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医师规培考试没有补考,合格率大为降低,网友呼吁恢复一年两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北省规培技能成绩查询 今年医师规培考试没有补考,合格率大为降低,网友呼吁恢复一年两试

今年医师规培考试没有补考,合格率大为降低,网友呼吁恢复一年两试

2023-06-20 0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微博@一把特立独行的刀

就2021年住培考试,重申几点问题。

首先,考试不通过,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都多半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因素,起码,在现行的只看结果不论过程的规则之下。所有没通过考试的,应当充分反思,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二,究一场考试的本质是什么?执国家公器,为国选才,希望学子学成而任事。之所以设置标准,目的是为了筛选出考核不合格人员,如同大学补考,不外乎再给他们一些时间,令其知耻而后勇,勤学上进,直到考试达标。

此外,一年一试,学位证与规培证挂钩,其中学位授予与升学就业关系盘根错节,一旦不能按时授予,将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

其三,这场考试设置在出口处,性质上属于通过性考试,强行设置合格率的情况下,假定400人参加考试,且不论今年已查阅到的,贵州省81%的合格率,云南省更低的合格率。就按历年,90%的合格率,400人参加考试,必须有40人以上不得通过,假设其中15人三心二意,不专心临床,那剩下的25人,无论如何努力,终将难逃厄运。

其四,只看结果,遑论过程的规则。大多医学考试,只要做针对性准备,科学投入时间,一般都可取得不错成绩。反言之,如果不把规培做成阶段性测试,分门别类,设以针对性考核,这样还需要上临床轮转吗?

是否可以理解为,自规培第一天开始,便不用去科室轮转,每天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规培书,反复刷题,准备理论考试,不断总结,应付技能考试中的病例分析与辅助结果判读,再找个模型人,练习自己专业的几项技能,也不用去科里干活,写病历,做手术,就可以顺利通过规培考试了。

那既然如此,凡此种种,岂不是只在校园里,就可以完成,又何苦在三甲医院学习三年?

其五,一场考试,在理论和技能的大框架下,分五到六个项目,采取单次单项一票否决制,只要一项不通过,将对一个人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更何况,规培考试中的技能部分,“人为主观操纵性与偶然性”并存,“地域与学科差异性”显著。

以上,带来的结果是

1.已考取的博士生名额作废,博导当年可能没学生,学校浪费一个名额。次年因为学位证未能发放,仍无法取得博士报名资格。以上,考虑到学生年龄与实际条件,可能彻底斩断学生的求学之路,影响我国教育大计,正如同《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不能让规培考试成为医(学)生成长的绊脚石”。

2、对于辛苦备战,呕心沥血应聘到心仪工作岗位的学生群体,不仅不能入职,还需向医疗单位赔付违约金(2万RMB左右),院方也将承担浪费招聘名额,打破招聘计划的后果。之后,应届生身份,次年考试通过后,大致于12月份到年初方能领取学位证和规培证。届时只能以往届生身份,参加第三年的春招。

姑且不论国家辛苦培养一名医学生,耗费了多少国帑,就家庭而言,医学生本科五年,每年学费在5000左右,在城市生活,生活费、住宿费又花费多少?毕业后无缝衔接三年硕士,以我为例,每年学费12000 RMB。

然而,学医群体多为苦寒出身,求学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续,生活费各种杂费早已掏空一个贫苦家庭。毕业后两三年,大家都不约而同到了三十岁,面对只有硕士毕业证,没有硕士学位证的大龄往届本科身份,如何在规培制度下的医学职场自处?

3.如果两年内,找不到医院挂靠执医医师资格证,届时将会自动作废。如果去基层卫生院工作,姑且不论个人志向,理想追求。

其一,以卫生院的工作要求,三年前毕业时即可就业谋生,何苦耗费国家资源,倾一家之力攻读硕士学位?

其二,卫生院每年就诊量多少?相比市、县级医院,可有足够病源,会不会荒废所学?

其三,专业多不对口,以我为例,三年期间学习神经介入,但基层医院一来无条件设施,二来科研条件缺乏。

再者,以国内一般水平的卫生院为例,每年外科、麻醉等专业年手术量多少?何来施展所学的机会?

举个例子,认识一朋友,本科期间成绩优异,医师资格考试分数在480+(360分合格),规培结束后被分派到乡镇卫生院,在最应该学习的年纪,由于医院来诊病人稀少,每日负责重复又乏味的血压测量、对症治疗等工作,后来被调去病案科整理材料。

如果试图有所改变,需要违约,而家庭却承受不起违约带来的巨额赔款,只能将理想与学习的热情深藏。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想枯落,将复何及?

500

链接阅读:

光明日报-规培考试不应成为阻碍医师成长的绊脚石

近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简称规培考试)成绩公布,很多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在网络上发声,呼吁今年能够像往年一样再增加一次考试,给自己一个弥补的机会。

据了解,在2019年之前,规培考试采取“一年两试”的方案,也就是说第一次考试未通过的话,仍有一次补考机会。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二次考试被取消,但考虑到特殊情况,没有拿到规培证的临床专业型硕士依然被授予了硕士学位证书。而今年,虽然仍延续了去年只有一次的考试机会,却没有相应的特殊政策,很多应届生因此被取消了博士录取资格。

医生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职业。从入门时就加强对从医者群体的规范化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所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为了践行这样一个理念。医师经过5年的理论培训,不管是不是继续深造,要获得从业的机会,必须走进临床教学医院接受临床的规范培训,并且必须通过规培考核,才可以正常行医。

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从校园走进医院的重要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融合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为重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需要格外谨慎,否则,就很容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再者,医生是一个很体现综合能力的职业,规培考试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疗人才的评价体系,本不应将规培考试提高到如此高规格的地位。

得看到,我国执业医师总数较少,各专科都有执业医师短缺。数据显示,我国全科医生缺口达50万名,精神科医生缺口40万名,麻醉科医生缺口30万名,儿科医生缺口10万名,病理科医生缺口4万名……上百万的缺口需要尽快有新鲜血液补充,如今,经过了8年专业培训的准医生,因为一次考试就被拒之门外,岂不是在加剧执业医师荒?

把规培考试这样重要的一件工作做成“一锤子买卖”,很容易增加结果的偶然性,让一些本来具有从事医疗工作潜质的人才失去机会,这显然不是当初设立规培考试的初衷。相关部门理应为此有一些应对政策,而不应该简单的把属于医学生的补考机会轻易剥夺。这对于个人和这个行业都是不负责的。

即便实施“一考定终生”的策略,对于考试失败的人,也应该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就业引导。得看到,医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技能训练都是围绕从医进行,可就业范围狭窄。因规培考试不合格,就不让他们当医生,这一群体一时间将很难找到职业出口,这对于他们的付出显然也极不公平。

规培是一个历经3年的系统培训,如果说现在的结业考试还不完善的话,那完全可以像大学教育一样,把规培内容做成一个一个的科目,让医学生一项一项的考,让规培考试更加严格。否则,久而久之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只会减少,而医生短缺的问题,恐怕更难以解决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