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泄泻的主要病变脏腑为 泄泻病

泄泻病

#泄泻病|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拼音

xiè xiè bìng

2 英文参考

diarrhe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iarrhe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泄泻(diarrhea[1][2])为病名[3]。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4]。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5][6]。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4 泄泻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病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5 古人论述

泄泻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

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以上都说明了温、热、寒、风皆能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张聿青医案·泄泻》指出:“上则嗳噫,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说明本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

6 泄泻的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及肠道功能失调,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皆可引起泄泻。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

6.1 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寒湿暑热等因引起的,较为多见。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最能引起泄泻,《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而引起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所以《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温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寒湿困脾:感受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升降失调,传导失职,而成泄泻[7]。

肠腑湿热: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伤及肠腑而成泄泻。

6.2 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6.3 情志失调/肝气郁滞

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6.4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欺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6.5 肾阳虚衰

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6.6 急性泄泻

多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因感受寒湿暑湿之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

6.7 慢性泄泻

多因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水湿谷滞内停,清浊不分而下;亦有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7 泄泻的症状

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但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也有将泄泻分开者,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

8 泄泻的分类

根据病因、症候的不同,分为风泄、寒泄、暑泄、湿泄、热泄、伤食泄、溢饮滑泄、酒泄、七情泻、积瘀泄、虚泄、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肠泄、大肠泄等。

临床上泄泻分急慢两类。

急性泄泻多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因感受寒湿暑湿之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发病急,便次及量均较多,常兼肛门灼热、泻下黄糜热臭等湿热证象或身寒喜温、便质清稀等寒湿证象。

慢性泄泻多因脾胃衰弱,或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水湿谷滞内停,清浊不分而下;亦有肝失疏泄,横逆乘脾,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病程较长,便次及量相对较少,常兼神疲纳差,面色萎黄或五更泄、畏寒肢冷等脾虚及肾虚证象。

8.1 风泄

风泄又称风泻[8]。《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亦名飧泻。春古苍防汤、苍芍汤,夏二香散,秋神术散,冬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本证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8.2 寒泄

寒泄又名寒泻、鹜溏[9]。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丹溪心法,泄泻》:“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汤。”《症因脉治》卷四又分本证为外感寒邪泻和积寒泄泻两种。

8.3 外感寒邪泻

外感寒邪泻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10]。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多沉迟,宜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身痛、口渴、脉多浮,宜用羌活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方。

8.4 积寒泄泻

积寒泄泻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11]。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治宜温中散寒。寒积内滞者,用豆蔻丸;肠胃虚冷者,用理中汤、补中汤。

8.5 暑泄

暑泄即暑泻[12]。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

泄泻·暑湿证(diarrhea with summerheat-damp syndrome)又称暑湿泄泻,是指盛夏感受暑湿,以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汗出面垢,口渴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暑泻,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问其邪即发,或夹食,或夹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如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若不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矣,宜消暑十全饮、香茹汤;其或有盛暑伤于外,阴冷伤于内,而为内外受迫者,此症更重,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元、缩脾饮。”

8.6 湿泻

湿泻又名濡泄、洞泄[13]。指湿伤脾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宜除湿汤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汤。重者宜术附汤。如其人本不甚泻,每日两三次鸭溏,此脾家不燥,常服平胃散自愈。”《医学传灯·泄泻》:“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初起宜用分消饮,久以柴苓汤主之。若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宜用消肿健脾汤,即金匮肾气丸,亦宜服也。”《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黄帝内经素问》所谓湿胜则濡泄,  《左传》所谓雨淫腹疾者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下焦,传为濡泄是也。”治宜利湿和中,选用胃苓汤,理中丸,柴苓汤;或以除湿汤吞戊己丸;重者用术附汤;久病体虚,肢冷脉细者,宜用消肿健汤,兼服金匮肾气丸以养元扶正。单纯水泻,可选用五苓散、驻车丸,挟热者用参连丸。

8.7 热泄

热泄即热泻[14]。《古今医鉴·泄泻》:“热泄,所下黏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热泻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黏,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气虚有热者,可用卫生汤。阴虚火动者,可用升阴丸。本病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炎、菌痢等疾病。

8.8 伤食泻

伤食泻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15]。指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

泄泻·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又称伤食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证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症俱实宜下者,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用栀连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气汤。

