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湖泊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沉积相划分原则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湖泊相!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湖泊相!

2024-05-08 2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湖泊在世界上发育广泛,

  数量众多,各具特色,

  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

  水流汇集的地区。

  (图源@Dipanjan Mukherjee)

  湖泊沉积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除了富含油气资源外,

  也是油页岩、蒸发矿物以及

  铁矿的沉积场所。

  油页岩(图源@CMFE Insights)

  油页岩(图源@Georgialh)

  那么,湖泊沉积如何形成?

  又具有什么特征?

  01

  湖泊成因类型多种多样,

  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常是

  湖泊生成、发展的最主要控因素。

  (图源@ Ben Girardi/Getty Images)

  湖泊的水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波浪和岸流作用,缺乏潮汐作用,

  这是与海洋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特别大的湖泊中

  可能存在潮汐作用,

  但难以产生较明显的湖流。

  (图源@ Buriris)

  作为侵蚀和搬运沉积物的动力,

  湖浪在滨浅湖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当湖浪推进方向与

  湖岸斜交时,可形成沿岸流。

  浪蚀湖岸(图源@Daily Mining Gazette)

  湖浪和沿岸流的冲刷和

  搬运作用可形成

  各种侵蚀地形和沉积砂体,

  如浪蚀湖岸以及湖滩、

  沙坝、沙嘴、堤岛等。

  湖滩(图源@ Openlands)

  对部分湖泊来说, 河流的影响

  可超过湖浪和岸流作用。

  当众多河流注入湖泊,

  可能会导致大量碎屑物倾入湖盆。

  而河道在湖底可以继续延伸,

  从而改变砂体的分布。

  河流入湖(图源@ Mike de Moree)

  在湖泊沉积过程中,

  常存在重力流沉积作用。

  在较深湖地区,重力流是

  搬运沉积物的主要水动力类型。

  重力流示意图(图源@文献[2])

  湖水含盐度变化较大,

  由小于1%至大于25%。

  其汇集了来自不同源区河流的流水,

  故湖泊的地球化学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源区物质和盆地气候条件的特征。

  (图源@bristolbaylandtrust.org)

  02

  湖泊类型众多,

  但其亚相划分原则基本相同。

  陆相湖盆沉积模式

  根据沉积岩的颜色、

  成分、结构、沉积构造、

  厚度等 沉积标志以及

  洪水面、枯水面、浪基面的位置,

  考虑气候背景,

  可将湖泊相划分为

  深湖和半深湖、滨浅湖、

  扩张湖等亚相类型。

  湖泊亚相划分(图源@文献[1])

  半深湖和深湖沉积

  深湖和半深湖亚相位于

  浪基面以下的水体较深部位,

  为缺氧的还原环境。

  浪基面

  岩性以灰黑色、深灰色、

  灰褐色泥页岩为特征,

  常见油页岩、薄层泥灰岩或

  白云岩夹层, 发育

  水平层理及细波状层理。

  泥页岩(图源@douglasfossils.com)

  化石较丰富保存较好,

  以浮游生物为主,

  底栖生物不发育。

  可见菱铁矿和黄铁矿等自生矿物。

  岩性横向分布稳定,

  垂向上常具连续的完整韵律,

  沉积厚度大。

  铁菱铁矿的形成(图源@文献[3] )

  长期稳定持续下沉、

  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吻合的

  大型湖盆中深湖亚相

  沉积厚度大、分布广。

  但有些气候干旱、

  面积小的内陆湖盆,

  不发育甚至缺少深湖亚相。

  San Nicandro Fm厚粉质矿床剖面(深湖相)(图源@文献[4])

  滨、浅湖和扩张湖沉积

  浅湖亚相指位于

  枯水期最低水位线至

  正常浪基面之间的地带。

  基本位于水下,波浪和

  湖流作用较强,

  属弱还原到弱氧化环境。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某层岩相古地理图(图源@文献[1])

  岩性为浅灰、灰绿色

  粉砂质泥岩和粉细砂岩的薄互层,

  经常夹有鲕粒灰岩和

  生物碎屑灰岩薄层,

  常含菱铁矿或

  鲕绿泥石的细条带。

  鲕粒灰岩(图源@James St. John)

  砂岩成熟度高,常为钙质胶结。

  显水平、波状、斜波状、

  中小型交错层等多种层理。

  常见浪成波痕、虫孔、

  水下收缩裂纹等沉积构造。

  湖相交错层理(图源@Outside The Interzone)

