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河埒口老街追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埒口拆迁 无锡河埒口老街追记

无锡河埒口老街追记

2024-07-04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丁鹤琪

河埒口是一个老地名,现为河埒街道辖区。

明洪武年间,不少北方家族群先后迁到无锡西乡惠山脚下,他们集族而居,逐步形成了以姓氏为名的自然村落,这里南临梁溪河,北倚惠山、灿山、嶂山,可耕地较少,他们便在梁溪河中段筑堰围堤,发展养殖淡水鱼为生。古汉语中筑堰围堤称“埒”,河埒口这一地名便应运而生。

据《无锡丁氏宗谱》载:明代时这里曾叫河闸口,据考证当时曾在这里筑水闸调节水位抗洪水而得名。到晚清时期,河埒口一带人口逐渐增加,为适应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各种服务业如商店、诊所、菜市场、面馆饭店、剃头店、书场等逐渐发展,其中最有名最多的是淡水鱼交易摊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时,河埒口地域在民间约定俗成的大致范围是:以梁溪路为中轴线,东到大王基,西到小张巷,南至梁溪河,北到灿山、嶂山南坡。其间散布着二十来个以姓氏聚居的自然村落。路南自东向西依次为:乔巷、陶巷、大孙巷、蒋巷、尤巷张巷桥头、高巷、泰来岸(太康)、大丁巷(东丁巷、西丁巷)、钱巷、小张巷。路北有冯巷、莫巷、青山湾、上蒋巷、上严巷、上里东、王巷、刘巷。乡人交往,问及住处,皆以河埒口某巷作答,邮寄信件也写上西门外河埒口某巷(20世纪60年代前无门牌号)。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公社也叫河埒人民公社,办公地点设在现万达广场太湖大厦处民国时过汉章建造的洋房内,楼东门前有一座很洋气的水泥桥,一路山水从桥下涧沟向南注入河埒浜。60年代起,无锡郊区政府设在河埒口蒋九皋住宅内(今名文昌轩),从此河埒口成了郊区政治文化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郊区政府大楼(来源:无锡博报)

现今说到河埒口,年纪大点的当地居民印象最深的是河埒口老街的闹猛,市面大。

河埒口集市大致发端于明代中期,形成于清中晚期。《河埒乡史》记载:1987年冬,河埒公社在对北池(今西郊家园)进行老鱼池改造时,在一条池埂底部挖到一个5米多长、2米多宽的古代石驳码头,分析认为该处是古代梁溪河北岸,据当地老渔民回忆:清光绪年间已是鱼池,名叫北池。由此推断,这个码头建造至少是清中期或更早,此码头距河埒口老街约仅400米,佐证了河埒口自古以来确是无锡西乡淡水鱼集散中心。

河埒口老街呈T字形,北面从开原路(今梁溪路)向南到河埒浜顶,称直街,一条东西向的横浜从金山石结构的迎灿桥(一说望灿桥)向东过张巷桥头到尤巷,浜北岸便是横街,民国时乡人蒋贵卿、蒋和煜曾在横浜建电力抽水站,俗称头站,水渠向北到路北庆生亭(今上里东紫金伴山小区附近),称二站,再向北到明阳观前称三站,可灌溉灿山南所有稻田。

横街是河埒口老街最热闹的地段,从民国时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店面房和地摊相结合形成街市。摆地摊的绝大多数鱼虾水产品和农民自种的蔬菜,也有挑担来的豆腐百叶、熟肉、炒货等流动摊贩。每天天刚亮就出摊,到九点前就基本收摊落市。店面房由东向西依次有方阿菊生面店、蒋记营造公司、鸿泰祥烟酒杂货店、阿菊(乡人称流氓婆阿菊)面饭店、弹棉花店、天一堂药材店、救熄会、化新小学(蒋仲怀老宅)、卖酱油陈阿二、丁和锦肉店、王麻子皮匠店、书场等。横街宽约三米,弹石地面,沿河都用金山石条砌护栏,平时可晾什物,供行人休息,街中段有三间过街栅,60年代计划经济时为河埒蔬菜行,居民户可凭证购买蔬菜豆制品,(农业户没有供应证豆制品券)。

