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涵漠:让细节和魔鬼都无所遁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沈文裕现在靠什么为生 赵涵漠:让细节和魔鬼都无所遁形

赵涵漠:让细节和魔鬼都无所遁形

2024-07-15 1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的题目——让细节与魔鬼都无所遁形,是阳淼老师起的,意思是在采访和观察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到小的东西,很多细节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的稿子变得更加好看,但是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如何找到这个魔鬼,也就是找到真相,找到真相或者说更进一步抵达真相的这么一个过程。

01

真正的采访从第三次开始

在《人物》编辑部内部有一个口号,叫做“真正的采访从第3次开始”。我们原来的《人物》市场化改版以后第一位主编叫李海鹏,他在这里写过一句话,引用一个摄影师的话“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站得不够近”;所以实际上我们真正的采访是从第3次开始。

我们普遍会根据自己经验,前两次是建立情感纽带的过程,是一个让对方信任你的过程。虽然基本上前两次采访大家都会觉得我问的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关心的问题,焦虑的问题也会在前面抛出来,事实上真正得到答案往往是从第三次采访才开始的。

因为《人物》还是非常希望我们的报道能够对采访对象做到同情之理解,“近”就是同情之理解的基础。我举几个惨痛的例子,就是阳淼刚才介绍的稿子《地下室里的沈文裕》。

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沈文裕1986年出生,他的父母是非常普通的市民,没有在什么方面展示出特别的天赋。但是沈文裕却特别奇怪,在钢琴方面他是天才,一上到钢琴上就下不来。9岁的时候,他被南非演奏家发现,去南非做巡演,甚至11岁左右就被带到德国,去上了李云迪后来上的音乐学校,而且他当时上的是少年班。

实际上国内外大师都认为他早期起步也好,天赋也好,至少跟朗朗、李云迪不相上下,但是大家现在却不会听到沈文裕的名字。沈文裕现在住在大兴的一个联排别墅里,那个别墅谈不上很好,年租金是10万。为什么要租这个别墅?因为别墅下面有一个地下室,沈文裕可以一直在那里弹琴,因为地下室不会扰民,他原来住过的很多地方弹琴时都被投诉扰民,他在地下室里弹琴不会有邻居投诉他,所以就住在了那里。

沈文裕有一个特点,他基本上没有脱离过他的父母。到今年他31岁,我采访他时候大概是他27岁28岁的样子。他自己不独自出门,身上没有钱包,最远的就是到小区健身设施玩一下,再远的就没有去过了。原来还自己出去剪过头发,到后来剪头发地方搬走了他就不自己去了,他基本上没有其他活动。

就连他爸爸妈妈跟外界也没有接触,基本上一家人都在这个房子里待着。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沈文裕平时收到三线非常非常小城市的小琴行邀请而做的演出,这些演出费用支持着一家人生活。无论在谁来看这都是非常奇怪的生活状态,所以编辑让我写这个稿子。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在他们家聊了八个小时,他爸爸妈妈非常期待这一次采访,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了,那一次去他们家很热情。因为我们《人物》的稿子周期大概是一个月时间,那一个月我反复去他家,问了很多问题,获得很多的答案。

第一个月结束以后我开始写稿子,写完稿子之后发给编辑,我当时觉得写得挺不错的,因为这是个明显戏剧性很强的故事,结果编辑跟我说觉得非常失望,失望在什么地方呢,编辑认为这就是写了一个成功学的故事,说这个故事通篇解释的就是,为什么朗朗李云迪成功了,而沈文裕没有成功。编辑认为我这个故事太肤浅了,当时要我回去重新写。

我是白羊座,我最喜欢的工作节奏是把这个事一下子了了,不能反反复复;你今天突发一个事,让我第二天去现场,第三天第四天稿子写完以后,我就翻篇了不用想了。但是这个稿子我每个月都去,第一个月我重新回去写,抱着希望交给编辑,编辑说不行;第二个月去也交给编辑,还是不行。一直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最后又写了一稿,这时候真的想的是行就行,不行我也干不下去了,然后这一次很幸运,我的稿子被接受了,总之最后说稿子OK了,我不用辞职了,还是蛮幸福的。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我们跟国外记者交流,他们也不像我们这么紧张赶稿子出来。中国记者的整个劳动强度也非常大,所以在中国6个月是很长的周期。这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你在第六个月获得的答案,跟第一个月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反复去到他家让我痛苦的一点是什么?第一个月我有方向,我知道写什么样的故事,当这个故事被人推翻的时候我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往哪走,编辑觉得这个稿子不行,但是确切方向在哪里这需要前线记者自己判断,很多时候到现场以后就需要摆脱以前的思维方式。

