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道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字金文 盐道文化

盐道文化

2024-01-08 1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盐”字的出处

仓颉造字只是神话传说,追溯汉字“盐”的出处,还要从文献中下手。

夏禹时期

明代的邱仲深说过:“考盐名,始于禹,然以为贡,非为利也。” 他得出的这一结论是根据《禹贡》,而 《禹贡》称:“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 《禹贡》隶属于《尚书•夏书》的篇名。 《禹贡》历代以来被认为是地志方面的经典性著作,其成书的时间大概在 周、秦 之际。

▲《尚书•夏书》中的《禹贡》篇

然而,有专家翻阅了《甲骨文编》与《金文编》,都没有找到被确切考证的“盐”字,也因此夏禹时期是否已经有了“盐”的名称,至今还有存疑之处。

商周时期

甲骨文中没有被学者考证出的“盐”字,但并不意味着当时没有反映食盐的文字。

西周末年和东周初的金文中发现了“卤”字,“卤”的发现与最初使用,时间则在商代之前,甚至能够追溯到夏,乃至于夏之前的洪荒时代。

▲金文 “卤”

在金文中,“卤”与“西”代表同一个意思。当时的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河南中部以东及山东境内,河东及关陇地区都被认为是“西方”,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以“西”为“卤”,指的是两地出产的自然盐,即未经加工的池盐,例如山西运城的盬盐。

▲“卤”与“西”

现代学者季旭昇,在他的论文《谈覃鹽》中,根据战国时期文物《包山楚简》和汉代的《说文》等著作中的相关描述得出推论,认为,在“鹽”字出现前,“覃”就是指盐。

▲商朝文物“亚共覃父乙簋”上出现的金文“覃”字

汉代

汉代的许慎著有《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其中对“盐”作了最早的解释。

▲许慎的《说文》

《说文》第十二章中载:“盐,咸也,从卤监(咸)声。” 清代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意思是,“盐”和“卤”实际上是指同一种物质;但是,“盐”和“卤”之间还存在一些区别,自然形成的盐叫作“卤”;只有经过人工制成的才叫作“盐”。

▲“卤”与“盐”

▶“盐”字与制盐工艺

无论是金文“覃”,还是古“鹽”字,从字形上看,都是将“卤水”放在“器皿”之上。

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代制盐的两种方法,也就是将卤水盛放在特定的器皿里,通过晾晒或者煎煮的方式使其凝结成盐,即晒制法和煮卤法。

▲晒制法和煮卤法

▶“盐”字的演变

金文的“覃”(盐)是一个会意字,上为卤,下为器皿; 小篆 的“鹽”变成了形声字,“从卤,监声”; 隶书 中,表示意义的形符“卤”的写法,有了一些变化; 楷书 的写法与隶书相近; 简化字 的形体是根据“鹽”的草书形体演化而来。

*参考文献:

《中国盐文化史》张银河著;

《古代中国盐文化》王俊编著;

《谈覃鹽》季旭昇著;

《中国盐业年鉴2016》;

湖北电视台《汉字解密》栏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