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广州民俗·[文化在民间·沙湾飘色] 飘在天空的幸福颜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湾花卉市场封闭了吗 广州图书馆·广州民俗·[文化在民间·沙湾飘色] 飘在天空的幸福颜色

广州图书馆·广州民俗·[文化在民间·沙湾飘色] 飘在天空的幸福颜色

2024-07-17 0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心灵地图

民间艺术中的大智慧

对文字比较敏感的人,仅“飘色”这个名字,就足以引起他的浮想联翩了。而亲眼看过飘色,到现场感受过那种喜庆场面的人,无一例外的,都会大谈飘色的魅力。而只能通过平面的资料来了解飘色,无论如何都是个遗憾,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沙湾飘色 所谓“飘”,即飘在空中,“色”即景色,飘色也就是“飘”起来的景色。飘色因为最先从番禺市沙湾镇传播开来,所以被称为“沙湾飘色”。自唐宋戏曲说书流行以后,民间便逐渐创造了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大人或小孩打扮成戏曲、说书中的人物游行,俗称“赛色”或称“彩色”,以后发展为在马上装扮人物的称“马色”,在水上装扮人物的称“水色”,在台面上装扮凌空而起的人物的又称“飘色”。

 

沙湾飘色在番禺许多地方非常受人欢迎,固然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比如说清政府一度严禁粤剧的演出,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其自身的魅力。在农村社会中,农民从来都不会因为知识水平的不高,而缺乏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典型的例子,不用说,当属《诗经》了,那样的诗句,至今仍是文人墨客们的学习经典。而沙湾飘色,集中了戏剧、色彩、杂技、音乐等几个门类的艺术,其创造的热闹场面,非常恰当地迎合了农村社会的审美取向,流行也就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在色梗这个环节,艺人们通过匪夷所思的设计,让人物在看似毫无依托的空中凌空而起,让人在惊讶的同时领略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相掩、以假充真的魔幻般魅力。现代人明明知道一切魔术都是假的,却还是保持着相当的兴趣,与沙湾飘色的吸引力有异曲同工之处。

据说,广西桂林也有类似于沙湾飘色的活动,被称为“抬盒”,而远在塞外的内蒙古,当地竟然也存在着类似的民间艺术,可见飘色的起源并非孤立的,各地人民都有这种需求与创造力。我也从这种“偶然”的巧合中想到了另外二句话:民间自有大智慧。当然,沙湾飘色在形成过程中,又打上了浓厚的岭南特色,这其中粤剧艺人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的加入,使得飘色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飘色艺术中,与观众面对面的主要演员,竟然只是不谙世事的孩童,这大概是个无奈之举,让成年人在细小的色梗上表演并产生飘逸的感觉,显然这是个极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一般的理解来说,有些孩童甚至因为出游时间过长,出现瞌睡或者啼哭的现象,会损害剧中人物形象,美的感染力也会大打折扣,但以我来看,既然是民间的娱乐,乡里乡亲需要的文化生活,并不一定强求艺术上的完美无瑕,反倒可能因为一些细节的缺憾而感受到了可亲近性,看到这一幕后往往会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甚至成为此后回味的一个话题。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经常拿一些幕后的制作花絮来给观众看,这些未成型的边角料,却也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对于飘色这种纯粹产生于、流行于农村社会中的民间艺术,年轻一代不熟悉或者感到陌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即使住上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辈,因为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不用说十年文革浩劫造成的中断,对飘色一类的民间艺术也是可能只听其名而未见其实。

说到底,民间艺术的根源在农村,在今天逐渐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范围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很难想像,飘色还能像从前那样拥有庞大的观众群。如今,飘色这样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是政府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努力也好,是作为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重点也好,无论如何,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民间记忆

手工是以前的好,服装是现在的靓

采访对象:黎汉明,57岁,沙湾飘色艺人

 

生活好了,才有条件出色

记者:我听说飘色是你家传的手艺,到你是第几代了?

黎汉明:我们家是从祖父一代开始就从事飘色制作手艺,到我是第三代。

记者:你做飘色已经有许多年了,有没有听老一辈人讲过飘色是怎么产生的?以前出色是个什么样的形式?

黎汉明:解放的出色,是由沙湾的四大村每年轮流当值,一个村做准备的时候,各家都要出谷子,等于是整个村子筹钱做飘色。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一般是从来不给外人看的,只有做好之后才会拿出来给大家看。

记者:我知道沙湾飘色中断过很长一段时同,那么是什么时候才开始重新出现的?

