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为何抽干湖水抓“怪鱼”?专家:威胁区域水生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南汝州打人后续事件 河南汝州为何抽干湖水抓“怪鱼”?专家:威胁区域水生态

河南汝州为何抽干湖水抓“怪鱼”?专家:威胁区域水生态

2023-10-27 1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华社郑州8月25日电(记者牛少杰)近日,河南汝州抽干城市中央公园内的云禅湖水抓捕水中“怪鱼”,现场直播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专家介绍,如果“怪鱼”真的是鳄雀鳝,可能对区域水生态造成较大威胁。

8月25日,汝州市云禅湖抓捕“怪鱼”现场。

  不久前,当地市民反映,在汝州市中央公园云禅湖发现一条长达七八十厘米的长嘴怪鱼,并将拍摄到的画面发到了网上。随后有“眼尖”的网友认出,“这是高危外来生物鳄雀鳝”。

  对此,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表示,从前期拍摄到的画面来看,所谓“怪鱼”很可能就是鳄雀鳝,但具体种类还需抓到后“验明正身”。

  资料显示,鳄雀鳝原产于北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墨西哥湾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及尼加拉瓜境内的两个湖泊。我国不产这种鱼,那云禅湖的鳄雀鳝又是哪里来的?

  李长看推测,鳄雀鳝在国内通常作为海洋馆观赏鱼或家庭宠物来饲养,但由于其生长过快,一些家庭饲养起来比较困难,便会将其放生,这次要抓捕的鳄雀鳝很可能就是人为放生的。

  有网友提出疑问,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不惜把湖水抽干,目的就是要抓一条“观赏鱼”“宠物鱼”,值得吗?

  记者进一步了解,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鳄雀鳝可能对区域水生态造成较大威胁。

  李长看认为,一方面,鳄雀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战斗力极强,一般的淡水动物都不是它的对手;另一方面,如果几条鳄雀鳝同时进入区域水体,一旦满足繁殖条件,势必给其他生物带来威胁,破坏食物链,严重影响水体生态环境。

  公园游客的直观感受似乎也印证了鳄雀鳝的生态危害。周边一名群众介绍,以前湖里有很多鱼群,还包括不少锦鲤,后来感觉确实少了。

  公园负责人綦立介绍,之所以“费这么大劲儿”抓捕“怪鱼”,主要是因为湖里没有鳄雀鳝的天敌,长得太大会危害游客安全,“特别是儿童安全”。趁着旱季湖水少,为此架设水泵尽快抽水抓捕。

8月25日,汝州市云禅湖抓捕“怪鱼”现场。

  最新消息显示,工作人员已经在公园的管道里发现了鳄雀鳝的踪迹,但近期降雨给抓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还有网友非常关注鳄雀鳝被抓后如何处置,对此李长看建议,既然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抓捕,就应该让它尽可能发挥价值,可以送到海洋馆、水族馆,让它“现身说法”,用作“外来物种生态风险”的科普教育,也可以制作成标本,或者进行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微博网友热议

  此前报道:河南汝州抽干湖水捉“怪鱼”,公园管理方:疑似“人为放生”(澎湃新闻)

  近日,河南省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的云禅湖出现一条“怪鱼”。

  8月25日,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管理方对央广网记者表示,经相关专家对视频图片鉴别,这条“怪鱼”疑似鳄雀鳝。资料显示,鳄雀鳝原产于北美,它身体上覆盖着一层菱形釉层的硬鳞,长着和鳄鱼一样的短吻和两排匕首般锋利的牙齿,对湖中生物的破坏性非常大。

  媒体报道称,为了将其围捕,云禅湖近30万立方的湖水,经过一个月的抽水基本被抽干,但尚未捕捉到鳄雀鳝,它躲在湖中的管道。现场目击者称,目前,鳄雀鳝的位置已被锁定,救援队员已携设备进入管道。

  “锁定”怪鱼

  尚未抓获

  汝州市政府官网显示,城市中央公园全长5.5公里,占地面积283万平方米。公园包括北部森林公园、中部广成公园、南部湿地公园三部分,自北向南形成云禅湖、丹阳湖、望嵩湖、天青湖、鹳鱼湖等五个湖区。

