

《庄严的圣母》,奇马布埃,1280年。

《庄严的圣母》,奇马布埃,1280年

这幅祭坛画原安放在意大利比萨的圣方济教堂里,1882年作为拿破仑的战利品被拆走。画家凭直觉绘出了宝座的“透视图象”,从侧面描绘宝座,却从正面画出宝座的台阶;位于宝座两侧的天使,同样产生了纵深感。他将宝座的靠背画得过分高大,圣母头部的光环,遮住了宝座的尖顶,加重了圣母脸部在画中的份量;圣母的躯体包拢在斗蓬的褶纹里,几乎占满了宝座的整个空间;天使的神态僵硬,不论是细部(如手画得十分具体)或先后排列的方式,都展示了浓厚的拜占庭风格。

奇马布埃(Cimabue,约1240~1302)意大利画家。他是13世纪后半期首先进行风格革新的画家,并且是乔托的老师,因而被奉为标志文艺复兴新艺术开始从中世纪旧艺术转化的先锋。奇马布埃一生主要在佛罗伦萨活动,著名诗人但丁曾在《神曲》中提到他。

《圣母子》,桑德罗·波提切利,1465-1470。

《圣母子》,桑德罗·波提切利,1465-1470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Alessandro Filipepi,1445—1510)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

今年三月,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见过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两幅作品《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的游记“意大利游记(29)佛罗伦萨-我在乌菲兹美术馆里看到的世界名画”。

《圣母子和年轻的圣施洗》,桑德罗·波提切利,1470-1475。

《圣母子和年轻的圣施洗》,桑德罗·波提切利,1470-1475

圣施洗即施洗约翰,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的儿子,耶稣基督的表兄。因他宣讲悔改的洗礼,而且在约旦河为众人施洗,也为耶稣施洗,故得此别名。

《老人和他的孙子》,基尔兰达约,1490年。

《老人和他的孙子》,基尔兰达约,1490年

这件作品为基尔兰达约最著名的肖像画像品。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重病中的祖父,他那种病变的特征,给人明显的沉痛和压抑的气氛,那注视孩子的留恋人生的目光,和小孩看着祖父的稚气神态和其蓬勃的生命力,都给人一种视觉的震撼。

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 1449年至149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与伟大画家波提切利同一时代。他作品的风格是坚实而平淡的,并且相当传统。他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复杂的场景布局和组成的概念,在文艺复兴时代揭示了宗教中庄严肃穆的内涵。

《佣兵队长肖像》, 安托内洛·达·美西纳,1475年。

《佣兵队长肖像》, 安托内洛·达·美西纳,1475年

安托内洛·达·美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1430-1479)是首批使用法兰德斯技术绘画油画的意大利画家之一。安托内洛·达·美西纳是高超的肖像画家;他的《佣兵队长肖像》和《一个人的肖像》是典型作品,色彩鲜明、细节逼真。

《帕那索斯》,安德烈亚·曼特尼亚,1497年。

《帕那索斯》,安德烈亚·曼特尼亚,1497年

在这幅画中,爱神和战神这一对恋人,相视牵手地站在床前,由于他们受到了火神的威胁,仙女们在他们的面前载歌载舞,使得远处的岩石摇摇欲坠,只有飞马和墨丘利神一起努力敲打着头盔,才能阻止这一切。这原是一个属于矫饰主义风格的故事,曼特尼亚却把它变成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绘画主题。

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意大利帕多瓦派文艺复兴画家。北部意大利重要的人文主义者。热衷于描绘古罗马的建筑和雕像,并从古代的历史神话和文学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其作品的古典主义特色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壁画领域创造了用透视法控制总体的空间幻境,开创了延续三个多世纪的天顶画装饰画风。

《圣母子,圣哲罗姆和圣诺比乌斯》,马里奥托·阿尔贝蒂内利,1506年。

《圣母子,圣哲罗姆和圣诺比乌斯》,马里奥托·阿尔贝蒂内利,1506年

这幅画是为佛罗伦萨的圣三一教堂而作。也是圣母子题材。圣哲罗姆是罗马天主教教父,博学多才,为中古时代教会四大学者之一。圣诺比乌斯是佛罗伦萨首位主教,圣人。画中两位圣人身后的背景对应他们各自的环境。此画1814年进入卢浮宫。