黎汉明:在1958年成立公社之后,那—年的国庆节出过两次色,之后就再没有出过了。沙湾飘色在中断了二十年后,1979年重新开始出现。当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村里面已经没有人会做了,所以文化站找到我,这样才慢慢恢复。1979年开始做的时候,色柜都已经烂掉,色梗也都生锈了。我记得1983年在广州文化公园出过一次色,规模很大。

记者:在那么长时间里没有出色,会不会觉得很可惜?

黎汉明:当然觉得很可惜,但当时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心思去想什么民间艺术?现在生活好了,才有时间去想把它做好。

 

每出一次色要花十几万

记者:以前的飘色和现在的飘色有什么区别吗?

黎汉明:以前出色的时候,选的小孩只有8个月左右,现在的小孩大致在两三岁左右,有的五六岁。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不过要说服装,以前的就肯定没有现在这么漂亮。

说到手工呢,始终还是以前的好,因为准备时间长,可能从年头到年尾都在围绕着这个事情在做,毕竟“慢工出细活”。现在只在镇区的喜庆日子或者大的开张典礼上,才会有飘色表演,而且现在每出一次色要花很多钱,多的时候可能要十几万,包括材料、服装、人工费用等等。

记者:题材上呢?我听说现在有一些创新的板色?

黎汉明:我以前做的主要有十几个板式,到现在有了一些变化和改进,像《白蛇传》、《赛龙夺锦》、《雨打芭蕉》这些板色,在故事内容和服装等等方面,都是和以往有所不同的,现在还会有穿时装的。

 

最担心后继无人

记者:有没有想过以后飘色手艺的继承问题?

黎汉明:现在我儿子偶尔也会学着做一下,不过他们年轻人现在都忙着赚钱,不一定有心思专心做这个。我也担心过没人继承,沙湾镇文化站也给我提过要求,让我教一下后生们,但是我能怎么教?一年才演一次,几年才出一次色,我们没办法逼人家学,只能留到以后再说了。

 

飘色故事

寄居在飘色中的家国传奇

一般认为,沙湾飘色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从员岗传入到清道光年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该时期的飘色,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都比较简单和粗糙,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欢迎,所以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阶段也是发展的鼎盛时期。沙湾镇历来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有“粤剧之乡”和“广东音乐之乡”的美称。在咸丰年间,李文茂起义失败后,清朝廷迁怒于广东梨园,下诏解散粤班,禁演粤剧,艺人顿时陷入生活困境,为求生计,不得不四处流浪谋生。

由于按沙湾当地的习俗,北帝诞辰之日必定要演戏庆祝,但朝廷的禁令又不能违反,所以以色代戏,出色规模比以往更大。在清末民初,沙湾镇的粤剧名伶饱受粤剧被禁之苦,在几大宗族的支持下,开始把精力投入到飘色艺术创作当中。他们以粤剧中娴熟的化妆造型,与乡里有历史知识的文人雅士、善于锻造色梗的民间飘色艺人一起,精心设计板色。

这一时期的板色有《六国大封相》、《刘邦斩蛇》、《精忠报国》等,抒发爱国与反迫害之情。沙湾飘色发展到这一阶段,在人物造型艺术上有了极大的提高,更讲求色梗的纤巧,装置巧妙而奇特,板色上的人物凌空而起,且越出越“飘”。从此,沙湾每年飘色游行,都有数十板,板板人物不同,场面非常宏大。

 

沙湾每年飘色游行,都有数十板人物不同,场面非常宏大。

 

据沙湾的老一辈人回忆,一百多年来,飘色活动由沙湾17个地方单位组成(即一居三坊十三里)。每次出色连续四天,每天出色24至26板。出游后还都要进行评选,由该年轮值当甲(主持单位)发奖,也俗称为“赏色”。

 

专家访谈

罗雨林:千万不要轻视民间艺术

采访对象:罗雨林,荔湾区政协常委,退休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研究员。数十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出版专著多部。

 

戏剧本身就来自民间

记者:关于沙湾飘色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因为粤剧艺人李文茂起义而导致清朝廷严禁粤剧之后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沙湾人李路远将北帝塑像运回沙湾后,与书会及舞龙等形式结合后产生飘色。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持哪种观点?

