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泉州惠安县人口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2023-12-13 02: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惠政文〔2021〕63号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工业园区管委会:

《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惠安县人民政府

                           2021年7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23日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  奋力建设“五个惠安”,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二节 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第二章  紧扣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第一节 总体要求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三章  坚持升格局、一体化、聚能级,构建城市功能承载体系

第一节 优化县域发展格局

第二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 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第四章  坚持重实体、育新兴、强链条,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第二节 提档升级优势产业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节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第五章  坚持抓创新、激活力、聚资源,构建创新开放合作体系

第一节 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

第二节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第三节 建成国内大循环的重点节点

第四节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五节 全面深化对台各领域融合

第六节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六章  坚持多层次、均等化、优质化,构筑民生保障体系

第一节 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增收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持续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第七章  坚持守边界、全域化、绿色化,构筑生态环境涵养体系

第一节 深化国土空间治理

第二节 深化生态改革创新

第三节 推进绿色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节 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

第八章  坚持兴文化、促和谐、保平安,构筑社会文明治理体系

第一节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 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第三节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第四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安

第九章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第三节 完善重大项目系统

第四节 完善考评监督体系

 

 

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惠安县委关于制定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

 

第一章 奋力建设“五个惠安”,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县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优良作风,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城乡建设、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1.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县”行列。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87.77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6.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62亿元。位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35位、县域经济百强县第36位、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第6位,并分别入选全国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百强、中小城市绿色发展百强、中小城市科技创新百强、科技创新百强,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福建省森林县城。

2.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传统强链、重化补链、高新建链统筹推进,规上工业产值超1900亿元,产业链发展水平和韧劲持续提升。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建筑雕艺集约化整合提升,被确定为省级建筑业产业化试点,石雕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休闲食品饮料产业、校园服饰装备产业持续打响品牌,荣获“中国校园服饰装备产业基地”荣誉称号;现代服务业深入发展,城南新区现代消费商圈基本形成,电商业态持续壮大,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县;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应用”产业框架初步构建。

3.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以来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绿色工厂4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市级瞪羚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百家。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集聚人才资源总量8.27万人,累计引进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5人、省ABC类和台湾高层次人才20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139人,市级高层次人才1458人,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261人,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增加值比重达1.68%。

4.城乡一体融合构显新格局。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区域改造更新,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3平方公里拓展至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覆盖城乡的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实施片区改造更新,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城乡面貌加速蝶变,“空壳村”“薄弱村”全部消除,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及“全国文明村”、省级森林村庄、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村等一批荣誉。建立完善市容市貌网格化监管机制,城乡供水及污水垃圾治理一体化基本实现,县城区实现“无癣化”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走在全省前列,逐步构建“七纵五横一环”的路网布局,实现“县枢纽、镇中转、村村通公交”,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与城市道路多等级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5.绿色生态提质升级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三带一区”建设、“四绿”工程和农村“四旁”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28.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多规合一”“三线划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构建国土空间长效管控机制。坚定不移淘汰无效和低效供给,完成“石粉尘”专项整治任务,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每年均保持95%以上,全省排名较十二五末期提升10个位次。实施“碧水清源”专项行动,落实“河湖长制”全覆盖,划定溪流生态蓝线,全面推进一批重点水利整治提升项目,全县省考以上断面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县域内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利用率均达100%。加快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中化、达利等全面完成省、市下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十三五”以来累计降低7.7%。

6.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主动融入“海丝”先行区建设,深化多形式经贸合作,本土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指导外贸企业稳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及疫情冲击,十三五以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3.6亿元,新增出口企业62家,出口商品总值从2016年的31.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5亿元。进一步推动与海外华侨界的密切联系,对台合作持续深化,新增台资农业企业38家,推广台湾农业“五新”150多项。高效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形成灵活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全面启动行政村规划编制,推动村集体组织对闲置集体用地和宅基地实行统一收储,农村危房改造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利用,泉州船厂顺利破产清算。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证照分离”制度,落实政务一体化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减税降费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效应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7.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深入实施 “XIN”行动计划和“四民提升”工程,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业创业服务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以上。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认定及复评,高标准建设亮亮中学并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21403个、公办幼儿园3480个。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县总医院,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完成12个镇级敬老院建设。实施崇武城墙东西北段修缮等23个文物保护工程,县博物馆和图书馆开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展。认真落实低保惠民“八条措施”,脱贫攻坚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全部脱贫零返贫。深入开展“强基促稳”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治平安“三率”水平持续提升。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分类

指标名称

2020年目标

年均增长(%)

2020年 完成情况

5年年均 增长(%)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50→>1000

9左右

1010.20

7.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0

8.2

13.20

12.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00/[2000]

15

-1.9%

难以评估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33.81→32.99

6→5.5

34.62

6.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250

11

412.90

20.5

外贸出口(亿美元)

9.3

5

6.92

-0.4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验资口径)

[4.1]

--

[3.6]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5

0.64

26.6

-1.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0.27

--

难以评估

轻重工业比例(%)

30:70

--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5.3

8.5

--

--

互联网普及率(%)

72

--

--

--

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增加值比重(%)

2.5

0.4

--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2

6.4

12.33

69.5

城市建设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

68.5

2.6

60

0.9

户籍人口

33.3

3.28

--

--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30

5.5

28

4.0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万人)

29

6.7

25

3.5

 

社会民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6300

7

37015

7.4

恩格尔系数(%)

35

-0.2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6]

--

[4.5]

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2017全面消除贫困人口

--

--

城镇基本社保综合增长率(%)

比15年增长11.7%

--

--

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23.13

2.04

--

--

农村集中供水率(%)