  滨湖亚相位于湖岸线附近,

  是经常受湖水进退影响,

  时而为湖水淹没,

  时而出露水面的地区。

  (图源@文献沉积岩石学)

  这里的水动力虽然很强,

  但具间歇性,为氧化环境。

  岩性特点为泥岩呈红色、

  紫色杂灰绿色、常见泥裂、

  雨痕、气泡等暴露标志。

  泥裂(图源@darthjenni)

  由于滨湖亚相的宽度较窄,

  对于古代湖相沉积来说,

  很难将其与浅湖亚相完全分开,

  故经常合称滨一浅湖亚相。

  陆相湖盆控砂模式图

  扩张湖或称为洪水漫湖亚相,

  指枯水期湖面与洪水期湖面

  之间宽缓的沉积地带,

  主要在气候较干旱的

  洪水期发生堆积。

(图源@文献[1])

  在地层剖面上表现为

  河流砂砾岩、泥质岩与

  分布稳定的湖相杂色泥岩、

  泥灰岩的频繁互层。

  湖相泥岩与灰岩(图源@文献[5] )

  气候干旱、沉降缓慢、

  地形平缓、面积较大的

  坳陷盆地易形成

  大面积扩张湖沉积,

  而断陷湖泊不易

  发育扩张湖沉积。

  坳陷盆地湖泊(图源@Nojos88 )

  03

  湖泊沉积鉴别的标志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自生矿物及其组合与

  海水形成的组合不同。

  岩石类型以粘土岩、砂岩和

  粉砂岩为主,砾岩较少,

  仅分布于滨湖地区,

  多由击岸浪的剥蚀作用形成。

  湖相沉积(图源@douglasfossils.com)

  砂岩一般比海相的复杂,

  各种类型都有出现,

  与河流相相比,

  矿物成熟度高,

  石英含量可达70%以上。

  湖相沉积(图源@douglasfossils.com)

  粘土岩在碎屑湖泊沉积中

  广泛分布,

  且由湖岸向中心增多。

  形成于较深水还原环境的

  湖相粘土岩常含丰富的有机质,

  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

  湖相沉积(图源@Gaianauta)

  由于湖泊的范围有限,

  浪基面深度小,

  湖泊广大地区多处于 浪基面以下,

  故在此地区的粘土岩

  多发育水平层理,

  有时亦为块状层理。

  在近岸地区可见交错层理、

  斜波状层理等。

  交错层理(图源@NASA)

  常见的生物种类如

  介形虫、瓣鳃类、腹足类等,

  没有海相生物化石。

  藻类也是湖泊中较发育的生物。

  介形虫(图源@lakeneosho.org)

  轮藻为淡水环境所特有,

  蓝绿藻、硅藻和部分绿藻

  也是常见的类型。

  其中蓝绿藻与海相见到的

  呈叠层状构造者不同,

  常呈树枝状或

  分离的结核团块状构造。

  轮藻(图源@watershedcouncil)

  此外,陆生植物的根、干、

  叶、孢子花粉等大量出现

  也是湖相的重要特征,

  尽管海相也出现植物化石,

  但以其种属和数量远离滨岸

  越来越少这种梯度变化来加以鉴别。

  湖底含化石钙质页岩(图源@lakeneosho.org)

  参考资料:

  [1]赵澄林, 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 (第三版)[M]// 沉积岩石学, (第三版).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2] Rafael Manica. Sediment Gravity Flows: Study Based on Experimental Simulations[M]// Hydrodynamics - Natural Water Bodies. InTech, 2012.

  [3] K Hler I , Konhauser K O , Papineau D , et al. Biological carbon precursor to diagenetic siderite with spherical structures in iron formation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Cosentino D , Giaccio B , Gliozzi E , et al. Lacustrine deposits of the late Piacenzian-Gelasian L'Aquila intermontane basin (central Italy)[M]// Field Trips - GUIDE BOOK, 34th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 Rome (Italy) September 10-13 2019. 2019.

  [5]NEIL, S, JONES, et al. Warwickshire Group (Pennsylvanian) red-beds of the Canonbie Coalfield, England–Scotland border, and their regional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J]. Geological Magazine, 2010.

  lakeneosho.org、YouTube、维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