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治疗毒疮的中草药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苦参,豆科矮灌木,高约1米;茎木质不太发达;叶子羽状互生,长椭圆形;花顶生成串,如蝶形;豆荚果实。苦参因为长相非常像槐树,所以又名野槐、地槐等。苦参根部入药,圆柱状,外皮黄色,味道极苦。功能清热燥湿,内服消痈,外洗杀虫止痒,是皮肤科常用药,师翁以之治疗萎缩性胃炎。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是豆科植物,多年生矮灌木,高约1米。苦参的茎木质不太发达。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的叶子是羽状互生复叶,长椭圆形。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的花在茎的顶部生长,花开成串,花形如蝶。苦参因为长相非常像槐树,所以又名野槐、地槐……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因为是豆科植物,果实呈豆荚状。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根部入药,圆柱状,外皮黄色,味道极苦。

苦参的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带个参字,也没有补益之功。苦参味苦性寒,因其苦寒而具有清热作用,多用于湿热之证,而能燥湿。《中药学》将苦参划分为清热燥湿药,治疗各种湿热证,如湿热痢疾、湿热黄疸等。但因苦参大苦大寒,且有久服腰重伤肾之论,所以自古医家很少将苦参入汤药口服。

师翁李玉奇老先生喜用苦参,以苦参治疗萎缩性胃炎,用量10至15克,均入汤剂口服,小永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未见患者因长期口服苦参而致伤肾、腰部沉重,古人之论,不可全信。苦参内服消痈,治疗胃脘痈——萎缩性胃炎,这正和《神农本草经》苦参“除痈肿”的记述。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除湿热,还常常用来治疗湿疹、皮肤疥癣等,是皮肤科常用药,成方可见“消风散”。如果煎汤外洗,还可杀虫止痒,用于各种皮肤瘙痒症,也可以用于阴道滴虫、外阴瘙痒等。最早论述可见《金匮要略》狐惑病之苦参汤。

苦参还有利尿作用,方子可见《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丸,附于文后,不再过多论述。

苦参的应用方法

苦参味道极苦

苦参之所以叫苦参,它是真苦啊!小永品尝苦参,感觉它比黄连还苦,伴有豆腥味,十分难吃,嚼在嘴里都觉恶心,其苦可想而知。怪不得古人不愿用它入汤药口服。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不过良药苦口,苦参是一味良药,除了萎缩性胃炎,小永还看到师翁用它治疗肾炎、胰腺炎、心律失常、恶性肿瘤等,全部内服,可谓应用炉火纯青,鲜有匹敌。没有医生指导,不建议您拿苦参来吃,况且您也受不了它的苦味。

苦参杀虫止痒

苦参虽然不建议自己口服,不过外用还是可以的。苦参杀虫止痒,可以用于各种皮肤瘙痒症。如果您有皮肤瘙痒,百般难解,可以用几片苦参、花椒一小撮,一起熬水外洗,止痒作用还是不错的。还适用于脚气、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病瘙痒难耐的。

每天一味中草药:苦参,味道苦的参,内服消痈,外洗止痒

苦参杀虫止痒还可以配合丹参、蛇床子,这个方子出自《证治准绳》,叫做苦参散,治疗皮肤瘙痒,或因为瘙痒,皮肤抓痕累累,甚至瘙抓成疮的。苦参熬水外洗,也可以杀阴道滴虫,治疗外阴瘙痒。市面上以苦参制成的外用洗剂有很多种,但都不如直接用苦参自己熬水外洗来的直接。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金匮要略》: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金匮要略》: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名医别录》:无毒,养肝胆气,安五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治恶疮,下部蛪,平胃气,令人嗜食。

《药性论》:能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唾,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不入汤用。

《日华子本草》: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匿疮,平胃气,令人嗜食轻身。

《本草图经》:古今之方用治风热疮疹最多。

《本草衍义》:有朝士苦腰重,久坐,旅拒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将佐谓朝士曰:见公日逐以药揩齿,得无用苦参否?曰:始以病齿,用苦参已数年。此病由苦参入齿,其气味伤肾,故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参揩齿,岁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腰疾皆愈,此皆方书旧不载者。有人病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任,连胸颈脐腹,及近隐处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以苦参末一两,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温水服二十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本草纲目》:子午乃少阴君火对化,故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具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之。……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书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

《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噎而废食耳?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张会永,博主还会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您推送当日“每天一味中草药”消息。

 

 

也欢迎您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和我进行互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