直街上有龚国偉诊所、私立小学剃头店、纸马店、打铁铺等。50年代中后期公私合营运动后,店面房店主都成为供销社店员,拿固定工资。"文化大革命"期间,老街市面清淡,原因是农副产品不能自由买卖,被称为割掉"资本主义尾巴"。只有供销社的蔬菜行,肉店凭票供应居民户,渔民和菜农。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开农副产品自主销售,郊区政府还组织了几次物资交流会,老街又恢复了热闹的自由市场,后人流量越来越大,郊区政府又在老街规划建造了玻璃钢屋顶大棚扩大容量,收取摊位费,到90年代初,市场人流量更大,狭小的老街已难于容纳,郊区政府又在现今大润发地块建造了西郊市场,把老街市场的摊位全部迁入西郊市场,至此,河埒口老街市场功能淡出,2007年因建万达广场,老街建筑全部拆除,居民安排到大丁佳苑,但河埒口老街仍是人们忆中难以抹去的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9月,无锡市郊区河埒口渔业生产队鲜鱼丰收上市(来源:荔枝网)

河埒口老街南面旧时曾有大王廟,乡人称“庙下”,其实该庙最早称北苏秦庙,建于清中期,因梁溪河对面西园弄也有苏秦庙,为了正确表达庙址,西园弄的称南苏秦庙,对面河埒口的称北苏秦庙,祭祀战国时期纵横家洛阳人苏秦,啥时候改成乡人烧回头香的大王廟,无从考证。

大王廟民国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前,每年有几次戏班子演出传统戏,河埒口一带居民“到庙下看戏”是非常期待的,我小时候也曾去过几次,从大丁巷出发过泰来岸后便是野外了,一路上走田岸,穿桑田,有的打着灯笼,有的开着手电筒,有的人尽量靠近有照明设备的人“借光”,人声鼎沸,庙下的戏台下,人山人海,一簇簇人在黑暗中大声互打招呼,询问或回答当晚演出的戏文名称,等待着戏台上锣鼓响,戏开演。1958年开始大跃进时期,戏台功能改成了公社召开大会,大队、生产队干部打擂台放高产卫星的舞台,文化大革命时期间,戏台又派上了批斗阶级敌人、牛鬼蛇神的用场。大王庙地块70年代建造农机厂被围在厂区内闲置,21世纪初建造居民小区时才全部拆除。

河埒口老街东北处,曾有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高攀龙墓。高攀尨(1562~1626)字云从,又字存之,别号景逸,明朝万历年间进士,熹宗时官至左都御史,因反对奸臣魏忠贤专权,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明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派人到无锡来抓他,他写下遗表后,自投家院池中以死抗争。

高攀龙墓原在梅园附近的南华利湾,崇祯二年(1629)得到昭雪,追谥“忠宪"。1630年12月28日,其子世儒奉旨在原地重新安葬,并由生前挚友钱谦益(太仓人,吏部尚书),叶茂才等钱士升等人,分别撰写神道碑,墓志铭等,称“谕茔”,有罗城,石刻件,墓碑等,占地4亩多。

清顺治三年(1646)2月29日,高攀龙后裔在灿山南麓一里许按原样建造了新墓,将灵柩迁葬于此,时人称河埒口高攀龙墓。乾隆二年(1737)、光绪元年(1875先后两次全面整修。到1957年前墓域基本完好,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墓地周围绿地渐被乡人垦作耕地。

“文化大革命”时期,因邓拓撰文写到高攀龙是“三家村”祖师爷,被红卫兵掘棺焚尸,砸碎石刻件,墓地被破坏严重,仅存龙柏数棵和石坊立柱。70年代,无锡市政府曾在墓西南建有无锡市工业展览馆,1983年,高攀龙墓被迁至青山公园内,成为园内一景供游客瞻仰。

