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油纸伞怎么读 油纸伞

油纸伞

#油纸伞|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山多娇,钟灵毓秀,衣冠冕旒,礼义上国。岁月穿梭,盛世天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虽然脚下这故国沉沦,回眸几多憔悴。不过还好,浸润着华夏古风的霓裳绮梦还是属于每个人的。追求,拥有,然后坚守。展开彩屏遮风雨,装点江山伴佳人!

 

在厦门前后逗留了四日,离开的时候准备带点东西回去做个纪念,可在超市和商场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有挑选到称心如意的物什;导游说,最后的行程是前往鼓浪屿,我想那里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然而天不作美,游轮还没靠岸,淅淅沥沥的秋雨就不由分说地下了起来;雨不是很大,游客们多数缩着头猫着腰向周边的商场跑去,我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避雨的地方,心底还暗暗地埋怨这鬼天气,竟然会使我们的行程在最后时刻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

 

雨暂时不会停歇下来,附近也没有卖雨具的地方,我开始变得焦急起来,几次试图冲进迷濛的雨幕,准备迂回地向前进发,结果每次都是悻悻地无功而返。于是赶紧掏出手机和后面的同伴联系,哪知他们被滞留在码头边,也是寸步难行,这样只好在一米见方的屋檐下,来回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同伴的到来。大约10分钟的光景,我身后的院门突然“吱呀”一声响了,露出的是一张满戴笑容的沧桑的脸——这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她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站在那儿乐呵呵地打量着我进退两难的窘相:“小伙子,把这拿着,但是回来时,别忘了把它还给我。”我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老人就将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塞在了我的手中,随后又将院门“吱呀”一声关上了,留下的只有她仄仄而行的跫音。这简直就和童话一般,我甚至怀疑自己经历的是一个梦境,如此的幸运,如此的神奇!不过导游在上船之前曾经告诉过,鼓浪屿虽然只是个弹丸之地,但是上面居住的市民素质极高,其中还有许多学识渊博的大家和享誉海外的名流,不期而遇的老太,想必就是这样的一位。

 

撑开依然散发着桐香气息的油纸伞,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在心头萦绕。因为这是童年时乡间最寻常不过的用具,因为它使我蓦地想起了戴望舒,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此时我怎能不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游目骋怀,去思绪万千:秋雨潇潇,小巷深深,湿漉漉的青石板上,默默踟躇着的一把油纸伞,该是何等的寂寥,怎样的忧伤!那伞沿上滴滴答答的雨珠儿,该是崩溅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脆响吧;那伞下的人,该是一袭湛青色的长衫,他手握书卷,神情忧郁,蓬乱的黑发下面,一定有着一张苍白而年轻的脸……想想这种奇妙的感觉,我学着古代书生的样子,也将油纸伞斜靠在肩头,然后迈着方步向鼓浪屿的深处悠然地走去。

 

油纸伞的制作在中国至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相传春秋时,“巧圣先师”鲁班发明了油纸伞,后人还在他的牌位两旁书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一竿树立拓天空”,下联是:“片片弥逢遮雨露”。说到“遮雨露”,这又情不自禁地让我想起了往事:祖父曾是故乡遐迩闻名的篾匠兼木匠,当年他手工制作油纸伞的所得收入,是我们一家主要的经济来源;父亲虽然没有子承父业,可对油纸伞却情有独钟,他多次向我介绍过制作的过程,所以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些繁杂的工序,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削伞骨、绕边线、装裱纸、涂柿水、收伞箍、晒伞面、绘图画、组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伞柄、穿内线等十几个步骤;所有的步骤中,最难的是削伞骨,因为一把纸伞有短骨和长骨之分,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开削好,还要再一枝枝钻洞打眼,相当耗费工时;挑选原料也颇有讲究,竹子、伞纸、棉线都要精挑细选,涂料中的天然桐油和柿子水更要依古法调配。在老家,目前至少还保留有三柄父亲亲手缝制的油纸伞,它们都被母亲精心地珍藏着,雨天从来没有使用过,倒是晴天她偶尔拿出来晾晒,其中的缘由我不甚明白,或许这是母亲为了怀念早逝的父亲,或许这中间还有更加感人至深的故事。

 

如今,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和折叠伞所取代。可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鼓浪屿,在绵绵的秋雨中,我却成为了反璞归真的另类,不知吸引了多少好奇的眼光。当然,老人的嘱咐我是牢记于心,并在返途中特地买了一大束盛开的菊花,决定送给这位素昧平生的老人。当我敲开那典雅幽静的院门时,迎接我的依然是那张满戴笑容的沧桑的脸——感谢老太,感谢她的真诚坦率和乐于助人,她的油纸伞为我撑起的不仅是一块小小的天地,而是更加广阔的胸怀,更加高远的境界……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