8.9 溢饮滑泄

溢饮滑泄又称饮泻[16]。《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滑泄又称滑泻,多为久泻久虚下脱,以致泄泻不能自制。见《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肛门)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

8.10 酒泄

酒泄又称酒湿泄、纵酒泄泻、伤酒泄泻[17]。因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所致。有寒热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若一日不泻,反觉闷热,此属湿热。治宜清利,用四苓散、大分清饮、葛花解酲汤、酒蒸黄连丸之类。多饮酒而阳气虚弱者,酒湿从寒化,症见饮食渐减,形体渐瘦,困倦畏寒,泄泻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剧,脉多弦细。治宜培补脾肾、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八味丸、胃关煎等方。

8.11 痰积泄泻

泄泻·痰积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为病证名[18]。又称痰积泄泻,是指痰食积滞,伤及脾胃,以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泻下白色黏液或白冻,腹中漉漉有声,或两肋攻刺作痛,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

8.12 七情泻

七情泻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19]。《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治宜和中顺气,用藿香正气散、七气汤、古萸连丸等方。

8.13 积瘀泄

积瘀泄指瘀血所致的泄泻。《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

8.14 虚泄

虚泄指大便溏泄之属于虚证者[20]。多因脾胃虚弱,肾阳衰微所致。症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暖气,大便稀薄而无酸臭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等。治宜补中温肾。

8.15 五更泄

五更泄即肾泄[21]。《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之不同。

8.16 滑泄

滑泄又称滑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

8.17 溏泄

溏泄指大便稀薄[2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

8.18 飧泄

飧泄(飧音sūn孙)又名飧泻、水谷痢[23]。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尤在于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脾胃气虚阳弱,或内伤七情,或风、湿、寒、热诸邪客犯肠胃皆可导致飧泄。

8.19 直肠泄

直肠泄即直肠泻[24]。《医宗必读·泄泻》:“直肠泄,食方入口而即下。”

8.20 大肠泄

大肠泄后世多认为属寒[25]。治宜温中散寒,可用干姜附子汤等方。《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9 类证鉴别

泄泻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鉴别。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为痢疾;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泄泻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二者是不难分辨的。

10 泄泻的辨证治疗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在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出现虚实兼挟,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应全面分析。在治法上,《医宗必读》提出治泻有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在治法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泄泻证型虽多,但各有特点。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辨其寒湿与湿热而分别论治。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疫软为特点。

各型泄泻,有单一出现者,有合并出现者,亦有互相传化者。所以各种治法,应随证灵活选用,一般而论,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属实证,治以祛邪为主。若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多属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宜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涩,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此外,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食荤腥油腻等物。

10.1 外感泄泻

外感泄泻(exogenous diarrhea)为病证名[26]。是指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引起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尚有肺燥作泻亦属外感。

10.1.1 风泻/风泄

风泄又称风泻,可见于西医的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10.1.1.1 症状及方药治疗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

《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亦名飧泻。春古苍防汤、苍芍汤,夏二香散,秋神术散,冬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

10.1.2 寒湿(风寒)/寒湿困脾

泄泻·寒湿证(diarrhea with cold-damp syndrome)又称寒湿泄泻,是指感受寒湿,以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1.2.1 症状

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27]。

10.1.2.2 证候分析

寒湿中阻,困遏脾阳: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痰痛,是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

10.1.2.3 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散寒化湿止泻。

10.1.2.4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藿香正气散[备注]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甘草、大枣为主方。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是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半夏醒脾燥湿。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到恢复,而泄泻自止。若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慎,引起泄泻,可用纯阳正气丸,服用简便,疗效较好。

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以增疏风散寒的能力。如湿邪偏重,证见胸闷腹胀尿少,肢体倦怠,苔白腻者,可用胃苓汤[备注]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10.1.2.5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针灸治疗10.1.2.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寒湿者加中脘、气海;

10.1.2.5.2 方二

治法:疏风散寒,和中化湿。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中脘、天枢、上巨虚。

随证配穴:腹痛甚者,加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加灸。

方义:合谷疏风散寒。中脘为胃募、腑会,天枢为大肠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三穴相配,可疏调胃肠气机,升清降浊。

10.1.2.6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28]

选穴:大肠俞、神阙、上巨虚、大横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的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1.2.7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29]