马里奥托·阿尔贝蒂内利(Mariotto Albertinelli,1474-1515),文艺复兴盛期佛罗伦萨画家。画的合作者还有佛罗伦萨画家弗朗西斯科·法兰恰比乔(Francesco Franciabigio,1482-1525)。

《威耳廷努斯与波莫娜》(Vertumne et Pomone),巴丽斯·博尔多内。

《威耳廷努斯与波莫娜》(Vertumne et Pomone),巴丽斯·博尔多内

威耳廷努斯是一个掌管四季变化、庭园和果树的神,年轻迷人,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形状,就像种子发芽,或者水果长出树枝。他爱上了果树女神波莫娜。果树女神波莫娜每天致力于培养果树,从来没有注意过他。威耳廷努斯显现出他的真面目,太阳见到威耳廷努斯的光芒都躲进云彩!她看到如此英俊的威耳廷努斯,就接受了他的爱,并和他一起管理着花园。

巴丽斯·博尔多内(Paris Bordone ,生于1500年7月5日,卒于1571年1月19日),意大利画家,威尼斯人,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启蒙老师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提香。

《迦拿的婚礼》,保罗·委罗内塞,1563年。

《迦拿的婚礼》,保罗·委罗内塞,1563年

油画作品《迦拿的婚礼》的内容取自《圣经》故事,讲的是耶稣和圣母玛利亚以及使徒们在约旦河畔的迦拿这个地方遇到一家人家正在举办婚宴,主人邀请他们一起参加,婚宴上大家饮酒欢庆,后来酒喝光了,耶稣将坛中的水变成了葡萄酒,大家又继续喝酒欢乐。油画《迦拿的婚礼》中有威尼斯的当代建筑、贵族商人和乐师等,委罗内塞在这些欢乐的人群中还画进了英国女皇、法兰西斯一世、土耳其苏丹、画家提香、丁托列托和画家委罗内塞本人。据说,委罗内塞到了威尼斯以后,他发现这里的人们追求的并不是对宗教的虔诚,而是对生活的享乐,于是委罗内塞饶有兴趣地把这些生活搬上了画面。

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原名叫保罗·卡尔亚里,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艺术大师提香有两个伟大的弟子: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他们同时被誉为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三杰。委罗内塞在绘画上,尤其是装饰性绘画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画有着灿烂的色彩和独具匠心的透视,构成了令人眩目的效果,对于后来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去过迦拿,在以色列拿撒勒市东北约10余公里处。那里有一座婚宴教堂,教堂的地下有盛酒的石缸,据说是耶稣行神迹的地方。

《迦拿的婚礼》和《蒙娜丽莎》都在卢浮宫二楼德农馆的意大利13-15世纪展区6号厅。2012年我拍摄了《迦拿的婚礼》;因人太多,没有拍摄《蒙娜丽莎》。今天依然如故。拍了几张《迦拿的婚礼》,总是有几个大脑袋挡住了画,只好放弃。《迦拿的婚礼》的对面,人群呈半圆形紧紧地围住一面墙,墙上挂着的就是《蒙娜丽莎》。没有办法挤进去,挤进去也没法拍摄,这时手机倒是有优势,人人高举手机胡乱拍摄。我只能退到外面,远远地斜着拍了一张。

照片有些模糊,按理说我的相机不应该这样。后来小杨导游和我说:“蒙娜丽莎画像前的玻璃经过特殊处理,谁都无法把她拍清楚。”不知真假?据说蒙娜丽莎画像前有一块有色玻璃板,可能是一个屏蔽闪光灯伤害的装置。

《蒙娜丽莎》,达·芬奇,1504年。

《蒙娜丽莎》,达·芬奇,1504年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厌恶9%,恐惧6%,愤怒2%。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1452年4月23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他还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戴手套的男子》,提香,1520年。

《戴手套的男子》,提香,1520年

这幅画是提香最著名的肖像画。画中的男青年被刻画得细腻生动,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有着柔和的轮廓,在深色背景和衣服的衬托下,头和双手显得突出而生动。他侧目而视,凝神沉思。提香用相当纯熟的油画技巧处理画面的明暗层次,这里他采用的是细腻透明的油画技法。他笔下的肖像画不仅外表肖似,还能体现出性格、气质和时代风貌。

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io,约 1488/1490– 1576),英语系国家常称呼为提香(TITIEN),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在提香所处的时代,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能的画家之一,兼工肖像、风景及神话、宗教主题绘画。他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影响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更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杨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三楼的叙利馆,这里是法国绘画展区。

展厅的穹顶。真是美极了!

