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节--语言的融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俄贵族说法语 第八章第二节--语言的融合

第八章第二节--语言的融合

2023-03-14 16: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语言相互影响程度最深的就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融合,也有的称为“语言同化”。

一 语言系统的排挤、替代及原因   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汉语在历史上曾和不少民族的语言发生过融合,如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但在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上来说,却是一个大融合时期,汉语在融合中成为胜利者。   1 原因:   (1)客观的要求,当两个民族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逐步发生融合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学习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例如汉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数度被一些经济、文化上比较落后的民族所统治,但由于它在经济、文化上处于先进的地位,汉语在融合中总是被其他民族所采用而成为胜利者。   (2)客观条件: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如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与汉族人杂居,逐步与汉族融合。所以和数量上占优势的汉族人民杂居也是形成语言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语例:当蒙族在中国土地上占政治统治地位时(即元朝),蒙语与汉语保持一种特殊的关系。统治阶级用的语言(蒙语)理应成为全国唯一的公用语,但因为汉族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先进,汉语仍不失它的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蒙语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达到和汉语平起平坐的地位。蒙语没能淘汰汉语。当满族占统治地位时(即清朝),社会经济文化情景同元朝相类似,满语的书写系统(书面语)在朝廷上有与汉语同等的功能,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汉语仍占统治地位。满语比蒙语的生命力更小些,在几百年的时间内中渐渐退却。   十一世纪法兰西诺曼地人侵入不列颠,从此就产生了英语与法语的语言融合。融合的结果是入侵者法兰西人在英国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操英语。

二 融合的类型――自愿融合与被迫融合   自愿融合是在经济文化方面相对落后,或者人数较少的民族自动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在经济文化方面相对发达或人数较多的民族的语言。主要决定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人口的多少以及各语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至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治地位,则往往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的语言融合,多数是自愿融合。较典型的例子: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在中国建立了北魏王朝,汉族在政治上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由于鲜卑族在各个方面比较落后,因此不能不向汉族靠拢。鲜卑族的统治者北魏孝文帝曾公开下诏,提倡穿汉服,学汉语,还禁止在朝廷讲鲜卑语。结果鲜卑人都学会了汉语,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再如上例,满族占统治地位,但是到乾隆时,多数满人已经只会讲汉语而不会讲满语,以后便彻底改用汉语。鲜卑族和满族当时都是处于统治地位,汉族根本不可能去强迫他们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使用汉语。根本原因就在于汉族在经济文化水平方面高于这些民族,且人口也远远超过他们。   被迫融合是统治者企图以高压的手段迫使被统治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向统治者的民族语言靠拢,结果适得其反,反而被融合。如我国宋朝,金人(女真族)曾统治大片汉族地区,也曾企图利用行政力量推行自己的语言,禁止说汉语,结果适得其反,金人普遍学会了汉语。

三 融合的过程   1 双语现象   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虽然,双语现象的形成最后是否导致语言的融合,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但双语现象是一种语言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过渡阶段。   意大利东北部色雷斯附近的阿尔卑斯山顶上,有一个很典型的多语环境。那里的居民日常生活中要讲三种语言:德语方言、意大利语和佛罗棱语(一种罗曼语方言)。意大利语是他们的宗教用语,也是学校用语。佛罗棱语是男人在酒吧间讲的粗话。德语只限于家庭使用,在外面是不用德语的,除非在半夜三更闯入酒吧间来责骂丈夫的妇女口中才可以听到。   2 语言融合的痕迹   在放弃本民族语言而采用外语的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本民族语言带入新掌握的语言,而使这语言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在语言学上被称为“底层”。“底层”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用它来比喻原有语言的特点仿佛是新掌握了的语言中底下的一层,存在于新语言中。   语言融合的结果总是一种语言胜利,一种语言失败。胜利的语言保留自己的语法和基本词汇,并从失败的语言中吸收一些成分,按自己的规律继续发展。例如,十一世纪时,不列颠岛被法国的诺曼族征服,很长时间英国贵族讲法语。在整个中古英语时期,英语和法语都在交融,但语言交融的结果,英语取得胜利,1362年英王第一次用英语召开国会,并规定英语为英国统一的语言。但是现代英语中留下很多法语借词,如Revolutton(革命),Literature(文学)等等。有趣的是,从现代英语中,法语借词和英语词所表示的事物上,还看得出当时上层人物用法语,老百姓使用英语的痕迹。如表示家畜的词cow(母牛)、ox(公牛)都是英语词,这表示老百姓饲养家畜,而表示这些家畜的肉的词,如beef(牛肉)、pork(猪肉)等,都是法语词,这表示经常享用这些美味佳肴的主要是当时的诺曼贵族和英国上层分子。   汉语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汉族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外族侵略。由于汉族人口多,文化发达,汉语在融合中总是成为胜利者。但也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据明朝陈弟《读诗拙言》载:“自五胡乱华,驱中原之人入于江左,而河淮南北间杂夷言,声音之变或自此始。”除语言有所变化外,汉语也从外语中吸收了一些词。如从蒙古语中吸收了“站”,“歹”等词。古汉语中有站立的“站”,没有车站的“站”,表示车站的只有“驿”字,借用蒙语词“站”之后,“驿”反而成为古词。古代汉语只讲好坏,不讲好歹。“歹”是蒙语借词。吸收的这些词语,丰富了汉语词汇。   在语言融合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地名不易改变。因此从一些地名中可以知道在这个地方有哪些民族语言发生过融合。如我国的东北,根据哈尔滨,佳木斯,满洲里,齐齐哈尔等来自满语的地名,可以知道在这里曾经发生过汉语与满语的融合,而这些地名是作为满语底层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