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美育的基地,每个人都可以和剧院谱写漫长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大剧院图片 上海大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美育的基地,每个人都可以和剧院谱写漫长故事

上海大剧院:是艺术的殿堂,也是美育的基地,每个人都可以和剧院谱写漫长故事

2024-01-27 1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过图片和讲解带领观众了解艺术。 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走进随时敞开大门的上海大剧院,咖啡店里有人正在安静阅读,而在另一头能时不时瞥见门外一侧有舞台工作人员频繁进出,他们正在为一个月后的《剧院魅影》中文版音乐剧演出而紧锣密鼓地搭建装台。音乐剧的舞美设计通常很繁复,让人不禁遥想2002年上海大剧院首次引进国外音乐剧《悲惨世界》时,需要按照一架波音747货机的体积来设置和安排整个舞台布景,甚至一度不被市场看好。

21年后的今天,音乐剧早已成为国内稀松平常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舞台艺术形式,无论是引进版还是中文版都如繁花般绽放在大大小小的剧院里。艺术普及教育并不能立竿见影,总要有人力排众议久久为功。比如引进国内的首部音乐剧《悲惨世界》开演前,要不是剧院艺术总监带领音乐学院的学生不断跑路演,孜孜不倦地给大家讲解音乐剧这一当时在国内尚属新鲜的艺术门类,也不会有后来的音乐剧《剧院魅影》和《狮子王》在大剧院先后破百场的瞩目成绩。

  忠实观众里出了一个“讲座班长”  

美育讲座引领观众走进艺术殿堂。

“音乐剧”是谈起上海大剧院美育成果时绕不开的三个字,但作为国内建成的首家国际性高等级综合剧院,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具有超前的意识,耐心地引领观众入门。80后资深观众小麦向记者回忆起十多年前上海大剧院举办的讲座活动时如数家珍,“音乐学家韩斌老师当时围绕古典音乐讲了有四五年,从基础的歌剧知识到音乐会上不同种类的演奏乐器,再根据图片领略异国风情,跟着他不出国就可以‘去’世界上的不同剧院,还能了解很多音乐大师。此外还有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校长吴洁的芭蕾舞讲座也让人印象深刻。”

小麦尤其爱好古典音乐和舞蹈,因此每当有韩斌、吴洁以及知名乐评人李严欢的讲座,总要积极参与。她告诉记者,由于韩斌老师深入浅出的幽默风格非常受欢迎,因此喜欢他的观众特别多,2014年左右还特意组建了一个音乐交流群,直到现在这个群依旧活跃。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讲座信息,不仅在上海大剧院,其他地方的信息也不可错过。“有意思的是我们群里还有个‘讲座班长’,因为他总是认真记录每次讲座的内容分享到群里,让没去现场的人得以跟着笔记学习,久而久之被大家称为‘班长’。”小麦介绍,虽然大家相识于上海大剧院的讲座,通过美育活动走到一起,但是志同道合的他们也会分享大剧院之外的各类演出资讯和观演心得,保持着共同赏乐、共同进步的习惯。

2013年,上海大剧院进行了开业15年来的首次大修。修缮完毕后的大剧院除了硬件升级外,在确保演出艺术水准、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等方面也愈发精益求精。小麦就是在这时候结缘上海大剧院,她还记得那一年观看过的国家话剧院话剧《大宅门》和《人民之歌——音乐剧集萃音乐会》等精彩演出,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关注大剧院举办的各类讲座。“一些大型演出的演前讲座还有导览,在开演前已经做足了功课,在观看演出时自己已经有了一系列期待。”当小麦于2023年回顾往昔时,她发现如今有很多剧院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是在当年,上海大剧院在美育活动上无疑是走在前列的。

  醉梦美育的“卧游之乐”照进现实  

在讲座上享受的“卧游之乐”被小麦还原到了生活里,那些凭借图片打卡的世界剧院之旅早已在脑海里形成了一条熟悉的路线。“与之前出国旅游时自己做的攻略不同,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去打卡跟艺术家相关的小众路线,比如喜欢巴赫的话,就可以根据他的生平,将他居住的那些城市、演出过的剧场等地点罗列出来,这样走下来就会非常有意思。”在小麦看来,讲座远远不止授课的过程,而更多的是一次次有趣的分享。