选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移至气海、关元,往返操作5~6遍。用掌摩法逆时针摩腹,时间大约8分钟。患者俯卧位,用左右结构:㨰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轻柔地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穴,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10.1.2.8 寒湿(风寒)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1.2.8.1 推荐食材

干姜、高良姜、红枣、红糖、生姜、胡椒等。

10.1.2.8.2 推荐食疗方

1.姜茶饮(《圣济总录》):绿茶10g,干姜3g。干姜切丝,与绿茶一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趁热频服饮用。

2.干姜粥(《寿世青编》):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100g。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乘温热服。

3.生姜胡椒红糖水(《中国药膳学》):生姜10g,胡椒10粒,红糖适量。生姜切片,胡椒捣碎,与红糖一同水煎饮用。

10.1.3 湿热/暑湿/肠腑湿热/湿热蕴结/湿热伤中

泄泻·湿热蕴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又称湿热泄泻,是指感受湿热,以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泄泻·暑湿证(diarrhea with summerheat-damp syndrome)又称暑湿泄泻,是指盛夏感受暑湿,以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汗出面垢,口渴尿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1.3.1 症状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10.1.3.2 证候分析

湿热阻滞,肠腑传导失常:湿热之邪,或夏令暑湿伤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肠中有热,故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泻而不爽。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10.1.3.3 治法

清热利湿。

10.1.3.4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葛根芩连汤[备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加味。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

若湿邪偏重,证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备注]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厚朴、橘皮、甘草、生姜、大枣燥湿宽中。挟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食化滞。夏季盛暑之时,发生泄泻,证见泄泻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可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药,以清暑化湿。

10.1.3.5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针灸治疗10.1.3.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湿热者加曲池、内庭。

10.1.3.5.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热甚—内庭。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1.3.5.3 方三

治法:清热利湿,调和肠胃。

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合谷、内庭、中脘、天枢、足三里、金津、玉液、委中。

随证配穴:腹痛发热甚者,加曲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

方义:中脘、天枢、足三里调和胃肠气机,升清降浊。合谷、内庭清泻胃肠湿热。金津、玉液、委中刺络出血,使热随血去。

10.1.3.6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选穴:天枢、阴陵泉、合谷、下巨虚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1.3.7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选穴:大肠俞、长强、脾俞、胃俞、天枢。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用左右结构:㨰法沿脊柱两旁的膀胱经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每穴约1分钟,后再在每穴上施以点按法,每穴操作1分钟,以酸胀感为度。在胃肠部施用摩法,摩法以逆时针方向进行。

10.1.3.8 湿热(暑湿)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1.3.8.1 推荐食材

马齿苋、薏苡仁、粳米、莽麦、小麦麸、山药等。

10.1.3.8.2 推荐食疗方

1.三宝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30g,三七6g,鸦胆子50枚。将山药末放入锅中,加凉水4盅,调和山药末煮粥。煮时,不住以箸搅汁,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送服三七末、鸦胆子。每日2次,早晚空腹食。

2.马齿苋粥(《太平圣惠方》):马齿苋150g,粳米100g。马齿苋洗干净,切成碎段备用。马齿苋与粳米加水同煮,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煮至粥成。不加盐、醋,空腹淡食。

3.小麦麸饼(《本草拾遗》):小麦麸100g,面粉100g,食盐适量。小麦麸、面粉放入盆中,加盐水和面,做饼食。

10.2 内伤泄泻

内伤泄泻(endogenous diarrhea)为病证名[30]。是指由于饮食、痰饮、七情所伤等引起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又如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亦属内伤泄泻。

10.2.1 食滞肠胃

泄泻·伤食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improper diet)又称伤食泄泻,是指饮食受伤,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2.1.1.1 症状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10.2.1.1.2 证候分析

食积胃肠,脾胃运化失职: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故腹痛肠鸣,脘腹痞满。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故嗳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泻后腐浊外泄,故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为宿食内停之象。

10.2.1.1.3 治法

消食导滞。

消食化滞。

10.2.1.1.4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保和丸[备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为主方。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备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

10.2.1.1.5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针灸治疗10.2.1.1.5.1 方一

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饮食所伤者加建里、足三里。

10.2.1.1.5.2 方二

治则: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选穴:天枢 阴陵泉 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随证配穴:食滞—中脘。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2.1.1.5.3 方三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肠胃。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胃俞、脾俞、足三里、下脘、璇玑、里内庭穴。