《罗杰拯救安格利卡》,安格尔。

《罗杰拯救安格利卡》,安格尔

罗杰拯救安格利卡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特的诗集《狂乱之夜》所描绘的情节:支那女王安格利卡被囚禁在泪之岛上,她被当作海怪奥鲁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来,正在这危难之时,英雄罗杰驾驭着自己半鹰半马的座骑,赶来杀死了海里的海怪奥鲁克,营救了女王安格利卡。

左边是骑在半鹰半马上的英雄罗杰,右边是被海怪奥鲁克锁在岩石上身躯扭曲的女王安格利卡,女王安格利卡目光哀婉,期待着从天而降的英雄前来营救,女王安格利卡静止不动的形象,与英雄罗杰的长矛所呈对角线的力度形成对比,这就使英雄罗杰彷佛使出全身力气把长矛利入海怪奥鲁克的咽喉。 这幅作品的构图美感在于安格利卡的裸体在月光中充分显示出它的柔美;全图阴影部分的黄褐色和土黄色的色调,在这种色调的衬托下,铠甲的金色、盾牌的红色,斗篷的白色,特别是安格利卡躯体的肉色,显得格外醒目。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静而庄重,这正符合古典主义所追求的意境,重理性轻情感,重类型轻个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法国画家。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安格尔是一个对自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多情者。安格尔在向希腊人和拉斐尔讨教之前,先学习了自然。他曾断言:“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是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

《大宫女》,安格尔,1814年。

《大宫女》,安格尔,1814年

世界名画《大宫女》,此幅土耳其宫女图是画家安格尔应拿破仑的妹妹,即那不勒斯王国的王妃卡洛琳·摩拉的订购作于1814年。画中从右边开始是一块带有花纹的水蓝色绸帐,绸缎下方是一个女人赤身裸体背对着观众左手撑起上半身,女子头戴紫色头巾上面有黄色流苏和花纹点缀,头部侧着面对观众。右手带着黄色珠串拿着孔雀毛扇,手臂自然放在自己的右腿上,右手放在搭在右腿的左小腿上。水蓝色的台面上依次铺着动物的毛皮,亮黄色衬布,最上面白色衬布垫在裸女身下。最右边的绸缎拉至画面的三分之一处,还有一部分搭在女人的左小腿上右手下。褐的发黑的背景越发衬得女人的身体嫩白丰满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安格尔的《大宫女》把优美推到了怪异的程度。有一位批评家提请人们注意“他的宫女多了三块脊骨”,对此安格尔堂堂皇皇地答道:“先生们,假如我必须熟记解剖学的话,我就不会成为画家了。”安格尔在一幅裸体画中主要考虑的并不是服从模特儿,而是把模特儿变成一个富于节奏感的主题。故意拉长的身体,似乎体现了一种古希腊雕刻的肃穆庄严的美感。艺术并不是盲目地复制现实,而是对倾入全部感情的生活中绽放的精神之花的倾力表达。

《皮格马利翁和加拉蒂亚》,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1819年。

《皮格马利翁和加拉蒂亚》,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1819年

这幅画描绘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爱情故事。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并把全部的精力、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蒂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1767-1824),法国画家。他是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得意门生,他的风格融汇了大卫的新古典主义,又有自己的浪漫主义视野。

《洪水》,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1806年。

《洪水》,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1806年

《洪水》取材圣经故事。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创世纪》如此形容洪水刚开始的景况:“当诺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在陆地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人与方舟中的生命得以存活。

《洪水》在沙龙展出时引起轰动,一片赞美之声,与路易·大卫的《萨宾妇女》相提并论。他的老师路易·大卫予以高度评价:未来的艺术家将学习这幅画,就像他们学习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一样。

《自画像》,路易·大卫,1794年。

《自画像》,路易·大卫,1794年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特斯》等。1793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这时期创作了歌颂拿破仑的《加冕式》、《授旗式》等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路易·大卫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

