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中国轻兵器(机枪篇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军二战轻机枪 民国时代中国轻兵器(机枪篇三)

民国时代中国轻兵器(机枪篇三)

#民国时代中国轻兵器(机枪篇三)|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国

勃朗宁BARM1918轻机枪

重量:空枪重:7.2千克(A1)、空枪重:8.8千克(A2)

长度:1,214毫米

枪管长度:610毫米

子弹:.30-06斯普林菲尔德(7.62×63毫米)、7.92×57毫米毛瑟尖头弹(为适应中国战场所改膛)

口径:7.62毫米

枪机:长行程气动式活塞、开膛待击

发射模式: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射速:300—450发/分钟;、500—650发/分钟(A2)

枪口初速:805米/秒

有效射程:548米

供弹方式:20发弹匣

瞄具:机械瞄具

勃朗宁自动步枪是美军在20世纪上半叶使用的一种自动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缺乏密集的火力。为此在1917年,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勃朗宁设计了一种可击发调变的自动步枪。由于性能优秀,该枪很快就被军方选中,并迅速投产,美军对其正式命名编号为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虽名为自动步枪,但却往往被作为轻机枪使用。

勃朗宁自动步枪采用长行程导气活塞原理,开膛待击方式运作,该枪发射.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由20发可拆式弹匣供弹。其枪管膛口装有圆柱形消焰器。机匣以一整块钢加工而成,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拉机柄位于机匣左侧。美国军队评价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少发生故障。虽然原来是设计为单兵自动步枪,可由单兵携行以作行军射击,提供火力支援。然而由于它的重量太高(全重7.5千克)不方便携行,而且发射大威力步枪子弹的后座力使全自动射击时难于控制精度。

在二战期间,勃朗宁自动步枪主要作为轻机枪以两脚架部署在特定据点使用,也可由单兵短时间手携射击。虽然有着射程远,火力强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其20发弹匣容量仍然是太少,加上射速不高,故不利作持久火力压制。

因研制太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少量勃朗宁自动步枪投入服役,但它仍以其高可靠性受到前线士兵的欢迎。至1919年末美国共生产了10万挺BAR。部分士兵甚至认为若军方早些采用BAR以取代可靠性欠佳的绍沙轻机枪,便可以拯救许多生命。勃朗宁自动步枪于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部分国家授权生产及改良,其作为轻机枪时的角色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的步兵班就以每排3挺的规模大量采用BAR为班用自动步枪,以构建火力压制点,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步兵对这种自动步枪十分信任。战争期间一共有超过20万挺勃朗宁自动步枪交付美军使用。

勃朗宁自动步枪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的步兵装备的主要武器之一,在越战初期仍有限地装备,它被用作执行轻机枪的火力压制任务。然而20发弹匣容量限制了火力持续性,一方面持续射击会烧灼枪管,且枪管无法快速更换,这些因素妨碍它扮演真正轻机枪的角色。另外一方面,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亦有使用BAR,虽然越南人的体型较不适合操作这种枪械。

勃朗宁自动步枪在朝鲜战争期间恢复生产,共生产了6万挺。1950年代末,发射7.62×51毫米NATO步枪子弹的M14自动步枪与M60通用机枪列装美国军队后,勃朗宁自动步枪随即从大部分前线部队撤装。

BAR的主要型号

M1918

最初生产的版本。

M1918A1

1937年推出,装上两脚架,命名为M1918A1。

M1918A2

全枪重量增加到9.2千克(装弹后),被命名为M1918A2。1940年后投产。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慢:300—450发/分钟、快:500—650发/分钟),可拆式两脚架。二战后的版本改用塑料枪托。

M1922

轻机枪版本,改进的两脚架,重枪管及加装散热隔板。

勃朗宁wz. 1928

波兰在1920年代末开始特许生产的勃朗宁自动步枪。由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在1939年后生产的M1918 BAR改良版本,主要出口到波兰,并在波兰本土特许生产,芬兰亦有采用。改用7.92×57毫米子弹(8毫米毛瑟弹)。加装手枪式握把。

FN M1930

由Fabrique Nationale生产并装备比利时国防军,改用7.92×57毫米毛瑟子弹(8毫米毛瑟弹),又称为FN BAR Type D。装上手枪式握把,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由国军使用

M1937

瑞典的M1918 BAR改良型,改用6.5×55毫米子弹(瑞典毛瑟弹),手枪式握把及尖头两脚架;m/37装上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最初由柯尔特生产,其后改为在瑞典埃斯基尔斯蒂纳的卡尔·古斯塔夫国营步枪厂特许生产。

.303 British BAR

英国装备的BAR,口径改为.303不列颠,实际数量不明。

HCAR重型战斗突击步枪

美国俄亥俄军械厂生产的M1918 BAR的现代化改进型。

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

重量:47千克

长度:980毫米

枪管长度:609毫米

子弹:.30-06斯普林菲尔德

口径:7.62毫米

枪机:短行程后座作用式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450发/分钟、600发/分钟(M1917A1)

枪口初速:853.6米/秒

最大射程:900米

供弹方式:250发布制弹链

瞄具:机械瞄具

M1917重机枪是由约翰·勃朗宁设计,美军在一战,二战及朝鲜战争中采用的重机枪,并有限延伸至越战,同时它也被其他国家使用。它是一种班组操作,弹链供弹的水冷式重机枪,与同时期的M1919风冷中型机枪共同服役。该型机枪以营为单位配发同时也经常装备于各种载具之上。M1917有两种主要版本:服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M1917型以及在此后服役的M1917A1型。前者的射速为450发/分钟,而后者的射速最高可达到600发/分钟。

1900年6月19日,约翰·摩西·勃朗宁提交了一份后座作用自动枪械的专利书,这个反冲式枪机的美国专利编号为678,937号;勃朗宁通知美国军械部他申请的新发明,但后者不感兴趣,也没有深入研究这个设计,故勃朗宁搁置了这个武器的后续开发工作一段时间。1910年,勃朗宁在其1900年枪械的基础上精进设计,设计了一款水冷式机枪的原型。虽然枪械运作可靠,勃朗宁依旧稍微地更改了设计:将原本在侧面的抛壳孔移到了底部、增加了减震器来缓解后坐力、使用双段式撞针替换了原本的击锤,以及一些其他的微小改进。但其基础设计仍是1900年的版本。这个机枪设计在1916年底提交专利申请,不过这次美国政府扣住了这个申请;一旦编列专利号,政府有义务公布专利的一切细节成为公众性知识,而这些细节不仅是美国人,同时也会被其它外国人得知,在美国加入战争的气氛日趋浓厚的1916年,一切有机会资敌的政策都被暂时中止。M1917机枪要在战争结束后的3个月才正式获得美国专利认证,其编号为1,293,021。

