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图洛书出处中国什么地方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2024-02-27 0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昨天CCTV-13播出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专题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能第一眼看到它是个龟壳,但是,你未必知道它是哪的龟壳,也不知道它的“小伙伴”们都有哪些,今天,无风老师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趁着国家带着引领我们中华文明起源的话题。

  上面的出土龟壳,是来自安徽凌家滩遗址的墓葬——说到这个乌龟呀,它跟我们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河图》《洛书》,这个典故,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没有之一的那种——世界上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民族或国家的“创世事记”,我国当然也不例外,除了“盘古开天地”,《河图》《洛书》也当属之一”。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讲述天地与自然万物的开端、另一个是讲文明制度与文化及国家形态的开端。

  笔者认为,“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色彩太过浓烈——当然,也不否认它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如“天地混沌如鸡子”——这一点就很像霍金的“宇宙奇点论”;又如“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天数极高,地数极深”——这点又隐有现代科学家解释和推测的发生于距今约1.1万年时的小冰河时代时,当时地面上的洪水在地球升温回暖后,引发了“天分地离”之自然景观给人们的映象。

  然而,归根结底还是那句,由于此典故还是太过魔幻,所以笔者个人并不是很愿意采信它作为中华文明的“创世纪”之典故。

  毋庸置疑,《河图》《洛书》无疑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具文明象征意义的。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吾则圣人。”

  这是关于“河图洛书”的最早出处,众所周知,上古时代,“河”指黄河、“洛”指洛阳(或洛水)、而“圣人”,一般被认为是伏羲,这个典故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灵龟负书”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因此,这个典故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指出了中华民族是如何进入“文明(级别)”的——因为,文字是文明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标志。

  书:甲骨文作“持笔蘸墨”状,又指“著(作)”;圣人则之:指伏羲学习了《河图》《洛书》。

  话说在上古时代的某一日,黄河中下游突然出现一条龟龙,它身上背负着《河图》与《洛书》,我们中华民族的元祖帝王伏羲得到了它们,并且因此而学会了使用文字与治理国家的办法……正是因为这个典故的启示,所以后世史家才认为《河图》《洛书》就是《尚书》中记载的大禹为治理华夏九州而制订的《洪范九畴》——也就是国家典章制度《手册》。

  但是,实际上这个解释是有漏洞的,因为,伏羲所身处的年代,根据传世文献推测距今有8000多年,而大禹则是距今4000多年,如果《洪范九畴》是《河图》《洛书》 : 那“圣人”不应该是大禹吗?

  如此,又怎么会是伏羲了?

  逻辑上来说:如果是伏羲——则中华文明有8000余岁;如果是大禹——则中华文明只有4000余岁。因此,这里面的要害关系,可大了去了。

  等等,《易·系辞上》不是还有一句“吾则圣人”吗?——不是指“大禹学习了《伏羲圣典》”吗?

  这么推测从逻辑上来说,固然可以,但是,考据历史毕竟要讲完整的证据链与证据的强度,如此解释显然是难免牵强且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如果是直到大禹才开始学习《河图》《洛书》,那么从伏羲时代的8000多年前起到大禹的4000多年前的时间里,“中华文明”跑哪去了?干嘛去了?

  所以,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也所以:《河图》与《洛书》到底是什么?

  遗憾,目前还真的没有一个可靠的结论。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证实它的真实存在,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

  2014年11月11日,河图洛书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彼时起,“河图洛书”不再作为被上世纪横行的“疑古派”指斥的“传说”,而是作为“信史”得到了官方的确认。

  疑问:官方是怎么样确认的?

  答案:证据是十分充分的。

  讨论《河图》《洛书》不能脱离“灵龟”——中华文明传统里的“神龟崇拜”。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一、地面下的:

  这个不必废话,殷墟甲骨文里的十几万片龟甲是代表、也是最强证据。

  二、地面上的:

  1、《尚书·禹贡》:“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书中讲到大禹要求“九江”(属古荆州长江河段)进贡大龟。

  问:大禹用这些“大龟”来干嘛了?

  2、《尚书·大禹谟》曰:“鬼神奇依,龟筮协丛”——作占卜用的,是宗教信仰。

  3、《诗经·緜》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这个对应的是陕西宝鸡发现的“周原甲骨”。

  以上的史料都证明,“灵龟崇拜”与文字、也就是汉字的发展史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和我国的文明史进程也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我们可以斩钉截铁的说:“灵龟崇拜”有多久,中华文明就可能有多久远

  三、目前所发现的“灵龟”遗址

  1、河南贾湖遗址:

  这个太出名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距今9000-7500年:在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分别刻于14件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其中龟甲符号9例,骨器符号2例,石器符号2例,陶器符号3例。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虽然还不能破译,但是学界基本认同它就是约4000多年后的殷商甲骨文之滥觞,是中华文字的源头。

  而“龟甲”作为陪葬品的历史,其实是一直延续的,只不过我不太了解而已。

  2、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距今约6500-4500多年,在遗址墓地中出土龟甲20件,分别出于11座成年人的墓葬中。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3、安徽凌家滩遗址

  

距今约6000年左右,发现随葬玉龟,专家认为这里可能是古“共工国”。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央视中所引用的图片,就是来自这里。

  4、内蒙红山文化遗址

  

距今约5500年前,发现发现随葬玉龟。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5、江苏青莲岗文化遗址

  

距今约5400-4400年前,80座墓葬中发现随葬龟甲。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发现随葬品中有龟甲的遗址并不止以上提到的5处,还有很多,但是这5处遗址所发现的随葬龟甲,却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龟甲曾被钻过孔、内里放置石子,以及部分有烘烤痕迹等

  这些都是“文化”/“宗教信仰”上的共同特征。

  

这表明:

  在距今红9000-7500年前,以河南为中心,北上至内蒙古、辽宁一带,南下至安徽、江苏一带,以及东扩至山东一带,曾经有一个横跨4-5千年的“灵龟崇拜文化圈”存在。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而下限至距今约4400年前、以青莲岗遗址与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为代表的“北辛文化”为代表,已经可以稳稳当当地承接上了理论上存在的“五帝时代”和夏代了。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距今约5000年前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同样发现随葬龟甲,同样经过“祭祀”处理。

  而“焦家遗址”被学界一锤定音确认为对华夏文化成型有决定性作用的“龙山文化”源头。

  真实存在的《河图》《洛书》,虽然你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从焦家开始,至殷商时代前,无论是河南与陕西的“仰韶文化时代”还是“龙山文化时代”,龟甲作为随葬品的文化习俗一直广泛存在这些遗址文化圈里。到此,“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华夏文明成型”的三大文化起源与发源地——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

  由上面的考古发现,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河图》《洛书》的起源200%是非常之久远的,尽管我们目前还无法知道它的准确年代。但是,我们的“灵龟崇拜”历史是如此之悠久,知道这一点已经完全足够印证华夏文明的久远是不容置疑的。

  最后,也是因为有了那么悠久的“灵龟崇拜”的存在,因此“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吾则圣人”的解释,我们也完全可以把它与比大禹的《洪范九畴》更早的历史古籍联系起来,比如:

  《左传·昭公十二年》 : “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如是说。

  这里面提到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上古的治国典章。

  既然如此,从伏羲的8000年前到大禹的4000多年前之间的那段“遗失的《河图》《洛书》”不就找到了吗?

  答案是:它就是我们的神龟,

  结论:中华文明之历史,无论任何人与事,可印证的资料太多了,国人真的没有必要不自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