我最尴尬的是不断地坐在在他们家,他们不知道我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干什么,就在客厅一坐。一开始他们觉得小赵很认真,后来可能就觉得很奇怪,每天往人家那里一坐,我说沈文裕要不然你弹琴吧,你弹琴我在旁边看着,一下午沈文裕练在琴而我在旁边傻坐着就是这种感觉。

有时候为了一点自尊,每次去都想体现出来我还是一个记者的感觉,我还是会提一些问题,然后再下一次没有新问题我就提老问题,提着提着我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提10个问题,一开始我认为沈文裕是我的主角,后来我发现他爸爸妈妈对他的影响,特别是他爸爸对他的影响很深,其实他爸爸是主角。

你对他爸爸提十个问题,每次提10遍同样的问题,每次他爸爸给的问题都不一样,提到15遍的时候他开始有比较靠近的答案,这时候才开始能分辨他爸爸说的哪些是夸张,哪些是留有余地,哪些是托词,这时候才发现离真相更近一点了,最后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这真的不是关于成功学的故事,这是父子关系的故事。

儿子在不断强大,在任何一个家庭里都一定会跟父亲产生冲突,父亲和儿子如何重新处理这个权力结构?对于沈文裕来说,能不能有主观能动性摆脱家庭?有。

沈文裕跟他爸发生过很多次激烈冲突,那可能是两个人最生气一次,沈文裕把桌子上一个茶杯摔到地上结果这个杯子没有碎,他爸爸说你连茶杯都摔不碎,结果爸爸又拿起杯子来摔了一次摔碎了。但是沈文裕又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家庭,这种生活方式对沈文裕是有益处的。

我们作为普通人无法想象,我们吃五谷杂粮谈恋爱,跟自己哥们一起出去玩,平时我们随便看电影,这些事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但对于沈文裕来讲,对于一个全部乐趣只是弹琴的天才来讲,只有安安全全跟钢琴在一起,只有弹琴才是最大的享受,这时候对爸爸也好,对儿子也好我都有所谓同情和理解,我知道动因逻辑是什么。

这确实就是一个6个月才能获得的一个答案,当然你说这个稿子能不能继续采访下去,我认为可以一直采访去,你跟他6个月,6年甚至10年你可以获得东西越来越多,实际上当一个记者获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写稿子越难了,因为逻辑越来越难。这是《人物》基本的法则,就是真正采访要从第三次开始。

02

周边采访的意义

接下来是《人物》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编辑部一个方法论,周边采访的意义。

大家可能常常使用外围信源、周边信源,这里我举的例子是盖·特里斯的《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猎奇之旅》重新出版了,这本书对于特稿记者影响非常大。大家都会去看那一篇《纽约:被忽视之城》,如果大家对特稿比较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看过《人物》写的《北京零点后》,这是模仿“ 被忽视之城”的写法。我们内部叫做密集恐惧症式的写法,很震撼的一种写法,所以记者们也会对纽约那个稿子比较重视。

但实际上《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才是盖特里斯重要的稿子。这个稿子我看了很多很多遍,反复去读的就是那一篇人物报道。弗兰克·辛纳屈是一个20世纪歌星巨星。后来我意识到这篇《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的稿子盖特里斯没有采访到本人,而是完全建立在周边信源基础上的,我推荐大家去读,因为读的时候会感受到这个人的形象非常鲜活,根本不会意识到这篇稿子没有采访到本人。

我后来看巴黎评论对盖特里斯采访,说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心情郁闷,正好盖特里斯约访,而弗兰克·辛纳屈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觉得可以接受采访了,经纪人就给盖特里斯打电话说可以采访,但是需要签看稿协议。我们在《人物》也会有一些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古今中外明星都是一样,都这样。

然后盖特里斯不愿意让出这种权力,所以没有采访到本人,但他后来采访到70到80个信源,他还出现在弗兰克·辛纳屈出现的一切地方,有一次在酒吧辛纳屈跟人差点打起来的时候盖特里斯在旁边,在电视台做纪录片时候盖特里斯在旁边。他出现在弗兰克·辛纳屈出现的一切地方去观察,发现这里有很多故事和现场结合在一起,让你完全感受不到这只是靠周边采访建立的一篇稿子。

