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姑苏,古韵沧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沧浪亭面水轩 雅意姑苏,古韵沧浪

雅意姑苏,古韵沧浪

2024-07-05 0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坐千年富庶一方,惟园林万里流芳

沧浪可堪其中佼佼

园 史

古色天香、诗意盎然的沧浪亭,始建于 五代十国,为吴越国节度使孙承祐所有,现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现存地方 最古老的园林之一。

沧浪亭平面图 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

北宋庆历,苏舜钦贬入苏州,置宅邸于此,取“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命此园为“沧浪”,自号“沧浪翁”,撰写《沧浪亭记》描写园林的清雅闲趣,又吟《沧浪诗》云:“一泾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

欧阳修应邀作长诗《沧浪亭》,以“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记此事。

历史长河悠悠,波涛滚滚,沧浪亭自南宋几经荒废,后多作为僧人居所由元至明,建过“妙隐庵”、“大云庵”,渐渐沦落为沧海遗珠。

至明代画家沈周游历至此,在《草庵纪游诗引》中描摹了园林内 水形深曲迂回、竹树从邃的景象,却用“极累村落间”为整体盖了棺。再向后推几十年,到文征明的《题苏州沧浪亭诗帖》里已经是“所谓沧浪亭者,虽故址仅存,亦惟荒烟野草而已”了。

(明)沈周 · 草庵纪游图卷局部放大图

清乾隆时期,沈复曾居沧浪亭畔,《浮生六记》中用“ 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写他与家眷于中秋在沧浪亭赏月之景。

(清光绪)高僧济航 · 沧浪亭石刻图

新中国成立后,于 1954年对园林进行全面修整,并在第二年向公众开放。

2000年,饱经时代沧桑、潇洒依旧的沧浪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园 貌

“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即是对沧浪亭整体构造的最贴切写照。

沧浪亭以假山为中心向外辐射布局, 简洁大方, 错落有致。园林北部主水,中部主山,南部主建筑,水景、山景与人文建筑 穿插环绕,相得益彰。

园林中各色 百年楼阁矗立古韵。

主景“沧浪亭”地处假山高处的平地,采用四方形平面、架斗拱、歇山顶以及正脊而显得 古朴端庄,以体量衬托山阜的尺度,位于山巅突出 飞扬雄秀之感。

沧浪亭

位于明道堂南侧山石之上的 看山楼,为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创建,楼名取自卢集诗:“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楼筑于洞曲之上,共三层居园之西南隅,近俯南园,平畴村舍,远眺楞伽、七子和灵岩、天平诸山,隐现槛前。而今已被周围的高楼所围,视野近乎咫尺,旧景已不复见。

看山楼

雅称“ 竹亭”的翠玲珑,有三间房,另外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就有其名,源自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此处前后, 万竿摇空,修竹如林,粉墙竹影,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作画之地。

翠玲珑

面水轩原为“观鱼处”,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修后改为“ 面水轩”,袭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意。此轩面北临流,庭前古木参差交映,轩左复廊一条 蜿蜒而东,两面可行,内外借景,隔水迎人。相传,临河一带旧有湖石玲珑,形有五百罗汉像之说。

观鱼处,“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此处旧为“ 自胜轩”,康熙巡抚宋荦重修沧浪亭记曰“循北麓稍折而东,小轩曰‘自胜’,迤西十余步为屋三楹曰‘观鱼处’”可见今之观鱼处为旧之“自胜轩”,而今之面水轩实为旧观鱼处,其皆为同治重修时所改,将轩改筑亭,是因康熙时移亭于山之岭,故在北碕处筑亭以为弥补。

观鱼处、复廊、面水轩

园内另有“仰止亭”、“五百名贤祠”、“明道堂”、“清香馆”、“瑶华境界”等秀致亭阁,静待君临。

明道堂

仰止亭

清香馆

园 风

沧浪亭在要素构建上呈现出晚明至清初的设计风格,却整体统辖于宋明格调间,混搭出园林 独具一格的风貌。

1

翻转

内外翻转:沧浪亭不同时期的造园、修复都没有将河流之水引入园内,而是换一种方式 因水就水,借水成景。钓鱼台缩小尺度以衬托水面的宽广,面水轩两面临水,尤其是复廊的运用极大强化了园林的边界空间。山水互动形成 内外一体的感觉,陈从周先生称赞其为“园外一笔……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南北翻转:因为河流在北面,整个园林也坐南向北,入口也由北部进入,充分展示北部山水。南部建筑庭院则北高南低,保证院子的阳光,又在南端设见山楼以远眺园外。

虚实翻转:园林核心以山体为主,外部是水体,形成 内实外虚的结构。北部庭院用回廊围合,形成 内虚外实的组合。它们之间又用曲廊环绕串联,形成 虚实穿插的关系。

2

简洁与动静

沧浪亭的108种漏窗图案与多样的植物层次搭配,交叠渗透,形成一幅 场景感、生动化交融的图画。

沧浪亭

3

漏窗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 变化式端, 无一雷同, 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漏窗窗框以水磨砖拼接而成,外形各异,窗芯的 纹样千变万化, 题材应有尽有。漏窗用于园林,不仅可以使墙面上产生虚实的变化,而且由于它隔了一层窗花,可使两侧相邻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富于层次,含蓄雅致,虚实相交,移步异景,变化万千,似烟似云,但无物不破,并具有“ 避外隐内”的意味。

漏窗

漏窗的图案多采用反映文人特征的琴棋书画和特定含义的植物或几何纹样。 荷花是文人经常用的题材,借出淤泥而不染,比喻文人洁身自好的情操。 贝叶是印度最早书写佛经的“纸张”,在中国佛教信众看来,它具有神秘的作用,象征吉祥。 太阳图案经常出现在园林的漏窗上,由于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很多民族都把太阳看做光明、生命、幸福的象征。

4

复廊

回折往复的廊道,形成“ 山水借景”的奇观,为苏州古典园林独一无二的开放性格局。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 三大名廊之一。

复廊

5

特色花木

绣球花花型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沧浪亭的绣球花以白色为主。“圆簇白如霜,春晚欲生寒。”春日的沧浪亭,在木绣球的印衬下,少了一份孤独,多了一分温婉。硕大的花球 饱满清新, 花开似雪,累累坠在绿叶墨枝之间,天然就有种清艳的姿态,远远望着就觉得心旷神怡。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各类竹20余种。院内有馆三间名“ 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沧浪亭在植物的运用上体现了不同的手法。沧浪亭的东南部运用了孤植的手法使得天空和院内空间形成图底关系,在入口大门处运用对植的手法形成呼应。

竹柏交翠,风乍起

万竿摇空,滴翠匀碧

沧浪涌,亭亭待君来

丝情画意,绣色如许运河上的丝路故事

天工巧夺,园林四季

五百年的拙政回眸

处处风景,面面俱到!你向往的大学生活,苏州校区都有!

文编 | 吴睿丹、于泽姣、贾婷雯

美编 | 朱丽萍

封面 | 刘倩茹

责编 | 梁罗茜、王梓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众号同济风景园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