罗雨林:其实,据我的了解,在明代民间就已经有类似的形式了,只是因为民间艺术往往没有文字记载,不被很多人了解。秋色也好,飘色也好,都是在春天或者秋天庆祝丰收时,民间通过大汇演大检阅,突出表达内心的喜悦。这说明群众需要自我表演的机会,需要一种抒发自我感情的形式,所以说是自古有之。至于究竟起源于何时的问题,我倒认为并不是很重要。不过,沙湾飘色受粤曲、粤剧的影响肯定是有一点的,可以说,民间本来就有戏剧的营养种子。

 

飘色的魅力在于飘逸神秘

记者:沙湾飘色是以一“屏”为单位来表演的,也就是说一“屏”相当于一曲剧目,这样相比起正式的戏剧来说,是不是在表现形式上要显得简单了一点?

罗雨林:的确,飘色比起正式的剧种来说是简单了一点,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佛山秋色可能会更丰富一点。尽管如此,飘色还是非常有美感的,你想,—根简单的色梗来稳稳地支撑起一个人物,让一个小孩子扮演戏剧中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飘逸,又非常的神秘,这是很有独创性的。而且,飘色的魅力还在于它很有参与性,能让观众一起融合到其中来。我很早以前就去看过沙湾飘色,老百姓真是非常的投入,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种大场面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扎根民间,因质朴而有活力

记者:算起来,沙湾飘色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能够保存并发展到现在,应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觉得前景会如何?

罗雨林:沙湾飘色能受到百姓的喜爱是有原因的,他们需要这种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途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文革期间,飘色曾一度消失过,这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像飘色传统题材的表演内容,很容易被列入封建迷信的那一套。沙湾飘色现在作为地方文化特色,当地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这是很难得的。我个人觉得在内容上还是要有一些创新,毕竟人的新鲜感是有限的,总是重复的内容出现,不可避免会出现厌烦情绪。

记者: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你是如何看待沙湾飘色的?

罗雨林:我认为沙湾飘色是一种具有岭南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与宫廷戏剧是不一样的。这也就牵涉到我对民间文艺形式一直以来持有的观点。中国文化在没有形成阶级以前,是单一的、综合的、全民的、但阶级产生之后,就分化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技艺高的艺术进入宫廷,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艺术,另一部分就留在民间。这种分野让民间艺术都处于一个自生自灭的状态,正统的文化史上也几乎没有记载,但是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本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因为只在民间存在而少了许多束缚,表现出来也就更为质朴,即使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较为粗糙,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但始终是个基础,事实上,宫廷艺术就经常从民间艺术中得到借鉴、启发与灵感。所以。我的态度是,千万不要轻视民间艺术。

 

寻根问底

两个传说

沙湾飘色究竟起源于何时,以及如何产生,在沙湾当地,一直以来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代粤剧艺人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清朝廷大为震怒,明令严禁粤剧。当地群众想看戏却又看不成,于是想出新的法子,以小孩扮成戏曲中的人物,抬着在各村游行,似演习但又不唱戏,也就产生了如今熟知的飘色。

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沙湾人李路远(传说是宋末殿试第三名,也即探花李昂英的后裔)在云南做边关大将,当时云南有两族人为争夺朱元璋始造的北帝塑像,几乎要发生械斗,结果由李路远出面调解而重归于好,于是两族人感谢他清廉正直,办事有方,为两族人免去了一场恶斗,就把北帝塑像送给李将军,并被其带回沙湾,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辰之日,都要抬着北帝塑像出游,同时配合书会及舞龙、飘色等民间艺术助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现在的飘色。

在番禺,飘色活动主要有沙湾及员岗两地。据一些老人说,沙湾飘色是学自员岗,然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员岗的飘色艺人崔湛则说,员岗的崔氏家族是从江西迁到番禺,因经常回江西祭拜祖先,也就从江西传人飘色。而沙湾的何氏族谱上曾记载过在康熙年间就有飘色助庆的活动,从时间上看,明显早于李文茂起义,所以,现在多认为沙湾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

 

绝活解密

“色”是怎么飘起来的

在民间艺术当中,多具有粗扩、刚健和表达人们某一理想意愿为风格,但沙湾飘色却是以色彩艳丽,色梗(钢筋)幼细、造型优美、装置奇妙、艺术感染力强而别具一格,闻名于海内外。