她还记得去年一月在A+艺术长廊举办的一个展览《下一站,剧院》,当时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来到现场分享的台前幕后故事,让她大饱耳福。“观众平时几乎是没有机会和这些知名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但是通过上海大剧院的美育活动,哪怕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可以跟艺术家直接沟通,增加很多不同以往的体验。”小麦介绍,她对艺术家关于新编曲目创作前后的想法和故事尤其感兴趣,“为什么他会参演这个角色?”“他本人对于这一全新的剧目编排有哪些看法?”……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萦绕在她脑海。她举例介绍,比如舞剧《白蛇》是上海大剧院的原创剧目,光看演出可能体会没那么深入,但是听现场访谈可以了解创作故事,会发现青蛇和白蛇其实就像心理学中的“自我”和“本我”的意识纠缠。

“其实不单单是艺术家对于剧目角色的体验,你也可以通过戏剧看到他的人生,同时他讲到的某一点可能成为你未来人生中的启发。”小麦介绍,影响自己最大的是不断创新的意识,从演出角度而言,同一套曲目经由不同院团演出,会有各自不同的新意蕴藏其中;而作为观众,听同一场音乐会时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把这种体验当作人生中新的创意闪光点。小麦平时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看似与美育毫无干系,但她肯定地表示从美育活动中吸取的养分已经融入工作,“岗位虽然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每次做不同的项目时,完全可以努力加入新想法,就像艺术家对待不同角色时一样。”

  数不尽与剧院一起成长的故事  

亲子一起体验艺术的魅力。

小麦是上海大剧院艺术教育部经理邵文佳结交多年的朋友,此前一直在大剧院的美育活动中看到她,慢慢就留下联系方式成为了朋友。邵文佳介绍,像小麦这样的资深观众不在少数,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剧院视作心灵归属。

曾经,上海大剧院20周年之际推出过一部微电影,取材于一名观众的真实故事,影片里大剧院伴随主人公一同成长:1998年,一位孕妇观众来到大剧院观看歌剧《阿依达》,孩子同年出生;2003年,孩子来大剧院观看了启蒙音乐剧《猫》;2010年,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成为孩子记忆中最大的艺术盛会;2013年,在15岁这一年参与了大剧院儿童画展;2016年,已经上大学的孩子成为了大剧院艺术志愿者,负责检票、领位、礼仪维护等志愿服务工作。

“她的整个成长是跟剧院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剧院是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邵文佳表示,类似的观众故事总是让她深受感动,与此同时,踊跃参与讲座的专家和老师也陪伴着大剧院一同成长。比如知名乐评人李严欢在大剧院艺术课堂的讲座深受喜爱,但他本人在上世纪90年代时作为一名初中生就开始热爱古典音乐,在大剧院建成后便频繁来观看各类演出,后来自发刻苦钻研音乐,成为了一名乐评人。“他学生时代的艺术初体验可能在剧院里,因此后来愿意施展自己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才能,为剧院贡献自己的力量。”邵文佳笑称,李严欢的记忆非常好,听过的每场音乐会都能将其时间、地点、曲目、表演者等信息牢牢记住,因此每当有资料需求时,直接找他就能得到准确答复。

大剧院的艺术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

邵文佳在大剧院认识的朋友里,还有一位有趣的资深观众,他一心只统计和研究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相关数据,去年写了一篇文章来汇总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奏曲目有多少、谁是场次最多的指挥等数据,最终在乐迷圈里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因此后来还把他请来大剧院的艺术沙龙进行分享。邵文佳表示,“很多讲座和沙龙的老师跟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所以常常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灵感和方向,一起讨论如何做成观众喜欢的形式,光是在一起聊聊天也能聊出很多新想法。”

这也促使了大剧院的美育活动进行跨文化合作升级,邵文佳介绍,艺术其实跟文学、电影、旅游、美食等内容都能联动,建筑师、数据分析师等看似不相关的职业也能成为沙龙嘉宾,激发观众的无限潜能。她认为,自己多年接触的大剧院观众非常有想法,乐于在艺术方面有所研究投入,很多时候他们带着平时积累的问题和思考来参与美育活动,因为常常能抛出非常专业有质量的提问。

  观众的热情参与让建筑灵动起来  

露天平台和没有座位的馆内空间都能用来表演,拉近剧院和观众的距离。

“2013年大修前我们用10天时间向公众开放,差不多来了11万名观众,平均每天有超过一万名的观众排队就为了进剧院看一眼。”邵文佳回忆,当时早上九点上班前,经过门口就已经看到整个大剧院已经被排队人群绕了整整两圈,火爆的场景却让剧院工作人员陷入思考,“上海大剧院已经开业了15年,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是没有进过剧院的。”于是,上海大剧院团队许下承诺,大修过后的大剧院一定尽可能将空间开放给大众,后续又开辟出艺术长廊、亲子阅读空间等空间布局。