《劫夺萨宾的妇女》,路易·大卫,1799-1808年。

《劫夺萨宾的妇女》,路易·大卫,1799-1808年

这幅画是大卫被捕入狱时开始绘制的,也是他出狱后的第一幅作品。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大卫,谨慎选择和睦、宽容的主题,一点也不令人惊讶。据说大卫将此献给为他到处奔走陈情的妻子。古代罗马由于缺少女性,创设者罗慕斯便命令将士们到附近的萨宾抓女人回来。三年后萨宾为了抢回这些女人而发动大军攻击,这时那些女人已成为母亲,且过着幸福满足的日子,因此带着小孩到战场上阻止战争。

《朱丽叶的画像》,路易·大卫,1824年。

《朱丽叶的画像》,路易·大卫,1824年

画中的女主人是维尔纳夫的朱丽叶·布莱斯(Juliette Blais de Villeneuve),拿破仑哥哥约瑟夫·波拿巴的妻子是朱丽叶的姨妈。这幅画是画家路易·大卫在流亡比利时期间的1824年所作,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幅肖像画(大卫死于1825年)。

《雷卡梅尔夫人像》,路易·大卫。

《雷卡梅尔夫人像》,路易·大卫

雷卡梅尔夫人是巴黎社交界著名的美人,15岁时嫁给了一位相当于她三倍年龄的富裕的银行家。她喜欢穿白色的衣裙,总是风采迷人。画中雷卡梅尔夫人身穿罗马式长袍,靠卧在罗马式的卧榻上,一只手支在身后两只圆筒形的枕头上面。左侧还有一盏古代铜灯,榻前有一块踏板,背景是一块素朴的布幕,构成了极富古代气氛的典雅环境。夫人的白色长袍垂搭在靠榻前,色彩与形体相得益彰,呈一种高雅古朴的休憩状态,一切都显得十分平衡。画家以古典美的抒情手法,描绘了这位夫人的妩媚恬静和秀丽的姿色,成为路易·大卫肖像画之代表作。

《勒布伦和她的女儿》,勒布伦,1789年。

《勒布伦和她的女儿》,勒布伦,1789年

这是勒布伦32岁时所作。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Elisabeth Louise Vigee-Le Brun,1755-1842),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历史上少有的女性画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她1779年开始为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画肖像,成为玛丽·安托瓦妮特王后的好朋友。这给年轻而又漂亮的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带来极大的荣誉和地位。从此踏入了巴黎的上层社会,皇室和贵族纷纷请她画像。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也没有停止绘画,欧洲各国的皇室和贵族们都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而感到荣幸。

《年轻的殉难女》,德拉罗什,1855年。

《年轻的殉难女》,德拉罗什,1855年

这是一幅美艳冷峻到让人窒息的殉难画。一个年轻基督少女被捆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双目微闭的漂浮在台伯河上。她面目非常安详,头上悬浮着一个光环,深蓝的水面微微荡漾开去,少女浑身折射出晶莹、圣洁的光芒。画中呈现的那种神圣和悲凉,令人心生莫名的哀伤和怜惜,目光不忍离去。这幅画取材于公元303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宣布了迫害基督教徒的法令,台伯河是流经罗马帝国首都罗马的一条河流,这场迫害持续了10年,台伯河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殉教者。

保罗·德拉罗什 (Paul Delaroche,1797 - 1856),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法国历史画家中自然主义的创始人,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影响遍及全欧,特别对比利时、德国和英国影响更大。

《拿破仑视察雅法鼠疫病院》, 安东尼·让·格罗,1804年。

《拿破仑视察雅法鼠疫病院》, 安东尼·让·格罗,1804年

画家目睹这场瘟疫的惨象,激昂地用彩笔画下鼠疫患者各种痛苦场面。画稿上的背景也充满着“地方色彩”。格罗的历史画总是笼罩着一股征战的烟尘,在这里,他以一种富有东方格调的伊斯兰建筑为背景,来代替过去习惯的作战场景:拿破仑的出现就像一个魔术师那样,患者报以一种惊愕的目光。他精神振奋地来探望那些赤身裸体的无望的病患者,而这些临近死亡的鼠疫病人期望从这位“常胜将军”的口中说出一点生存的光明,画面色彩是那样绚丽、奇突,响亮的色调中充满雾化的气氛。

