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汶川地震图画下载高清 汶川地震十周年

汶川地震十周年

2024-01-19 15: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汶川地震十周年

2018/5/12

地撼山摇惊巴蜀,

铮铮岁月十年期。

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年,

往日的狼藉也随时光变得熠熠生辉。

十年,

我们带着纪念回到最初的地方;

十年,

我们带着感动回到地震的原点;

十年,

我们带着敬仰回到新生的家园。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发生了面波震级Ms=8.0 地震

(震源深度15 km)

主震持续近120秒,震中区地震烈度达11度。

破裂带长达300公里,是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

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

逆冲型同震地表破裂带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活动构造

汶川地震发生在

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

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构造边界

自第四纪以来(距今258万年)

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周边

地形梯度变化最强烈的地区

在50km范围内

从平均海拔600m左右的四川盆地

迅速变为5000m左右的高原

地形高差达4400m

高差图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为一条长约500km

宽30~50km的北东走向的构造带

主要由4条断裂带组成:

汶川—茂汶断裂(F1)

映秀—北川断裂(F2)

灌县—安县断裂(F3)

平武—青川断裂(F4)

这些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质

以挤压逆冲为主,并伴有右旋走滑分量

龙门山断裂带以西的青藏高原还发育

岷江断裂带(F5)和虎牙断裂带(F6)

在这两条断裂带附近发生了

1933年叠溪75级和1976年松潘-平武

两次7.2级大地震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活动构造图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十分强烈

其新生代隆升可能与青藏高原的

下地壳流引起的向东挤出

与四川盆地坚硬结晶基底的阻挡

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此次大地震的发生很可能是

下地壳流向东挤出所产生

长期应力积累释放的结果

汶川地震发震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模型

彭州市白鹿镇

“白鹿渺渺随仙惟古镇鹃啼依稀蜀韵,

丹花盈盈语客有教堂诗唱仿佛欧风。”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题诗

白鹿镇 名源自白鹿山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人文资源

曾见证古蜀国的覆灭

曾亲历法国传教士来此选址建造修道院

曾聆听过白鹿小学朗朗的读书声

白鹿中学教学楼地震遗址

(拍摄人:时丕龙)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

龙门山山前断裂带刚好处在两栋楼之间

该教学楼由于断层的相互作用

向上抬升了近3米

在教学楼前形成一个陡坎

而教学楼却依然屹立不倒

近千师生得以平安撤离

最牛教学楼

(拍摄人:时丕龙)

最牛教学楼建成于2007年夏天

原白鹿九年制义务学校的两栋主教学楼之一

整栋楼地震时几乎毫发无损

这种现象被地震专家称为

“地震史上少有的奇迹”

因此世上称之为“最牛教学楼”。

中法桥

(拍摄人:时丕龙)

中法桥 又名金桥

始建于1893年

是当时通往下书院的必经之路

地震后全桥仅余单孔

成为遗迹

我们可以从周围数十根名木古树

依稀看到它昔日的辉煌

领报修院地震前后对比图

(拍摄人:魏晋、王南)

领报修院又称上书院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有着100年的历史

曾是一座集教学 灵性修养

祈祷 生活于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群

具有独特的罗马式与哥特式混合建筑风格

地震后 几乎全部损毁

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开始修复

现已基本重现了上书院当时的原貌

法国风情街

历经5.12汶川特大地震洗礼

白鹿镇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线的生机

鳞次栉比的法式建筑

焕然一新的白鹿小学

中法传统风情小镇

国家地质森林公园

知名的上书院(领报修院)

和下书院(无玷书院)

等形成了十年后独特瑰丽的风景线

北川羌族自治县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置北川县

因县西北有北川城而得名

2003年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

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

2008年5月12日北川羌族自治县

为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毗邻老县城地震遗址

主题建筑名为“裂缝”

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在大地上定格

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

纪念馆集悼念 体验 科考 科普功能为一体

提醒人类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展现爱的力量

展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川县城航空光学遥感图像

(拍摄人:付碧宏)

地震断层呈北东走向从图像的右下侧穿过县城

在其南西段由于沿地震断层带建筑物倒塌严重而出现浅色调线性特征

沿地震断层带建筑物呈线性倒塌(箭头所指)

由于长期的活动断裂作用

河流在北川县县城附近

形成典型的曲流河地貌特征

北川县沙坝村航空光学遥感图像

2008年5月16日获取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处伴随崩塌形成的多处碎屑流冲入河道

阻塞道路

由于物源地植被破坏严重

在雨水等冲刷作用下

沟谷有可能进一步向上游侵蚀扩大

是北川旧城变成废墟的主要原因

北川县王家岩滑坡

(李晓摄)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最有代表性

也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

规模最大 破坏类型最全面 次生灾害最典型的

地震灾难遗址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保护面积166公顷

经过治理保护

于2010年5月面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

北川大酒店遗址

曾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的

集会接待 餐饮住宿 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酒店

为原县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原为7层 5.12特大地震使其塌陷2层

地震前酒店广场是羌族人民跳沙朗、喝酒的好地方

地震后成为数千名幸存者临时避难场所

北川县沙坝村航空光学遥感图像

2008年5月16日获取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处伴随崩塌形成的多处碎屑流冲入河道