除了一楼公共空间可以随意参观外,大剧院还不定期在各个空间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邵文佳介绍,大剧院每一季度都会选择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天或两天的剧院开放日,一整天可能有多达20场五花八门的美育活动。若是恰逢一些院团演出期间,大剧院会邀请院团与观众互动,比如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等都在开放日上进行过公开彩排,带领观众参与工作坊活动。还有一次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每天都在争分夺秒赶行程的马林斯基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甚至主动提出加演亲子公益场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在邵文佳看来,剧院永远不可能只是建筑本身,观众愿意走进来不单单只是为了看一眼空间。而借助美育活动能让观众突破对剧院建筑之外的认知,沉浸式感受高雅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让建筑灵动起来。另一方面,她指出很多演出对观众年龄进行了限制,除了儿童剧之外,一米二以下儿童很少能有机会在现场欣赏高雅艺术。因此剧院开放日上无论是快闪演出,还是边演边讲解的艺术赏析,都是向全年龄段的观众开放,哪怕是被抱在家长怀里的小朋友也有机会接受艺术熏陶。

此外,天性好动的小朋友往往坐不住,哪怕在快闪演出时跑出去,演出也不会受影响。大剧院也因地制宜将不同活动选在不同地方,大堂、露台等无固定座位的空间皆可用作表演。大堂的台阶上、露台萦绕的自然环境里,观众无需正襟危坐,在舒服自由的环境中享受艺术,观众与建筑和谐共融。

  艺术教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孩子们能在大剧院的美育系列活动中得到熏陶。

上海大剧院自1998年8月27日正式开幕以来,从迎来了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三大男高音的国内唯一大满贯,到四大欧洲歌剧流派悉数登场,更有无数国际一流艺术院团及众多海内外知名艺术家为上海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舞台记忆。也正因为国内开先河的世界级表演居多,美育很多时候成了当务之急。邵文佳介绍,瓦格纳史诗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在2010年上演前,大剧院特意策划了近10场系列专业讲座,为的是让观众能够对其艰深背景有一定了解。

演出前的美育活动仿佛一场及时雨,第一时间解答了将要看这场演出的观众心中的疑惑。不过,剧院从事美育工作的目的显然不是直奔票房转换这一目标,对于未曾买票的观众而言,也断然不会因为听了一场讲座而立马购票,但这些知识满足了一座城市精神素养提升的需求,从而潜移默化地填充进人们生活。邵文佳表示,平时遇到的观众看演出的缘由倒是有很多出自很久之前听过某个讲座里提到过某部剧、某个院团,看过老师授课时播放的演出片段,留下了深刻印象后,如今看到他们要来演出了,便会好奇地购票一睹究竟。

“艺术教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过了很多年才会感受其影响。”邵文佳表示,除了后续买票看演出之外,更多的观众会切身感受到审美能力的变化,虽然抽象的艺术观感莫衷一是,比如初听一首钢琴曲不见得有什么鉴赏力,但是听了一两年后很有可能会顿觉其中奥妙,甚至能指出演奏者的水平好坏。“所以用艺术来一路陪伴孩子成长是有趣的经历。”邵文佳介绍,大剧院的亲子活动通常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而不是家长扔下孩子后就自行活动,单纯地完成接送任务。美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参与,家长的艺术熏陶与孩子的艺术启蒙同样重要,在参与活动的亲子交流中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尤其对于家长而言,只有自己深刻体验过艺术,才会放下强烈的教育功利心,他们的心态也会慢慢转变,变为享受艺术。

1998年开幕后,大剧院陆续跟着来演出的国外院团的优秀经验来开展美育活动,直到2005年自发形成大规模的艺术教育内容。从最早的为中小学生定制中华民乐系列赏析音乐会,到艺术课堂开启后面向全年龄段开放市民场,再到为高校学生定制的经典剧目演出进阶为与票房同步的最新演出剧目,大剧院坚持拿出5%票房作为公益票出售,几十元的公益票价吸引了无数从未看过现场演出的市民争相走进大剧院。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管观众多大年纪,专业的或是缺乏艺术知识的,我们都尽力利用各种方法辐射到更多人群。”邵文佳表示,要不是真正去落实这些美育活动,也不会深刻感受到大众的美育需求如此庞大、反馈如此积极。大剧院从2014年策划系列性的“艺术课堂”讲座,当时六七个系列共计百场讲座,每场100多个座位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很多观众舍不得离开便挤在门口。如今,她发现越来越多00后观众出现在沙龙和讲座现场,“这些活动无论是继续帮助打开他们的视野,还是深入对世界的认识,看到他们畅所欲言的样子,就会让我们觉得活动是有意义的。”

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