包括下面这个稿子最经典的一个段落,就是展现弗兰克·辛纳屈个性的一个桥段。

这就表现了他非常霸气有气场的形象。但是由始至终,盖特里斯完全没有跟弗兰克·辛纳屈交流过,他的这些鲜活的故事都是从外围得来的。

外围采访对我们来讲有非常具体的帮助,不只是喊口号而已。比如说这是两期《人物》杂志。左边是4月号还是5月号张艺谋拍的《归来》在宣传期里作为我们封面人物。下一期是韩寒的《后会无期》也是我们的封面,跟韩寒采访的时候因为我是编辑,我第一次见韩寒的类似宣传总监的人的时候,对方给我们的时间是在他们看来比较慷慨的两个小时,在后期很紧张情况下这个时间确实挺长了,但是对于我们远远不够,我们希望让韩寒多给我们开放一些外围,这时候对方表现就不是那么积极。

其实很多采访对象都觉得我们提的要求太多,为什么要这么多小时,比如说我们经常给采访对象写约访函里写采访4到6小时,希望开放周围15个朋友、家人、最亲密工作伙伴,这时候一般来讲采访对象会觉得我们的要求过高,觉得只不过做一篇稿子而已不过如此,但我们还是会提,会尽最大可能争取。

出于礼貌第一次在见到宣传总监的的时候,我们就把刚出的张艺谋封面这一期直接送给宣传总监,后来过几天以后宣传总监打来电话,说我们把张艺谋这一篇稿子看完了,看完以后都觉得这篇稿子写得特别好,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张艺谋。

他跟我讲完这个的时候我也很震惊,因为张艺谋这篇其实是我们的采访量,对采访本人最少的一次,一共才采了40分钟,还有10分钟用来拍封面,过去我们连拍封面照一般都用至少一个半小时,这个一共采访拍照40分钟,时间非常非常的短的,那为什么让大家印象深刻呢?

后来我找操作这篇稿子的同事请她把所有外围发给我,然后发现发给我23人采访外围的名单里面都是非常大牌的;每一个人拿出来都可以单独上《人物》做长报道,或者至少是短报道。但是这里都只是外围,可以说两句话或者一段之类的,那个外围名单含金量很扎实。我把这个名单递给宣传总监那边,从此之后我觉得我们这个采访就很顺利了,真的非常顺利,第一采访时间拉长,第二外围也给我们开放,包括让我们签保密协议,看后期制作过程。

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得太多不会耽误,一定会提升稿子品质。《人物》的采写规范就是N千字,N个信源,一个稿子一万字必须有10个外围,实际上我们做外围数量比这个大得多,你聊两个小时可能一句话用不上,可能聊两个小时只能用一句话,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求是必须要出现这么多,但是我们工作量基本上要比这个大。

周边采访的意义,不仅仅是让采访对象觉得我们更敬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采访是纠偏的过程,在采写流程中首先做案头工作,案头工作做的时候一定是对主采访对象或者说主人公产生刻板印象,就是说你对他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在跟本人聊天的时候可能会加深,或者稍微摆正你的想法;但是周边采访是不断帮助你纠偏的过程,会让你更加接近真相,帮助你的主人公建立坐标系。

比如说今天我随便采访在座各位任何一位——当然这个问题很傻,也不可能有人提这种问题——你觉得你最大的个性特点是什么?然后你跟我说我很幽默,我觉得太搞笑了,哪有幽默的人说自己很幽默,这个事真的很扯。但是如果他的朋友说,说他很搞笑能把场子活起来,这很可信的,有些问题本人很难描述自己,而这就是周边采访的意义。

周边采访要注意的第二点,你不能只找一个角度的外围信源。比如说我们写一个老师,很多人会写学生,但是作为老师外围去找学生,实际上是不应该的。比如说我们在去写外围时候,既要有各个层面,包括生活层面、家庭层面、休闲生活层面,还有包括工作层面,很重要还有一个类型外围就是说你的“敌人”,这个层面很少有人找。

我不知道科技报道存在不存在这种问题,但是我们写文艺界人士比较多,其实确实现在偏多一点,你写文艺界人士特别是写编剧和作家的时候,你采访信源,周边信源都会特别说好话,说多么勤奋,多么清高。这些固然有用,但是真的准确吗?所以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对手,所以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忽略对手层面。

