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文明之基 深耕文化之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沈阳31个疫点 筑牢文明之基 深耕文化之脉

筑牢文明之基 深耕文化之脉

2023-06-18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沈阳日报

  中共沈河区委书记 林宇航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元旦当天,沈阳中街人山人海,省内外游客共有42万人次到访。这个数字,创下了2019年疫情之前冬季单日客流量之最。欢呼沸腾的人群,幸福洋溢的笑脸,不仅是沈阳市疫后全面复苏的活力再现,更是沈河区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着力实施“文化+”工程,聚焦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努力在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上奋勇当先锋、实现新突破的最好写照。

  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沈河区锚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区”目标,为沈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文化强市工程,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依靠制度创新推进文明创建。目前,沈河区已建立各级主要领导实时在线的快速响应机制,形成纵横交织、共管共治的基层包保工作网,组建集中整治和常态化排查的9个治理工作专班,实现了指挥调度、包保分工、专项治理的高效有力和精准周密。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全区上下昼夜兼程、攻坚克难,覆盖全域的397个固定点位和405个随机点位全面达标。2022年底,沈河区在全省文明城区测评中位列第一。

  依靠扎实行动夯实文明根基。高标准建设沈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明实践活动220余场次。“‘锋’行沈河”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志愿红”成为城市最美风景。沈河区作为唯一城区代表,在全省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社区民警李慎杰获评“感动沈阳十大人物”,寒风中托举坠楼老人的95后女孩施艾彤荣登“中国好人榜”。沈河区精神文明建设底蕴日益增强,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沈河区,坚持以文化城,在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上勇破“心中贼”、敢于“涉险滩”、啃下“硬骨头”,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

  坚持以文聚魂,树立古城复兴典范。实施“通络、聚业、承脉、更新”四大行动,通宵达旦、争分夺秒,沈阳古城38个重点项目如期开工,沈阳路广场等9个项目高质量完成,打造古城复兴典范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以文塑旅,融合发展再谱新篇。围绕塑造提升“一宫、两府、一中街”品牌地标,积极推动文商旅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扮靓“夜场景”,沈阳中街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上榜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坚持以文赋能,文化出口示范先行。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沈河区与新华社、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打造了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孵化运营传播平台;不断推进金融与文化融合,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入选“2022年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位列第7位(东北地区首位),被誉为“空中产业园、云上金融街”。

  文化兴,则产业兴。沈河区文化企业年增长190余户,达3200家,增长率6.3%,全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86.5亿元。作为承接产业园发展的有效载体,楼宇经济成为沈河区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沈河区成功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

  文化兴,则人民乐。建成开放“沈阳笔墨博物馆”等8个“百馆”工程项目,完成2个城市书房和11个城市书屋建设,成功举办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旗袍文化节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华章》《回答》等文艺作品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提振了精神力量,渲染了奋进底色。

  文化兴,则形象新。多次组织开展“媒体看沈河”大型采访采风活动,持续保持中街、古城宣传热度。策划举办“敲响新年第一鼓”“沈阳古城过大年”等专题节庆活动,不断激发古城消费活力。组织开展盛京冰嬉节、沈阳冰龙舟大赛等大型文体休闲活动,不断展现文化沈河魅力。

  在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是推动城市转型、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2023年,沈河区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沈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沈河力量,展现沈河担当。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张晶 整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