M1917是一款水冷重机枪,不过也制造过一些未安装水冷套筒的实验性版本;该型机枪的风冷版本M1919随后发展为一款中型机枪。和其他许多早期的机枪不同的是,M1917并未采用马克沁机枪的肘节闭锁。该枪的47千克重量相比起同时期的其他重机枪(例如MG08以及维克斯机枪)来说较为轻便,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可靠性。其与马克沁以及维克斯重机枪仅有的几个相似点包括:后座作用原理、T槽枪闩、弹链供弹、水冷却以及首部排水孔。其滑块锁闭机制有助降低重量与复杂度,这种方式在之前也由勃朗宁大量采用。弹链由左至右进行供弹,相比较马克沁与维克斯来说弹链中的弹药排列更紧密。

M1917采用短行程后座作用式原理运作,当射击子弹时,子弹弹出的反作用力令枪管和枪管延伸部以及枪柱同时向后退,当后退了16毫米,枪管和枪管延伸部会停止后退,这时枪栓会开锁而它会继续后退去完成退弹壳和拉弹链,之后它会被复进簧推向前从而把下一发子弹上膛。

起初,美国陆军军械部对这款水冷机枪并不感兴趣。这个态度直到1917年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而参加一战才有所改变。当时美国陆军的武器储备中仅有1,100挺机枪,包括M1895柯尔特-勃朗宁机枪、马克沁、霍奇克斯M1909与霍奇克斯M1914,其中大部分已经过时。为此,美军需要一款采用一种新型机枪参战。勃朗宁在同年5月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进行了武器测试。在测试中,武器在未出现任何故障的条件下先后两次共击发了40,000发枪弹。它的可靠性给军械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军械部仍怀疑量产品能否维持相同品质。随后,勃朗宁以另一挺同型枪械完成测试,这次测试让枪械持续射击48分12秒,以循环射速计算至少击发了21,000发子弹。

在审查委员没有异议下,美国陆军随即下订,希望M1917成为美军的主力重机枪;此时的M1917搭配弹药为M1906 .30-06式150格令平底枪弹;勃朗宁最初和柯尔特公司签约授权该公司生产M1917重机枪,但柯尔特在开战前已经得到英国授权生产维克斯机枪,产线满载,柯尔特意识到没有任何一间美国厂商可以独立满足急剧扩张的军械需求,在1917年7月将生产专利供应给美国政府,由政府去统筹增加产能,同时柯尔特也在康乃狄克州梅里登开辟新厂造枪;1917年9月,美国政府授权雷明顿武器公司生产15,000挺M1917、新英格兰的西屋电器生产另外20,000挺机枪的合约。但是量产计划出现延误,最早开始生产的厂商是西屋,在1918年2月开始进入量产;由于雷明顿已经先行和俄罗斯帝国签约提供枪械,因此产能转换延迟直到1918年5月才开始换产M1917;截至1918年6月30日,西屋和雷明顿仅分别生产了2,500挺与1,600挺,最早获得授权的柯尔特则是到1918年6月工厂才进入营运状态,还没产出任何1挺量产枪。M1917量产步入轨道是在1918年夏季开始,到1918年停火协议签订前,西屋已量产30,150挺;雷明顿12,000挺;柯尔特600挺。尽管美军计划换装勃朗宁重机枪,受制于生产数量局限,迫使他们仍要采购外国枪械应急。故美国远征军当时配备的主力重机枪还是法制8毫米霍奇克斯机枪。

1926年,勃朗宁重机枪的后瞄具得到改进,新标尺可同时用于新式M1型弹(172格令,艇尾型)和M1906弹。该枪使用M1弹时最大射程达5,000米;使用M2型弹为3,200米。后瞄具有两种模式,分别可对地及对空。

M1917虽然是为了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采购,但厂商却交付得太晚,数量也太少。因量产时程拖延,仅有约1,200挺M1917在1918年战争的最后两个半月间交付到前线美军,且多半是停战后才配发到士兵手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当时临时配属于陆军第2步兵师的海军陆战队第6机枪营,该营在停战3天后(11月14日)才将M1914式机枪更换为M1917。派往法国的美军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师团装备了M1917。在其余的部队中,从法国采购的机枪与柯尔特生产的维克斯机枪各占一半。在战争中M1917的射速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但是在一战中,其斯普林菲尔德.30-06弹的射程仅有英法枪弹的一半。

M1917A1在二战中被美军再次使用,主要弹药是刚刚在战前采用的M2型弹,包括穿甲弹和曳光弹等特殊弹种。其中的一些被供应给英国地方军使用,因为所有生产出来的维克斯机枪都要用来填补英军在法国战役中的物资损失。受制于M1917的重量及体积限制,它基本上用作固定防御或者作为营团一级的支援武器。根据美国陆军1943年7月15日版步兵营编制,步兵营所下辖的一个重火力连下辖有两个机枪排,每个排下辖两个拥有两个机枪班组的分排,每个班组各装备一挺M1917A1重机枪,因此一个步兵营编制内共拥有8挺M1917A1水冷重机枪。 在阿德默勒尔蒂岛屿上的莫莫特机场争夺战中,美国陆军第5骑兵团(隶属于第1骑兵师)的一名机枪手在一场夜战中使用M1917射杀了数百名日军士兵。在其后,一挺机枪放置在战斗位置用于纪念。

朝鲜战争中M1917再次服役。在朝鲜半岛的寒冬环境下,其水冷套筒在温度低于零度时将无法正常工作,美军士兵有时需要用排尿的方式来使它继续运作。 在1960年代末,M1917逐渐被7.62×51毫米NATO口径的M60通用机枪所取代。