阻塞道路

由于物源地植被破坏严重

在雨水等冲刷作用下

沟谷有可能进一步向上游侵蚀扩大

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一带

发育的大规模岩石崩塌

沙坝断裂

是北川县城遭受到最强的

地表破坏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断裂造成北川县建筑物大面积严重倒毁

并导致王家山山体大规模崩塌

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对北川县城的破坏

另外在地震作用下

北川县城北的唐家山发生

特大规模高速滑坡

并形成湖蓄量高达2.5亿平方米的

唐家山堰塞湖

沙坝一组探槽

断层面几何特征及其运动样式

探槽开挖地点在汶川512地震前

庄稼地基本平整并整体微向西倾斜

地震造成西盘上升并存在后仰作用

断层面倾角下陡上缓

使庄稼地倾斜程度加大

另外 牵引造成东盘向东倾斜

邹家地震陡坎

该处断裂陡坎垂直位移是11-12米

是整个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垂直位移

也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地震产生的

最大同震垂直位移

龙尾大桥遗址

坐落于龙尾山下

横跨在湔江河上的龙尾大桥

建于2001年9月 桥长356米

是通往县城西北部10多个乡镇的必经之地

也是连接绵阳至茂县的交通要道

在5.12特大地震中桥面断裂

桥体移位 扭曲损毁

2008年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

面目全非的龙尾大桥完全断裂

北川县城上游湔江中唐家山堰塞湖位置

(网络航片)

唐家山堰塞湖

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

造成山体滑坡形成的

四川灾区最大的堰塞湖

位于湔江上游

距北川老县城约6公里

坝体由石头和风化土组成

唐家山堰塞坝和滑坡后壁

(李晓摄)

堰塞湖能否成功泄洪

引起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

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专门作出了批示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亲临现场指挥

要求安全 科学 及时泄洪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中

国家级水文专家汇集现场研究泄洪方案

确定开挖溢洪槽泄洪

开辟“空中通道”

租用俄罗斯米-26大型飞机运输重型机械

和兵力 空军 步兵 武警官兵多兵种共同参战

经过20余个昼夜的奋战

2008年6年10日成功泄洪

悬在下游近百万人民头上的威胁消除

现今的通口河,唐家山堰塞湖遗址

(拍摄人:时丕龙)

唐家山堰塞湖纪念碑

碑高11.22米

寓意堰塞湖于2008年5月12日形成

2008年6月10日成功泄洪

1122即512和610之和

北川县城新址

(拍摄人:时丕龙)

2008年12月3日

备受人们关注的北川县城新址揭晓

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

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

距离老县城23公里

北川新县城紧邻安昌河

依山傍水 一条支流穿城而过

城市的建筑设计羌族特色浓郁

北川县广场雕塑

(拍摄人:时丕龙)

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

据史籍记载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

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

映秀镇

震前 映秀镇为汶川县副中心城镇

位于汶川县东南部

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

黄龙 九寨沟和四姑娘山的交通枢纽

更是阿坝州的门户重镇

映秀北部堰塞湖 IKONOS星载光学图像

2008年5月23日获取的

映秀镇上游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

映秀镇上游3km处的河道堵塞严重

地震滑坡随处可见

山体破坏严重 滑坡体滑落在河道上

水体已溢出一狭窄水道

且水道中布满泥沙碎石

震中附近汶川县映秀镇航空遥感图像

(拍摄人:付碧宏)

显示地震断层呈不规则的线性图像特征

发生于岷江北西岸的2~3级阶地上

穿过映秀镇北西侧时

沿地震断层带建筑物

由于倒塌出现浅色调线性特征(箭头所指)

在映秀镇的北东

地震断层横穿213国道和岷江

由于断层北西盘抬升

在岷江大桥的南东200m左右

岷江水在此处出现明显的急流

断层穿过岷江后,沿北东东向的沟谷分布

映秀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滑坡

牛圈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源点

沟谷全长3公里

地震前张家坪村一组村民33户居住于此

5.12汶川特大地震第一时间

从牛泉沟这里开始撕裂大地

巨大的能量把地下岩石击碎

伴随恐怖的巨响

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地壳中喷射而出

造成奇特而可怕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

击打沟谷两侧山体而下

形成巨大的震源喷射口

长达近3公里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

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地震奇观

映秀路上山体崩塌破坏了原来的公路

牛泉沟瞬间增高30米

沟内村民的房屋全部被掩埋

瞬间夺走了30余人鲜活的生命

重建后的张家坪村

顺延山势走向 临水而建

在建筑风貌上以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藏族与汉族相融合的后乡土建筑风格

再配以错落楼层体现和谐共生的建筑风格

大爱磐石

在天摇地动的地震中

巨石从后面的罗汉岩上滚至此处

面向岷江 矗立在国道213线路边

震后 全国各地的群众来到此吊唁遇难的同胞

支持抗震救灾

巨石已然成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的

标志性遗址之一

象征着中华名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意志

和人类的无私大爱

因此 它又被称作“大爱磐石”