在河埒老街横浜南,曾有一排大墙门房子,据说是晚清时这里有蒋姓读书人考中举人后建造的,1954年起,河埒浜西沿河向西第二个墙门内曾作为粮站(已是政府公管房屋)使用,其后裔蒋澄民一家居住在后半部分,从后门进出,后门外便是横浜,与供销社使用的过街掤(蔬菜行)隔河相对,蒋澄民是我初中很要好的同学,所以我经常到他家玩,他家中藏书非常多,三层搁上书柜码满了线装书,还有清代邸报,可惜“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全部烧毁了。

清代以来,河埒口乡民崇尚文化,耕读传家,代有人才出,比较著名的有蒋仲怀(1869~1929)名士荣,幼年师从名儒荣作舟,趙保钦,后潜心研习数理化,著有《珠算祥解》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受聘为竢实学堂数学教习,后历任竢实学堂、公益工商中学等校长。光绪三十年(1904),他与蒋可赞在河埒口创办日新小学,以后又捐出老宅创办化新小学并逐步发展到化新初中,1923年9月,无锡县成立教育督导机构(相当县教育局),蒋仲怀任督导,即相当于第一任教育局长,直到1927年3月卸任。期间,他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受馈赠,有“公证人”之称。他倡导创办新学,在丁氏小学等推行学生自学,自理和自立的新式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考察后撰写了《无锡教育之新生命》一文予以赞扬。1929年夏天,蒋仲怀赴南京参加表彰会回锡时中暑,经救治无效逝世。

蒋哲卿(1886~1947)名曾煥,字时生,号哲卿,以号行。早年毕业于南京两江政法学堂。宣统元年(1909)赴日本留学,期间参加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1911年无锡光复,他任锡金军政分府民政部副部长,1912年2月,无锡同盟会建立支部,被推任副支部长。1913年当选为国会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因参与起草宪法有功,被授予二等大绶嘉禾奖章,后接办《锡金日报》并将其改为《锡报》,自任社长。1919年他参加“五四”运动,被推为无锡县国民大会事务所总干事。1922年任无锡旅沪同乡会第一届理事长。1924年组建耀明新记电灯公司。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无锡,蒋哲卿改名铺斋,避居北平、苏州等地。抗战胜利后回到无锡,先后担任无锡县人权保障委员会委员、县财政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县实物征借委员会主任委员、无锡地方公款产业管理处主任等职。1946年4月,出任无锡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总体来看,他以专业和能力参与当时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蒋遇卿,河埒口老街人,乡贤,生卒无考。1912年修筑开原路(今梁溪路)的工部局负责人。

荣德生在1934年60岁时撰写的《乐农行年纪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民国元年(1912)壬子,38岁,是年,余兴致甚旺,决定在东山购地植梅,以梅园为起点,竞化决添二校于河埒口蒋(仲怀)宅,化新即其后也,小学决添于徐巷,资助他校不止一处,拟开马路明年实行,马路进行手续由蒋遇春去办,实行时亦有支持,所有土方费归余担任,乡人不明大理反对者甚多,因禀县呈省批准动工,然乡人多怨骂者”。这段叙述可以解读出:开原路工程已获批准动工,但征地拆迁阻力不小。

当时土地是私有制,产权分属千家万户,需征用必须逐家逐户谈价格,即使谈判顺利也很耗时日,如遇钉子户只好绕过去,如在钱桥头有一廉姓大墓,出高价主人也不肯出让,只能转个直角弯绕过去(年长者可能回忆起那里老马路的一个急转弯),所以开原路上转弯很多原因即此。

筑路征地曾引起当时正在江浙农村调查的毛泽东关注,在他所著《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记载了当时的征田补偿标准:“允许田二百元一亩,新植桑苗一角一株……”,可见当时作为工程总负责的蒋遇卿工作的辛苦,1917年,开原路荣巷到迎龙桥段完工通车,煤渣路面,可供二辆黄包车交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埒老街区旧影(2018年拆除后建万达广场)(来源:无锡日报)

河埒口历史悠久,故事多多。如今,地铁二号线和无锡公交都把河埒口作为重点站台名,可见河埒口这个老地域名影响之深远、人心之深入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