M1917机枪还被美国政府供应给南越使用。最后一批在美军中服役的M1917部署在佐治亚州的班宁堡,并被用于匍匐训练。该型武器在20世纪后半叶继续服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其中的一些直到今天仍在被非正规武装组织使用,因为其水冷的特性可以提供长时间的持续火力。

M1917机枪使用一个可装载250发子弹的木制弹箱供弹。早期的供弹箱具有一个倾斜盒角和皮质手柄。M1917A1的供弹箱盒角则为直角,顶部的手柄也改为了布制。

木制的供弹箱在二战中于1942年5月6日开始被一次性金属供弹箱取代。1945年6月20日,改进型M1A1供弹箱得到了采用。这款新式供弹箱具有一个弹簧负载的连接装置将其更稳固地连接到机枪三脚架上,同时也改进了箱子的水密性能。在40年代晚期,M19供弹箱取代了之前的M1供弹箱。其改进型M19A1从50年代开始一直使用到现在。

衍生型

M1917

最初版的M1917由于机匣的设计问题而在战场条件下会出现机枪底板开裂的问题。最初的解决办法是用一个马蹄铁形的坚实金属托固定在机匣的最后部。之后的修改则是把直角马蹄铁形金属铆接到侧板和底板。这种改进的方法直到正规改进之前一直作为标准的方法。另外的一个问题则是可能由于过度用力而导致的侧板突出问题。

M1917A1

在30年代,装备部开发了新型底板,其与侧底板由凸缘加铆钉结合。这一改进解决了原版本的机匣问题并且在之后的M1917与M1919系列中成为标准。M1917A1将后瞄具改进以适应新式枪弹同时取代了老式的后瞄具。顶盖内安装了一个加强的供弹爪轴臂,可使其承受将弹带从地面拉至枪内的应力。岩岛兵工厂在1943年开始生产全钢制冷却套筒;这比之前的黄铜制套筒要更加坚固。钢制的套筒可与之前的黄铜套筒互换,使得损坏或老旧的套筒可以得到维修。

该系列同时还有一些在战争期间不彻底的改进。机匣盖的转轴在1938年开始得到改进,并且在之后的M1919系列成为标准。一战后改进的M1917没有修改机匣盖的铰链销,之后的M1917A1使用了一个改进的铰链销,可防止操作者在打开机匣盖操作时,机匣盖下落夹住其手。

M1918

M1917的气冷式航空机枪版本。在一战期间开发,但服役时间较晚。在M1919服役之前是美军航空机枪的主要型号。它有一根较重的枪管,但比M1917较为轻便。另有一种叫M1917M1的衍生型号。

三十节式重机枪

中华民国生产的M1917衍生型,使用7.92×57mm 毛瑟弹。

Ksp m/14-29 and ksp m/36

Kulspruta m/14-29是M1917A1在瑞典的特许生产版本,主要被用作支援步兵作战。其与原版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使用 6.5×55毫米弹药,同时具有一个铲形握把并且以其取代了旧式m/14机枪的水冷套筒及三脚架。取代的原因是考虑到生产成本,因为30挺m/14的成本已足够生产50挺勃朗宁重机枪。

由于6.5毫米子弹对于长距离射击以及对空效果不佳,故瑞典在1932年开发了更重型的8×63毫米m/32弹。采用新式弹药也导致机枪的后坐力有所增加。随后以一个弹簧负载的缓冲器(M1917所使用的放大版本)取代了之前的护板设计。原本的铲形握把也被替换为与三脚架连接的机枪支架一体的握把。其三脚架装有一个倍率5×25的光学瞄准镜以及俯仰俯仰转动控制器。优秀的减震性能以及三脚架的稳定性使得该型机枪被部分人认为“无疑是世上最精确的远距离步枪口径机枪”。该型机枪同时有双联装防空版本。右侧机枪不安装瞄具并从右侧装弹;左侧机枪安装有对空瞄准环,从左侧装弹。拉机柄设置在两挺机枪中间,两挺Ksp M/36保险与扳机相互独立。防空型的三脚架加长了支架并且增加了固定链,可增加三脚架的稳定性。双联装版本也被用于其他场合,比如安装于装甲运兵车的车顶处。直至1966年以前,m/14-29和m/36机枪可通过更换枪管与枪栓等部件来实现6.5毫米与8毫米的弹药更换。

1966年后,大部分瑞典机枪被更换为7.62×51毫米NATO口径。部分旧式机枪则被继续用作训练,同时也是为了将过时的弹药耗尽。当这一任务完成后,所有机枪于70年代都被更换为7.62毫米口径的枪管。该型机枪最终在1990年代退出现役。

Ckm wz.30

Ckm wz.30型机枪为波兰未经授权制造的M1917型,使用7.92×57毫米毛瑟子弹。一些微小的改动包括使用新式的金属瞄具(V形凹槽)、加长了尾部握把及简化了枪械锁闭机制以简便枪管更换与操作,另外为了兼顾反步兵与防控用途而更新了底座、瞄具与把手。该型机枪产量大约为8,000挺。

挪威版本的勃朗宁M1917

M/29为挪威版的M1917,使用7.92×57毫米毛瑟弹,在1929—1940年期间为挪威皇家陆军的制式重机枪与防空机枪。它取代了挪威国防军先前装备的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在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入侵挪威时总共有1,800挺在挪威军队服役。该枪在挪威战役期间表现良好,并经常作为挪威一线部队唯一的重型武器使用。

商业型号

柯尔特M1917与M1928

柯尔特出于商业目的而生产的M1917,同时也与阿根廷政府签订了生产改良版M1928的合同。

M1928具有一个手动保险,消焰器以及一具全景瞄准镜。

中国除了装备有仿制M1917的三十节式重机枪之外,1943年后也透过美国的租借法案获得2,160挺美国原厂的M1917。这些正版机枪能够跟三十节式共享零件,使用起来也和三十节式差不多,唯独其使用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子弹却不能与当时国民革命军使用的7.92×57毫米毛瑟子弹通用,需要由美国提供,从而造成弹药补给上的困难,而且当时也不存在过把这些M1917改膛至发射德式子弹的记载。

M1919为M1917的气冷型,在一战后采用,并曾参与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等多场战争及武装冲突。

