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一生与光明的洞见:5本书照亮卢梭的思想世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哲学家卢梭的代表作 病态的一生与光明的洞见:5本书照亮卢梭的思想世界

病态的一生与光明的洞见:5本书照亮卢梭的思想世界

2024-06-13 06: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世纪巴黎街头,卢梭常年混迹于此

成年后,他和哲学家狄德罗成为好友,也得到伏尔泰的欣赏。但当后两者见识了卢梭的人品后,狄德罗差点被气得脑溢血,伏尔泰直接破口大骂:“自称是基督徒,却亵渎神明;自称是人,却不干人事!”

在爱情方面,我们也很难定义卢梭究竟是感情泛滥还是根本不懂如何去爱。16岁时,他已无处可去,华伦夫人收留了他,将他当儿子看待。但最后,这段亲情发展成了畸形的恋情。

后来,卢梭也到处留情,终于在56岁的时候,跟一个女仆结了婚,并生了5个孩子,但是卢梭却把他们全部送进了巴黎育婴堂,给人的感觉,毫无一丝父子之情。更矛盾的是,在他后来的著作《爱弥儿》中,他写道:“我其实挺爱孩子的……”伏尔泰再度看不下去了:“卢梭,你不是人!”

伏尔泰

没想到吧,他竟是这样的卢梭!而就是这个病态的人,却通过文字,在死后深受膜拜。他先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伏尔泰、雨果、大仲马等文豪皆安息于此,后来,法国国民公会更是为卢梭塑像,并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这一切当然不是偶然,而是硬币另一面的故事——他的人生近乎荒唐,但他的脑子从没停止过运转:关于音乐,关于教育,关于平等与自由,关于人类与自然。

在他离经叛道的童年,他就开始认真学习古典语文、绘图、数学,阅读了大量杂乱书籍,并深度沉迷音乐。

成年后,他做土地测量、教授他人音乐、大量阅读学术著作,以华伦夫人管家的身份,研究植物、制药、搞化学实验,还因此搞得双眼受伤。

在学术作品魅力的感染下,他主动结识了狄德罗、伏尔泰等启蒙运动思想家,以一无所有的潦倒身份,努力混迹于知识分子和高官伯爵的沙龙与圈层,提升学识,开拓眼界。

卢梭雕像

因为热爱音乐,28岁那年,他就出版了处女作《现代音乐论》。

在高级圈层见识了歌剧魅力,他自己也写了《风雅的缪斯》《冒失的婚约》等剧目。

为了攀上高等学府的高枝,他完成了《论科学与艺术》,以及鼎鼎大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名声大震,回到故乡日内瓦,受邀起草《政治制度论》。这当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我们熟知的《社会契约论》。

到了晚年,回忆起这一生,他写下了《忏悔录》,公然将自己的丑陋与不堪过往撕开给世人看,尽管个中口吻不像忏悔,而更像辩护……

千千万万的糟糕经历,让卢梭在生前遭人唾弃;而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迸发,则为卢梭赢得了光辉璀璨的身后名。可知人生有千般活法、万种模样,而新世界的建成、新思想的建立,其过程大抵只有一种模样,那就是未曾间断的积累,和不死不休的决心,无论世界荒凉抑或喧嚣,都要守护好心中那块不容玷污的净土。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这5本卢梭的代表作,进入他的净土,一窥他的思想世界,同时也在我们的心中建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新世界。

卢梭代表作之一,国内诸多本科院校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专业的书目之一。

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看作是卢梭全部思想的基础,并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绪论。

在本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学术名著中的不朽经典,也是人文科学爱好者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世界思想重要的古典文献之一,“天赋人权”的口号,曾对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产生过较大影响。

本书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书中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世界,不仅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亦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后者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本书为卢梭的一篇重要论文,为法国第戎科学院1749年公布的有奖论文竞赛题目,并被评为最佳,获得了该院颁发的金质奖章。

本书把论述重点放在抨击社会风气的日趋败坏上,其核心是:科学和艺术是伤风败俗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艺术会造成人类道德的普遍堕落。在人们陶醉于科学和艺术的兴盛的时候,他大声疾呼,提醒人们,要把重振道德作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风俗才能日趋纯朴,社会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五十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生。总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从他的诞生叙述到1742年他带着他的音乐从夏梅特到巴黎,下册追忆的是他登上文坛之后的不幸遭遇和被逐出圣皮埃尔岛之后不得不流亡英国的经历。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这是本书的由来,也是其成为法国教育系统必读经典作品的原因。

卢梭临终遗作,一个孤独隐居者的自我对话。

本书收录了卢梭的十篇漫步遐想,是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凄境况下,坦然展露的思想和感情。表达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以书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明智之举莫过于在我力所能及之处,做我乐于去做的事,无论群居还是独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