映秀镇漩口中学房屋倒塌

(拍摄人:付碧宏)

漩口中学遗址

漩口中学

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所重点中学

原在汶川县漩口镇

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拆迁至映秀镇

5.12汶川特大地震 震中纪念馆

坐落在映秀镇渔子溪村半山腰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

纪念馆为钢筋混泥土框架和钢结构构成

用地8800平方米 地下一层 地上一层

映秀镇附近都汶高速公路百花大桥遗址

(拍摄人:付碧宏)

百花大桥地处汶川县漩口镇和映秀镇交界处

是国道213线通往阿坝州的必经之路

全长500米 耗资3000万

2004年建成通车

该桥顺山势而铸 呈S形

依山傍水 倒映在岷江水中

犹如弯月高悬 疑似洁白哈达环绕山中

成为岷江沿岸的一道亮丽景观

和山地道桥中的杰作

映秀镇附近都汶高速公路百花大桥遗址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百花大桥震晃剧烈 桥面断裂 桥墩震毁

最终整体性倒塌

为排除危险 地震后被迫实施了爆破

如今残存的桥面及桥墩遗迹成为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著名实体和宝贵遗址

青川

东河口震前山清水秀 物帛民丰

是县文明示范新村

震后 东河口山崩地裂

青川县木鱼镇航空光学遥感图像

(比例尺3cm为160米)

2008年5月18日获取

青川县木鱼镇

位于汶川一茂县断裂带的东北端

木鱼镇一沙洲区地震烈度较强

汶川一茂县断裂带的

东北端(木鱼镇—沙洲区)区域的房屋塌倒

比周边区域更为严重

木鱼镇超过3/5的房屋倒塌

图中A为城镇房屋倒塌

B为被夷为平地的村庄

青川县石坝乡董家村一带发育的大型岩石崩塌

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附近发育的大规模山体滑坡(镜向SW)

青川东河口公路沿线的一处崩塌及崩塌解体后滚石的不同运移范围

(尺寸较大的块石运移距离较大)

青川是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山间的小县城

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甚多

青川县因北魏郦道元

在《水经注》中称“其水清美”而得名

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

继北川 汶川之后的第三个极重灾县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

(拍摄人:魏晋、王南)

是本次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

堰塞湖数量最多对集中

伤亡最惨烈伤亡

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

该遗址群集中展现了地震造成的崩塌 地震

隆起 断层 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地震石

(拍摄人:魏晋、王南)

此石长51米 宽48米

高3.2米 重达150余吨

震前 这里原是一片良田 并无此石

震后 该石盘踞此处

与附近山体崩塌出的石头材质迥异

绵竹市汉旺古镇

连接了龙门山与川西平原

镇中心倚靠龙门山脉

卧福地“依龙山作枕,据绵水为襟”

山川秀丽 鸟语花香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十年前 这座工业小镇分布着

上世纪60年代三线援建项目

东方汽轮机厂 清平磷矿 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

和汉旺黄磷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中型企业6家

汉旺镇北部天池乡堰塞湖机载雷达图像

2008年5月24日获取的

绵竹市汉旺镇天池乡绵远河机载SAR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

绵远河沿线多处因山体滑坡河道受阻

形成多处堰塞湖

两山合拢 形成了绵延5km长的堰塞湖

(拍摄人:魏晋、王南)

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发生以后

全村共有78人遇难 失踪6人 受伤116人

汉旺镇约有60余座高层建筑

强震后几乎没有一座建筑完好

全村所有产业都遭到毁坏

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绵竹市汉旺广场的大钟指针

(来源网络)

汉旺老镇被作为地震遗址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绵竹市汉旺广场的大钟指针

永久定格在14:28的特殊位置

成为汶川大地震最好的纪念碑

一旦地质构造与人类产生了关联,便也有了巨大的身心之苦,灾难给灾区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创伤,就让所有的不幸定格在十年前吧。但是不能忘却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和部队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十年后,依然记得那时你们的勇敢无畏,谢谢你们!

照片来源:齐齐哈尔消防提供

网络图片

一瞬间会改变很多

十年亦然

致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付碧宏老师、时丕龙老师为本文提供素材资料以及在考察过程进行的指导。感谢北川县汶川地震纪念馆叶庆同志陪同考察北川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感谢李儒和樊小兵两位司机师傅的帮助。

参考资料及部分图片来源:

【1】郭华东 主编. 汶川地震灾害遥感图集[M]. 科学出版社, 2008.

【2】伍法权, 胡瑞林, 岳中琦等. 5.12汶川地震地质灾害[M]. 地质出版社, 2009.

【3】付碧宏, 王萍, 孔屏等. 中国汶川“5·12” 8.0级大地震地震地质灾害图集[M]. 地震出版社, 2009.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