勃朗宁M1919气冷式重机枪

重量:14千克

长度:964毫米

操作人数:2至3名

子弹:.30-06斯普林菲尔德、7.62×51毫米NATO、.303英式弹

口径:7.62毫米、7.7毫米

枪机:后座作用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400—600发/分钟

枪口初速:853米/秒

有效射程:1,400米

供弹方式:M9弹链供弹

瞄具:可调机械照门

勃朗宁M1919,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机枪,主要是把水冷式M1917改为气冷式,采用.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该枪曾被美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作中型机枪、同轴武器及航空机枪等用途。M1919在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二战期间推出改良版M1919A4,后来美国人再把M1919A4加上两脚架、提把和枪托变成M1919A6轻机枪,但和其他轻机枪相比仍然显得笨重,因为全枪不计弹链已重达14.7千克,故在1950年代后期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然而在部分北约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中则服役至60—70年代,甚至至今仍有使用。

衍生型

AN/M2航空机枪

勃朗宁研制了一种特别的M1919A4航空机枪衍生型,美军将其命名为AN/M2,这种航空机枪使用.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同时枪管和供弹机壁也变得更薄以降低重量。为了不与勃朗宁M2重机枪的航空机枪衍生型(也被称为AN/M2,型号全名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50, M2, Aircraft)发生混淆,AN/M2 .30航空机枪的型号全名为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30, M2, Aircraf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美国战机上大量采用AN/M2 .30航空机枪。但随着战争的发展,使用.30口径子弹的武器越来越多地被作为训练用,因此随后被12.7毫米口径的的M2重机枪轻型枪管型所取代。另外柯尔特公司还生产了一种AN/M2 .30航空机枪的民用型,以MG40的名称投入民间市场。

勃朗宁.303 MkII航空机枪

英国皇家空军采用勃朗宁M1919机枪后,皇家空军所用的M1919衍生型就交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和伯明瀚轻兵器公司生产,并定型为勃朗宁.303 MkII航空机枪。勃朗宁.303 MkII航空机枪发射“.303英式弹”,使用液压开火,射速为1,150发/分钟,枪口初速将近811米/秒。该航空机枪被皇家空军安装在战斗机的机翼上,但也用作轰炸机和侦察机的机头机枪。在战争临近结束时,轰炸机上的机头机枪被M2重机枪所取代。

Ckm wz.32机枪

波兰的7.92×57毫米毛瑟口径型M1919机枪。

Ksp M/39机枪

瑞典的6.5×55毫米和8毫米口径型M1919A4机枪。

Ksp M/42机枪

瑞典的6.5×55毫米和8毫米口径型M1919A6机枪。

Mk 21 Mod 0机枪

美国人在介入越南战争后为轻兵器创造了需求,尤其是新型的M60通用机枪。而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后仍拥有大量机枪,但使用的都是旧式.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而不是当时的新型制式弹药7.62×51毫米NATO弹。为了将旧枪改膛至适应新子弹,美军研制出Mk 21 Mod 0机枪。这种机枪经过改进后即可发射7.62×51毫米NATO子弹。其主要改进包括:更换了新的枪管、枪栓和供弹机盖,同时增加了弹链退卸机、第二个弹链扣勾等零件,并在供弹装置的前后方增加了垫片,用以适应较短的7.62毫米NATO子弹,防止用户误用更长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此外,在枪口还增加了一个6英寸长的消焰器来降低射击7.62毫米NATO弹时所产生的枪口焰。1966—1967年间,改进后的机枪进行了测试。M1919A4机枪改进后被重新命名为Mk 21 Mod 0 7.62毫米机枪,并在供弹机侧盖上用1/4英寸大小的字母刻上型号名“Machine Gun, 7.62mm / Mk 21 Mod 0”,更换后的枪管则用1/8英寸大小的字母刻上“7.62mm NATO-G”,以区别M1919A4机枪或M60机枪枪管,其中字母“G”代表其使用的带凹槽的枪管套。

由于改进了供弹原理,Mk 21机枪只能从左侧供弹。它跟M60通用机枪不同的一点是其弹链必须从背面朝上,这样机枪才能抽出弹链。为了准备弹药,机枪手不得不从M19A1弹药箱取出两条100发弹链,再同时把它们连在一起,最后把连好的200发弹链倒置装回M19A1弹药箱,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供弹。

Mk 21机枪使用M13弹链和M1弹链。由于美国海军的7.62毫米NATO子弹库存量减少,因此美国海军使用Mk 21机枪时通常选择M80 7.62毫米穿甲弹或M80 7.62毫米穿甲弹和M62 7.62毫米曳光弹以4:1的比例混合。

国军的主力武器并非美制机枪,M1919在中国的主要用户是国军空军,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与美商合资兴建中央飞机制造厂组装各式美制飞机,也一并将美系机枪背带入空军武备清单之列,M1919机枪几乎是1930年代采购的所有美制战机标准武器。也因此在7.92毫米子弹大兴其道的1930年代,只有国军空军使用7.62毫米(.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子弹与美国原厂M1919机枪;而后美军正式向轴心国开战后,由于战机上配备的多半是勃朗宁M2重机枪,M1919在空军规模上也日趋萎缩。

国军开始使用M1919始于1944年美军协助训练伞兵的时期,因空降部队不适合携带水冷式的二四式重机枪,美军军援一批M1919机枪配备给伞兵团,即便是美械部队也属罕见的武器;在豫东会战时,国军伞兵编成第三快速纵队隶属第七兵团,归黄百韬指挥。在帝邱店战斗时,均有杰出表现。

在国民政府败退台湾重整之际,也从美国获得M1919机枪并配发给陆军步兵单位使用,变成空军淘汰但陆军接续运用的状况;兵工署60厂在1961年曾生产仿M1919A6的50式轻机枪,但因科技落后没有大量配发。1961年,在采购美国机具生产的M60通用机枪(57式机枪)列装部队后,M1919机枪遭到取代,但是金马外岛防御据点的M1919可考者至少到1990年代仍在编装列内。

勃朗宁M2气冷式重机枪

重量:空枪:38千克、连三脚架:58千克

长度:1,650毫米

枪管长度:1,140毫米

子弹:12.7×99毫米NATO

口径:12.7毫米

枪管:1根,整体式硬合金结构、硬质合金件镶嵌弹膛强化工艺成形线膛,重型,标准膛线缠距为1:15,膛线8条,右旋,枪管寿命:>10,000发,可快速拆卸(M2QCB)