我们原来做过张维迎,林毅夫做双封面,他们互为对手,采访时候就出现很多立体故事,张维迎林毅夫夸对方的时候,对于对方有好评价的时候,你会觉得比周边学生,博士生,小跟班说的这些褒奖要有意义得多,这可能就是更加真实,更加立得住的优点。

第三点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开阔地搜集信源,有时候我们聊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但一句话都没有用在稿子当中,这也是有意义的。

我原来写过一个老师,那个老师去世了,只能靠周边采访写稿子。我后来跟他女儿聊了一下午肯定超过了两个小时,我觉得时间很长,但没有一句话用到稿子里,但是聊一下午对我来讲很有意义。一个人去世了,事情你可以清楚,但是感觉摸不准,周围营造什么样的气场,他内心感受是什么样,这个东西很难摸得准。前期在外围采访建立起来的印象,是说这个人非常理想主义,非常较真,所以内心孤独,没有人跟他精神对话。后来跟他女儿聊的时候,我在想跟他女儿采访到底能够确立这种形象还是推翻这种形象,最后是确立了这种形象。

虽然说这一次的采访当中没有一句话用得上,但是确实对我来讲是有安全感的,这个东西没有写得很差,没有很错,没有错误地去猜测、错误地去判断死者内心世界。

第四点,尽量寻找一级信源。采访一个导演,然后你把特别外围的——比如发行公司的员工,偶尔跟这个导演开过的一次会议——把这些人算做你信源就没有意义了。

03

消除人际距离的方式

接下来讲消除人际距离的方式,这个是常常去高校和跟媒体同行分享的时候被谈起的话题。确实我们做人物报道,人际距离是比较大的障碍,不光是名人都带着公众面具。

比如说我采访咱们当中其中一个人,我说你对家庭里父母关系怎么样,人家会说很好,父慈子孝等等。但是你深入每一个家庭都有非常微妙和戏剧性冲突,那公共面具这是我们需要破除的东西,这是我们跟采访对象之间的很重要的障碍。

这里可以看到汤姆伍尔夫的采访术,他是新新闻主义的定义者——我们所谓的特稿过去叫新新闻主义——他是第一个把这个概念确定下来的人,就是文学性手法和特别多使用细节手法的写作风格。他的这些采访其实可以直接模仿。我们看一般的采访提纲,一个问题是一句话,但实际上后来在不断的演进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个问题里面可能有10个问题。

把问题特别精细化切割,这个对于中国记者来讲特别重要。因为美国人从小被培养了讲故事的技巧,但是在中国,中国人确实没有怎么学习讲故事的技巧。这周二下午我去搜狐这也是做一些分享和交流,其中一个记者说得特别有意思,正好说中我的心声,说有一次采访农民工,有一个事件楼垮塌了死了一个工友,她去采访农民工想还原死者的故事。她想了很多问题,说这个怎么样那个什么样,工友统一回答都是“嗯”,基本上都是这样。

不光是农民工朋友,不管大家什么样教育背景,什么样身份,我们对于讲故事能力很缺乏,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做比较多的功课,首先要把问题切小,要帮助采访对象想象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个我们到后面会继续讲。

同时还让我留下印象的是,沃尔夫提问的时候身体是前倾的。当年我看《康熙来了》里面小S有一次问蔡康永,因为他在采访名人政要时经常把采访对象采哭,说为什么你能让名人说这么多心里话,蔡康永说我什么都没有做,我仅仅是盯着对方的眼睛。我们采访的时候都是一个攻势一个守势,我们记者是非常非常有体力优势的,我们经常盯着人家眼睛看对方越来越累,说的话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这个很有用的。

消除人际距离的方式有四点,我相信有更多的方式,但我认为这四点对于我个人来讲很重要。

首先第一点找到关键节点,把问题进行精细化切割,就像汤姆伍尔夫这样做。我举一个自己亲身经历,在《人物》之前我在中青报冰点周刊工作,那时候加上编辑只有十几个人,大家的情感非常非常亲密无间,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觉得那是像家庭一样的氛围,彼此之间没有秘密,每天大家混在一起,不开选题会的时候大家也想办法混在一起,就是关系特别好。

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一天有两个同事一男一女领证了,这对于我们来讲是有很大的打击的,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八卦我们没有敏锐捕捉到,而且居然任何人都不知道,连我们领导都不知道,连主编也不知道。