随证配穴:伴呕吐者,加内关、公孙。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下脘、璇玑、里内庭为消宿食效穴。

10.2.1.1.6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艾灸治疗

选穴:中脘、建里、上巨虚、公孙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灸至泄泻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3次。

10.2.1.1.7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推拿疗法

选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胃俞、大肠。

操作方法:用轻柔的按揉法在两侧掌门、期门穴治疗,每穴约6分钟。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用轻柔的手法按揉背部的肝俞、胆俞、胃俞及腰部的大肠俞,以透热为度。

10.2.1.1.8 食滞肠胃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2.1.1.8.1 推荐食材

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胡萝卜、香蕉等。

10.2.1.1.8.2 推荐食疗方

1.粳米粥(《普济方》):小米100g,神曲30g。煮粥。

2.胡萝卜棒渣粥(《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玉米渣100g,胡萝卜3~5根。先将玉米渣煮1小时,后将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再煮,待萝卜熟后即可。空腹食。

3.山楂煎(《中国药膳学》):焦山楂10g,红糖30g。水煎服。

10.2.2 酒泄

泄泻·伤酒证(diarrhea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又称伤酒泄泻(《医略六书·泄泻》)、酒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酒湿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纵酒泄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是指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以晨起即泄,泄下黄沫,小便赤,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酒泄有寒热之分。《不居集·酒伤》:“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

10.2.2.1 湿热

有善饮而先天禀厚者,大便泄泻,若一日不泻,反觉闷热,此属湿热。治宜清利。用四苓散、大分清饮、葛花解酲汤、酒蒸黄连丸之类。

10.2.2.2 寒湿

多饮酒而阳气虚弱者,酒湿从寒化,症见饮食渐减,形体渐瘦,困倦畏寒,泄泻日久,或五更作泄,或秋冬加剧,脉多弦细。阳气虚弱者治宜培补脾肾、温化寒湿,用平胃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八味丸、胃关煎等方。

10.2.3 肝气乘脾/肝气郁滞/肝气郁结

泄泻·肝气郁结证(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又称肝郁泄泻、七情泻(《景岳全书·泄泻》)。是指肝气郁结,以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2.3.1.1 症状

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发时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10.2.3.1.2 证候分析

肝气郁滞,横逆侮脾: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腹痛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

10.2.3.1.3 治法

抑肝扶脾。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10.2.3.1.4 肝气乘脾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可用藿香正气散、七气汤、古萸连丸等方和中顺气。

可用痛泻要方[备注]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白术、白芍、防风、炒陈皮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10.2.3.1.5 肝气乘脾型泄泻的针灸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健脾止泻。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脾俞、肝俞、中脘、天枢、期门、太冲、足三里、阳陵泉穴。

随证配穴:胸胁痞闷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肝俞、期门为俞募配穴,加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下合穴阳陵泉以疏泄肝郁之气,缓急止痛。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理气和胃,健脾止泻。

10.2.3.1.6 肝气乘脾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2.3.1.6.1 推荐食材

香橼、佛手、荞麦、高粱米、白萝卜、柚子等。

10.2.3.1.6.2 推荐食疗方

1.佛手粥(《百病饮食自疗》):佛手15g,苏梗15g,粳米30~60g。前两味水煎取汁,粳米淘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药汁共煮至熟,入白糖调味温服。早晚各一次。

2.柚皮粥(《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鲜柚子皮1个,粳米60g,葱、盐、油各适量。将柚子皮放炭火上烧去棕黄色的表层并刮净,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切块加水煮开,入粳米同煮作稀粥,加葱、盐、油调味服食。

3.香橼露(《本草纲目拾遗》):香橼500g,加水浸泡2小时,入蒸馏器内蒸2次,收集芳香蒸馏液。每服30mL,炖温服,日2次。

10.3 久泻

久泻(chronic diarrhea)为病证名[31]。是指是指反复发作、久泻不愈的泄泻。

10.3.1 脾胃虚弱

久泻·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又称脾虚久泻,是指脾气虚弱,以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痿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3.1.1.1 症状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10.3.1.1.2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乃脾胃虚弱之象。

10.3.1.1.3 治法

健脾益胃。

健脾止泻。

10.3.1.1.4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参苓白术散[备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为主方。本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用附子理中丸[备注]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10.3.1.1.5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针灸治疗10.3.1.1.5.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脾虚者加灸章门、关元俞。

