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沁水在山西哪个市 沁水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

沁水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

2024-07-15 1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5°55′-112°47′。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晋城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全县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邮编:048200。行政区划代码:140521。区号:0356。

行政区划

  沁水县辖7个镇、7个乡:

  镇: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

  乡:樊村河乡、土沃乡、张村乡、苏庄乡、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

历史沿革

  沁水古为端氏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古县治在今沁水县城东郑庄镇河头村村。北魏时,在今县城西分设东永安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三年(583),端氏县治迁今县城东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宁县改称沁水县,县治迁今县城。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并入沁水县。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将沁水分为沁水、士敏县(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将军在山西省沁水县马头与敌奋战时壮烈牺牲.晋冀鲁豫边区发出通令,决定将武士敏将军的殉难之地沁水县东、西峪、端氏一带改为“ 士敏县”)、沁南三县。1947年恢复沁水建制。

  1958年10月,沁水与阳城合并称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1950年1月至1985年5月,沁水县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属县。1985年5月起属晋城市。

历史悠久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动人传说。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辉煌。

地理环境

  沁水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838米。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历山、鹿台山、大尖山等十大山脉森林茂密,风光秀丽;沁河、县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清澈见底,常年不断;白云洞、啸天洞、三仙洞等岩溶洞穴北方旱见,各具特色;红豆杉、连香树、梅花鹿等数十种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珍贵奇特,秀丽动人。这些雄山秀水,仙洞良田,构造出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一代代的沁水人民。

  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511—2358米,年平均气温6.5℃—12.5℃,年平均降水量560—750毫米。

历山自然风景区

风景名胜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的明清建筑及唐末至清代以来的古建筑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书画工艺、壁画、皇赐金匾、石器雕物等等。

  历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 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是理想的旅游、探险、避暑、度假胜地。历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有舜王坪、西峡、白云洞、东峡、下川、山讪岩、涧河七个景区,以前三个景区为主,其它景区均开发较差或尚未开发。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

  坪上村,是隆庆二年进士刘东星的故乡。刘东星官至工部尚书、漕运总督,留有《史阁款语》等著作传世。四百年后的今天,刘东星的名字依然常常被研究明朝思想史的学者们提起,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政绩和学识,也不是他三十年敝衣蔬食如一日的节俭,而是他与李贽之间淡之若水却历久弥香的友谊。

三都古城

地名文化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它带着历史风云的烙印,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轨迹;不管是一座山、一条河,还是一个村落,它的名字背后都会有一段历史、一个典故,或者是珍藏着一个美好的回忆。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古人云:“求其地之所在,可稽风俗之厚薄,见政化之盛衰。”研究考释地名的渊源与变化,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和地理景观,而且还能了解其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因此,地名既是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又是展示自己的一张名片。

  沁水,地处中华民族较早发祥的沁河流域,下川古人类遗址距今已有两万多年的历史;神腰遗址、东大遗址和八里坪遗址等形成不同时期的文化,至少有着七千至三千年的历史。从下川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沁水境内皆有发现,这就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沁水远古历史,也使沁水地名蕴含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

  舜耕历山,传说是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姓妫,名重华。受帝尧禅让而即帝位,执政时,德化天下,民风淳厚,天下大治,史称上古盛世。舜王被誉为贤君圣帝。人们为了纪念舜帝亲自躬耕,教民以稼之德风,也为求舜帝庇护一方百姓丰衣足食,便命名历山主峰为舜王坪。现在历山舜王坪之周边许多地名都与舜有关。仍保留着许多舜耕遗址与传说。岳城山,据传是因庙而得名,此山南宋时曾为太行义军一部所据,后投靠民族英雄岳飞部,“大败金兵于南阳”(即土沃乡南阳村)后,岳飞被秦桧撺掇宋高宗谋害。太行义军再度落草,并尊岳飞为神,建立庙宇供奉朝拜,岳神庙即由此而来,该山亦因庙而得名。岳神山是因当地口音演变为岳城山。沁水境内的巍山、榼山、宇峻山、仙翁山、鹿台山、碧峰山及东西坞岭、老马岭等,每一座山都有着神秘的色彩和美丽的传说。

   探讨沁水县地名的由来,首先应该考证“沁水”二字的来历。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戌郫邵,封少水”。文中的少水即沁河,当指端氏附近河段。

   沁水古称端氏,县名始于何年?其源异说不一。但有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卫地端木氏之一支迁居今沁水郑庄西城之地,以居此而名为端氏聚,隶属晋国。魏韩赵三家分晋时,迁晋君于端氏聚,西城便成了晋国最后的国都。战国时,沁水隶属韩国,继而赵国又夺取晋君食邑端氏聚,沁水又隶属赵国。秦国灭赵,沁水归为秦国河东郡。三国时又隶属平阳郡,后改安平郡。北齐沁水开始东西分治,沁西为永宁县,沁东为端氏县,隶属长平郡。隋代开皇年间,将端氏县治从西城迁至现在的端氏,永宁县改名为沁水县,并由固镇迁至今日之县城,元代至元年间,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晋宁路(临汾)。明清两代,沁水隶属泽州府沿革不变。

  从地名释义看沁水历史文化,很多地名刻印着先民开拓沁水人类文化的历史进程。从村名来看,与姓氏有关的地名在沁水占大多数。如李家山、王家岭、孙家坡、景家沟等,都是以姓氏为代号,以地形为特征起下的地名,这样便于人类交流、沟通和往来。与古代军事有关的地名,比如长平之战在沁水境内留下的村名有武安村,据传是秦国大将白起被封为武安君,他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便名为武安村。王离城是王壁村的别名,秦国将领王离曾经在这里驻扎,凭借地形之利,击败赵军,便称此为铜墙铁壁,下属为迎合王离的心理,故将此地称为王壁。后人为了省事,便将王壁简化为王必。马邑城就是城东的马邑村,相传是秦国大将牧马的地方。沁水地名多“壁”,都是秦国将领曾活动过的地方,为图吉利,都取铜墙铁壁之意。在沁水还有洞庵、大将、永安等地名,都与古代军事有关,只是有的还需进一步考证。与古今历史人物有关的地名在沁水为数也不少。如尉迟村原名为吕窑,据传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在此隐居,故改为尉迟村。嘉峰村原名为“贾封”,因一贾姓系朝庭命官建村而得名。明崇祯八年,更名为“嘉封”。清道光四年,因该村“来山堂”大富户李某策划再改村名,与贾姓发生争端,买通官府,霸占贾姓山林,强改村名为“嘉峰”。后因同音字简化为“嘉丰”或“加丰”,标准化地名应为“嘉峰”。现在的国华、兴德、海江等村名,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纪念那些抗日英雄而改名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