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东张村:兴了产业 美了乡村 火了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港图片 泉港东张村:兴了产业 美了乡村 火了生活

泉港东张村:兴了产业 美了乡村 火了生活

2023-05-17 1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油画总是给人美好的遐想,在泉港区界山镇就有一个因油画而远近闻名的村——东张村,早在8年前,村里就将油画“搬上”了民房,农村风光与“江南水乡”立体油画虚实相衬,让“村在画中、画在村里”。

泉州网10月16日讯 (记者 龚翠玲 胡彦明 通讯员 施惠清 文/图)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最后一个小故事《神笔马亮》感动了许多人,故事中那些美丽的油画作品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油画总是给人美好的遐想,在泉港区界山镇就有一个因油画而远近闻名的村——东张村,早在8年前,村里就将油画“搬上”了民房,农村风光与“江南水乡”立体油画虚实相衬,让“村在画中、画在村里”。近年来,随着多产业融合、基础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这个十多年前还是纯农业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民们不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

现代农业,瓜果飘香

景色秀美

乡村因油画而闻名

千亩蔬菜大棚瓜果飘香

村民在家门口安心就业

龙马溪穿村而过,清澈见底,偶有三两只白鹭水面飞舞,上千亩蔬菜大棚瓜果飘香,村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油画墙旁悠闲聊天……走进东张村,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现在的生活太好了。”66岁的潘金珠是东张村的村民,记者在村里采访时,见她家的门敞开着,便上门聊起了天。潘金珠的家是一栋建筑面积约360㎡的洋房。据了解,潘金珠一家六口人,老伴是泥水工,儿子是水电工,儿媳妇在村里的鞋厂上班,她在家负责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以前,生活苦,饭都吃不饱,儿子做水电到处跑,聚少离多,现在一家人在一起,收入也还可以,特别幸福。”潘金珠开心地说。

东张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成介绍,2003年以前,东张村还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靠盐碱地每年种两季水稻维持生活,村里经济落后、村容村貌差。因为收入来源少,大量劳动力外流。最高峰时,全村2000多人口有近一半的人都外出务工。“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全村本村村民有3197人,只有200多人外出,还吸引了2000多个外来人口来村里就业。”

多产业融合发展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03年以后,村里探索多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工业、乡村旅游服务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陈志成介绍,东张村便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形式,在泉港区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引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流转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建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主要通过土地租赁形式对村里土地进行统一流转,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陈志成介绍,这一举措为村集体每年增收33万元,年均增加村民收入1万多元。

除了蔬菜种植,东张村还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并引导村内企业建设果蔬包装收储、物流配送中心等农业配套项目,将农业产业链条由种养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业体系。此外还引进工艺油画、日用品厂、家具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带动1300多人就业。

据了解,2019年,东张村村集体收入约62.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96万元。

建设美丽乡村

让民众乐居村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造就幸福家园。东张村围绕“一心、两线、一园区”的村庄规划编制,通过上级补助、企业捐资、村民自筹和财政拨付等多元筹资渠道,先后投入365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东张村农贸市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建设系统、泉港区村级首座室内灯光篮球场、文体活动中心、村级休闲小公园、标准化农田设施等,使小村换新颜。

“民风特别淳朴,乡村建设离不开村民乡贤们的配合和支持。”陈志成介绍,村里目前有8个公园广场,均是村民自愿无偿将土地让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成了村民心中理所应当的责任。“举办活动需要筹款的,总是能一呼百应,多则三五万元,少则两三百元,大伙特别踊跃。” 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月为村里老人举办生日会,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油画创作美术展、益智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鼓队、篮球赛等文体活动等,极受村民欢迎。

陈志成介绍,今后,东张村将努力打造“产业发展样板村、生态宜居特色村、民生富裕先行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带领村民们奔向更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