10.3.1.1.5.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肝郁—太冲。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3.1.1.5.3 方三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10.3.1.1.6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3.1.1.6.1 推荐食材

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党参、茯苓等。

10.3.1.1.6.2 推荐食疗方

1.炒面粥(《粥谱》):炒面15g,粳米30g。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空腹食。

2.苹果山药散(《食疗本草学》):苹果30g,山药30g。苹果晒干后与山药共为细末。每次服15~20g,加白糖适量,温开水送服。

3.扁豆小米粥(《粥谱》):炒白扁豆60g,小米80g,粳米100g。同煮粥至豆烂米开即可。早晚服。

10.3.2 肾阳虚衰

久泻·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为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又称五更泄泻(《症因脉治·泄泻论》),肾虚久泻、肾泄(《普济本事方》)、五更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五更溏泄(《不居集·泄泻》)、晨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瀼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指肾阳亏虚,以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3.2.1.1 症状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10.3.2.1.2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

10.3.2.1.3 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温阳止泻。

10.3.2.1.4 肾阳虚衰型泄泻的方药治疗

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32]。

可用四神丸[备注]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味治疗。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备注]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以固涩止泻。

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

10.3.2.1.5 肾阳虚衰型泄泻的针灸治疗10.3.2.1.5.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

10.3.2.1.5.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0.3.2.1.5.3 方三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10.3.2.1.6 肾阳虚衰型泄泻的饮食疗法10.3.2.1.6.1 推荐食材

枸杞子、羊肉、雀肉、鹿肉、韭菜、羊乳等。

10.3.2.1.6.2 推荐食疗方

1.桂心茯苓粥(《普济方》):桂心0.9g,茯苓30g,桑白皮60g,粳米50g。桂心、茯苓、桑白皮取汁,加粳米熬粥。每日一次,晨起空腹食用。

2.羊肾苁蓉羹(《太平圣惠方》):羊肾1对,肉苁蓉30g,黄酒、葱、生姜、食盐适量。羊肾去外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细切备用。羊肾、肉苁蓉放入锅中,加清水、黄酒、葱、生姜、食盐,煮至熟烂即成,空腹进食。

3.鹿肾粥(《太平圣惠方》):鹿肾1具,肉苁蓉30g,粳米100g,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切碎。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10.3.3 阴虚

久泻·阴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又称阴虚久泻,是指阴虚不足,以发热烦渴,至夜加重,泻下无度,夜热盗汗,舌红嫩,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

10.3.3.1 症状

发热烦渴,至夜加重,泻下无度,夜热盗汗,舌红嫩,脉细数。

11 泄泻的其他疗法11.1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天枢 上巨虚

方法 黄连素注射液,或维生素1、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0ml每日1次。

11.2 耳针法11.2.1 方一

以取大肠、小肠、脾、下脚端、肝、肾、肺等穴为主。每次选3~5穴。急性者可每日治1~2次;慢性者则可隔日1次。

11.2.2 方二

选穴:大肠 胃 脾 肝 肾 交感

方法:每次选3~4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11.2.3 方三

取小肠、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神门穴。每次酌取3~5穴,急性泄泻每日1~2次,慢性泄泻隔日1次,留针10~20min。

11.3 艾灸对症治疗

泄泻常伴有腹痛、乏力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11.3.1 腹痛

选穴:气海、内关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11.3.2 乏力

选穴:百会、足三里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

12 医案

患者,男,47岁。腹胀泄泻,稀便混有粘液,无脓血,纳差,体倦无力。检查:患者消瘦,脐周有压痛,肠鸣音略强。大便镜检无异常所见。而采用针灸治疗,以中脘、天枢、神阙(灸)、足三里等穴为主,以脾俞、胃俞、大肠俞、合谷、章门等穴为辅,每次取穴3~5个。隔日1次,针3次后,大便减少至1~2次,共针6次症状消失,大便转为正常。(针灸学简编)

周某,男,50岁。反复下腹胀痛1年,每日排便3~5次,常在黎明前泻,质稀时有黏液,纳差,腰酸肢冷。查体: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脉沉细,舌苔薄白,边有齿印。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纤维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直肠内有少量稀粪及黄色黏液”。诊为“直结肠慢性炎症”。3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推拿采用健脾和胃、温肾壮阳法治疗,1个月后症状减轻,2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基本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纤维结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停止治疗后坚持自我摩腹,每日早晚餐前各1次,每次10分钟,温热为度。随访1年未复发。