枪机:后座作用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485—635发/分钟 (M2HB)、750—850发/分钟 (AN/M2)、1,200发/分钟 (AN/M3))

枪口初速:930米/秒

有效射程:1,830米

最大射程:7,400米

供弹方式:M9弹链供弹

瞄具:可调机械照门

M2重机枪,俗称五零/点五零机枪,美军俗称奶妈,目前美军使用版本的官方名称为勃朗宁M2HB.50口径机动式机枪,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重机枪,发射12.7×99毫米大口径弹药。

勃朗宁M2其实是勃朗宁M1917的放大口径重制版本,它的起源也是出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需求;在1917年,德意志帝国研发出J.I攻击机,它的结构结实,足以抵抗.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为此美国远征军指挥官潘兴将军要求要开发更大口径的机枪以解决这个困境。潘兴向美国陆军军械部队提出新型机枪规格必须为12.7毫米口径、枪口初速要达到820米/秒。同时间,美军上校约翰·亨利·帕克在法国机枪学校目睹法军配备的11毫米机枪配发了穿甲燃烧弹,因此美军曾向柯尔特公司订购8挺改膛至11毫米口径的实验枪,然而帕克上校所知的11毫米子弹是19世纪由法国开发,俗称“气球破坏者”的11×59毫米R格拉子弹,动能表现非常不理想;潘兴希望新枪的子弹重量达到670加特林(43克)、枪口初速达2,700英尺,所以自法国引进枪弹的构想最终被打消了。

1917年,勃朗宁重新设计勃朗宁M1917重机枪,以符合美军需求,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则加入负责研制新型机枪需要的0.5英寸子弹,初期设计为将0.30英寸斯普林菲尔德子弹的比例放大;0.5英寸机枪加原型在1918年10月15日投入测试,该枪的射速为500发/分钟、而枪口初速只有700米/秒,性能不如预期,该枪太重,且射速太低,火力也不够密集;不过在新机枪开发期间,美军从德军缴获了数批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与毛瑟13.2毫米反坦克子弹,13.2毫米反坦克子弹的尺寸虽然比美军研发的要大,但是其设计优秀,重52克的战斗部有着820米/秒的良好表现。于是,温彻斯特借鉴了德国子弹改进弹药设计,改良后的子弹初速提升到840/秒。

1921年,新枪完成基本设计,美军于1923年开始有限地装备该枪,并将其命名为“M1921”。该批机枪的特色为水冷式结构、仅能自左侧进弹、枪管较后续服役的型号要轻,主要在1921—1937年量产,配备在飞机与车辆上,用于防空及反装甲用途。白朗宁于1926年去世,重机枪的改良仍然继续进行中。从1927—1932年间,由塞缪尔·加特林博士针对M1921的设计问题以及军方需求做出调整。1930年,柯尔特还针对M1921推出了部分改进的版本,如M1921A1与M1921E2。1932年,改进版本正式被美军命名为“M2”,当时部分的M2装有水冷散热装置。早期的气冷式M2机枪由于枪管太轻,无法承受多角度全方位射击要求,又容易过热,故厂商后来推出改用重枪管的版本“M2HB”,后来更推出了可快速更换枪管的“M2QCB”及轻量化版本,这些版本一直沿用至今。

M2的采用大口径12.7×99毫米NATO弹药,它有高火力、弹道平稳及射程极远的优点,450—550发/分钟(二战时版本为600—1,200发/分钟)的射速及后座作用系统令其在全自动射击时十分稳定,命中率亦较高,但低射速也令M2的支援火力降低。

勃朗宁M2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7.4千米,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千米的有效射程。勃朗宁M2净枪重38千克,其M3三脚架全重20千克,V字“蝴蝶型”扳机装在机匣尾部并附有两个握把,射手可通过闭锁或开放枪栓来调节全自动或半自动射击。勃朗宁M2用途广泛,为了对应不同配备,它更可在短时间内改为机匣右方供弹而无须专用工具。

由于发射训练用途的空包弹时膛压较低,需要在枪管上以三条特制金属管安装空包弹助退器,以确保有足够燃气来保持自动循环作用。

勃朗宁M2在1920年代开始安装在美军的飞机,于步兵架设的火力阵地与军用车辆上,(如坦克及装甲运兵车)等。

勃朗宁M2自1921年就开始服役以来,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越战、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等无数场战争与武装冲突,可说是极为成功的重机枪设计,亦是美军轻武器中服役时间最长的一种,直到21世纪在各国军队中皆有很好的评价,至今仍然是大量国家的制式重机枪,与前苏联DShK重机枪同样为世界最广泛被使用的两款重机枪。部分非正规武装势力更将其安装在武装改装车上使用。

除了增加了快拆枪管以外,勃朗宁M2的原始设计几乎没有太大更动。此外,该枪亦有多种衍生型,目前由多间厂商所生产,包括比利时FN公司。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及日本等国家亦获得FN公司授权合法生产M2HB。

衍生型

在美国服役的M2有大量衍生型,美军以不同命名作识别,其他国家亦有相似分类。

勃朗宁M1921水冷式机枪亦叫作M2,全称为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50, M2, Water Cooled, Flexible。

步兵型—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50, M2, HB, Flexible,步兵用的版本。

同轴机枪型—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50, M2, HB, Fixed,安装在M6重型坦克上。

 M2经常被用作飞机上的遥控式固定武器或空用机枪,又名AN/M2(.30及.50口径名称相同),遥控式的M2以电子或线传扳机击发。飞机上的M2采用较轻型的枪管、以飞行时的吸风达至散热效果,美军官方命名为Browning Machine Gun, Aircraft, Cal. .50, M2,在机头的固定版本名字加上Fixed,机组人员的空用机枪版本名叫Flexible。

二次大战至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战斗机(例如:P-51野马,F6F地狱猫和F-86军刀)的空战武器皆为4挺至8挺(通常是6挺)AN/M2重机枪,朝鲜战争期间F-86使用的M2重机枪面对机身以钢板蒙皮的MiG-15已经开始力不从心,遂逐渐将空战武器的位置让位给机炮。除了战斗机,美国轰炸机(例如:B-17空中堡垒和B-24解放者)以上的各个枪塔(包括球型枪塔)皆以AN/M2重机枪作为机枪手操作的防卫机枪。

