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天津高等教育变迁史: 咱天津的大学都是怎么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北师范学院前身在哪里 每日新报:天津高等教育变迁史: 咱天津的大学都是怎么来的

每日新报:天津高等教育变迁史: 咱天津的大学都是怎么来的

2024-07-01 14: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高考成绩出来,填报志愿前了解学校让考生家长花了不少精力,抛开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不说,对高校历史沿革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天津高校都是怎么来的?记者特意梳理了本市高校诞生的时间、背景以及历史变迁,既是一次对本市各大高校历史沿革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天津高等教育变迁史的一次回顾。

  缘起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1895年10月2日

  谈起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如果以时间为轴回溯,1895年10月2日,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天津高等教育发展史以及天津大学来说,无疑是极具分量的重要时刻。

  据天津大学校史记载,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禀请光绪皇帝在津设立中西学堂,这就是天津大学的前身。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朱批,我国近代自己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同时,这也拉开了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幕,随后的120年至今日,天津市从1所大学发展至学科门类齐全,覆盖文史经管法、理工农林医等学科的数十所高校群。

  在北洋大学堂成立后不久,本市高校再次迎来新成员的诞生,1906年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即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前身,也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

  1912年,北洋大学堂依据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称北洋大学校。同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纺织高等教育专业应运而生,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接管辖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增设了机织科。这就是今天天津工业大学知名度极高的特色强势学科纺织学科的源头。

  南开大学起源于一个仅有学生6人的私塾家馆。其创立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1898年10月,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在家宅中开办家塾,聘请刚刚从海军退役、立志教育救国的张伯苓任教,学生主要是自家子侄,故称严氏家塾。1904年,时任直隶学校司督办的严修偕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严修将家塾变为公学,初名中学堂,不久改为敬业中学堂、第一中学堂,1907年又更名为南开中学堂,1912年起称南开学校,培养救国强国的人才。在南开学校的办学基础上,大学部经过多年筹备,1919年秋,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刚建校时,只有周恩来、马骏等96名学生,教师也仅有17名,设文、理、商三科。这三科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设立的,带有强烈的“育才救国”的实用性。

  发展与变迁

  南开北洋在磨难中前行

  1920年,北洋大学遵教育部令停办法科(法科调入北京大学),改为专办工科。北洋大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1928年,建成中国第一家水工试验所,也是东半球第一家水工试验所。1929年7月,北洋大学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1934年,北洋工学院教授邓曰谟仿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

  然而,继1900年校舍遭八国联军的德军占据被迫停止办学后,其发展再遭磨难,1937年,日军侵占天津,北洋工学院遵教育部令西迁入陕,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研究院组西安临时大学。一年后,西安临时大学迁校汉中,改称西北联合大学,后联大改组,工学院独立设校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组为西北工学院。1942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将浙江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成立了国立北洋工学院。1944年春,北洋掌校人李书田组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2月开学,校址在西安市。历经9年的动荡变迁,1946年1月,国民政府批准大学在天津西沽原校址复校,学校再一次浴火重生,继续发展向前。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的一批高校辗转内迁。其中,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奉命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937年8月,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为筹委会主席,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筹委会常委。开办经费25万元由教育部筹拨。三校以各种方式通知各地师生到长沙集中。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第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25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1月1日,师生开始上课。1938年4月,因战事吃紧,长沙临时大学又奉命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天津工商大学”迅速发展

  早期天津高等学校中,既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历经变迁相传至今,也曾有过影响力很大但最终消散在历史尘埃中的名校。

  1921年,教会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创建,选定马场道清鸣台附近的旷地为校址,在教会内部称为“天津圣心学院”。

  与天大南大历经磨难变迁同步的是,“天津工商大学”迎来了它1933-1948年的迅速发展时期。1933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了学校的注册申请。因所设系科未达“大学”三院九系之标准,故将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

  1933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夜读班,面向社会开设了以外国语为主的培训班,这种办学方式是后来夜大学的雏形,也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一个创举。

  抗日战争时期是天津工商学院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大公报》称其“设备在私立学校中是最完美的”,“人才荟萃,堪称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相伯仲”。“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是天津工商学院的真实写照。

  随着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1937年,学校设立工学院和商学院,1943年,增设女子文学院。1945年8月,将女子文学院改为文学院,设文学、史地、家政三系。文学系又分为国文和西语两组。1945年,达到三院九系,为升格改建大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1948年10月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天津工商学院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当时举校欢庆三天,场面十分热烈。

  1951年定名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天津医学院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以1951年本市高等教育领域两件大事为序幕,随后的几年,拉开了本市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幕。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这就是今天校名的由来。与此同时,解放初天津市结合对旧有高校的整顿,根据需要和可能,由黄敬市长倡导并主持拟定兴建天津医学院的计划。以朱宪彝、方先之、金显宅、范权等人为代表的知名专家积极酝酿建立天津医学院一事,并于1950年12月起草了《筹建天津医学院说明书》。

