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溶液概念理解 9 角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汽油的溶质和溶剂是什么 【学法指导】溶液概念理解 9 角度

【学法指导】溶液概念理解 9 角度

2023-10-15 0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学法指导】溶液概念理解 9 角度

朋友圈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只有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才能有助于学好化学知识,有助于理解与认识的提高。

一. 溶液必须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必需具备的要素,也是判断是否是溶液的标准。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性质完全一样,每一滴溶液各部分的颜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等都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不管放置多长时间,溶质和溶剂长期共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混合物”是指溶液至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需注意的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由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必须是混合物,可见液体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无水酒精等常温下均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它们都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

二. 溶液不一定都是液态的

从溶液的概念可知,只要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且体系呈均一的、稳定的状态就可称之为溶液。据此,溶液除液态的外,还有气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1. 液态溶液:以液体作为溶剂的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硝酸钾、酒精的水溶液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溶质分别是硝酸钾(固体)、酒精(液体)、氯化氢(气体)。初中化学学习的主要是液态溶液,其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是指水溶液,如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水。除水外,酒精、汽油也可以作溶剂(初中一般都将溶液认为是液态的)。

2. 气态溶液:以气体作溶剂的溶液。如新鲜的空气就可以看作是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分散到氮气中所形成的气态溶液。

3. 固态溶液:溶剂是固体的溶液。如生铁可以看成是将碳、硅、磷、锰等分散到铁中所形成的固态溶液。

三. 不能片面地认为“混合物”就是溶液

由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而且必须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各处质量分数相同。溶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分层现象,有些不具备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则可能是悬浊液或乳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 固体 液体 固体、液体或气体 分散在水中的微粒 固体小颗粒(分子集合体) 液体小液滴(分子集合体) 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特征 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久置会沉淀) 不透明、不均匀、不稳定(久置会分层) 透明、均一、稳定 能否通过滤纸 不能 不能 能 实例 石灰浆 油水混合物 食盐水、石灰水

四. 溶液组成的理解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单纯的一种物质不能叫做溶质或溶剂,只有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才能叫溶质,未溶解的物质不能叫溶质。例如,20℃时将20g NaCl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还剩2g未溶解,显然只有溶解的18g NaCl才是溶液的组成部分叫溶质,而未溶解的2g NaCl则不是溶液的组成部分。

展开全文

五.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依据溶液的名称判断。一般情况下,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若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分散成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作为溶质,液体作为溶剂。

若是由两种液体(除水外)组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3g液体A与2g液体B互溶,所形成的溶液中B是溶质,A是溶剂。

其他物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都是溶剂。如98%的硫酸溶液中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

六. 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由溶液的概念可以看出,一种溶剂可以同时溶解多种物质,且这些溶质彼此之间或溶质与溶剂之间都不发生化学反应。如葡萄糖生理盐水是将葡萄糖、食盐同时溶解在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中就含有两种溶质(葡萄糖和氯化钠),而溶剂只是水。

七. 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

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却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不同分子的体积大小不相同。当它们混合后,小分子就会进入大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样混合后的体积就不一定等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八.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有色”与“不透明”等同起来,片面地认为“有色溶液”一定是“不透明”的,更不要把“无色”说成“白色”。

九. 为什么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

因为在溶液中,物质处于高度分散状态,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充分接触的机会,因而大大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