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2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沈阳市发展怎么样 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2月,

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沈阳,怎样,发展,专家,解析,“,2月,

2024-07-16 1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月6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审查通过,成为指引沈阳未来5年发展的风向标和总纲领。

  “十四五”规划新鲜出炉

  未来5年

  沈阳将怎样发展?

  7位专家学者为您解读亮点

 

  沈阳

  全省“双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解读人: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 王卓明

  作为沈阳的一名市民,我有幸成为沈阳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团队的一员。前期,我们开展了近50项重大课题研究和70余项基础能力调查,广泛向公众征求意见,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等充分吸收到《规划纲要》中,为《规划纲要》的编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支撑。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全面对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在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做出示范,在绿色发展和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表率,充分体现了沈阳在辽宁振兴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十四五”时期,辽宁要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做好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沈阳作为全省“双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战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奋力推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动“双循环”互促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高国力

  面对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这两大外部冲击,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节点,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发挥内需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成为必然的选择。在扩大内需的进程中,需要健全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硬件体系。沈阳市在“十四五”期间,围绕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拓展投资空间,加强贸易创新,提升供给适配性,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借力战略引领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合作,沈阳可以积极构建区域一体空间格局,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推动沈阳、大连两市企业“抱团出海”,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加强与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与辽西地区共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与辽东地区开展生态协同治理;构建“沈大哈长”联动协作体系,共同打造支撑东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增长带,引领整个东北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总抓手,在国际合作中,沈阳要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中端环节或者中高端环节迈进。

 

  着力提升自贸区沈阳片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国际陆港三大开放平台功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沈阳。完善以沈阳为中心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拓宽对外开放通道。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沈阳文化“走出去”行动,深化对外交往。

  沈阳作为东北振兴的排头兵,“十四五”时期,明确了以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利用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体系完整的优势,加快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步伐,当好“大国重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着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区域性经济国内大循环互相促进的格局。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解读人:辽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李万军

  “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沈阳作为中心城市,周边大中城市聚集,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科技人才众多,充分发挥沈阳的龙头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形成沈阳与周边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建设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到2025年,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以沈阳为中心,以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等为支撑的都市圈,辐射带动营口、盘锦、丹东、通辽等周边城市,将在“十四五”期间,构建起“三聚、三连、三扩”的内合外联、区域一体空间格局。

  “三聚”就是将发展重点聚合到“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沈大创新协作走廊”;“三连”就是连接辽蒙俄经济合作走廊、中日韩+X经济合作走廊、京沈经济走廊,形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全面开放新格局;“三扩”就是加深与“一带两区”的区域合作,推动区域辐射带动范围向西南部、东南部、西北部三个方向扩展,形成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沈阳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沈铁一体化、沈辽鞍一体化、沈阜一体化为抓手,完善优化产业分工体系、交通网络体系、区域城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治理体系,加快建立协调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提升连接、聚合、扩散能力,形成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竞争新优势。通过规划政策共商共谋、区域市场统一开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分工协同协作、生态环境同保共治,加快建设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和品质生活圈。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本和资源,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的增长极。

  做好“三篇大文章”

  助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解读人:辽宁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林木西

  为破解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开出了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良方。

  做好这“三篇大文章”,是沈阳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策。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六项重点工作”,沈阳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在解决“老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示范,在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表率,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做好“三篇大文章”,是沈阳做优产业空间的最佳路径。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要实施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通用石化重矿装备产业改造升级、重塑机床制造产业领先地位等系列行动;围绕培育壮大“新字号”,要推进机器人、航空、IC装备等产业,策划实施机器人未来城、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沈阳航空产业园、沈阳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深度开发“原字号”,要推进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发展、冶金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材产业向新型绿色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实施全链条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

 

  做好“三篇大文章”,是加快沈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工业重镇的沈阳,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老字号”智能化水平低、中低端产品多,亟需以“软”赋“硬”;“原字号”精深加工程度不足,要素生产率不高,亟需补链、延链、强链,拉长产业链,提升“原”的价值;“新字号”战略新兴产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发展步伐慢,优势产业潜力没有充分激活,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亟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传统产业赋能,重振沈阳雄风。

  做好“三篇大文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沈阳推进结构优化调整的主攻方向,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沈阳必将迎来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创新沈阳

  高科技企业应有新作为

  解读人: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曲道奎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开展科技创新行动,其中在机器人领域,开展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传感器等技术攻关。研制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IC装备机器人等重点产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隐形冠军企业为配套、院所高校为技术支撑、区域分布合理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

 

  目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代表的不只是一种产业方向,还是国家在高科技领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象征。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力点,智能机器人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

  机器人产业现已涉及到国民经济39个行业大类、110个行业中类,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渗透率也越来越高。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智能机器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让我们对未来五年机器人的增长充满信心。

 

  新松公司作为创新驱动型企业,以创新和研发为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中国机器人头部企业,公司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战略性创新攻关、应急性创新攻关。未来,新松公司将持续创新、勤于创造,勇于奋斗、超越期望,努力为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

  建设“健康沈阳”

  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解读人:沈阳医学院中医药学院院长 王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医学专业院校应当发挥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更深入地参与到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去。沈阳医学院作为市属地方性医学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和重任。“十四五”期间,按照《规划纲要》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与市卫生健康委、沈阳市疾控中心共建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在理论与实践上相互融合,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公共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公共卫生体系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是培养高科技、高质量优秀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搭建全新的人才培养平台的可行路径。

 

  最近,医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研究中心”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功入选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该智库旨在通过开展我省及各市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现状调查,评价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分析研究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乡村振兴”

  壮大县域经济

  解读人:沈阳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 周永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四五”期间,如何保证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是摆在沈阳市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同时也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区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农业双循环发展格局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乡村振兴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区发展路径不统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规划纲要》根据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总体设计和谋划。

 

  在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的基础上,《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中心镇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城产镇产村融合,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上,《规划纲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农林生态保持区、生产核心区和都市农业主导区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部署了粮食安全保障工程、菜篮子工程、设施农业优化升级工程等9个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必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具有沈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全省乡村振兴树立标杆和样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