飘色以游动队伍列式的立体舞台来表演,每一板色都以一个153厘米长、77厘米宽、64厘米高的色柜为小舞台。舞台上的扮演区分为两部分,台面上坐着的人物造型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为“飘”,通常都是由3—5个儿童担当造型演员。“屏”和“飘”靠一条经过掩饰的细小的色梗(由飘色艺人精心锻造的)铁枝(钢筋)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某一个故事的片断,一组造型称为一“屏”。

飘色中的“屏”的人物造型大多为十三岁左右,而“飘”的扮演者年龄更小,都是三岁以下的孩童,两者都要经过严格的挑选,长相俊美的才能入选。他们所穿的衣服,都按照所饰演的人物朝代,身份来定制,以缓罗绸缎制成,色彩艳丽。飘色的设计既艺术又含蓄,每板飘色的“飘”立于剑鞘、竹尖、花卉、扇面与“屏”相配衬,组成一个造型精巧奇特、仪态优美、艳丽而又天衣无缝的画面,如《黛玉葬花》的花枝上飘逸着花神,《仁林祭塔》的塔尖放着一小孩,每一板的飘色设计可说是巧夺天工,扑朔迷离的效果让观众叹为观止。飘色之所以能飘起来,全靠一条经过精心锻造的钢枝,也就是“色梗”,这个神妙的装置,犹如主心骨一样,支撑着屏面和飘色上两个小孩的重量,使他们能坚固而又巧妙地竖立在飘色板上,色梗又能装饰成刀枪或者龙蛇。在历时两三个小时的表演游行中,即使那些表演的小孩睡着了,也安然无恙。因为“飘”上的小孩,大则两三岁,小则几个月,游行时不但有睡着的,还有在上面拉屎拉尿的,设计者还为他们设置了一块兜布。

色梗有明铁、暗铁和台铁、手铁之分,明暗之中,又以暗铁居多。飘色是抬着游行的—个舞台,细小的色梗不仅要支撑一个小孩的重量,而且重心不能偏斜,在游行的时候才会不扭动不变形,非常讲求力学原理。以前没有电焊和风焊,锻造色梗很不容易。所以有“一锤定锻”之说。—锤锻下,非成即废。从整体上来说,沙湾飘色的结构特点是以“屏”带“飘”、“屏”“飘”相连,设计精巧、讲求力学。传统的沙湾飘色是由板车或由4人抬着巡行展演,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沙湾镇在飘色流行时,每两板之间还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架,形成完整的集色、声、艺于一体的流动艺术舞台。

 

仪式

 

传说认为飘色起源于李路远带北帝像回沙湾,因此每次飘色都会有北帝巡游。

 

 

祭祀的物品反映富庶的生活

 

色柜、屏与飘

  

飘色以列式的立体舞台来表演,称为色柜。

 

 

舞台上的扮演区分为两部分,台面上坐着的人物造型为“屏”。

 

 

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为“飘”,“飘”上的小孩,大则两三岁,小则几个月。

 

今日盛况

飘色一出 万人空巷

传统的沙湾飘色素有飘色100多板,故事内容取材于神话传说成历史片段,多数是歌颂国泰民安,升平盛世,锄暴除恶,扶弱济贫等。富有浪漫色彩,通过理想化了的人物造型,表达人民的情感和意愿。

建国时,沙湾飘色常于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伴随“菩萨”出游,最多一次曾达30多板。1958年曾有一次活动,随后经过了二十年的冷冻期,直到1979才得以恢复。在此后到1987年的九年内,飘色活动达15次,每次1—3天,最大规模达到26板。曾应邀到广州、中山、佛山、开平、吴川等地表演。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艺人又在整理传统板色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些现代题材的飘色,如《江山秀色》、《嫦蛾思乡》、《和气夫妻》、《体育之光》、《银球传友谊》、《赛龙夺锦》等。

沙湾飘色自1979年得到恢复之后,不断有大型活动推出,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门民间艺术。在沙湾飘色恢复的二十多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是在1983年,沙湾飘色在广州市内举行的一次规模盛大的表演。当时有彩车18辆,飘色26板,醒狮60头,八音锣鼓九柜,金龙一条,参加表演人数达2400多人,队伍总长2000多米,历时三个多小时,广州市30多万人一睹其魅力和风采。

1906年,飘色又在广州东方乐园举办的欢乐节活动中被拍成录像送交联合国,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

1999年春,沙湾举办的飘色民间艺术大巡游,其轰动效应也是空前的,以“万人空巷”形容当时的盛况毫不夸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炜茗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