那一天晚上就为他们庆祝,到接近尾声时候我们主编说,“你看,我们现在唱歌差不多了,一人跟他们提一个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好”。那时候我入职一年多,因为我原来没有从事过新闻行业,有一些实习,比如我在《南都》美食版实习,但不是非常学院派实习方式,我没有怎么看过记者采访,包括我进入工作之后大家也都是各自为战的。所以我就没有这种学习机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们前辈是怎么采访的。

当时大家都问,我问的什么问题忘了,反正很不靠谱,只有一个人问题我记住了,那个提问的人是林天宏——后来也是《人物》的副主编,现在离开了。这两个人是从同事变成朋友,再变化的情侣再变成夫妻的,所以林天宏就问,你们第一次牵手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说了什么?

不知道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感觉?就是这种人一开始是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一起当同事很多年,然后在一起我们都非常熟悉,突然之间你熟悉的人产生这种化学变化,牵手这一刻对他们来讲很微妙。

这个问题有两点希望请大家注意,第一点找到关键结点就是牵手。接下来进行精细化切割,不是问牵手那天做什么,为什么牵手,而是问牵手前一分钟和后一分钟说了什么,这就是好的特稿记者和我们当时作为普通记者的区别,能够把一天的事情精细化到一分钟。当时他们回答得好不好我就不是很记得了,但是这个问题对我来讲有非常大的震动。

第二点就是利用周边采访提出全新的问题。这个如果大家经常做科技报道肯定涉及到企业家、名人,你很多时候问的问题对方不愿意答,表现态度不好,导致我们自己很恼火,我们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平常也有明星,作家的采访,包括互联网的这些大佬的采访,就会发现其实有时候确实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提出足够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从哪来?如果凭借案头工作搜一百页得到材料仍然是公开披露的材料,如果周边去采访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物》采周迅的时候,周迅是被写过很多次的明星,但是我非常非常建议大家去看原来《人物》的一篇写周迅的封面叫做《小姐你有一张未婚妻的脸》,这个是我看过明星报道当中最好的一篇,不管是不是《人物》的。记者采访高晓松、黄磊、黄觉等等等等,周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采访的也是各种宠爱周迅的人,通过这些人故事去提问题,比如说高晓松回忆什么事,然后记者拿这个问题问周迅。

我们采访的时候,经常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时,对方说你怎么知道这个事呢?这个时候你采访已经成功了,因为他发现你跟其他的记者不一样,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话题,他开始更愿意跟你聊,每一个人同样一件事讲一百遍谁都不开心,不过既然要在这两个小时坐在这里要接受采访,能让他说一点新鲜的,这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所以这很重要。

第三点,“约访你可以拒绝他一次,但无法拒绝他10次”。这个话是有出处的。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书这两年很火,《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程》,里面有一篇是盖特里斯写的,他说大家都对胜利者感兴趣,我对失败者感兴趣。他举的例子是1999年中美女足世界杯大战,最后踢到点球了,结果有一个中国姑娘把点球踢飞了,然后中国队失败了。盖特里斯那时在美国,其他人都在为美国女足欢呼,但是他想找到这个中国的女足失败者。

盖特里斯找到了什么?盖特里斯找到的是中国女足姑娘叫刘英,刘英接受北青报采访做了自述,她说自己作为失败者不想接受采访,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环境下,她认为我已经失败了,你还过来采访我,还是一个美国人,这是雪上加霜。她就一直拒绝盖特里斯。

盖特里斯刚来北京的时候只会说“青岛啤酒”,除了这个什么都不会说,所以约访也是困难重重,但刘英的主教练说你可以拒绝他一次,但是你不能拒绝他10次,盖特里斯反复对她提出要求,后来跟女足姑娘在一起一直待着,也常常去看她,从美国飞过去看各种比赛,最后一年时间里写了这篇稿子。

第四个,如果可能的话,选择对方疲惫的节点进行采访,后来我发现我以前写这个可能有一点失误,就是说在一个人疲惫的情况下我觉得他会特别容易讲真话;但是不要去的时候很疲惫,那可能今天就不聊了。所以这个原则准确地说,应该是可以从对方不疲惫的时候开始进行采访,一直拉成对方特别疲惫时候。