M3是M2的专用遥控击发版本,射速比M2更高。

XM296/M296是M2/M3遥控机枪的改良型,一般整合于直升机武器系统,如OH-58奇欧瓦直升机。M296与其他遥控击发的M2不同,不能单发。

GAU-10/A亦属于M2系列的成员,但目前没有相关资料,只发现美国空军以此命名。

XM213/M213是AN/M2的现代化版本,安装在直升机的机门上。

GAU-16/A是GAU-15/A的改进版本,改良了握把及瞄准具。

GAU-18/A(前称XM218),是M2/M3的美国空军轻量化版本,安装在MH-53J Pave low II及HH-60铺路鹰直升机上。GAU-18/A没有采用重枪管,并从机匣左面供弹,右面排出弹壳。GAU-18/A装有软性供弹滑槽及弹箱,弹链通过滑槽进入机匣,弹箱连滑槽最多可搭载1,700发子弹。

GAU-21/A及M3P

美军亦有采用Fabrique Nationale推出的M3系列,M3可分为两个版本。一种是遥控击发版本,名为FN M3P,用于复仇者防空系统,备弹300发。另一种是版本是M3M固定式机枪,美国空军及海军命名为GAU-21/A,安装于直升机上。

M2 E-50(M2E50)

M2 E-50是一个实行中的长期升级计划,主要是把步兵及美国陆军服役的M2加装可快速更换的枪管(QCB)、战术导轨、消焰器、及手动保险制。其后新制造的M2重机枪亦会以M2 E-50的规格生产。

柯尔特M1895气冷式重机枪

重量:本体:16.01千克、三脚架:25.4千克

长度:1,041.4毫米

枪管长度:711.2毫米

子弹:6毫米李海军弹、7×57毫米毛瑟弹、.30-40克拉格弹、.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303英式弹、7.62×54毫米俄式弹、6.5×52毫米曼利彻-卡尔卡诺

枪管:1根,线膛,气冷式,无枪口装置

枪机:气动式,杠杆连动,闭膛待击,击发循环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400—450(480)发/分钟

枪口初速:6毫米李海军弹:855米/秒、.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853米/秒、.303英式弹:762米/秒

有效射程:约1,800米

供弹方式:弹链,例如250发/串

瞄具:机械瞄具

M1895柯尔特-勃朗宁机枪是一款基于可追溯至1889年约翰·勃朗宁和马修·S·勃朗宁的设计,采用了气冷式、弹链供弹的气动式机枪。它是第一挺成功投入使用的气动式机枪,以450发/分钟的循环射速、闭膛待击进行击发。由于该机枪不寻常的操作机构而被称为“马铃薯挖掘机”。

早在1892年申请专利的M1895的操作机构是约翰·勃朗宁和马修·S·勃朗宁两者的早期自动步枪专利之一;先前他们曾为温彻斯特研制杠杆式步枪,例如M1886。

在典型的杠杆式枪机设计当中,操作杠杆位于枪械的后部下方、通常在枪托下方,并且铰接在后膛区域附近。该机枪却向下与前方回转操作杠杆以进行操作,从而让后膛挡块向后滑离枪管并且抛出击发过的弹药。事实上,该马铃薯挖掘机的机构与基本的杠杆式枪机设计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它所用的杠杆是由子弹击发时、用以将弹丸推离枪管而不断膨胀的高压燃气所驱动,而非操作者的手。

M1895采用了枪机偏转式以使得其在击发时闭锁到位,这是机枪设计当中的第一个例子。枪栓在机匣区域的凹槽以内向前和向后滑动,并且通过管子内置的弹簧保持向前,而该弹簧亦可保持操作者的握把。随着它向前移动,枪栓最终接触到枪管。此时,枪栓下方的凸轮会落入一个孔当中,后者使得枪栓的后部向下倾斜,将其抵靠在后膛以上,并且将其锁定在适当位置以上。当击发子弹时,枪栓会保持闭锁状态。

当弹丸击发以后沿着枪管向下移动,最终穿过了在枪管底部所钻的一个开口,称为气导孔。弹丸后方的炽热燃气会流入气导孔,并且向下推动塞子(在上图中被标记为p)。这使得塞子以一定的速度从气导孔当中弹出。塞子连接到短杆(l)的一端,而短杆的另一端则是连接到枪管下方的铰链。塞子的运动导致整组杠杆围绕着铰接点从向下到向后回转。该枪机从本质上就是杠杆式步枪的典型从后到前运动的倒转型:从前到后的版本。在下图中可以看到该运动的终点,这时操纵杠杆已跨越过了约160度的弧线。同时装设于铰链处的弹簧会因该运动而被压缩,并最终驱使杠杆再次向前回转,使得塞子重新插到气导孔并于其不在运动时将其定位于该处当中。

连接到回旋杆的中点的是长金属臂。操纵杆的运动会使得该臂向后施力,从而推动整个后膛机构。该机构的后端压在凸轮以上,迫使枪栓向上并且开锁。持续的运动使得枪栓向后滑动以抵靠弹簧,同时还会操作弹链供弹并且准备下一弹的机构。当其到达运动终点时,弹簧会再次将所有机件向前推动,枪栓将从后携带新一发的子弹并将其装置在枪管的膛室当中,然后再次闭锁。

1889年秋季,勃朗宁所研发的最早期原型枪是一枝重达12磅、发射.44口径黑火药子弹的步枪。该版本将操作杠杆设置于枪管的前部,并且由枪口爆焰所直接作用。1892年,一款经过改进的设计提供给了柯尔特。操纵杆向后移动,并且从枪口向后约152毫米的气导孔提供动力。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缓快速击击时的发热量,该枪采用了非常沉重、轮廓笔直的枪管(在后期的型号当中经过通风处理),其重量可达35磅。具备射手席的标准三脚架枪架会使重量再增加56磅。尽管枪管已经很重,但如果将一发子弹遗留于加热的枪管(膛室)以内,闭膛待击机构仍会引燃该弹药。这就要求在长时间射击以后,即时将该机枪退膛。在测试该枪的过程中,发现该枪能够在枪管过热和子弹开始出现失控以前,发射超过1,000发的子弹。停下来时,炽热的枪管又引燃了四至五次,然后才冷却下来。