90

3

--

--

每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人)

750

1.1

--

--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4.7

4.1

5

5.4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人)

1.8

4.6

1.8

4.6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张)

35

11.8

38

13.7

基层民主参选率(%)

90

0.2

--

--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 (%)

>15

0.71

16

0.9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耕地保有量(万亩)

22.5

-0.01

22.9

-0.4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30

-6.5

28.01

-7.8

单位GDP能源消耗 (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市指标

--

0.28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市指标

--

--

森林发展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40.69→51.06

1.1→5.8

88.19

18.1

森林覆盖率(%)

31.3→28.67

持平→-0.5

28.7

-0.5

城市空气颗粒物(PM2.5)浓度(mg/立方米)

完成市指标

--

--

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

75

-4.4

--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二氧化硫排放量

完成市指标

--

59.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完成市指标

--

4.6

氮氧化物排放量

完成市指标

--

30.4

氨氮排放量

完成市指标

--

17.5

  注:1.2020年为快报数;带[ ]的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项指标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分别用“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代替。

 

第二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既面临历史新机遇,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有待增强。

从省市看,全省上下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处在工业化提升期、数字化融合期、城市化转型期、市场化深化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质期,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全市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奋力作答“三个时代命题”,全面推进“五个泉州”建设,正阔步迈向世界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

从自身看,我县正处在经济社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主要是产业结构仍处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阶段,高新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偏低,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足,城市空间品质提升还有较大空间;要素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对标先进还有差距,近悦远来的引才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需进一步发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压力较重,等等。

总之,“十四五”期间我县面临的困难挑战显著增强,但全县实体经济、历史文化、台港澳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以辩证思维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使命新责任,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提升竞争本领,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第二章 紧扣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常学常新“晋江经验”,努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创新创造更大进展,努力在融入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上取得内聚外联显著成效,努力在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上展现先行先试更大作为,努力在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惠台合作更大步伐,努力在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上实现共治共享更大突破,全力打造海丝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惠安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健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创造高品质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用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常学常新“晋江经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两岸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深化惠台经济、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等领域融合,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在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协作,有效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二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我县与全省全市一道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创新能力指数居于创新型城市前列;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居民收入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县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海丝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具体建成:

——世界雕艺文化名城。以建设国际化的雕刻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目标,依托世界独一无二的惠女文化和以建筑技艺闻名于世的建筑之乡,发挥惠安已经形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石雕工艺品生产加工与出口基地优势,推动古建筑与雕艺产业链条的融合重构,推进石材雕刻产业的低成本和高品位规模化生产,积极打造世界级的石雕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贸易展示、文化交流平台。

——全国知名滨海生态康养旅游胜地。以建设国家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卫生资源优势,推动生态康养、医疗卫生、现代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全域范围的集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历史人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生态康养旅游体系,积极打造全国负有盛名的休闲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东南沿海特色临港石化基地。以建设国家级石化园区为目标,以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以中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基础化工为主线,合成纤维为特色,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为两翼的石化产业链条,为完善“石油化工-新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应用”产业链奠定重要基础。以斗尾港、崇武港等天然良港为依托,助推新型产业发展和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东南沿海特色鲜明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区位、综合运输通道的优势,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大港湾国际机场建设前期,逐步构建公、铁、港、机多式联运体系,完善仓储、配送、转运等物流设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打造全省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泉州北翼现代化中等城市。以建设高品质创新城市为目标,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规划和泉州环湾新城规划,吸引优质高端要素集聚,培育经济中心、枢纽门户、科技创新、医疗教育等城市综合功能,探索与周边区县共建共享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泉州北翼现代化中等城市。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上迈出重要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攀升新高度在稳定较快的经济增长基础上,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长潜力、内需潜力充分发挥,保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发展增速,地区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30%;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石油化工、建筑与雕艺等超千亿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全产业链延伸;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质量和效益跨上新台阶。

——城乡统筹协调集聚新优势“城乡融合大发展”深入推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通交通大动脉、构建城区微循环,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心两轴三片区”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宜居性增强,县城中心区带动辐射能力和城市能级品质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迈步新台阶争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改革对外开放开拓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红利充分释放,争取若干领域走在省市前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引导企业深耕国内市场,适应和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持续提高。港澳侨优势进一步发挥,对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更加深入。

——民生福祉跃升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平安惠安、法治惠安建设取得新进展,依法依规“马上就办”成为常态化,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强基促稳”等制度创新实践深化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专栏2: 惠安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分类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20年实绩

2025年 目标

平均增速 (%)

属性

经 济 发 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10.20

>1500

6.5以上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13.2

>17.25

>5.5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4.62

40.14

>3

预期性

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412.90

606.69

8

预期性

5

出口商品总额

亿元

45.0亿元

52.2

>3

预期性

6

实际利用外资

亿元

2.26亿元

5年累计12亿元

预期性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485.22

>649

>6

预期性

创 新 转 型

8

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

%

1.25%

2%

0.15

预期性

9

全社会R&D经费投入

亿元

11.4

25

17

预期性

10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2.33

18

8.5

预期性

11

三次产业结构

2.6:70.8:26.6

0.05

预期性

24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

%

98.2

99

>0.16

预期性

25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

1.8

2.1

>3

预期性

26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5

5.4

>1.5

预期性

27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

38

50

>5.5

预期性

28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

%

16

20

0.8

预期性

生 态 文 明

29

耕地保有量

万亩

22.9

20.2

-2.5

约束性

30

森林发展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88.19

95.9

1.7

约束性

31

森林覆盖率

%

28.7

29

0.06

约束性

32

单位GDP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28.0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