  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6月16日发出津人(51)字第三八五二号令:“兹经本府决定任命朱宪彝同志为天津医学院院长,仍兼市立总医院内科主任,希即转知该员先行到职工作为妥。”至此,天津医学院经过三个月的积极筹备,于1951年6月16日正式成立,朱宪彝任院长,并定于7月6日开始首批招生,这里的天津医学院,即为今天市民所熟知的天津医科大学前身,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1952年2月,中央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商定,划拨南开大学东院(甘肃路54号)全部建筑为天津医学院校舍。

  1952年院系调整天南大专业变动

  津沽大学退出历史舞台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天津大学调出了诸多精华学科,参与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组建,为此做了很大的付出。此外,调整后天津大学校址再次发生变迁,从西沽迁入新建的七里台校区(今卫津路校区)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的发展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0年,毛泽东为南开大学题写了校名。1952年,全国高校实施院系大调整,原天津大学的数学、物理系及原津沽大学的贸易、会计、企管等系并入南开,原南开大学的化工系等调出并入其他高校。调整后,南开大学被确定为综合性大学,全校共设14个系,有18个专业、3个专修科,学生1634人,教师277人,员工273人。杨石先副校长在《新南开大学的成立和它的方针任务》报告中,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为国家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二是发扬学术与提高文化,从国家长远的需要来看,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这两项任务的提出,为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规模调整,对原教会大学也进行了合并改造,此番过后,津沽大学正式退出本市高等教育历史舞台。津沽大学工学院三系并入天津大学;财经学院三系并入南开大学;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六系为基础,与原天津教师学院合并,在原址组建天津师范学院,需要注意的是,此天津师范学院并非如今天津师范大学前身,而是如今河北大学前身。今天市民熟悉的天津师范大学前身此时尚未正式组建成立。

  外大建校开端

  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

  1958年天津高等教育大年7校同一年成立

  回溯历史,对于天津高等教育历史而言,或许再也找不出哪一年会比1958年这一年要热闹。市民今天所熟知的一批高校纷纷在这一年成立。

  1958年5月,以原天津师院业余部为主,将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业余学院、天津教育行政学院、天津教师学院和天津市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建立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9月又将正在筹建中的天津市教师进修学院与天津市工农速成中学合并改建为新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9月10日,新天津师范学院正式成立。郭沫若同志为天津师范学院题写了院名,校址在南开区六里台工农速成中学原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天津师范大学的前身。1982年6月14日,天津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央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进行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4月8日,新天津师范大学成立。2004年3月18日,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2007年1月,随着二期工程的竣工,学校实现了总体搬迁。

  1958年,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天津财经大学前身河北财经学院是以南开大学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并从华北、东北地区高校汇聚一批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师组建起来的。天津财经大学(原名)也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财经大学之一。1965年9月13日,学院正式迁到河西区灰堆(今珠江道25号)新校址。1969年10月1日,河北财经学院划归天津市领导,随即更名为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5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财经大学。

  1958年8月,天津体育学院成立,当时,根据中共河北省委“10-15年普及高等教育的方针和适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为准备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由原天津体育学校、石家庄师范学院体育系合并,同时在全省抽调优秀运动员,组建天津体育学院。1969年10月,天津体育学院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管辖。

  1958年9月1日,天津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

  1958年,我们今天熟知的天津科技大学前身成立,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四所轻工类高校之一。1968年随着天津市划出河北省成为直辖市,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9月,天津科大泰达校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1958年,我们所熟知的天津工业大学前身河北纺织工学院在天津大学纺织系基础上建立。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组为天津工业大学,实现了从单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跨越。201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今天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前身天津中医学院创建,它是在天津市中医学校、天津市中医进修学校基础上筹建起来的。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

  1958年,天津音乐学院成立,前身是1950年创办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

  1980年前天津高校群格局基本成型

  1958年本市高校成立高潮过后,随后直到1980年止,本市又陆续掀起了几波高校成立小高潮。1921年,学校前身之一的天津工商大学在马场道建校,历经津沽大学、河北大学等演变传承。1964年,我们今天熟悉的天津外国语大学主体前身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后更名为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1974年,由原天津外国语专科学校、原天津师范学院日语专业、原天津外国语学校、原河北大学的部分师资和学术力量重组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迁址原天津工商大学旧址——马场道办学,续写了天津工商大学始于1921年的办学历史,继承了天津工商大学近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积淀与学术底蕴,在培养具有宽阔国际视野、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弦歌不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1976年,天津农学院正式建立,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

  1978年,天津城建大学前身天津大学建筑分校成立,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为现名。

  1979年,天津理工大学前身天津理工学院筹备组建立。1981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天津理工学院”。 2004年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同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1979年2月,为适应我国技工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以“天津市劳动局技工学校”和“天津市第五机床厂”为基础,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这就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前身。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2010年3月,学校最终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1980年天津商业大学前身天津商学院正式创建,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1980年,天津美术学院正式定名。

  撰文整理新报记者 彭未风 刘德胜 唐瑶 资料提供: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 照片由各高校提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