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000年的地坑院,汇集了众多非遗项目,这座古村“活”了起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的泥塑文化在哪里 河南4000年的地坑院,汇集了众多非遗项目,这座古村“活”了起来

河南4000年的地坑院,汇集了众多非遗项目,这座古村“活”了起来

2023-11-09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三门峡市的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至12米的正方或长方形、深6至7米的坑,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形成一个地坑小院,在小院的一角再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出入院子的通道。地坑院内有碾磨和水井等设施。地坑院上方地面四周修有矮墙,以防雨水倒灌和人畜坠落。

地坑院中有民俗文化园21个院子,院子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特色民俗一般,各有特色皆出彩,值得被世人传承和弘扬。地坑院的独特建筑结构孕育出了许多非遗保护项目和一整套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体系,和其它建筑类景区相比,这里的非遗展示、民俗表演是一大亮点。

在地坑园中,这座宏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诞生了河南省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亮娥;河南省唯一一个获得民间剪纸和捶草印花技艺两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朱秀云;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王驰;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陕州锣鼓书的非遗传承人——秦仙绸及表演者……而他们的存在也让非遗民俗项目在展演中“活”起来,也让这座古村落也“活”了起来。

非遗“陕州锣鼓书”,堪称中国的“架子鼓”、“爵士乐”

下沉的地坑院中,忽然传来锣鼓、弦乐的声响,还有未加修饰的曲调声……

原来,这就是“锣鼓书”。锣鼓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更是一门独特的曲艺表演。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才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一传统戏剧主要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盛行,如此也被称为“陕州锣鼓书”。

于2008年“陕州锣鼓书”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许是其曲艺较为老旧、又或者是传承人少之又少,该剧种曾濒临灭绝……时至今日,在三门峡陕州区地坑院,欣赏到了陕州锣鼓书传承人秦仙绸的精彩表演,忽觉莫大的欣慰。

陕州锣鼓书可上溯到古代,唱本属于七字词格,以叙述为主。现为坐唱形式,开场前都要先奏一阵开场锣鼓,声势浩大、制造气氛,让来往的人都驻足了脚步,并有铰子、锣鼓、筝伴奏,后逐渐加上弦乐器;而每个书班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每人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用不同银色扮演不同人物,一两人亦可演出,自拉、自打、自唱。

通过声腔韵律、表演者的铿锵婉转来表现故事的情节,牢牢地抓住观看者的眼球,可一人同时操作七八种乐器,堪称中国的“架子鼓”、“爵士乐”;一人也可同时扮演多种角色,音色变换技艺高超。这种独特的演唱形式是其他“姊妹”艺术难以比拟的,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非遗“捶草印花”,一朵小花从扎根土地到老棉布上的蜕变

在地坑院中,还有一个院子是展示名为“捶草印花”这项技艺的。

“捶草印花”顾名思义,捶击花草的汁水印下的图案。其实这个技艺本是很原始的,也只流行于民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名为“朱秀云”的农村妇人却在不断地努力下,将消失了几十年独特的“捶草印花”民间印染技艺成功的复原,名正言顺的成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捶草印花”技艺的传承人。

这“捶草印花”的技艺,如字面的意思一般好懂,但操作却并非人人都可。首先将整理好的草、叶以图案的方式,放在两层布中间、夹好,用木槌捶打,一下一下捶打出的汁液便印在了棉布上,再用毛笔蘸矾水描画进行媒染固色。如此小心翼翼、耐心地操作下来,颜色被固定住,才可完成一个作品。

“捶草印花"的基本工艺流程为:采草(以鹋棒棒草为主)一备料(以纯棉布为主)一摆花一夹布一捶打一清理一媒染一晾晒等。

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是朱秀云多年尝试而成的结果。单是那染色的布料,从棉、麻、丝、毛到农村人自己纺线织的纯棉老布都尝试个遍,最好用的莫过于这纯棉老布;再到染色地花草,由于鹃棒棒草难寻,她又试验成功了拉拉秧、爬墙虎、胡萝卜叶、水蒿草等多种植物的使用,花草原材料多了,组合出的图案也多了,制作出的衣物、桌布、门帘等等也都花样很多;最后到了固色的步骤,使用的是黑矾的硫酸亚铁,没染过的草叶成为黑色图案,之后无论将面料染成什么颜色,黑色的草叶纹样都会在面料上固定……

探索、实验过种种,才走到今日的成功。看似简单的“捶草印花”工艺,要捶草使用的垫板、捶打使用的锤具、面料的薄厚、草叶生长的季节和含汁量的多少……这些都是决定这个成品的好坏的重要因素。

一个没有历史记载、没有文献可查阅、只流传于民间的印染技艺,可以在一个农村妇人手中诞生出一朵朵别致的花来,该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

非遗“剪纸”,独具魅力的黑色剪纸可谓一绝

地坑院中的“陕州剪纸”的传承人——黄亮娥,可以边唱边剪,纸随剪动,剪落曲终;她的剪纸除红色外,还有特色黑色剪纸,随着地坑院的发展,黄亮娥的剪纸也成了三门峡的一张文化名片。

追溯过往,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由此可见,剪纸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陕西的剪纸有“活化石”之称,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古老的造型纹样“鱼身人面”“狮身人面”,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相似的“牛耕图”等。

陕西剪纸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陕北剪纸淳厚、粗壮,线条有力,剪纹简洁;定边、靖边剪纸较细致,线条多直线,流利奔放;陕西剪纸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明朗、形式多样,包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陕州剪纸中独具魅力的,便是黑色剪纸,这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因为豫西是夏文化的衍生地,黑色则是夏代尚黑古风的遗存。直到现在陕州许多老年人住的窑洞和新婚洞房仍保留着爱用黑色剪纸的渊源。

非遗“澄泥砚”,四大名砚中唯一由泥而做成的名砚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而其中的“澄泥砚”则是唯一一种由泥合成的名砚,它色彩多变,造型独特,在中国砚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澄泥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在地坑院中,可亲眼目睹它的制作过程,也算是一种难得。澄泥砚具有“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呵气生津,触手生晕、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

永兴堂的第五代传人王驰,出身于澄泥砚世家,他所烧制的砚台色彩斑斓,观之如墨玉,击音如钟鸣。在父亲支持下成立了陕州古文化研究中心,并创办了“永兴泰”堂号古砚专卖店,传承创新制作上百款澄泥砚新品,陕州古塬文化气息浓郁,又极具观赏价值。

“玉瑞堂”第六代传人王跃泽则是个有心人。他从祖父口中得知“陕州王玉瑞制”砚台为他先祖堂弟所制时,便决定将陕州澄泥砚发扬光大。收藏澄泥古砚,并着手恢复研制澄泥砚新品。为掌握制作工艺,他查资料、找模具、刻苦钻研,并在自家的老宅附近建一土窑。他把烧制的蟾砚、伏虎砚、宝莲砚等,拿去让曾制作过澄泥砚的老艺人王国苍鉴定,得到认可。王跃泽建一个古砚艺术馆,把他收藏的古砚都展示出来,使人马寨澄泥砚辉煌的历史让更多人所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