  有媒体报道,7月15日,园方首次组织捕捞作业,由于湖体面积过大,水下情况相对复杂,所以并没有将其抓获。

  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管理方对央广网记者表示,自社交媒体平台出现“汝州市中央公园疑似出现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的视频以来,公园运维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人员设备,采取三管齐下的抓捕措施:安排人员携带声纳设备和抛网进行全湖搜寻;联系专业捕鱼机构(人员),采用专业设备,对疑似鳄雀鳝进行抓捕。由于云禅湖湖底水草繁茂,且存在地下顶管等复杂设施,难以确定这条“怪鱼”位置。

  “现在湖水抽干了,‘怪鱼’躲藏的管道与下游的湖相连,救援队正在想办法将管道内积水抽干,尽快抓到它。”现场一位目击者告诉记者。

  他称,目前,这条“怪鱼”的位置已被锁定,当地虽然在下小雨,但不影响作业,三支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已经携设备进入到管道,但“怪鱼”尚未被抓到。

  对于网友担忧的“抽出的湖水去哪了?是否造成浪费?”等问题,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管理方告诉记者,园内五湖依地形而建,水系贯通,五湖相连,不会造成水浪费。

  公园管理方:

  专家推测疑似“人为放生”

  为何这条疑似鳄雀鳝的“怪鱼”会出现在河南汝州的一个人工湖?

  “鳄雀鳝的扩散大部分还是人为传播,汝州发现的这条‘怪鱼’,可能是被人购买养殖后放生到湖泊里的。”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岗位科学家顾党恩说。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管理方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经相关专家推测疑似“人为放生”。

  顾党恩表示,目前,外来鱼类从国外引入到我国主要有两种途径——水产养殖和观赏渔业。由于鳄雀鳝体型较怪异,满足人们的猎奇需求,是观赏水族的常见种类,再加上不适合食用,我们国家的鳄雀鳝很大可能是作为观赏鱼引进的。

  据了解,在养殖水体中,目前鳄雀鳝数量并不少,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由于繁殖量大,线上、线下都很容易买到,价格也相对便宜。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鳄雀鳝”,发现一条鳄雀鳝幼鱼十多块钱就可以买到。

  今年8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外来物种防控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81条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此前媒体报道,汝州警方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如涉及违法会移交公安。

  专家:应四个阶段防控外来物种

  媒体报道称,鳄雀鳝是肉食鱼类,最长可以长到3米多,具有极强破坏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

  顾党恩称,鳄雀鳝进入水体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危害粮食安全,一旦进入养殖水域,鳄雀鳝的捕食作用会导致养殖种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二是危害生态安全,鳄雀鳝对本土水生生物的捕食作用,可以直接导致本土鱼类等水生动物种群的急剧下降甚至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在极端情况下,鳄雀鳝对人类有一定的攻击性,但不用过于恐慌。

  顾党恩认为,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的防控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水体的隐蔽性较强,一般很难发现,也很难进行精准定位。对外来物种(外来水生动物)的防控和管理可以在其引入、建群、扩散和入侵四个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

  他还表示,在引入阶段加强防控,遵守生物安全法规定,不引进非必要的外来物种,不传播和携带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引种前要做好生态风险评估;另外,养殖的个体本身不会形成危害,养殖逃逸、人为放生和不规范的增殖放流使外来物种进入自然界后会造成危害。因此,要避免外来物种进入自然水域,除了做好养殖管理以外,还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做到不放生和丢弃外来物种。

视觉中国 图

  顾党恩认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遭到破坏会促使外来物种的扩散,因此防控外来物种入侵,还应该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对于已经形成入侵的外来物种,想彻底清除几乎不可能,如果全社会能共同参与治理,从身边和自我做起,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表示,对于危害渔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高危入侵水生动物,应加强监管,杜绝非法引种和买卖,从源头上阻断其传播,从而达到预防目的,这也是目前最高效、最经济的手段。

点击进入专题: 今日热点精编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