该枪最初制为6毫米李海军口径使用,直到采用了卡拉格—约根森步枪以后,先后转为.30-40克拉格、7×57毫米毛瑟口径(与西班牙M1893毛瑟型号所用的弹种相同),直到1914年推出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口径。1914年的版本还包括一具易于击发的低位型三脚架;据说这很可能导致了该机枪“马铃薯挖掘机”的昵称的诞生,因为假如机枪从过低的位置进行射击,操作杠杆就会将其挖入地面当中。

M1895也可以制成其出口型;1914年,俄罗斯订购了数千挺7.62×54毫米俄罗斯口径的M1895机枪,并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303英国口径的M1895/14在英国和法国服役。M1895还改为7×57毫米毛瑟口径,出售给南美多个国家使用。

与当代竞争的机枪设计相比,柯尔特机枪的非同寻常的操作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杠杆操作的连发式枪机使得该武器的射速相对较低(每分锺少于400发)。但是,低射速加上重枪管也使得该枪可以进行气冷,因此它使得机枪比水冷式设计更为简单、更为轻巧,亦更为方便携带。虽然战斗报告当中并无枪机停止运作的报告,但大多数情况以下,都可以通过手动回转枪机来解决掉。随着射手在操作气冷式机枪方面的经验积累,很明显,避免了长时间连续射击对武器的可靠性和枪管寿命两方面都有着实质性效益。

M1895是美军所采用的第一款机枪,并且在陆军(尽管从未正式地采用过)和海军/海军陆战队当中服役,并且适合在多种用途当中使用。它被架设在三脚架、马车、船只、飞机,甚至装甲车以上。早在1893年,美国海军就率先开始对其进行测试,而该版本为6毫米李海军口径。

采用了6毫米李海军口径的M1895在美西战争期间,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包括1898年入侵关塔那摩湾,海军陆战队营就部署了四挺柯尔特机枪(其中两挺是从美国海军所属的得克萨斯号的武器库所借来的)。M1895被证明是海军陆战队在火力方面的重大进步,他们是在美军采用机枪的过程中最早运用它们于实战,以在突击时为步兵部队提供战术支援。相比之下,该战役当中的陆军常规部队仍然需要使用负担沉重而且手动操作的加特林机枪,并且需要借由骡子所拉动的重型枪架载具才能运输。西奥多·罗斯福上校率领的粗犷骑手、一支在古巴作战而现已撤销的志愿骑兵团,还部署了两挺7×57毫米毛瑟口径的M1895柯尔特机枪(原为出口而建造,而这两挺机枪都是由该部队的家属私下为莽骑兵而采购的)尽管确实对西班牙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据报导有些不可靠之处。正如罗斯福上校所指出的事是:“总体而言,这些柯尔特自动枪械并不是十分成功……它们比加特林机枪更为精致,而且很容易出故障。”其后该两挺M1895机枪被转交到约翰·亨利·帕克中尉属下的加特林机枪支队,并随后者在圣地亚哥包围战当中使用它们。

6毫米李口径的M1895在菲律宾—美国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期间,亦被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所使用,并在战役当中证明自身是准确和可靠的武器。大约在1904年,墨西哥政府购入了150挺7毫米毛瑟口径的该机枪,而它们就在长达十年、旷日持久的墨西哥革命当中被使用。在墨西哥革命时期使用7毫米口径M1895的照片亦被记录下来,包括看似是Villista所使用的机枪。1914年,维拉·克鲁兹的战斗及占领行动期间,美国海军亦从舰队的武器库当中部署了多挺6毫米李口径的M1895机枪。

美国陆军方面尽管从未正式地采用过M1895,但却在1902年购入了两挺机枪,随后在1904年又购入了140挺机枪。这些机枪以及少量的马克沁和维克斯机枪已发配给各支部队用于评估。至少在1921年之前,陆军和国民警卫队都曾间歇性使用过这些武器。结果,美国陆军首批正式采用的机枪是M1909贝内特·梅西耶机关步枪(机枪),一款自带两脚架的保弹板供弹式机枪。

在更南的地方,1904年乌拉圭内战爆发的后期,M1895亦被乌拉圭军队用以对付叛军。

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1902年)当中,加拿大骑兵使用了.303口径M1895机枪拿下成果。1900年11月7日,在列里方丹战役的一次壮观的后卫行动当中,加拿大皇家龙骑兵队的爱德华·詹姆斯·吉布森·霍兰德中士使用架设在邓当劳疾驰式枪架以上的柯尔特机枪以阻止罕见地是由波耳人装设的炸弹,因而获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亦是该行动中三名获授予的加拿大人当中之一。而当时身为南非轻骑兵队的一名年轻中尉兼作战地通讯员的温斯顿·丘吉尔(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对整个机枪台以上这些机枪的射击效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装备了M1895的加拿大部队的成功使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加拿大陆军进一步使用这些机枪作战。

M1895亦被美国各州民兵和警卫队,包括科罗拉多国民警卫队所使用。在长期煤矿矿工罢工期间,该州政府停止为维持秩序的大多数警卫队提供资金以后,这批机枪当中的数挺落入了由矿业公司警卫人员所雇用的私人民兵手中。1914年,其中一队私人民兵组织的位子“挖掘者”向科罗拉多州勒得罗镇的一个矿工营地大规模开火,其后史称为拉德洛大屠杀。私人购入的M1895还被用作鲍德温·费尔茨侦探社装甲车的主要武器,并与该装甲车用于罢工期间、对各个矿工营地进行恐吓,因而被矿工们称为“特殊死亡车辆”。

柯尔特-勃朗宁M1895/14机枪在法国被一部分加拿大步兵编队所使用。1915年,第21加拿大轻步兵营在法国部署,并在战斗当中使用了.303口径的M1895/14机枪。这些机枪都经历了重大战斗,但很快就被维克斯机枪所取代。但是,它们并无因而脱离战斗,而是被转交给比利时流亡军队的编队。法国人亦对柯尔特机枪进行了测试,其中一部分就被用于早期飞机的测试当中。其他柯尔特机枪都被送往俄罗斯,并由后者大量地使用了它们战斗。

