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治疗骨髓炎的口服药都有哪些药 给药

给药

2024-07-17 1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射给药(肠胃外给药)包括以下途径:

皮下(皮下)

肌肉内(肌肉内)

静脉内(静脉内)

鞘内(脊髓周围)

药物可制成在注射部位吸收时间较长的制剂,吸收时间可以数小时、数天,甚至更长。与那些吸收较快的制剂相比,这些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

对于皮下途径,将针头插入紧邻皮肤下方的脂肪组织。药物注射后进入小血管(毛细血管),由血流转运出去。或者,药物通过淋巴管到达血流(见图淋巴系统:有助于抵御感染)。蛋白类药物体积较大,例如胰岛素,常通过淋巴循环转运至血液,这类药物如果由毛细血管运输速度会非常慢。皮下给药用于多种蛋白类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口服后很容易在消化道中被降解。

某些药物(如用于激素计划生育的孕酮)可通过皮下植入塑料胶囊给药(植入)。虽然这种给药途径罕见使用,但是它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长期治疗作用(例如,植入用于避孕的依托孕烯可以持续有效长达 3 年)。

当需要较大量的药品时,肌内途径优于皮下途径。因为肌肉位于皮肤和脂肪组织的下层,注射时需要较长的针头。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在上肢、大腿和臀部。药物吸收入血的速度与肌肉的血流情况有关:血流量越少,药物吸收所需时间越长。

对于静脉内途径,将针头直接插入静脉。药液可单次给药或者连续静脉输注给药。输液时,药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可折叠塑料袋)或者更常见的是通过输液泵进入插在前臂的导液管中,然后进入血流。静脉给药是精确快速给药的最好方法,是一种易于调控,且能发挥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静脉给药适用于刺激性药物,而这类药物如果经皮下或肌肉注射,会引起疼痛和组织损伤。静脉内注射可能比皮下或肌肉注射更难实施,因为可能难以向静脉插入针头或导管,尤其对于肥胖患者。

静脉给药时,药物瞬时入血液,起效速度比其他给药途径都迅速。因此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静脉注射后的患者情况,以了解药物是否发挥作用或是引起不良反应。另外,通过这种途径给药的药物效果往往持续较短时间。因此,一些药物必须通过连续输注法给药,以保持其效果恒定。

鞘内途径是将针头插入脊柱下部的两块椎骨之间,并插入脊髓周围的间隙中。然后将药液注射入椎管。通常要用少量局部麻醉药麻醉注射部位。当脑部、脊髓、脑膜需要快速给药或局部给药时,一般采用这种给药途径,例如治疗这些部位的感染。麻醉药和镇痛药(例如吗啡)有时也采用此种方式给药。

透皮给药

当药物经皮肤给药时,可通过针头(皮下、肌内或静脉途径)、通过贴剂(透皮)或通过植入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