《人物》采访过好几个人,郭敬明,韩寒都是安排在全天最后一个通告,后面什么都没有的时间里,也可以尽可能往后拉。

我个人有一个经历,有一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老师想搜集作为新闻记者的一线素材找我聊天,约在早上9点,我以为早上9点我们中午吃一个饭基本上可以结束了。我抱着这个信念去了,结果一直聊到下午四点多,聊到最后我觉得很崩溃,因为真的很辛苦,人家只是提问。只是说还有呢,然后呢,举个例子啊,然后我们作为采访对象就要狂喷,所以很辛苦,最后有一点精神涣散了还是凭借本能说话。

当采访对象处于这样的境况下,采访效果是最好的。

接下来还有一点,我觉得对于我个人来讲很有意义,如何用同理心采。每次采访的时候,首先去之前把自己当成采访对象,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个人怎么办。

这里有一个很好玩的例子。我特别喜欢看《巴黎评论》作家访谈这本书,也特别推荐大家看。里面有一个例子是采访海明威,因为海明威在古巴有自己非常大的房子,他是站着写作的,每天上午站着写作,写作完以后做其他的事情。

里面有一句话就是,早上海明威起身站在写字板前精神高度集中,仅仅将其中只脚移到另外一只脚时才稍有动作。我作为记者看范文时候——范文有时候帮助写作,但是对我来讲范文最大意义可以帮助我采访,我从中找问题——每次看稿子时候都在想,这一句话是来自于什么样的问题?

具体到这个例子,这时候会了解这是通过观察获得的细节。我无论如何不会相信海明威愿意在记者面前表演自己写作,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可能是记者想象海明威站在写字台面前,然后他会问海明威比如说累的时候怎么办,是出去时候走走、游泳?还是坐下来喝一个东西?但是海明威说只有一只脚移到另外一只脚稍有动作,其他时候不动的。所以说这时候同理心采访是很重要的。

《人物》有一个记者原来采访一个的失独家庭的故事,这个东西是她自发想象的。她首先给他妈打电话,说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她妈妈跟她讲了,做了非常坏的设想,然后她开始理解失独父母可能的想法。

等她去当地时候做第一件事不是采访,因为失独很要命的是除了情感冲击之外,也是说这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将来怎么养老的问题。所以第一件事并不是采访,而去镇上养老院看了一下,看当地的状况。实际上养老院部分内容没有写进稿子中,但我觉得因为她作为93年94年的姑娘,现在就去理解身为父母的心态会很难,但是通过这些采访前的准备,她做好了心态上和状态上的准备。所以同理心对我来讲是很重要方面。

04

尽力还原不可还原的现场的办法

接下来是关于观察的一个部分。首先我认为作为一个文字记者,到现场第一件事是拍照,因为现场永远不可能还原。你今天离开这个地方,椅子是怎样摆的,过两天再写这个沙龙现场稿子的时候,你再去想看这个椅子究竟在哪里你是找不到的,所以我一向是到现场把每件事拍照。

拍照片重要的不光是在这里。我写《永不抵达的列车》的时候,当时最痛苦的一点在于当时信息太多,太乱太复杂,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些,那时候很多真假消息搀杂其中,我觉得很痛苦,怎么分辨?最后唯一比较确切的就是图片;我当时看到《财经》拍的一组图片新闻,当时拍的列车有几节掉下去还有几节停在大桥上,记者进到车厢拍乘客撤离以后火车车厢什么样。很多人问那个稿子你为什么写到乘客点了啤酒,盒饭,西红柿炒饭,这其实就是从图片知道的。

我有一个编辑跟我说,人说话会撒谎,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相信图片。图片当然也会撒谎,但是几率没那么高。

第二点就是你去这个现场和环境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人的行为而不是语言,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这下面的例子,是斯蒂芬金写的,有很多地方值得一看。

所有小说家都是塑造人物的,他也要塑造一个人物,比如说塑造神经质女性,这里面说会不会直接写这个人特别开心,或者说想自杀很抑郁。但是会把强迫症暴饮暴食这个动作和状态写出来,就有说服力,也特别容易被人记住。

05

五官的再次觉醒

接下来我希望能分享一下,观察的时候让五官再次觉醒的问题。

首先一个就是视觉,对于五官来讲视觉是最不容易被忽略的,所以先讲视觉的问题。基本上到现场就是怎么看?你看到什么东西?然后把这些全部记下来事无巨细,我经常在一个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我回家会写一个笔记,我看到了什么什么什么。因为后面有时候稿子甚至可能这个月不出下个月不出明年再出,这个素材可以留下来,之后再回想就有很大偏差,当天能记下来偏差就小一点。

