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平顶山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洛阳平顶山是县城吗还是城市 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平顶山模式”

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平顶山模式”

2024-07-17 0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7年12月,平顶山市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八部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这座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奋力开拓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新道路,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提供“平顶山模式”。

  新突破  

      全域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平顶山是一个资源转型城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绿色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更为迫切。2014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全市农业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确定“以畜牧业为龙头,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思路和“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的新战略,先后印发《关于建设平顶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的意见》《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提升行动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坚持用循环农业盘活存量,用品牌农业提升质量,用协同农业扩大优势和增量,有力促进农林牧深度融合、产供销相互衔接、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农业效益新增10%以上,走出一条生态、安全、绿色、高效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坚持稳粮增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遵循,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40多万亩,建成生态粮45万亩、饲料粮55万亩;解决秋收玉米黄曲霉素超标问题,发展烘干设施121台套,烘干能力达玉米总产量的50%。

  坚持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规划24个县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探索“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加工带动、养殖带动、合作带动、复合发展”6类循环企业发展类型,总结“农牧结合、就近利用;林牧结合、自然利用;协议消纳、异地利用;无害处理、集中利用;加工制肥、分散利用;就地还田、直接利用”6种循环利用模式。全市发展循环农业企业210余家,建成年处理能力达30万头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1座,建成总产能达30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9条。

  坚持产业融合,着力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启动实施100个休闲农业发展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市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43个,建成休闲农业园区40多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8个。

  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搭建“项目、融资、科技、保险、市场、信息”六个服务平台。融资平台授信额达37亿元,累计为农业企业融资10.6亿元;近年来,销往上海目标市场的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达50多亿元;先后成立市循环农业研究院、市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和烟草全产业链博物馆、国家烟草栽培研究基地平顶山实验站等科研机构。市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与14家企业或单位达成24个科研合作项目,其中10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4年,平顶山市在全国首创“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综合考虑生猪粪便排泄量与土地消纳能力,合理匹配养殖规模和种植用地,以100亩耕地为一个单元,建设一个占地约3亩、每批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生产线(年出栏两批计2000头),用100亩地来消纳2000头育肥猪的粪便,实现种养平衡循环发展,亩均效益较纯种植可提高10倍以上。“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不仅是生态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还是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被省领导誉为“竖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被《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纳入地方篇十大范例。目前,全市发展“百亩千头生态方”422条,共带动贫困户7231个,户均增收3000元。

  2016年9月,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粪便综合利用现场会在平顶山市召开,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领导、专家对平顶山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市委主要领导代表平顶山市作典型发言,与会人员参观学习平顶山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粪便综合利用的典型模式。

  平顶山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取得的成效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平顶山市被列入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市;2016年8月,平顶山市被确定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2017年6月,平顶山市成为上海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平顶山)外延保障基地;2017年6月,叶县和宝丰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019年11月,宝丰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试点县;央视新闻、新华社、《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平顶山农业发展的创新做法进行50余次深度报道。

  新阶段

  全力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015年5月,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八部委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6年9月,八部委印发《关于印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

  2016年11月,平顶山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创建工作。

  2017年3月,平顶山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创建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提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建设、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水土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工程、一二三产融合工程、品牌农业创建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建设6项重点工作。

  2017年3月,平顶山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动员会,分解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创建任务;2017年6月,先后召开3次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推进会,核实完善农业资源清单和基础数据。

  前后历时500多天,先后经省农业厅(现农业农村厅)评审、初定、确定、二次核减确定、规划二次编制、二次申报,国家部委答辩、公示、确定,2017年12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平顶山市正式成为第一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之一,试验示范区同时也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平顶山是河南省唯一入选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单位,为全省、全市争得新荣誉,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平顶山走好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也预示着平顶山农业迈入新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新发展

  全面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017年6月,平顶山市按照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通知要求,在全域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以“全绿色理念、全区域规划、全循环发展、全创新驱动、全产业开发、全社会参与”为主旨,围绕“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生活”三个可持续发展,编制《平顶山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30年)》《平顶山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2016-2020年)》,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支撑体系建设5个方面,规划50个重点项目与工程,总投资达618亿元。2018年3月,围绕“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编制《平顶山市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从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与治理产地环境、养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推行农业绿色生活方式5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规划28个重点项目和7个制度体系,总投资达167.09亿元,并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和分年度目标任务表。

  2018年以来,平顶山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根据平顶山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规划和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按照“绿色高产高效农业区、种养结合示范区、山水生态涵养带”发展布局,经过近3年来全市上下努力建设,平顶山的农业产业、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村社会、农民生活5大方面17项建设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争取建设项目指标71万亩,相当于过去16年的总建设规模, 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183.4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施用量降至0.114公斤/亩,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至2.36%,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土壤质量环境综合评价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7.5万亩、优质大豆31.2万亩、优质花生40.7万亩,建成富硒小麦示范基地2万亩;肉类总量达26.7万吨,禽蛋产量达14.5万吨,奶产量达11.4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稳居全省前列。

  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近年来,粮食收购质量全部达到二级以上,位居全省前列;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比重达到28.97%,增长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舞钢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考核验收,2020年,河南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现场会在平顶山市召开,“平顶山经验、舞钢模式”向全省推广。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郏县红牛”作为全国八大黄牛地方品种之一,12月2日在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荣获综合优胜奖,入选豫西南国家级肉牛产业集群;汝州甘薯、舞钢肉鸽、“郏县红牛”等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人居环境有效整治。实施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从22%提高至9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4.5%提高至20%;2019年户改厕完成12.6万户,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小麦收购价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元,供沪生猪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6元,“郏县红牛”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元,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2014年-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9%以上,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幅。

  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着力于激励政策与反向约束制度的双重发力,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体系、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制度、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等制度体系,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强制度保障。

  2018年1月19日,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周斌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平顶山这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试验田”,已踏上了着力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的新征程,将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与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平顶山模式”,努力让乡村振兴战略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责任编辑:祝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