萧某,男,48岁。拂晓腹痛,腹泻2年,每天数次,大便不成形。内科诊断为慢性肠炎,予黄连素、四神丸口服暂能缓解,但停药即发。检查:精神疲乏,面黄肌瘦,食欲差,腹痛肠鸣,腹冷喜暖,腰膝酸软,四肢发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取中脘、关元、肾俞、天枢、大肠俞、上巨虚,针灸并用,补法。治疗2个疗程( 24次)痊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13 饮食建议

泄泻患者饮食宜为清淡、细软、少渣、少油腻的流食或半流食,待泄泻缓解后再给予软食。

如进行食疗,应以化湿运脾为基本治疗原则:湿盛者重在化湿,佐以分清;寒湿者,以温化为主;湿热者,以清化为主;脾虚者,以健脾为主;脾肾阳虚者,以温肾健脾为主;中气下陷者,以升提为主;久泻不止者,以固涩为主。

14 注意事项

(1)急性泄泻,应到肠道门诊治疗,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在排除肠道传染病的情况下,才能做推拿治疗。

(2)发病期间应注意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平时也应注意饮食卫生。

(3)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掌握心理因素,因势利导。

(4)若施灸后泄泻不能控制,水分丢失多,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防止电解质紊乱。

(5)施灸期间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止风寒内侵加重病情。

15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伤寒论》一五九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古今医鉴·泄泻》:“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日: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或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濡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

《医学心悟·泄泻》:“书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湿寒,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

《时病论·食泻》:“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府,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

《寿世保元·泄泻》:“人病泄,每至五更辄即利,此肾泄也,用五味子散数服而愈。因起居不慎,泄复作,年余不差,此命门火虚,不能生脾土,法当补其母,火者土之母也,遂用八味丸补其母。”

《张氏医通》卷七:“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于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

16 参考资料^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5.^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1-155.^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0.^ [6]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69.^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67.^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6.^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5.^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0.^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2.^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6.^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4.^ [1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2.^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2.^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65.^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 [2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5.^ [2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 [2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4.^ [2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7.^ [2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0.^ [2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 [2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 [27]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7-70.^ [28]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9]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3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 [3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8. 治疗泄泻病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落枕穴 外劳宫 肠屈 太白 关元俞 查看更多 治疗泄泻病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止泻调中汤 酒煮黄连丸 驻精丸 苓术羌附汤 参苓膏 查看更多 治疗泄泻病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肠康胶囊 葛根岑连丸 止泻利颗粒 小儿消食健胃丸 水杨梅片 查看更多 泄泻病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肠胃宁片 固本益肠片 理中丸(党参理中丸) 克泻胶囊 补脾益肠丸 查看更多 古籍中的泄泻病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杂病广要》:[脏腑类]泄泻 《普济方》:[卷二百八泄痢门]诸泻 《续名医类案》:[卷七]泄泻 《普济方》:[卷二百七泄痢门]总论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泄泻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 泄泻·寒湿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泄泻·湿热蕴结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泄泻·湿热蕴结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泄泻·湿热蕴结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泄泻·暑湿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胎膜早破 眩晕 泄泻 小儿食癥 涎积 月信 游走血脾痈 引年 阴茄 湿热 脾肾阳虚 咳嗽 不寐 便秘 腹泻 茯苓 厚朴 川芎 白术 当归 柴胡 黄芪 葛根 木香 砂仁 四神丸 四逆汤 五味子 五子衍宗丸 五苓散 参苓白术散 右归丸 左归丸 补中益气汤 柴胡疏肝散 二陈汤 归脾汤 桂枝汤 理中汤 平胃散 肾气丸 四君子汤 四物汤 温胆汤 逍遥散 小柴胡汤 小青龙汤 血府逐瘀汤 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 用户收藏: 保婴撮要 标幽赋 常用中草药图谱 金匮要略 济阳纲目 麻证 奇经八脉考 琼瑶神书 通俗伤寒论 万病回春 王氏医案 万氏济世良方 验方新编 婴童百问 针灸集成 中风论 (疒颓)癃疝 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病 㨰法 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ACA 阿德勒心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AI 癌 埃布斯坦综合征 艾附丸 矮瓜 艾灸疗法 哀牢溪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