安东尼·让·格罗(Antoine-Jean Gros,1771-1835),法国著名古典主义历史画家。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1819年。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1819年

在画面上,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明白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着亲人的尸体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冲破了稳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缚,又构成一个动荡、富于激情的三角形。他们一个推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巾。顺着他们呼喊的方向,细心的读者能够在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与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着生的希望。关于这幅画有一个长长的故事。

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前往圣·路易斯港。

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听凭命运摆布。

十多天后,淡水食物全没有了,狂风恶浪摧残着人们脆弱的心灵,人们开始绝望疯狂了,甚至互相残杀,啃食死人肉。最后被人救起时,仅存15人,但很快又死去了5人,这次惨案共死亡140多人。如此的悲剧,引起了路易十八政府的恐慌,想方设法遮掩真相,仅在报纸上发一条简短的消息,军事法庭轻判船长降职和三年徒刑,此事激起了幸存者的愤怒,他们不顾一切,将事实真相向世人公布。

26岁的籍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他要以此为题,创作一张饱含激情和想象力的画,让它再现出那惊心动魄的场面。籍里柯用了18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梅杜萨之筏》这幅“写实”的巨画。最终,国王路易十八将《梅杜萨之筏》捐赠给了卢浮宫美术馆,让其永久珍藏。

泰奥多尔·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2-1824),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在英国,籍里柯由于一次意外坠马而英年早逝。他的艺术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

《自由引导人民》,欧仁·德拉克罗瓦,1831年。

《自由引导人民》,欧仁·德拉克罗瓦,1831年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

画面的主体为一个戴着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的年轻女性,她的右手高高举起,手中握着的是一面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三色旗。她即是克拉拉·莱辛,又象征着自由女神,穿着一件黄色的连衣裙,腰部系着一条腰带,连衣裙滑到了乳房的下边,袒露出双乳。在她的左手里拿着的是一把带刺刀步兵枪(1816式)。两名巴黎街头顽童自发的参加了战斗:左边的顽童手中紧握着圆石,戴着一顶轻便的步兵帽;年轻女性右边的顽童戴着一顶法国学生常戴的黑色天鹅绒贝雷帽,在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大尺寸的弹药盒,他的右脚向前,一只手举在空中挥舞着骑兵手枪,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情景,他象征少年英雄阿莱尔。画家将他本人也画到作品里面,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手中紧握长枪,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伟大的过去为榜样,起来进行斗争。

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保罗和弗朗西斯的鬼魂出现在但丁和维吉尔面前》,阿里·谢菲尔,1855年。

《保罗和弗朗西斯的鬼魂出现在但丁和维吉尔面前》,阿里·谢菲尔,1855年

阿里·谢菲尔运用深黯的重褐色,以表达《神曲》“地狱”中的“诗情画意”。象征弗朗切斯卡的幽灵正挽着情侣保罗显现在画面中央。她搂紧保罗,随着狂风的吹拂飘向左侧,长长的衣披搭落下来,加强了形象的飘浮感。两个幽灵将刮向地狱去受酷刑。裸体的翱翔之势,透视出一种剧烈的悲悯,空间似被灯光所照明,周围则是一片森森的阴暗;但丁与维吉尔的形象隐隐绰绰,他们处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这种大胆运用古典画法的情调渲染了画中形象的浪漫主义激情。阿里·谢菲尔的油画风格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弗朗切斯卡与保罗的“苦恋”,在《神曲》长诗中只以两段来叙述。由于故事具有永恒的真理性,历史上一直被人所推崇。作为绘画题材,采用的画家也已不少。

但丁·阿利基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神曲》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净界)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阿里·谢菲尔(Ary Scheffer,1795~1858)出生于荷兰。由于父亲早逝,他们随母亲移居巴黎。自从进入盖兰画室以后,艺术上更多接近的是浪漫派诗人与画家,特别是德拉克罗瓦的影响。

还有两幅绘画,画作名称和作者不详。

画作名称和作者不详

画作名称和作者不详

这一篇游记给朋友们介绍了卢浮宫收藏的一些意大利和法国画家的绘画,这些都是世界名画。名画要慢慢欣赏,细细品味。下一篇游记再给朋友们介绍卢浮宫收藏的一些雕塑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