当美国使用M1895进行训练时,它们被认为到了美国参战之时已经过时,并且并无服役。1916年,柯尔特停止生产M1895及其衍生型,将加工机器和生产权都卖给了马林-罗克韦尔,以集中精力于增加维克斯机枪的产量;而后者则接手了仍然在俄罗斯军方和意大利海军活跃的合同。

马林开始生产柯尔特M1914以后,他们便研发了M1895的改进型版本。1917年,它被美军用作训练武器,并且采购了大约2,500挺。除了生产商所给予的柯尔特-勃朗宁M1895/14的名称以外,它亦被称为“马林机枪”和“M1917”。主要的改进是采用了可拆卸式枪管,更宽大的侧板开孔以及右侧板开口上的滑动门(也作出了加大的设计),以便于操作。尽管有这些改进,但由于过热的原因,马林机枪只能连续发射500发子弹。美国海军还购入了马林机枪的导气活塞操作版本,取代原来的杠杆机构,尽管只有少数机枪架设在船上服役。

M1895的第二款、更激进的版本于1917年推出,以供坦克和飞机搭载使用,其后命名为马林M1917和M1918,两者皆由瑞典军械设计师卡尔·古斯塔夫·斯韦比留所负责改进。与海军马林机枪一样,这些衍生型采用了线性导气活塞取代原来的“马铃薯挖掘机”金属臂,因此枪膛与基本的“挖掘机”设计几乎没有外观上的相似之处。新型的往复式活塞平行于枪管并且装设于枪管下方,从而可将该机枪架设在地面以下。另一个改进之处是从后膛到枪口新增了铝制的散热片,它所附有的纵向鳍片覆盖枪管外圆周上部约270°,以散发热量。大多数马林M1917和M1918机枪都被视为飞机以上的防御武器,但是,由于保留了原型的M1895“马铃薯挖掘机”军械的闭膛待击的击发循环模式,因此这些马林机枪每挺仅重约11.34千克与用于航空用途的标准维克斯机枪的15千克重量相比,当与同步装置配合使用、以安全地通过旋转的螺旋桨并且向前击发时,可以很容易地用作战斗机的前向射击武器装备——相对的,不可同步、开膛击发的刘易斯机枪的发射周期仍比马林机枪稍重,重约12.7千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个月,美国陆军航空兵在法国使用的SPAD XIII战斗机当中,几乎有50%的维克斯机枪被马林机枪所取代。假如战争持续到1919年,马林机枪还将会是美国主要的坦克及航空机枪。M1917/1918亦装备于托马斯·莫尔斯“侦察兵”,用于在美国本土的基地进行的高级训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有众多柯尔特和马林生产的机枪供给于意大利部队,以替换在卡波雷托战役中被奥军与德军取下的重大突破、被迫撤退的途中损失的类似武器。除了可以装填意大利标准的6.5×52毫米曼利彻-卡尔卡诺步枪弹药以外,还可以通过安装一具包覆在枪管周围、狭窄的黄铜制套筒,将其转换为液体冷却式机枪。接受该修改的M1895/14机枪被命名为“6.5/80”,并且由意大利皇家海军的海军陆战队步兵用作防卫皮亚韦河河口的野战武器。它们还出现在海军舰艇以上,每艘意大利MAS型鱼雷快艇以上多达4挺,并且装备在“ F级”潜艇和一部分驱逐舰以上。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在著名的布卡里嘲讽事件当中使用,并且在其故居(意大利胜利庄园)当中展示的MAS以上仍架设了柯尔特M1895。

马林机枪亦于战后搭载在美国陆军M1917坦克上(法国雷诺FT-17坦克的美国版本)的机枪版本以上使用。然而,随着.30勃朗宁中型机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其后衍生出空用型、地面型和舰载型,加上M1919勃朗宁气冷式机枪的问世,马林机枪亦迅速地从美国兵役中消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部分柯尔特-勃朗宁机枪(可能包括M1917/18马林衍生型)在俄罗斯内战中得以使用。它最引人注目的用途是在捷克退伍军人从俄罗斯流亡期间,那批机枪(柯尔特-勃朗宁M1914或马林M1917)被摄于在被用来运输退伍军人的火车顶部的沙袋中。装设在从苏俄撤军、用以运输集团军的火车顶部的沙袋驻地以上。当中众多机枪亦曾在1920年波苏战争当中使用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M1917和M1918马林机枪亦被派往英国,供英国国土防卫军使用,尽管结果却是从未用于战斗。

最后使用该型号机枪的记录文件是在1921年,美国国民警卫队于希沃特吉尼亚州的布莱尔山战役当中对付罢工的矿工。一张当代照片展示了一挺柯尔特-勃朗宁机枪,以上装有马林-罗克韦尔公司所生产的、附有鳍片的铝制散热片式枪管,就在一名支援警长代表的警卫队员的手中。从后膛到枪口的铝制散热片的存在表明该枪极有可能是美国陆军在1917—1918年间为训练和熟悉用途而购入的马林-罗克韦尔M1917/18机枪,因为美军从未购入过柯尔特M1895/1914衍生型。

由于该机枪曾在西班牙军队当中使用过,因此它们在西班牙内战的两侧都广泛使用。在英军营的贾拉玛战役当中,它们获用以发挥出重大的效果;但由于它们经常卡弹,因此军队对此一无所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比利时军队获得了大量的7毫米毛瑟口径的M1895/14,而这些机枪都在冲突过后储藏起来,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发配给某些预备役步兵团。在1940年5月10日至5月28日德国入侵比利时期间,该机枪被大量用于抵抗行动直到最后一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军在仓库里所存放的柯尔特-勃朗宁机枪,直到1940年夏天售予英国国土防卫军。当中主要是后期的“马林”衍生型,而结果似乎只有少数交付给部队。

意大利也将其M1895机枪保留在库存当中一段很长的时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仍被发配给二线部队,即黑衫军以下的分支组织,例如DICAT(负责操作Flak高射炮)和MILMART(负责操作海岸炮),直到1943年以前一直用于意大利的防空作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