下面例子也是《巴黎评论》采访海明威里面的细节。海明威写作台上面挂着小板,填写着每天的工作字数,从450、575、462有一天突然到1250,再这之后又回到512,就是维持500字左右状态,只有一天变成双倍了。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字数提高了,因为第二天要去墨西哥湾钓鱼,所以前一天写两倍,把第二天工作量就先写好了。

这个细节很有趣,大多认为作家是狂放,凭借本能写作,但实际上更多作家像海明威这种表现的是非常克制,非常自律的形象,所以说我认为如果你形容一个人有多么克制不如直接展示这组数字,要比其他任何判断都能够说明问题,这就是视觉的,就是在现场可能要把一切都观察到。

接下来所有这种感觉其实都可以运用。平时大家运用视觉听觉多一点,剩下可能比较少一点。

这一篇稿子叫做《只有一户人家的村庄》这个是张伟写的,也就是《新世相》的创始人,这是他在《冰点》时期写的稿子。

在甘肃民勤,很多村庄被沙子逼跑了,大量人迁居走了,最后在这个村子里就只剩下一户人,就是一对中年农民夫妇,当时编辑看到这个选题让张伟到了现场。我在他采访手记看到了这个,好像是说当时没有觉得有多吸引,想去了以后就回来。但是从北京过去很麻烦,这个老乡也非常希望在他们家住一夜,他本来想住了一夜第二天回到北京,想把这个选题放弃。

结果住完一夜他发现很奇怪的事情。这个地方没有声音,首先村子里只剩下一对夫妻,妻子是聋哑人不会讲话,只剩下先生一个人会说话;但是周围没有人跟他讲话,所以他对声音非常敏感。张伟住了一夜发现在乡村感受寂静程度是在城市当中没有办法体会的。

这个寂静对他影响非常深,所以他就在稿子里写了很多声音,通过声音写这个人孤独,包括里面提到鸡鸭狗包括声音的回忆。

实际上这个老农平常听不到什么声音。我记得稿子当中有一个让我感受很深的细节,就是他用一个手机,可能是非常老式的手机,然后按键会出声的那种。他就把按键声音调到最大,有时候按那个声音就好象听到有人跟他讲话。

这种东西很触动人的,你说讲荒漠化问题很宏大,不会有人感兴趣,但是讲到大问题当中具体的人,特别是具体人因为声音产生的孤独与忧愁,这就非常非常动人,所以这篇稿子也推荐大家看一下。

接下来还有一个关于五官的,不知道大家去旧书店有什么五官可以用,原来我们有一个实习生写过北京的一家旧书店,写得蛮好的,让我很希望去那里看一下。有一次路过我走进去了,结果刚踏入门那一刻,我就立刻发现了一件事情,我想说我们这个实习生为什么没有写这个特点呢?

这个特点就是,走进去以后可以闻到旧书店特有的味道,就是旧书的味道。各种味道当你形容时会建立通感的,就像图书馆底层地下室那种味道,闻到这种味道可以想像出来发黄的书翻起来脆脆的,上面可能还有水渍的感觉,那个他没有写,这很遗憾。

还有触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我很小时候看的书,今天说到触觉我会想到海伦·凯勒又是盲人又是聋哑人,她第一次感受水清凉之感穿过手感获得的感受,写到书中,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直记到今天。

我常常觉得还是要带着自己五官去感受,把自己五官重新打开,去感受采访现场。但是有时候包括对我自己来讲也很困难,因为现场有很多很多东西你需要去分辨,可能就会忘记使用这些工具,所以我也是有时候跟我们的记者说,你去之前先提醒自己,今天我想把我的五官全部打开,我的视觉听觉,待办事项等等全过一遍,看看有没有你能用得上,也许用得上就会让稿子变得更立体。

这些就是我讲的观察的部分,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点此观看此前金字节科技报道沙龙内容:

有闻记者之家咖啡馆依托于山寨发布会,是国内首家专门面向新经济领域记者、自媒体提供服务的线下场所。有闻会不定期媒体业务培训沙龙、产品体验、小型采访等活动。

山寨发布会

山寨发布会是一个专业媒体社区,汇聚了中文世界最多的IT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媒体人。本微信公众号由阳淼维护,所有成员媒体人自由投稿发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